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州2019年GDP總額是多少
2019年蘇州的上半年GDP總量為9548.27億元,增速4.81%,排名江蘇省內第一名。蘇州總量還是要高於杭州一些,而杭州的增速則接近蘇州的二倍。
蘇州實現地區經濟生產總值1.93萬億元,同比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萬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萬元,同比增長8.1%。
古人雲「蘇杭二州出美女,蘇杭二州似天堂」,可見自古蘇州與杭州就是美麗又富庶的地方,是人類嚮往的天堂,其實說起蘇州和杭州呢,兩座城市都是歷史悠久的古都,蘇州早在兩千年前就是吳國的首都,當時叫姑蘇,所以至今還有「姑蘇城外寒山寺」這樣的佳句,而杭州在一千多年前是南宋的首都,兩座城市的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
② 蘇州各區gdp是多少
崑山市GDP1607.11億,張家港GDP1244.88億,常熟市GDP1147.25億,工業園區GDP1146.74億,吳江區GDP872.57億,太倉市GDP625.64億,虎丘區GDP578.02億,吳中區GDP535.61億,相城區GDP338.63億,姑蘇區GDP326.17億。
蘇州經濟實力最強地區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崑山是江蘇省的一張名片,全國百強縣之首。2020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四,崑山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崑山地理位置優越,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崑山市在蘇州和上海之間,地理位置極佳,崑山是蘇州下面的縣級市,好多外資工廠在蘇州。崑山之所以經濟發達主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好。不僅外企喜歡投資崑山,民營企業也喜歡投資崑山,華為在崑山投資300億建工廠。
崑山縣2020年創造了4276億元的GDP產值,在中國所有的310個城市裡面可以排在前40名,超過全國百分之八十七的城市。位列全國縣城GDP排名第一,堪稱中國第一縣城,經濟實力最強。
③ 蘇州的經濟在中國排第幾
通過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顯示,蘇州在全國經濟排名名列第五,下面是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前20
強,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領先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第二個過萬億的城市,首都的轉型是成功的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副省級中最高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計劃單列中最高,特區中最高的,深港一體化將推動其繼續更好的發展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地級市中最高,外資集中地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環渤海中心城市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依然是中西部唯一進全國十強的城市,在直轄市中最低,發展速度驚人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隨著長三角滬寧杭的繼續融合,杭州的地位將繼續保持9、青島市
4409億元
增13.5%
(山東1)山東的經濟中心已經拉開了和省會濟南的距離10、無錫市
4400億元
13.1%(江蘇2)今年增速放緩了一點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國務院點名批評的經濟結構不合理,該慢下來,好好打好基礎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受地震影響增速減緩,排名繼續下滑,預計將被東莞超過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直逼省會沈陽經濟發展相當快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④ 蘇州(含5縣)整體的經濟概況如何
初步核算,蘇州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0%。經濟總量居中國大陸第5位(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華東地區第二位(僅次於上海)、中國地級市第一位。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4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增強,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681.04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用於社會保障與就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財政投入為245.3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2008年蘇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701 [2] 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78,236元(超過10,000美元),列中國大陸第三位(僅次於深圳和廣州)、華東地區第一位(已超越上海)。 蘇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來就長期是中國江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後又發展為中國南方、華東乃至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重要的經濟中心,蘇南地區的工業中心。擁有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內河航運港口、江蘇第一大港、中國大陸第九大港——蘇州港,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網與全國各大城市相連,交通運輸十分便利。以經濟總量計算,蘇州現在是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的中國大陸第五大城市。昔日的人間天堂將成為更加繁榮昌盛的人間新天堂。 經濟運行(2009年) 綜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0%。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4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工業 蘇州工業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704.5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235.9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和7.1%。蘇州為僅次於上海手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私營工業產值3357.35億元,增長4.1%;外資工業產值13270.28億元,增長7.1%。重工業產值14617.46億元,輕工業產值5618.4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和3.2%。 優勢行業、新興行業、民生行業和高技術行業成為帶動工業經濟走出低谷的主導力量。電子、紡織、冶金、化工和裝備製造等超千億元的支柱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7.7%,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79.8%。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6912.6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4.2%,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新興產業整體運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中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葯、智能電網、新型平板顯示和感測器六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056億元,增長4.4%。 