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危機是怎麼來的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不是一個概念,經濟危機是金融危機加深的一個階段。經濟危機最根本的原因在政治經濟學裡面說過,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傳統的理論解釋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化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決定。但是今年下半年在國內的這場危機用以前的理論來說就解釋不了。
過去我們講,資本家在追逐高額利潤動機的驅使下,拚命擴大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後於社會生產的增長,市場上的商品找不到銷路,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但是現在應該講:某個特定行業,例如房地產,金融,能源等領域的資本家利用體制監管不力的漏洞或者壟斷地位,拚命剝削整個社會而不是自己的工人(他們自己的工人往往一同發財)。造成本行業價值虛增,由社會買單。使得全體公民相對貧困,賣不起房產,股票等被他們操控的產品,造成需求衰退的連鎖反應。
現代經濟危機不是產品過剩,而是虛假財富過剩。一個價值10萬元的房子被炒到100萬元,這90萬元就是虛假財富。製造這些虛假財富的效果和製造這么多假幣一樣危害社會和經濟。現在每一百元貨幣中至少有70元是在房地產中和股票中,二者真正價值不足7元。換句話說,每流通的100元中就有至少60多元的假幣。如果這個假幣不被認出來,就一直在流通,人們都以為自己有100元。但當這60多元假幣被認出來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我只有30多元,財富縮水了60多元。經濟危機就是假幣被認出來的時候。
⑵ 當前的經濟危機如何發生的
當前的經濟危機實際上是由前段時間的全球性通貨膨脹引發的次貸危機造成的,次貸危機又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進而擠破泡沫使得全球實體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可以說是幾個方面綜合的結果。
簡單講一下過程:
* 前幾年,全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以美國為代表的大部分國家都以很低的利率刺激經濟,而通貨膨脹還不構成威脅。(其中,中國的廉價產品也起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 當時經濟情況很好,大量的消費支撐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低利率使很多人大膽購房,還能享受升值;金融創新,進入以前認為的高風險領域;流動性增加,實際上已經埋下隱患。
* 表面的繁榮不可能持續太久,過多的流動性最終還是要引起全球范圍的通貨膨脹。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持續,影響到了實體經濟和國計民生。還是以美國為例,為了控制通脹,加息是必然選擇。
* 由於加息,使很多原來的隱患暴露出來,最典型的是次貸產品。利息提高使原來脆弱次貸人群無法還貸 - 普遍的壞帳可能引發了次貸危機。
* 次貸危機的蔓延波及了金融業,炒作過度的金融市場開始崩潰,既而蔓延到全世界。信用危機、社會信心低迷、實體經濟受挫 - 全球經濟下滑。
目前,世界各國的普遍反應是釋放流動性來應對,最通常的做法是降息。美國目前已經把利率降到接近為零的程度,中國的降息幅度也是非常大的。
其次,各國動用財政資金或者發行國債,通過財政政策直接刺激經濟發展、拯救經濟實體、保持就業和社會穩定。
⑶ 經濟危機是如何形成的
本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
第一、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又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各個企業屬於不同的資本家所有,每個資本家都是自己企業的主人,對自己的生產活動又絕對的支配權。生產什麽,完全由他們自己說了算。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利潤,總是千方百計的改進生產條件,加強經營管理,因而個別企業的生產是具有組織性的。單就整個社會來說,雖然生產社會化是各個生產部門、各個企業互相聯系。米求配合結成社會生產的總體,並要求按照社會的需要由社會統一管理生產,可是,由於生產資料桂資本家私人所有,整個社會被分割開來,每個資本家都自行其是,盲目進行生產。因此,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競爭和無政府狀態之中。而且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越社會化,個別企業的組織性也越加強,而整個社會生產的競爭和無政府競爭也就越來越厲害。這樣,由於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必然造成社會生產的混亂,使社會再生產所必要的比例關系遭到破環。當這種破壞達到嚴重程度時,就會引起普遍的買賣脫節,從而爆發經濟危機。
