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包含哪些內容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拓展資料:
設計技術經濟指標一般分為:
①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前者是以價值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後者是以實物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
②綜合指標與單項指標。前者如成本指標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動力、折舊、工資等各種消耗費用,後者如每百元燃料動力費用提供的產值等。
③宏觀指標與微觀指標。前者是從整個國民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後者是從企業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
④絕對數量指標與相對數量指標。前者如國民收入、利潤總額等,後者如產值利潤率、投資收益率、成本利潤率等。
⑤總量指標與人均指標。前者如國民總收入等,後者如人均國民收入等。
⑥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前者如能源節約額、資源節約額等,後者如質量等級、優質品率、合格率、廢品率等。
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設計應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是:
①科學性。即指標的設計必須同技術經濟范疇的科學含義相一致,指標的數量應取決於實際經濟部門的需要和理論研究的完善程度。
②實用性。即指標設計應適應於經濟發展水平、計劃水平、統計水平,以及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與經濟的相應變動;對於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技術方案、不同的技術實踐,其指標設計應有不同,各有側重。
③可比性。即指標設計應在統計數據、滿足需要、時間、價格、消耗費用等方面可比的條件下進行,要將不可比因素轉化為可比因素。
項目主要技術:就是指你們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的技術參數、技術流程 、詳細的技術介紹 、是如何實現產品的生產的 。
技術經濟指標:就是項目發展期內能產生的各種效益、比如產值、產量 、交多少稅 、這個項目撥下來要以這個簽指標、幾年之內達到什麼樣的產量。
2. 常用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有什麼
常用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有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
3. 規劃設計中用的「經濟技術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有什麼區別具體包含哪些指標
二者區別在於:技術經濟指標既屬於經濟指標,但又區別於經濟指標,如消耗總量、產品產量等單純表示資源消耗與經濟成果的指標不是技術經濟指標,只有將兩個相關的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而得到的經濟指標才是技術經濟指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指的是經濟與技術指標,經濟指標要財務去做。
一.什麼是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指標是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管理、指導、控制、監督和檢查的重要工具。技術經濟指標是反映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的某一方面情況的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均數。技術經濟指標的意義:提高經濟效益;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
1.利用技術經濟指標,提高經濟效益;
2.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
3.評價各種技術方案,為技術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二.技術經濟指標的表示方法:
主要有三種:即將消耗與成果進行比較時所得到的指標,如產值能耗、棉布用紗、勞動生產率等,產值能耗用「價值量(實物量)/如優質品率、材料利用率等均用「即在兩個相關指標中,如百元產值提供利潤、百元資金提供產值等都是用這種方法表示。
三.技術經濟指標設計應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
即指標的設計必須同技術經濟范疇的科學含義相一致,指標的數量應取決於實際經濟部門的需要和理論研究的完善程度。即指標設計應適應於經濟發展水平、計劃水平、統計水平,以及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與經濟的相應變動;對於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技術方案、不同的技術實踐。
4. 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包含哪些內容
技術經濟指標是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各行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內容各有不同,比如:建築行業主要的經濟技術指標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經濟技術指標
經濟技術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
經濟技術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一般分為: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綜合指標與單項指標、宏觀指標與微觀指標、絕對數量指標與相對數量指標、總量指標與人均指標、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
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可以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以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等。
6. 五項技術經濟指標是什麼
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前者是以價值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後者是以實物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
②綜合指標與單項指標。前者如成本指標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動力、折舊、工資等各種消耗費用,後者如每百元燃料動力費用提供的產值等。
③宏觀指標與微觀指標。前者是從整個國民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後者是從企業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
④絕對數量指標與相對數量指標。前者如國民收入、利潤總額等,後者如產值利潤率、投資收益率、成本利潤率等。
⑤總量指標與人均指標。前者如國民總收入等,後者如人均國民收入等。
麻煩採納下吧,謝謝了(^~^)
7. 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哪些
技術經濟指標既屬於經濟指標,但又區別於經濟指標,如消耗總量、產品產量等單純表示資源消耗與經濟成果的指標不是技術經濟指標,只有將兩個相關的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而得到的經濟指標才是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指標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種:
①雙計量單位表示法。即將消耗與成果進行比較時所得到的指標,如產值能耗、棉布用紗、勞動生產率等,用雙計量單位表示:產值能耗用「噸/萬元」表示,棉布用紗用「公斤/百米」表示,勞動生產率用「價值量(實物量)/人(人年、人日、人時)」表示。
②百分率表示法。即在某一總體中某一部分所佔比重,如優質品率、材料利用率等均用「%」表示。
③指數表示法。即在兩個相關指標中,用「一個為100時,另一個為多少」表示。如百元產值提供利潤、百元資金提供產值等都是用這種方法表示。
8. 居住小區各類重要技術經濟指標是什麼
居住小區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下:
1、居住區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
2、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居住區用地總面積(%);
3、住宅平均層數=住宅總建築面積/住宅基底面積(層);
4、高層住宅比例=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住宅總建築面積(%);
5、中高層住宅比例=中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住宅總建築面積(%):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數量/住區用地面積(人/公頃);
7、人口凈密度=居住人口數量/住宅用地面積(人/公頃);
8、住宅建築套密度(毛)=住宅建築套數/居住區用地面積(套/公頃); 來源:考試大
9、住宅建築套密度(凈)=住宅建築套數/住宅用地面積(套/公頃);
10、住宅面積毛密度=住宅建築面積/居住區用地面積(m2/公頃);
11、住宅面積凈密度=住宅建築面積/住宅用地面積(m2/公頃);
12、建築面積毛密度=各類建築的建築面積/居住區用地面積(m2/公頃);
13、住宅建築面積凈密度=住宅建築基底總面積/住宅用地面積(%);
14、綠地率=綠地總面積/居住區用地面積(%);
15、拆建比=新建建築總面積/原有建築總面積;
16、土地開發費=前期工程投資/住宅區用地面積(萬元/公頃);
17、住宅單方綜合造價=建設總投資/住宅建築面積(元/m2);
18、地面汽車泊位,地下汽車庫泊位,地下停車面積;
19、多層/低層/高層/小高層各套型住宅面積等等。
9. 經濟技術指標包括什麼
經濟技術指標包括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建築密度、綠化率、日照間距等內容。
技術經濟指標是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管理、指導、控制、監督和檢查的重要工具。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可以:
①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②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③評價各種技術方案,為技術經濟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