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多久

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多久

發布時間:2022-06-16 02:19:25

① 我國經濟如今已經持續快速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我國在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也順利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短短40年的時間內,中國GDP翻了12倍,可以說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是相當強大的。

一、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何種水平?

GDP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准,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進入高速發展。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第二大經濟體,截至2020年,我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101.5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這也是我國第一次突破GDP的百萬元大關。可以說中國的經濟正在以“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一路高歌猛進,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目前中國三駕馬車齊發力,預計2021年中國神仙擊率6%的增速是指日可待的,中國經濟按目前的發展形式下去,2025年順利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也是極有可能的。

② 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嗎

第一是科技,在向智能化社會轉型的動盪時期,資產債權什麼的都是浮雲,只有站在科技前沿才能在下一輪發展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
第二是資源,資源總量關乎國力,你掌控的資源是將來競爭中能實現的產業規模,過早的枯竭性開發或賤賣資源,無異自取死路。
第三是人口,合適的人口規模很關鍵,太少,缺乏科技人口和產業人口;太多,內耗就把國家拖垮,比如14億人的國家會把地球吃窮。只有科技發展才能帶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高速發展可以湮滅社會隱藏的一切矛盾。社會是否穩定,就像《交流電動機》性能一樣,轉速下降到一定程度《轉矩波動》就會暴露,使機器設備無法正常工作。轉速升高,轉子的旋轉動能增加《轉矩波動》就會被湮滅掉,機器可以正常工作了

③ 中國的經濟還能持續高速增長多久

人口的老齡化和青壯年勞動力的供給速度持續下降,在未來20年必將從勞動力和儲蓄能力兩個方面制約中國經濟的未來增長空間。這不僅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而且需要從戰略上加強研究,以應對來自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

毫無疑問,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無論根據GDP的增長速度,還是就提高貿易在世界經濟中份額的能力來衡量,中國經濟都是當前世界上最顯眼、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國的GDP在2003年已經超過了11萬億元人民幣。

但是,作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考慮到人口規模,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在過去25年約為每年6%-7%,低於GDP總量的增長差不多2個百分點。按現有美元匯率計算,人均GDP的水平從1978年不足100美元提高到了超過1000美元的水平。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保守估計,中國的GDP將在2005年超過法國,2006年超過英國,2012年超過德國。而在人均GDP方面,中國與發達經濟之間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例如,與美國相比,即使按照購買力平價方法估計,中國的人均GDP還只有美國的16%左右。假設美國從現在起人均GDP每年保持2%的增長率,而中國為6%,那麼要在2040年以後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才可能達到美國的一半。因此,盡管我們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在GDP總量上趕上美國和日本,但在迅速提高我們的人均GDP水平方面我們還要走更長遠的道路,可謂「任重道遠」。

這「更長的路」意味著我們的增長空間還相當的大,持續的時間也應該會更長。最近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上刊登的「為什麼中國可以再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長?」一文認為,東亞經濟趕超最發達經濟的一個經驗是,這些趕超型經濟在他們的人均收入超過了美國人均收入的50%之前是很容易保持高速增長的。如果這個經驗觀察是正確的話,那麼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至少還可以再高速增長35年,因為實現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一半至少要在2040年前後(按購買力平價估計)。接下來的問題自然是,中國是否能夠在未來25年甚至更長時間繼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呢?或者說,為了進一步縮小人均收入與最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經濟增長能夠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嗎?

對於經濟學家來講,經濟增長歸根到底是一個人口現象。這不僅僅是因為所謂的「經濟增長」意為國民產出的增長快於人口的增長,從而表現為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更深刻的原因還在於,第一,增長需要資本的快速積累。而資本的積累來源於國民的儲蓄傾向。一個人口結構中勞動力集中於年輕化階段的經濟比一個人口處於老齡化的經濟有更高的儲蓄能力。第二,增長依賴勞動力的持續投入的增長。而勞動力的增長是人口增長特別是青壯年人口增長的結果。最後,增長的持續最終還取決於人口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素質的增長。

