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周期含義及特徵
一、經濟周期含義:
1、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2、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表現在圖形上叫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更為形象,也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名稱。
二、經濟周期的特徵是:
1、經濟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
2、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
(1)經濟周期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經濟周期成因之間的交互影響生成組合作用。如:
1.人們的佔有能力(或佔有慾望)越來越趨向無窮大;
2.在無窮的佔有能力的驅導下,在按資分配等因素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資產(包括勞動力)轉化為資本,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但因自然資源(包括環境)的相對限制,生產力必然小於人們的佔有能力;
3.貧富鴻溝不斷加深:「窮人」受支付能力等制約、「富人」受生理能力等制約;人們的消費力(社會消費力)日益小於人們的生產力。
當「佔有能力>生產力>消費力」成為常態,經濟周期必然發生。
⑵ 經濟周期的定義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表現在圖形上叫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更為形象,也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名稱。
階段定義:經濟周期階段定義按照階段數量劃分可分為兩階段法和四階段法。
兩階段法:經濟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周期。
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周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經濟周期波動的擴張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活躍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旺盛,訂貨飽滿,商品暢銷,生產趨升,資金周轉靈便。企業的供、產、銷和人、財、物都比較好安排。企業處於較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經濟周期波動的收縮階段,企業生存法則。四階段法:將經濟周期分為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圖)
A-B為衰退, B-C為蕭條,C-D為復甦,D-E為繁榮經濟周期的特點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總就業量的波動,它以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擴張與收縮為標志。
供參考。
⑶ 經濟周期的含義。
經濟周期又稱商業循環,是指總體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一般認為,經濟周期需要通過一組經濟總量指標,包括GDP、就業和金融市場指標等,才能夠說明經濟周期。
⑷ 逆經濟周期是什麼意思
在繁榮階段,應避免大幅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大幅擴張經營規模等;在蕭條期,固定資產及股權的價格均大幅下跌,此時可以逆勢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購入股權、擴張經營規模等。這就是「逆周期」戰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經濟模式都是在波動中發展的。這種波動大體上呈現出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的階段性周期循環,即為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波動與循環是經濟總體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例子
比如,對於航運公司來說,繁榮期運價高、需求多、航運公司效益好、貨船的需求大增、貨船價格上漲,如果此時大幅預定貨船,等到船到手後很可能已經進入衰退期,屆時運價大跌、需求下跌使得航運公司效益變差甚至虧損,而且貨船價格下跌使得固定資產有所貶值。如果航運公司在蕭條期量購入貨船,不單成本低,而且會在未來的復甦期和繁榮期獲得較好的收益。
比如,印度裔鋼鐵大王克拉西米 米塔爾,靠著136次兼並瀕危小廠,兩次收購世界級大公司,赤手空拳地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公司。
1989年,他低價購進一家原本每天虧損100萬美元的印尼鋼鐵廠,經過他的大力改造,僅僅一年就產量翻番,實現盈利。於是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在波蘭、羅馬尼亞等低成本地區,四處出擊尋找經營狀況不佳的小型鋼鐵公司,同時確立了走兼並和改造虧損國營企業的公司發展路線。
由於市場長期低迷,當時東歐等地政府和企業急於出售鋼鐵企業,許多企業的價值在本國被嚴重低估,其收購價甚至可以低到原價的1/10,因此米塔爾幾乎在東歐就撿到了五家被當作不良資產處置的鋼鐵廠。
就這樣,米塔爾堅守在價值被低估的新興市場大量購買以及掌控資源,在銹跡斑斑的工業廢墟里發現了機會,通過不斷並購,把自己的版圖從東歐經過歐洲和非洲,一直延伸到美國,將各國鋼鐵企業收入囊中。
可以看出,米塔爾公司正是運用了逆周期戰略思想,在行業高峰時並不進行大規模資產購置;反之,在行業低谷時期,公司利用資產被低估的機會,調動全部儲備資源進行大規模的並購投資,從而降低資產成本,提升資產效率,為下一個高峰時期的豐厚盈利與資本市場回報奠定了基礎。
⑸ 凱恩斯以前的經濟周期理論同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周期理論的本質區別
經濟周期: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表現在圖形上叫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更為形象,也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名稱
經濟周期階段定義按照階段數量劃分可分為兩階段法和四階段法。
兩階段法
經濟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周期。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周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