運輸郵電業 蘇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46億噸,比上年增長21.1%;集裝箱運量271.8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8%。 機動車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市年末擁有機動車186.9萬輛,其中汽車101.6萬輛。 國內貿易 蘇州200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6.3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99.16億元,增長20.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46.44億元,增長12.9%。 金融業 2009年末蘇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1450.54億元和9032.28億元,比年初增加2650.53億元和2451.71億元。居江蘇第一。年末保險機構總數達到51家。蘇州正在打造工業園區環金雞湖金融高地,已有相當規模。 旅遊業 蘇州是中國著名旅遊城市,2009年旅遊業圍繞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時尚游、太湖生態休閑游三大品牌,強化規劃引導,整合旅遊資源,大力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830億元,比上年增長13%;接待境外遊客219.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3%;旅遊外匯收入9.97億美元,增長0.2%;接待國內遊客5870萬人次,增長11%。年末擁有星級飯店158家,其中四星級及以上飯店68家。全市4A級景區點23家,5A級景區點2家。全市景區接待遊客7273.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蘇州成為長三角城市中擁有最多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線路的城市。 體制改革 各蘇州2009年全市新增15家小額貸款公司,總數達到18家,累計發放貸款額76.2億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計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7家,共募集資金227億元。 民營經濟 蘇州民營經濟實力相當強,名項指標在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2009年末私營企業累計達15.73萬家,累計注冊資本4205.53億元,個體工商戶年末累計達到32.55萬戶,年末累計注冊資本153.81億元。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7614家,佔一半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6456億元,比上年增長7.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1.9%。私營個體經濟完成投資922.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1.1%。 對外貿易 蘇州2009年完成進出口總額2014.5億美元,其中出口1140.9億美元,全市出口總額佔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7.3%,9.5%。 利用外資 2009年實際利用外資82.2億美元,增長1 %。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16.9億美元,占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達到21%。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34家落戶蘇州。蘇州被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 蘇州全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5%。農村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新增林地、綠地面積8140公頃。全市陸地森林覆蓋率達到22%。 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 蘇州堅持走經濟與環境和諧共容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全市環境質量綜合指數91.3,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達到329天,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科技事業 國家級科研機構-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中科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動工建設,園區生物納米園成為首個省級生物醫葯專業孵化器。全年專利申請量5.5萬件、授權量3.6萬件,總量分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2009年末,全市人才總量突破9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達到5萬人。 教育事業 蘇州擁有各級各類學校670所,在校學生100.2萬人,畢業生24.9萬人,教職工總數7.4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6.30萬人。在蘇州的高等院校有19所,二級學院4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8.77萬人,畢業生4.10萬人。 文化事業 蘇州2009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27個,公共圖書館12個。全市累計6個項目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8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平江、山塘歷史街區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歷史文化名街。 衛生事業 2009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2380個,年末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6萬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萬人,其中醫生1.68萬人,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100%,全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3%。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兒童醫院、市立醫院、蘇州中醫醫院、常熟中醫醫院、崑山中醫醫院是蘇州著名的醫療單位。 體育事業 蘇州世界冠軍有16人。蘇州有張軍、陳艷青、吳靜鈺等多位奧運冠軍。 人民生活 蘇州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12987元,比上年增長10.2%。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長10.3%。