眾所周知,中國的勞動力儲備主要在農村地區。據世界銀行估計,1991年中國有超過7億的勞動力人口,而且還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25年來,我們累計大約有1.6億的青壯年勞動力從農村或者種植業中轉移了出來,在城市和非農產業部門就業。雖然農業人口佔了中國總人口的70%以上(根據普查,最近降到了62%),但是農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顯著下降。在每年的國民收入中,農業提供的國民收入從改革初期的將近40%,降到了今天不足15%。這說明,25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了勞動力的超常增長以及以勞動力為主要投入的鄉村工業化的發展戰略。

由於擁有持續增長的青壯年勞動力供給,中國的國民儲蓄能力也顯著改善了。所謂國民的儲蓄或者積累是指每年的國民收入中扣除國民消費(包括居民和政府的消費)之後的剩餘大小。這是可以再投資於經濟發展的剩餘收入。今天,中國維持了世界上相當高的國民儲蓄率,這顯然與我們的勞動力集中地處於比較年輕的階段有關。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20年前,新加坡和韓國也曾經達到過這樣的儲蓄水平,而今天都已經大大下降到25%左右。在東亞,當前只有泰國的儲蓄率與中國內地大體相當。

那麼,中國按照現在的這個增長模式能再保持未來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嗎?要回答這個問題,簡單地說,我們需要知道,第一,我們在未來能否繼續維持這么高的國民儲蓄率。而這與人口結構的變動趨勢和勞動力的增長前景有很大的關系。第二,即使我們維持高儲蓄率,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增長速度不下降(這是快速縮小與發達經濟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關鍵),則還要取決於我們是否最終能夠成功地實現經濟增長由投入要素為主要推動力向增長主要由創新和技術進步為主要推動力的轉變。

就第一個問題來說,我們必須正視中國當前人口增長的特徵和模式。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上世紀70年代以後就出現下降趨勢,現在的出生率水平與東亞的新興工業化經濟大體相當。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降是收入水平提高的結果,而我們則與長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有相當的關系。因為一般來說,人口增長率與收入水平呈反向變動關系。按照目前的模式,有人估計,中國的青壯年勞動力將在2015年後達到零增長。這個趨勢與關於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估計是一致的。中國現在被認為是世界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民政部的說法,我們現在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了10%,到2030年,中國超過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4億人,占總人口的27%,成為比美國更年老的國家。到那個時候,退休人數將接近在職人數的一半。這意味著,人口的老齡化和青壯年勞動力的供給速度持續下降,在未來20年必將從勞動力和儲蓄能力兩個方面制約中國經濟的未來增長空間。這不僅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而且需要從戰略上加強研究,以應對來自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

④ 中國的高速經濟發展還能持續多久

當今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引起人們的注意。依舊的國際經濟學觀點,不會持久,將會發生經濟危機。有的則說可再維持20年。我則說將永遠持續下去,直到共產主義實現。為什麼呢?有人說你不科學或胡說八道,但我是有根據的: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剌激消費和資源控制問題。把握好這兩個因素,經濟發展將持續進行,控制不了,經濟危機將時起時伏。 1、 刺激消費問題。有人類生存,就有人類消費,而且要求不斷提高和加深。但發展速度是有學問的,那就是刺激消費問題。首先使人民的腰包鼓起來,而且是全民的,才能有大市場,才有持續大發展。如加強交通運輸、農田水利、工業、科技建設等。 2、 資源控制問題。過去的經濟危機,無論局部性或世界性,都是因為資源控制的問題,不是資源不足就是資源過剩,不確定因素多多。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 現在中國的情況具備成熟的經驗,完全掌握了這兩個經濟發展的條件。 a) 一個強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存在; b) 全民致富的指導思想; c) 打擊腐敗的功能; d) 完善的經濟科研隊伍;; e) 完善的經濟扛桿; f) 完善的法律體制。 中國共產黨有嚴正的紀律,率領全黨乃至全國「令行禁止」,違則將受到查處。經濟發展成果全民共享。這就有效地刺激消費和物質資源的控制。這是任何國家達不到的。這也是專業經濟學家不理解的原因。 當然,中國經濟發展的控制能力尚未達到理想高度,不確定因素的估計和發現能力不高,今後將會得到加強。 分析經濟不能脫離政治因素,否則無法認識和解決經濟危機問題。 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可以不斷持續下去,即使中國飽和了,還有世界空間。