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波動的擴張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活躍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旺盛,訂貨飽滿,商品暢銷,生產趨升,資金周轉靈便。企業的供、產、銷和人、財、物都比較好安排。企業處於較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
⑹ 經濟周期的含義
什麼是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是指總體經濟活動的擴張和收縮交替反復出現的過程,也稱經濟波動。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周期。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周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通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范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佔有率。因此,作為企業家對經濟周期波動必須了解、把握,並能制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周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經濟周期波動的擴張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活躍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旺盛,訂貨飽滿,商品暢銷,生產趨升,資金周轉靈便。企業的供、產、銷和人、財、物都比較好安排。企業處於較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
經濟周期波動的收縮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趨緊縮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疲軟,訂貨不足,商品滯銷,生產下降,資金周轉不暢。企業在供、產、銷和人、財、物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企業處於較惡劣的外部環境中。經濟的衰退既有破壞作用,又有「自動調節」作用。在經濟衰退中,一些企業破產,退出商海;一些企業虧損,陷入困境,尋求新的出路;一些企業頂住惡劣的氣候,在逆境中站穩了腳跟,並求得新的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市場經濟下「優勝劣汰」的企業生存法則。
⑺ 現在經濟周期是不是擴張期,怎麼判斷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經濟周期分為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時期,其特點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總就業量的波動,它以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擴張與收縮為標志。
⑻ 經濟周期與經濟景氣循環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一般將經濟周期分為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⑼ 什麼是經濟周期,它是如何劃分的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表現在圖形上叫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更為形象,也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名稱。
經濟周期階段定義按照階段數量劃分可分為兩階段法和四階段法。
1、兩階段法
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
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
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
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周期。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周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
經濟周期波動的擴張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活躍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旺盛,訂貨飽滿,商品暢銷,生產趨升,資金周轉靈便。
企業的供、產、銷和人、財、物都比較好安排。企業處於較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經濟周期波動的收縮階段,企業生存法則。
四階段法
將經濟周期分為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A-B為衰退, B-C為蕭條,,C-D為復甦,D-E為繁榮
經濟周期的特點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總就業量的波動,它以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擴張與收縮為標志。
經濟衰退(Recession),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的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衰退有不同的定義,但美國以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為衰退的定義被人們廣泛使用。
而在宏觀經濟學上通常定義為「在一年中,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但是這個定義並未被全世界各國廣泛接受。
比如,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就將經濟衰退定義成更為模糊的「大多數經濟領域內的經濟活動連續幾個月出現下滑」。凱恩斯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經濟衰退的普遍特徵:消費者需求、投資急劇下降;對勞動的需求、產出下降、企業利潤急劇下滑、股票價格和利率一般也會下降。