收入結構逐步優化,非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開發區概況 國家級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保稅區、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省級開發區:常熟經濟開發區、常熟東南經濟開發區、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吳江經濟開發區、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吳江汾湖旅遊度假區、崑山旅遊度假區、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出口加工區:蘇州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崑山出口加工區、常熟出口加工區、吳江出口加工區、吳中出口加工區 保稅物流園區:蘇州工業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蘇州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 主要外企 美國(29家)沃爾瑪 杜邦、美孚、普強(輝瑞)、禮萊、華納蘭伯特、伊頓、百得、百特、家庭用品、Ferro、TRW、FMC、PPG、納貝斯克、雪弗龍、哈利斯、施樂、道氏化學、德士古、耐克、艾默生電器、霍尼韋爾、安普、寶潔、旭電、AMD、德爾福、3M、美鋁、泰科國際 、摩根斯坦利、強生、通用汽車、卡特彼勒 日本(36家)三菱、三井、三洋電器、丸紅、日商岩井、伊藤忠、富士膠卷、松下、豐田、住友、索尼、夏普、日立、日清、東綿、日綿、兼松、富士通、精工、久保田、旭化成、大日本油墨、三得利、佳能、大金、日本通迀、NEC、新日本、積水、新日鐵、旭玻璃、東芝、電裝、喜瑪諾、小松、雅馬哈、任天堂、愛普生、妮飄 法國(12家)阿爾卡特、液化空氣、阿爾斯通、斯耐德、埃爾夫·阿奎坦、歐萊雅、羅納普朗克、道達爾、歐尚、索迪斯、家樂福、達能、拉法基、聖戈班、歐朗科技 英國(5家)BP阿莫科、葛蘭素史克、聯合利華、BOC、翠豐集團、匯豐控股 韓國(6家)大宇、三星、浦項、鮮京、現代、LG電子 德國(8家)西門子、戴姆勒克萊斯勒、蒂森克虜伯、赫思特、羅伯特博世、ZF集團、大眾、巴斯夫、麥德龍 義大利(1家)mattei(瑪泰) 荷蘭(3家)飛利浦、殼牌、阿克蘇諾貝爾 瑞士(2家)諾華(山多茲)、迅達控投 芬蘭(3家)諾基亞、STORA-ENSO(蘇州稱:紫興紙業)、芬歐匯川 挪威(1家)海德魯 加拿大(1家)加拿大鋁業、瑪格納 瑞典(1家)愛生雅 新加坡(1家)偉創力
採納哦
⑤ 請問一下蘇州地區每年的經濟總收入是多少吉林省的每年經濟總收入是多少
2019年 ,蘇州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是19235.80億元 ,而吉林省GDP總量是11726.82億元。
也就是說,蘇州一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大於吉林一省的國內生產總值。
⑥ 蘇州經濟在全國排第幾位
通過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顯示,蘇州在全國經濟排名名列第五,下面是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前20 強,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領先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第二個過萬億的城市,首都的轉型是成功的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副省級中最高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計劃單列中最高,特區中最高的,深港一體化將推動其繼續更好的發展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地級市中最高,外資集中地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環渤海中心城市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依然是中西部唯一進全國十強的城市,在直轄市中最低,發展速度驚人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隨著長三角滬寧杭的繼續融合,杭州的地位將繼續保持9、青島市 4409億元 增13.5% (山東1)山東的經濟中心已經拉開了和省會濟南的距離10、無錫市 4400億元 13.1%(江蘇2)今年增速放緩了一點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國務院點名批評的經濟結構不合理,該慢下來,好好打好基礎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受地震影響增速減緩,排名繼續下滑,預計將被東莞超過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直逼省會沈陽經濟發展相當快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⑦ 蘇州屬於幾線城市
截止2022年3月,蘇州屬於新一線城市。
入圍新一線城市的主要來自於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經濟帶。我認為蘇州的經濟實力、人均GDP、人均城鎮收入遠強於成都、杭州、西安,蘇州的排名至少應該排在成都、杭州的前面。南京無論從教育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強於西安,南京的排名也應該排在西安的前面。
蘇州市是世界第三大工業城市、中國第六大經濟中心城市、中國第三大出口城市、長三角的第二大經濟中心城市、江蘇省的經濟中心城市。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最起碼就要看一座城市的經濟和工業實力。蘇州排在了新一線城市的第五名,我認為很不客觀。在新一線城市中蘇州的經濟總量位居第二、工業實力位居第一、出口實力位居第一。經濟、工業、出口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所以我認為蘇州應該排在新一線城市首位。
總結
不得不說,僅為地級市的蘇州,實在太強大。國家的快速發展,使很多城市都處於你追我趕的階段,而蘇州無論在何時,卻總能夠脫穎而出,一年又一年的刷新自己取得的成績。現如今不僅在省內無對手,甚至放眼整個長三角,都是僅次於上海的存在。別看行政級別不高,但它的綜合實力完全秒殺了除廣州之外的所有省會!
其實之所以會取得這般優異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於自身的地理位置,畢竟蘇州和上海之間的距離是非常近的,上海的經濟帶動和輻射,自然會令蘇州得到更多資源。
⑧ 蘇州的經濟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為什麼
全國重點城市,蘇州經濟在郊區,蘇州人民很富裕,城市規劃非常好,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是全國第一的工業園區,古城區,陽澄湖和太湖邊都非常美!
⑨ 蘇州GDP邁上2萬億元新台階,經濟總量經歷了幾次大的跨越
1月19日消息,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蘇州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2萬億元新台階。記者從市統計部門獲悉,從蘇州地區生產總值由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的4.38億元,到2020年邁上2萬億元新台階,蘇州經濟總量經歷了四次大的跨越。
據悉,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蘇州地區生產總值僅為4.38億元。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地區生產總值保持了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1986年,蘇州經濟總量迎來第一次巨大的跨越,GDP首超百億達到104億元。從4.38億元到跨上百億元台階,蘇州走過了34年。
蘇州經濟總量的第二次跨越是在1996年,在這一年,蘇州GDP一下子躍上了千億台階,達到1002億元,從百億躍升至千億,蘇州用了10年時間。第三次跨越是在2011年,蘇州用15年時間完成了GDP從千億元跨上了1萬億元台階,達到10670億元。
(9)蘇州經濟多少擴展閱讀:
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10萬億元
日前,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接受新華社和經濟日報專訪時談到,過去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江蘇奮力打贏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防汛抗洪三場硬仗,是疫情控制最好、馳援湖北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10萬億元,為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恢復正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⑩ 蘇州每年GDP究竟有多少
蘇州市「十一五」開局喜人,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經初步核算,全市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20.26億元,總量穩居江蘇省首位,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1.54億元,增長0.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54.50億元,增長15.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74.22億元,增長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