⑤ 如何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國外,首先要生產企業合法經營。很明顯,我國的企業要是完全依照法律做到合法的話,結果一定是倒閉。所以在我國企業只有在政府機關的支持下才能走一步看一步。由於我國(政)(治)(體)(制)問題經濟不可能持續性發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體系。歷史與現實表明,環境與發展不協調的許多問題是由於決策與管理的不當造成的。因此,提高決策與管理能力就構成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培養高素質的決策人員與管理人員,綜合運用規劃、法制、行政、經濟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組織結構,形成綜合決策與協調管理的機制。

(5)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多久擴展閱讀:

內涵:

(1)突出發展的主題,發展與經濟增長有根本區別,發展是集社會、科技、文化、環境等多項因素於一體的完整現象,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剝奪的發展權利;

(2)發展的可持續性,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

(3)人與人關系的公平性,當代人在發展與消費時應努力做到使後代人有同樣的發展機會,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當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4)人與自然的協調共生,人類必須建立新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准,學會尊重自然、師法自然、保護自然,與之和諧相處。中共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把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從忽略環境保護受到自然界懲罰,到最終選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次歷史性重大轉折。

⑥ 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夠保持持續發展

經濟學上的根源是技術進步。
當然中國有其特殊的優勢:1。人口紅利,中國在長時間里勞動人口都站很高比例,這一情況下持續到2030年左右
2。由於過去計劃經濟對經濟的束縛,改革開放後屬於恢復性增長
3。由於歷史問題,中國在進行持續的經濟結構轉型,這是中國近30年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
其他方面,比如政策方針, 由過去階級斗爭為主,轉為經濟建設為主。 對外資轉為開放態度。
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 投資環境,和勞動力素質都在持續改善。

⑦ 中國經濟發展是否可持續

中國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
持續發展的根本在於科技,中華民族是世界最聰明最勤勞最吃苦耐勞的民族。目前我們的教育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而且正在持續提高和改善。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經濟-教育-科技-經濟的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是在民富,只有中國人民都富裕了才能刺激消費,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發展,最終又於工資的形式一部分回到老百姓的手中,這才是可持續發展。

⑧ 世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8.5%,我國經濟哪些方面在持續改善

工業和內需的發展上,這些經濟領域都是在持續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持續提升,經濟逐漸跨進了世界領先的行列,在剛剛建國初期,我們的國家屬於一窮二白的情形,我們國家經濟水平取得這么大的進步都離不開人民的艱苦奮斗和正確的領導。

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去實行一些新的科技,比如國家大力推展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有更多的經濟投入這方面的建設,這也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帶來的影響。

雖然我們的經濟實力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我們仍然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因為我們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牢記使命,艱苦奮斗。

堅持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能源,這樣才是最健康最正確的發展方式,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資源,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⑨ 中國的發展是否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

持續發展的根本在於科技,中華民族是世界最聰明最勤勞最吃苦耐勞的民族。目前我們的教育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而且正在持續提高和改善。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經濟-教育-科技-經濟的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是在民富,只有中國人民都富裕了才能刺激消費,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發展,最終又於工資的形式一部分回到老百姓的手中,這才是可持續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瀏覽:787
美女天天拍抖音怎麼沒見你 瀏覽:17
所有的故事早已無法挽回什麼歌 瀏覽:10
兒童讀什麼故事 瀏覽:675
怎麼和父母溝通的故事 瀏覽:219
經濟學專業考什麼內容 瀏覽:423
哪個歐美女歌手演唱會最火 瀏覽:502
不懂得如何經營婚姻和保護家庭 瀏覽:885
s6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496
羊肉串怎麼樣烤更健康 瀏覽:554
哪個花的花語代表愛情 瀏覽:158
什麼是愛情記錄儀 瀏覽:135
九聖營村有哪些歷史故事 瀏覽:823
西方經濟學的消費曲線有哪些 瀏覽:974
安徒生童話故事有哪些最呢 瀏覽:120
天蠍女生的美女有哪些圖片 瀏覽:4
事業單位出納離職都交接什麼 瀏覽:199
廣西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是指什麼 瀏覽:532
艾青詩選中關於愛情的詩有哪些 瀏覽:454
海上鋼琴師講述什麼故事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