第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還表現為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廣大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方面生產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因為資本家為了最求更多的李雲,他們必然要增加資本積累,擴大生產規模,從而促進生產的迅速增長。同時,激烈的競爭也作為一種外在的強制力量,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改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以便在競爭中居於有利地位。另外,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也為生產的擴大和迅速發展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所以,資本主義生產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但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卻有相對縮小的趨勢。資本主義生產是為了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社會化大生產,因此,資本家在改進技術、擴大生產的同時,總是要對工人加強剝削。隨著資本積累的增多,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又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而失業大軍的存在,又必然加重對在業工人的剝削,把在業工人的工資壓低到最低限度,這樣一來,佔有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群眾的購買力就出現了相對縮小的趨勢,從而形成與生產無限擴大趨勢的矛盾。實際上在微機爆發以前,生產的擴大,已經日益超出了狹小的消費能力。但是,由於經濟的虛假繁榮,資本家仍然盲目地繼續擴大生產。同時,商業和信用也往往掩蓋了社會購買力的真實情況,這又加劇了市場需求的虛假程度。雖然生產實際上已經過剩,但仍然大量夠進商品,使生產繼續擴大。這樣,就使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當這個矛盾發展到尖銳化的時候,就會爆發一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⑷ 經濟危機是怎樣形成的
親愛的樓主:
經濟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每次不同,但是根源都是相同的,生產的相對於有能力的購買力過剩導致的。社會經濟循環:生產-流通-消費-流通-生產……如此反復。當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大多數想消費而無能力消費的時候,生產就要停止,企業就要破產,失業的人會增多。這就是經濟危機爆發。
經濟危機危害:對社會生產造成巨大的破壞,使消費和生產不能有序展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失業,社會不穩定。
經濟危機的優點:經濟危機不像正統經濟學家認為的那樣,是一無是處的災難。它也有他的好處,經濟危機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配置不合理的一個扭轉。讓管理者更為妥善的處理社會財富的分配,減小貧富分化。實際上經濟危機是一種強制性的,極端破壞性的,市場經濟本身的糾錯行為。
祝您步步高升
記得點擊採納為最佳答案哦,謝謝咯
⑸ 經濟危機的是如何產生的
解析美國金融風暴之原因篇:六因素推動危機爆發
師子奇
自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險浮現開始,次貸危機開始逐漸顯現。2008年9月15日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同一天,美國銀行以約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爾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的信用評級下調。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稱,美國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那麼,這場危機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美國連續17次加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長久以來的經濟政策導致了鮮明的兩極分化,自1971年8月15日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掛鉤,世界逐步進入跨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來,資本全球調度導致美元濫發,1971年至今,全球基礎貨幣供應量呈數十倍增長,全球物價飛漲,世界平均通脹水平日益增加,由此導致的貧富分化問題也逐漸惡化,次貸危機的深層次根源,實際就是兩極分化的結果。正是由於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經濟條件差,甚至沒有住房,寬松的次級貸款政策極大的點燃了民眾購房的熱情,推動了美國房市的繁榮,吹大了美國房市泡沫。然而,當貸款優惠時間結束。貧困的民眾無法償付房貸的時候,這一龐大的金融鏈條便開始從根部斷裂,並最終導致次貸危機的爆發。
當然,即便有豐厚的貸款優惠政策,如果出於社會下層的貧苦民眾能夠冷靜的看待,這場危機或許也能避免,然而人性的弱點致使這些民眾在當時美國經濟一片大好,房市節節攀高的環境下,忽視了自己的生存條件,高估了自己的償付能力。甚至有相當部分的貧苦民眾貸款購房是為了在繁榮的房市中炒房掙錢。華爾街金融巨頭更是把人性的弱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對財富的貪婪追求、在金融操作過程中的種種欺詐,正是導致這場危機爆發並廣泛傳播的根本原因。美國人理查德-比特納2008年7月出版的《貪婪、欺詐和無知:美國次貸危機真相》,僅從書名就一針見血的揭示了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書中所描繪的篡改信用、放大收入等行為極大的擾亂了信貸市場,為了獲得更多的貸款以及更大的利益,從普通民眾到金融機構,這種欺詐行為蔓延在金融領域的各個角落。