經濟蕭條指規模廣且持續時間長的衰退, 其明顯特徵是需求嚴重不足,生產相對嚴重過剩,銷售量下降,價格低落,企業盈利水平極低,生產萎縮,出現大量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大。
(9)經濟周期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自19世紀中葉以來,人們在探索經濟周期問題時,根據各自掌握的資料提出了不同長度和類型的經濟周期。
短周期
是1923年英國經濟學家基欽提出的一種為期3-4年的經濟周期。基欽認為經濟周期實際上有主要周期與次要周期2種。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為3~4年一次的短周期。這種短周期就稱基欽周期。
中周期
(2)朱格拉周期:
是1860年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種為期9~10年的經濟周期。該周期是以國民收入、失業率和大多數經濟部門的生產、利潤和價格的波動為標志加以劃分的。
長周期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是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種為期50-60年的經濟周期。該周期理論認為,從18世紀末期以後,經歷了三個長周期。
第一個長周期從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個長周期從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為24年,下降部分為23 年,共47年。第三個長周期從1896年起,上升部分為24年,1920年以後進入下降期。
建築周期
(4)庫茲涅茨周期:
是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涅茨提出的一種為期15-25年,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由於該周期主要是以建築業的興旺和衰落這一周期性波動現象為標志加以劃分的,所以也被稱為「建築周期」。
綜合周期
(5)熊彼特周期:
1936年,熊彼特以他的「創新理論」為基礎,對各種周期理論進行了綜合分析後提出的。熊彼特認為,每一個長周期包括6 個中周期,每一個中周期包括三個短周期。
短周期約為40個月,中周期約為9~10年,長周期為48~60年。他以重大的創新為標志,劃分了三個長周期。第一個長周期從18世紀80年代到1842年,是「產業革命時期」。
第二個長周期從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鋼鐵時期」; 第三個長周期從1897年以後,是「電氣、化學和汽車時期」。
在每個長周期中仍有中等創新所引起的波動,這就形成若干個中周期。在每個中周期中還有小創新所引起的波動,形成若干個短周期。
⑽ 經濟周期有哪些種類有什麼區別
經濟周期的類型
由於影響經濟活動的因素不同,當宏觀經濟受到沖擊時,反應有大有小,根據周期交替變動時間長短的不同,一般把經濟周期劃分為短周期、中周期和長周期等類型。這些不同的類型混雜在一起,使宏觀經濟出現紛繁復雜的變動態勢,見圖11.2。從圖11.2中可見,中周期中混雜著短周期,而長周期中又混雜著中周期。
不同類型周期的交錯狀況
(1)短周期或基欽周期(Short Cycle,Kitchin Cycle)。英國統計學家基欽(Joseph Kitchin)1923年根據美國和英國資料得出,經濟周期分為大小兩種。小周期長度約為42個月(3—4年),大周期是小周期的總和,一個大周期包含2—3個小周期(10年左右)。宏觀經濟學中一般把平均長度約為40個月的短周期被稱為基欽周期。短周期通常與總需求水平的短期波動相關,當總需求出現暫時的沖擊時,初始總需求的擴張引發經濟開始擴張,並進一步擴散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從而形成經濟的短期繁榮。當總需求的暫時擴張沒有持續性時,由於缺乏後續的推動,宏觀經濟開始下跌,從而走向衰退和蕭條。
(2)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Mediate Cycle,Juglar Cycle)。法國朱格拉(C.Ju‐glar)在1862年提出,在經濟活動中繁榮、危機、清算三個階段周期地反復出現,周期的平均長度約為9—10年。經濟學中把這種長度的周期稱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類周期。中周期通常與固定資產的大規模更新聯系在一起,當資產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0年左右時,每隔10年會出現一個固定資產更新的高峰期,由此帶來投資擴張,總需求也隨之擴張,使經濟走向繁榮。當固定資產集中更新過程結束後或者趨於緩和後,投資開始下降,從而使經濟走向衰退。
(3)長周期或康德拉捷耶夫周期(Long Cycle,Kondratieff Cycle)。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捷耶夫(N.Kondratiev)在1925年根據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百多年批發物價指數、利率、對外貿易、煤炭產量與消耗量等的變動,認為存在一種更長的周期,其平均長度為50年左右。他根據資料認為,從18世紀末開始,世界經濟經歷過三個長周期:第一個長周期的時間范圍是1789—1849年,其中上升25年,下降35年,一共60年;第二個長周期的時間范圍是1849—1896年,其中上升24年,下降23年,總共47年;第三個長周期的時間范圍從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後開始趨於下降。後來經濟學界把這種約50年左右的長周期稱為康德拉捷耶夫周期。長周期一般與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關,當出現重大發明和發現後,引發經濟較長時間范圍的創新活動,使經濟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擴張。當這種發明或創新的潛力被利用完全時,經濟又開始走向較長時期的下滑過程。
(4)建築業周期或庫茲涅茨周期(Construct Cycle,Kuznets Cycle)。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在1930年根據英、美、法等國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60種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和35種工農業主要產品價格的變動情況,提出了平均時間長度為15—25年的周期,這是一種長期的也是一種短期的周期現象,短期波動與信貸市場關系密切,而長期波動則與人口變動狀況有關。由於這種周期與建築業的繁榮和衰退密切相關,後來將這種周期稱為建築業周期或庫茲涅茨周期。庫茲涅茨周期中在其發展階段,需求上升引起建築業投資增加,空置率下降、房租上漲,地價開始持續提高,時間大約為3—5年。當建築開工建造量持續地超過銷售量時,過渡到過度建造階段。這時,開發商對需求下降作出相應反應,從而減少建築投資量,空置率開始提高,租金下跌,建築活動進一步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