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安的經濟如何還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嗎
福安縣城經濟一般,市區很小,市區人口卻有30多萬,基本上是鄉鎮出來的人,經濟總量尚可看,人均嚇尿小盆友,吃的和玩的更一般,福安有的,外面都有,外面有的,福安基本上都沒有,福安排外啊,市區街道狹窄,常常垃圾遍地,城建極差,剛到福安感覺回到80年代,而今ZF弄了一大塊地准備搞城市新區,但那個規劃實在不好看,四車道沒有多少預留的人行道和基礎設施用地,看得很蛋疼,沒有大戰略眼光,人口素質低,交通混亂,交警很忙,但還是管不過來,人口素質得不到提升,交警再折騰也徒勞。還有就是物價貴,福安的物質渠道狹窄,源於福安排外,東西進來了,就是貴了
Ⅱ 福安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福安在這幾年明顯的提升了,1.首先不得不說到治安問題,記得讀書時晚上是不敢出門的,擔心被打被搶。現在基本沒有了。2.城市建設越來越好。有棧道有公園,各處高樓聳立,霓虹閃爍。3.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了,一到晚上跳舞的,跑步的,走棧道的很是熱鬧。
以上屬於人文環境,說下經濟,那些什麼電機,按摩椅,茶葉的先不說,說說跟自己實際相關的。1.福安的招聘我去看過幾場,普遍工資都是2000-4000。普通工和服務員佔90以上。2.上面說了工資,按福安4線城市來看其實也還可以,但是結合福安的消費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吃過夜宵的朋友都知道,面除外,其他的炒菜燉湯2-3個人吃都要上百起步。各種娛樂場所消費更是不低。3.最後一點福安的房價大多是8000起步
Ⅲ 寧德福安是不是很窮
不是的,最窮應該屬龍岩了,像龍岩的長汀就很窮。不過三明和南平的一些地方也很窮,因為靠山區,交通不方便的原因,導致了經濟發展速度慢。
Ⅳ 福安窮嗎
福安不窮。
福安市(古屬福寧府福安縣)隸屬於寧德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mǔ)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2′之間。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
2020年,福安市地區生產總值600.16億元,比上年增長6.7%。
福安市的氣候
福安市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
由於所處地理緯度低,瀕臨東海,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長,冬季稍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台風頻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點。又由於福安背山臨海,境內以山地為主的地貌,類型多樣,高差懸殊,氣候還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區域性特點。春季:氣溫開始呈波動性回升,氣溫變化大。
晴雨天氣交替出現,以陰雨天居多,降水強度較大。夏季:春末夏初多梅雨,降水強度增大。盛夏有短暫的酷暑,境內的河谷小盆地是福建省的高溫中心之一,多台風暴雨。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天氣晴朗少雨,溫度較春季高。冬季:除山區外一般無嚴寒,霜雪少見,南部受海洋的調節,霜雪更少。
Ⅳ 福安和福鼎哪個地方更有 錢
人均收入,福安僅次於寧德排名寧德第二,福鼎排第三。但福安的人多,有六十四萬,福鼎不到六十萬。因人均收入差不多,所以福安經濟總量寧德第一,高於福鼎。但福鼎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福安。不過福安是閩東工業中心,論實力還是福安高些,總體來說都差不多。
Ⅵ 福安的經濟
2012年,福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0.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163.43億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73.19億元,增長7.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652元。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繼續走強,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2.5:59.4:28.1調整為12.7:60.3:27.0。 縣域GDP排名也是閩東唯一一個進前十的縣市。 宋至明代,福安糧食作物以稻、麥為主。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甘薯傳入以後,種植極為普遍。甘薯絲很快成為農家主糧。經濟作物除種茶外,種甘蔗、大豆、花生也很普遍。