持續升溫的美國房價在2004年時上漲幅度比正常情況高出了30%,美國總體房價比實際價值高出15%以上。鑒於此,自2004年6月起,在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的影響下,美國房市開始逐步降溫。穆迪2008年3月19日發布公告稱,用於衡量美國商業房地產價格的穆迪/REAL商用物業價格指數1月份下降0.6%,美國房價連續下滑已經逐漸扭轉了美國過去幾年房價的持續上漲幅度。至此,美國房市逐漸萎靡、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並逐步蔓延到與次貸相關的金融市場各個角落。因此可以說,美國政府的利率政策正是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六大因素推動「百年一遇」金融危機爆發
從表象上看,有相當多的因素促使了這場次貸危機的爆發。
1.寬松的信貸條件和日益膨脹的住房泡沫
格林斯潘曾被譽為「世上最偉大央行行長」,他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創造了輝煌的紀錄,美國經濟在他的帶領下出現了長達十年的持續增長。在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機時,格林斯潘的寬松貨幣政策使美國經濟得以很快擺脫困境,但是,在他退休兩年後,經濟界卻發出這樣的疑問:格林斯潘實際上是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
住房貸款本應當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按揭貸款的提供者要求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一大筆存款來支付首付。可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獲取住房貸款變得極其容易。為了應對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破滅,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布希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減稅政策,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歷史最低水平,並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過低的利率引發了寬松信貸,也直接刺激了民眾的貸款投資熱潮,越來越多的生活狀況不穩定的民眾通過銀行貸款加入到購房者的行列中,「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房屋價格節節攀高的環境下,即便是無力償貸賣掉房屋,自己也不會吃虧。」正是市場對美國房市前景普遍預期過高,極大的刺激了美國房市,房價在1996年至2006年飛漲了大約85%,為次貸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種子。格林斯潘在2007年12月12日出版的《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首度承認他任職期間施行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長了美國房地產泡沫。
2.華爾街對金融衍生品的濫用
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幾年發展很快,其復雜程度也日益加劇,以至於連投資大師巴菲特都弄不明白。在巴菲特看來,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正常意義上來說,提供按揭貸款的銀行通常都把按揭貸款當作一種優良資產持有到期並賺取相應月利潤以及銀行資金成本之間的利差,這樣做在獲取相應利潤的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是這種金融產品一開始並不適合華爾街的運作,因此在將按揭貸款證券化並產生第一隻CDO(擔保債務權證)之前,這類產品並沒有獲得華爾街的青睞,CDO的出現使得資產證券化產品風險劃分更細致,投資受益率也更高,同時也極大地激起了華爾街的熱情。打著金融創新的口號,華爾街大舉涉足次貸領域,並迅速推高其規模。2004年,全球CDO發行量為1570億美元,到了2006年,這一規模達到5520億美元。
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華爾街投行將原始的金融產品分割、打包、組合開發出多種金融產品,根據風險等級的不同,出售給不同風險偏好的金融機構或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最初的金融產品被放大為高出自身價值幾倍或十幾倍的金融衍生品,極大地拉長了交易鏈條。從本質上看,這類金融衍生品並沒有降低投資的風險,它僅僅是將風險進行轉移,而且隨著金融衍生品的不斷開發,風險在無限分散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隱蔽,越來越難以察覺。以至到後來,買家看到的這類金融產品,除了投行提供的數字以外,根本無法判斷資產的質量。
因為CDO等金融衍生品蘊含的巨大利潤,美國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參與其中,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等等,都大量持有CDO等債券,無論美國本土還是海外,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了對這種金融產品近乎瘋狂的追求。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通過這類金融衍生品將風險擴散到了全球范圍,這也正是次貸危機為什麼能夠波及到全球范圍的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確擁有活躍交易,分散風險的功能,但如果不加監管控制的濫用,它憑借杠桿效應掀起金融波瀾的能力便會顯現。一旦危機爆發,金融衍生品的這種杠桿效應以及風險的分散性,必將極大地擴張危機的廣度和深度。在過去的十年當中,華爾街投行在金融衍生品上「玩」得過火了。
3.華爾街激進的財務政策和僥幸心理
