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

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

發布時間:2022-06-16 17:14:20

⑴ 什麼是國家安全的根本

國家安全體系的根本是政治安全。

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1)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戰略"概念定義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不僅影響著國家安全戰略理論研究的准確性與科學性,而且還必然影響到國家安全戰略制定和實施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這種情況下,探討"國家安全戰略"已有定義中存在的種種邏輯問題,為准確定義這一概念作邏輯上的鋪墊和准備,就成為一項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一定實踐意義的基礎性工作。

如上的分析,雖然還僅僅局限於否定性的批判,而不是肯定性的建設,但這對得出合乎邏輯的"國家安全戰略"定義,則是必要的程序。

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以什麼為根本

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並寫入黨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⑶ 國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什麼

國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

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在中國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統一管理國家安全工作。2014年1月24日,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3)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2014年4月9日,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文,解讀國安委的由來和使命。文章指出,國安委成立,使我國擁有了應對國內外綜合安全和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頂層運作機制,能夠把對外的國家安全和對內的國家安全的各種力量整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維護國家安全與創新社會治理的有機統一,有效預防與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機統一,預示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關於國家安全戰略思路的清晰化、科學化。

2015年4月20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的國家安全法草案,明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涵。

根據草案二審稿,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⑷ 什麼安全是國家安全最根本的象徵

國民安全是國家安全最根本的象徵。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0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國民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是國民安全。



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提出了11種國家安全: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4)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總體國家安全觀擘畫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整體布局,實現了對傳統國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們黨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的理論視野和實踐領域,標志著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時代意義、實踐意義。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保持了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⑸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大要素是什麼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大要素: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

總體國家安全觀意義

2014年4月15日,國家總書記總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這是以國家總書記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時代意義、實踐意義。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國家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保持了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外部看,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局部沖突和動盪頻繁。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表明,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

從國內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國內外因素的交織作用下,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精神特質。我們黨是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的政黨。國家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努力把保障國家安全各項工作抓實抓牢抓好。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積極探索實現國家安全的有效路徑,系統謀劃推進國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5)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核心內容

國家總書記指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

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

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⑹ 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什麼為根本

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⑺ 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什麼以什麼為根本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對國家安全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草案一審稿第四章第二節規定了「國家安全戰略」。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和地方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是黨和國家在一個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方針政策和目標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頂層設計,是管全局的,建議把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規定移至總則作出規定。

草案二審稿根據有關方面意見將相關規定移至總則,並進一步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涉及的主要內容,規定: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全面評估國際、國內安全形勢,明確國家安全戰略的指導方針、中長期目標、重點領域的國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對於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草案二審稿對相關條款的順序作了調整。同時,在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規定中,草案二審稿增加了「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關於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的內容。

(7)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的國家安全觀雖然保持著比較強的延續性,但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因而有較大的變化。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一演變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20世紀70年代末,這一階段是以軍事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觀;

第二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到80年代末,這一階段是以綜合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觀;

第三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之前,這一階段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內容的新國家安全觀;

第四階段是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一階段形成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標志著中國國家安全觀的日臻成熟和完善。

參加資料:人民網-為什麼要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

⑻ 國家安全工作以什麼為宗旨以什麼為根本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三條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⑼ 國家安全觀以什麼為根本

國家安全觀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和地方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是黨和國家在一個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方針政策和目標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頂層設計,是管全局的,建議把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規定移至總則作出規定。

(9)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擴展閱讀:

推動國防建設協調發展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是築牢國家安全的基礎工程。這一宏大工程,涉及多方利益,尤其需要堅強的國家意志強力推進。」

《學習時報》上述文章指出,從現實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被賦予統籌兩大建設、推進融合發展的職能,軍民融合中各自為政、管理分散、職能重疊的問題十分突出,重大問題都是一事一議一定,一些跨部門、跨領域、跨系統的軍民融合重大事項缺乏有力協調和管理。

⑽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以什麼為根本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對國家安全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草案一審稿第四章第二節規定了「國家安全戰略」。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和地方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是黨和國家在一個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方針政策和目標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頂層設計,

閱讀全文

與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哪個是根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學專業考什麼內容 瀏覽:423
哪個歐美女歌手演唱會最火 瀏覽:502
不懂得如何經營婚姻和保護家庭 瀏覽:885
s6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496
羊肉串怎麼樣烤更健康 瀏覽:554
哪個花的花語代表愛情 瀏覽:158
什麼是愛情記錄儀 瀏覽:135
九聖營村有哪些歷史故事 瀏覽:823
西方經濟學的消費曲線有哪些 瀏覽:974
安徒生童話故事有哪些最呢 瀏覽:120
天蠍女生的美女有哪些圖片 瀏覽:4
事業單位出納離職都交接什麼 瀏覽:199
廣西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是指什麼 瀏覽:532
艾青詩選中關於愛情的詩有哪些 瀏覽:454
海上鋼琴師講述什麼故事 瀏覽:758
東北經濟如何盤活 瀏覽:355
關於愛情方面有什麼問題 瀏覽:557
佛教說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538
銀海幸福廣場租車位多少錢 瀏覽:208
武俠世界有哪些美女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