明末清初,山區鄉村一度盛行種薴麻和黃麻,家庭副業則以飼養禽畜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農業生產。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結束封建土地私有制歷史,實現土地還家,極大地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失誤以及後來「文化大革命」的沖擊,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力的更快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產業結構調整後,農、牧、副業並舉,良種推廣、化肥農葯使用所帶來的豐收效益更顯突出,農業生產取得空前成就。
1990年,全市耕地面積326609畝,勞動力人均佔有耕地2.31畝,糧食總產量14.99萬噸(不含馬鈴薯產量),比1949年3.9萬噸,增加2.81倍;實現農業總產值14591.65萬元,比1949年856.96萬元,增加16倍,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012年,福安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56.76億元,比2011年增長5.5%。 明清時期,福安境內制茶、造船、製糖、榨油等手工業生產已有一定規模。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溪潭沙岩村和甘棠外塘村的造船寮已能營造10~50噸位的木帆船,民國時期已能建造100噸位的木帆船。
民國期間,福安城關、賽岐、穆陽等3個集鎮有陶瓷、紙傘、油紙扇、服鞋、五金鍛打、竹器、木器、食品、印刷等手工作坊數百家,但生產多系一家一戶,資金微薄,設施簡陋,生產水平低下。抗日戰爭前,全縣有制茶廠60餘家,制茶工人2000餘人,年生產紅、綠茶500~3000噸,產量居全省首位。抗日戰爭爆發後,茶葉出口受阻,茶園荒廢,制茶業不振,轉而製糖、榨油業興起。民國34年(1945年),縣內有製糖寮(棚)50餘家,年產糖150噸;油坊30餘家,年生產桐油200噸、茶油150噸。釀造業、糧食加工業、衡器製造業等亦有一定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城關、賽岐、穆陽3地就有手工業行業78個,從業667戶1481人。1952年,全縣自發組織手工業合作小組7個,總人數100多人,年產值不足5萬元。先後創辦縣酒廠、印刷廠、磚瓦廠等國營企業。1955年,縣工業科、手工業科相繼成立,加強對工業生產的領導。同年,對私改造後,一部分私營企業合並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和國營企業。1958年,閩東電機工業開始,從1949年的10個增加到585個。為一些工廠的創立奠定基礎,但盲目辦廠造成原材料缺乏,技術力量跟不上,1961年大批工業企業停辦。1962年,貫徹中央「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進行工業結構調整、精簡下放職工,對原料不足、產品質量差、成本高、虧損大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把一部分集體改國營企業,恢復為集體企業。至1965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110個,完成工業總產值1722.38萬元(按1970年不變價計算)。「文化大革命」初期,工廠管理制度混亂,生產停滯不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內部結構漸趨合理,鄉鎮企業開始起步。1984年後,全縣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1990年,全市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63個,全民45個,集體209個,「三資」企業9個。全年完成工業產值39462.8萬元,比1981年的10068.39萬元增長292.95%,為1949年工業總產值289.97萬元的69.45倍。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發生顯著變化,1949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0.25%,1990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3.01%,工業產值高過農業產值。同年,全市鄉鎮工業產值5461.4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3.84%。