流動性過剩致使資本不斷湧入美國住房市場,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也為了不致讓這些日益膨脹的資本影響次貸市場發展,華爾街以瘋狂放貸作為解決方案,花樣繁多的月利率、甚至零首付的出現,極大刺激了次級按揭貸款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按揭貸款的流程變得日益簡單,有的按揭依據完全憑借借款者自己填報的虛假收入作為依託,甚至有的按揭貸款額竟然大於實際總房價。至此,借貸標准變得名存實亡,2006年的美國房屋按揭貸款甚至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率。當房市蕭條,次級貸款者無資金償還債務的時候,危機便以極快的速度蔓延開來。
華爾街在財務上過於激進,這也直接導致了困境的生成。在無限放大的利益面前,華爾街日益變得瘋狂。在對CDO的追逐中,華爾街日益提高資產權益比率,與此相對應的是,各家投行的杠桿率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大。2003年底,美林的資產是其所有者權益的17.9倍,而到了2007年中期,美林的資產達到了其所有者權益的27.8倍。受危機影響最深的雷曼兄弟,同期杠桿率甚至高達31.7倍。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令公司領導者喪失了理智,雷曼兄弟便是華爾街的一個縮影。就在2007年貝爾斯登、美林紛紛為減值做准備的時候,雷曼兄弟首席執行官福爾德爾仍然堅定地說:「我們的目標股價是200美元。」當2007年夏天次貸危機發生之後,福爾德仍然固執地認為抄底的時機已到,大量購進與次貸相關的金融產品,這直接加速了雷曼最終的破產。
不可否認,華爾街不可能覺察不到近幾年如日中天的次貸市場上的風險,但是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致使華爾街普遍蔓延著一種僥幸心理,這也是導致華爾街眾多金融巨頭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直到2008年6月,福爾德爾仍然對外宣稱雷曼兄弟資本和流動性狀況處於前所未有的強勁水平。
4.監管機構的失職與政策的失誤
次貸危機產生的深層制度原因就在於對金融監管存在缺陷,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對次貸及各類衍生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數量沒有控制,監管力度的鬆懈以及對市場潛在金融風險的忽視,都是監管不力的表現。放鬆監管一向是格林斯牌所推崇的管理之道,也正是他擔任美聯儲主席的這段時間里,美國央行降低了抵押貸款的標准,導致相當一部分信用或生存狀況不佳的貸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過貸款購買房屋;美國監管機構對市場評級機構監管不嚴,也導致了評級機構在對次貸相關產品評級時的主觀性,在大范圍調低次貸相關產品的評級時,極大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加深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最終導致全球范圍內的恐慌。
自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監管機構放寬對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監管之後,銀行和證券公司可以合法地把很多虧損的投資科目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以達到迷惑投資者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監管機構本應當從現實出發制定新的更加詳盡的規定,以打擊這種有害金融市場的行為。但是遺憾的是,監管機構的失職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這類對市場有害的行為,並為最終危機的爆發釀下了惡果。
⑹ 08年經濟危機怎麼來的
去年的之所以稱為次貸危機是因為那隻是因為次級債卷引發的主要只局限於美國國內的一場金融危機而且並沒有什麼大公司破產危害性不算很大!! 之所以今年稱之為華爾街金融風暴,是因為本身次級債卷是個風險很高的投資,但是華爾街的許多銀行卻把他的投資級別打的很高讓人們認為風險很小,而隨著第一撥的次級債卷引發的危機減退的趨勢讓很多華爾街大鱷們開始盲目樂觀,然後大量的「抄底」再加上自己本身還有許多次級債卷,所以第2撥次級債卷引發的金融爆發以後,大量的世界級公司申請破產,最終波及到了全世界,引起了這次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大風暴!! 其實這次金融危機之所以百年難得一遇除了他的體量很大還有個原因就是他讓西方社會幾百年來總結出的引以為傲的新自由主義貨幣經濟成為了一個笑話!西方人從古典經濟學到新古典經濟學再到凱恩斯赤字財政的政府幹預經濟以及佛里德曼的新自由主義貨幣經濟!基本上已經認為他們的資本主義制度可以克服所謂的金融危機了,而這次金融危機徹底打破了他們的想法,他們開始正視《資本論》,那個說資本主義只有通過金融危機才能得到發展的人的書! 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遠沒有結束,所以歐洲的金融市場到底會改革成什麼樣我們還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我們很幸運的處在了一個即將開始的金融體系的大改革時代!!
⑺ 金融危機是怎麼產生的
美國人買房子貸款,是不需要把自己家裡的其他資產都抵押上的,如果你還不起房貸,從房子里搬出去就可以了~
在次貸危機前,銀行對很多低端客戶實行0首付貸款,也就是你啥都沒有也可以住得上好的房子,如果一旦還不起房貸和物業管理費用,搬家走人就可以了,銀行收回房子後會將它作為自己的資產出售~
當有人付不出房貸,搬出去,銀行為了回籠資金,將房子賣出,但沒有接手的人的時候,房價會下跌,銀行的資產會縮水,貸款就會加緊催收,使得更多的人沒有辦法付得起貸款,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致使房價崩盤~
而華爾街的5大投行又在次貸危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當又大量壞賬的時候,他們發行的一系列債券又成為了不良資產,使買入這些債券的金融機構受損,最後的結果就使席捲全世界的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