2012年,福安市工業增加值14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638.14億元,現價增長31.7%,可比價增長19.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 6.2億元,現價下降39.8%;集體企業0.2億元,現價下降33.3%;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32.2億元,現價增長32.0%;股份及其他經濟類型工業599.5億元,現價增長32.4%。 唐代,福安境內的黃崎鎮商貿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宋代,境內交溪沿岸出現韓陽坂、富溪津、官塘等集鎮。明清時期,境內商貿活動進一步發展。清同治七年(1868年),福安即有茶葉出口外銷業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口茶葉多達500噸。但限於交通條件,外貿事業發展緩慢。此間,縣內有24個集市。其中坦洋茶市、富溪津漁市、穆陽山貨市均已遠近聞名。
民國時期,輪船運輸興起後,賽岐成為縣內商貿重鎮,形成與縣城韓陽和穆陽三大商貿集鎮鼎立的局面。進出口商貿物資種類和數量均有所增加。進口的煤油、棉布等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出口商品除茶葉外,增加糖、桐油、李干、雨傘等,但商業信息不靈,不能適應外貿市場的激烈競爭。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華,港口被日軍封鎖,海上交通中斷,商貿停滯不前。這一時期,境內有消費合作社組織,入社多為富戶人家,貧苦農民享受不到合作社的好處,隨著人民革命的勝利,民國合作社自行消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形成國營、集體和個體私營商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福安的合作事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1952年4月,福安專區供銷合作總社在蘇洋試辦第一個供銷合作社,隨後在12個區普遍建立供銷合作社。1953年由福安專區合作社分出建立福安縣合作總社,下轄12個區級基層供銷社和3個直屬經理部。供銷社成為城鄉物資交流的一條重要渠道。1956年,對私改造後,過分強調國營和集體化商業,私商處於被取締地位,影響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業體制放開,個體私營商業發展迅速,上市商品品種激增,物價平穩,滿足城鄉各階層的消費需求。政府貫徹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方針,加強對外貿的領導,扶持出口商品生產,抓出口貨源,外貿迅速發展。出口商品品種由20多種增加到80多種。同時,供銷事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立足點轉到發展商辦工業,擴大經營范圍,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上來。
1951~1990年,供銷社推銷農產品總額達24633.47萬元,銷售總額達8.844億元,其中供應生產資料總額2.294億元,實物有化肥51.57萬噸、農葯2.33萬噸、農用塑料薄膜2502噸,中小農具1339萬件。擁有自有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1186萬元、國家流動資金3800多萬元。1990年,全市商業總產值3438萬元,占社會總產值63642萬元的5.49%。全市商業網點6276個,其中國營304個,集體976個,個體4996個;從業人員共15656人,其中國營4133人,集體2738人,個體8785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099億元,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584.7元,是1950年人均22元的26.5倍。
2012年,福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4.6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6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分別增長8.5%和5.9%。
Ⅶ 福安情況
福安的經濟在寧德市排行第二,算不錯。治安情況不容樂觀,形象地說「一手操馬刀,一手操錢錢,白刀子進去,人民幣出來」。交通還可以,104國道貫穿福安,高速公路福安有連接線,可以通到福安市區。租房子只要不到汽車站附近都可以,價格還可以接受,一般的地段過得去的500-800元就OK了。停車就不好說了,福安經常丟車,如果要停車,你最好選擇小區,套房的租金大約要1000-1200元。
Ⅷ 福鼎和福安的經濟在福建的縣級城市中處於中上水平還是比較差的水平
中下水平吧。福安,福鼎在閩東的經濟排在前列。但閩東的經濟在福建省就不怎麼樣了。所以我覺得中下水平差不多。不過以後會好的,溫福鐵路不是已經通了么。
Ⅸ 福安是不是全國百強縣
不好意思,不是。不過福安被譽為「中國電機電器城」、「中國最大的民間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南方葡萄之鄉」、「中國綠竹之鄉,在寧德地區,福安的經濟應該是靠前的。另附上全國百強縣排名:
2009全國百強縣排名
1.江蘇江陰市R1T2005相對穩定A級
2江蘇崑山市R2T2005相對穩定A級
3江蘇張家港市R3T2005相對穩定A級
4江蘇常熟市R4T2005相對穩定A級
5福建晉江市R5T2005相對穩定A級
6江蘇吳江市R6T2005相對穩定A級
7浙江慈溪市R7T2005相對穩定A級
8浙江紹興縣R8T2005相對穩定A級
9江蘇宜興市R9T2005相對穩定A級
10山東榮成市R10T2005相對穩定A級
11浙江餘姚市R11T2005相對穩定A級
12浙江義烏市R12T2005相對穩定A級
13江蘇太倉市R13T2005相對穩定A級
14浙江諸暨市R14T2005相對穩定A級
15浙江溫嶺市R15T2005相對穩定A級
16山東文登市R16T2005相對穩定A級
17福建福清市R17T2005相對穩定A級
18浙江樂清市R18T2005相對穩定A級
19廣東增城市R19T2005相對穩定A級
20浙江瑞安市R20T2005相對穩定A級
21浙江海寧市R21T2005相對穩定A級
22山東鄒城市R22T2005相對穩定A級
23山東龍口市R23T2005相對穩定A級
24浙江桐鄉市R24T2005相對穩定A級
25山東膠南市R25T2005相對穩定A級
26江蘇丹陽市R26T2005相對穩定A級
27山東即墨市R27T2005相對穩定A級
28浙江富陽市R28T2005相對穩定A級
29山東壽光市R29T2005相對穩定A級
30山東膠州市R30T2005相對穩定A級
31山東滕州市R31T2005相對穩定A級
32福建南安市R32T2005相對穩定A級
33山東章丘市R33T2005相對穩定A級
34山東平度市R34T2005相對穩定A級
35福建惠安縣R35T2005相對穩定A級
36江蘇海門市R36T2005相對穩定A級
37遼寧海城市R37T2005相對穩定A級
38山東萊州市R38T2005相對穩定A級
39江蘇通州市R39T2005相對穩定A級
40山東新泰市R40T2005相對穩定A級
41新疆庫爾勒市R41T2005相對穩定A級
42浙江上虞市R42T2005相對穩定A級
43河北遷安市R43T2005相對穩定A級
44四川雙流縣R44T2005相對穩定A級
45河南鞏義市R45T2005相對穩定A級
46遼寧瓦房店市R46T2005相對穩定A級
47浙江平湖市R47T2005相對穩定A級
48福建石獅市R48T2005相對穩定A級
49山東兗州市R49T2005相對穩定A級
50山東諸城市R50T2005相對穩定A級
51江蘇泰興市R51T2005相對穩定A級
52江蘇啟東市R52T2005相對穩定A級
53湖南長沙縣R53T2005相對穩定A級
54江蘇溧陽市R54T2005相對穩定A級
55河北遵化市R55T2005相對穩定A級
56江蘇江都市R56T2005相對穩定A級
57山東招遠市R57T2005相對穩定A級
58上海崇明縣R58T2005相對穩定A級
59浙江東陽市R59T2005相對穩定A級
60浙江臨海市R60T2005相對穩定A級
61福建長樂市R61T2005相對穩定A級
62山東鄒平縣R62T2005相對穩定A級
63山東肥城市R63T2005相對穩定A級
64浙江嘉善縣R64T2005相對穩定A級
65浙江長興縣R65T2005相對穩定A級
66江蘇東台市R66T2005相對穩定A級
67浙江海鹽縣R67T2005相對穩定A級
68福建龍海市R68T2005相對穩定A級
69遼寧普蘭店市R69T2005相對穩定A級
70山東乳山市R70T2005相對穩定A級
71遼寧庄河市R71T2005相對穩定A級
72浙江寧海縣R72T2005相對穩定A級
73河南偃師市R73T2005相對穩定A級
74浙江永康市R74T2005相對穩定A級
75浙江玉環縣R75T2005相對穩定A級
76北京密雲縣R76T2005相對穩定A級
77江蘇金壇市R77T2005相對穩定A級
78山東蓬萊市R78T2005相對穩定A級
79浙江象山縣R79T2005相對穩定A級
80浙江臨安市R80T2005相對穩定A級
81山西河津市R81T2005相對穩定A級
82河北武安市R82T2005相對穩定A級
83浙江德清縣R83T2005相對穩定A級
84山東萊西市R84T2005相對穩定A級
85遼寧大石橋市R85T2005相對穩定A級
86江蘇靖江市R86T2005相對穩定A級
87江蘇如東縣R87T2005相對穩定A級
88廣東高要市R88T2005相對穩定A級
89內蒙古准格爾旗R89T2005相對穩定A級
90浙江嵊州市R90T2005相對穩定A級
91浙江奉化市R91T2005相對穩定A級
92廣東開平市R92T2005相對穩定A級
93江蘇儀征市R93T2005相對穩定A級
94江蘇銅山縣R94T2005相對穩定A級
95山東桓台縣R95T2005相對穩定A級
96江蘇海安縣R96T2005相對穩定A級
97浙江蒼南縣R97T2005相對穩定A級
98江蘇大豐市R98T2005相對穩定A級
99山東曲阜市R99T2005相對穩定A級
100福建安溪縣R100T2005相對穩定A級
Ⅹ 福安市經濟怎麼樣福安市好,還是莆田市好福安市繁華嗎
你好,一個是縣級市,一個是地級市,不能比的。一看就知道,莆田市的要好,莆田應該與寧德市相比,在福建九大城市中,寧德市經濟總量總是倒一,莆田市近幾年排在第四第五,與漳州市相抗衡。前面幾名是福州、廈門、泉州。現在莆田正跨越式發展,上靠福州,下依泉州、廈門,又有豐富的資源、海岸線、湄洲灣等等。樓主現在明白了沒?不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