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發展如何
我就是范家屯的本地人,感覺我們這發展還是不錯的吧,雖然不至於全國有名,但是近幾年發展也是很不錯的。范家屯鎮是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鎮,國家體改委等國務院十一部委確定的「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是國家建設部確定的「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
B. 吉林市經濟開發區是屬於哪個區的詳細點。。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在東北地區設立的唯一的國家級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雙認證。行政轄區103平方公里。分為經開東區,經開西區。
2010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吉林省吉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中說:國務院同意吉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區東臨松花江,西至長吉北線,南起長琿高速公路,北至通溪河。
C. 公主嶺屬於哪個地區
公主嶺市屬於吉林省直管縣級市,地處吉林省中西部,東遼河中游右岸。
公主嶺市地貌類型分為南部山地和北部平原兩大地貌區。南部山地屬張廣才嶺的大黑山山脈。北部平原屬松遼平原的東部高平原,可劃分為松遼分水嶺高平原、西部玻璃城子低平原、東遼河河谷平原和新開河河谷平原4個地貌亞區。境有富峰山、內小山、平頂山、尖山子、大青山、黑山嘴、元寶山。
至2011年5月,公主嶺下轄:
10個街道:河南街道、河北街道、東三街道、嶺東街道、鐵北街道、嶺西街道、葦子溝街道、劉房子街道、南崴子街道、環嶺街道;
17個鎮:黑林子鎮、陶家屯鎮、范家屯鎮、響水鎮、大嶺鎮、懷德鎮、雙城堡鎮、雙龍鎮、楊大城子鎮、毛城子鎮、玻璃城子鎮、朝陽坡鎮、大榆樹鎮、秦家屯鎮、八屋鎮、十屋鎮、桑樹台鎮;1個民族鎮:二十家子滿族鎮;
1個鄉:永發鄉;1個民族鄉:龍山滿族鄉。
文化遺產
公主嶺市境內共發現各類文物遺址153處。其中,古遺址64處,古城址14處,古墓葬3處,石刻2處,石雕4處,石碑4處,古邊2處,古寺廟教堂60處,由於時代久遠,有許多文物遺址已無存。
秦家屯遺址於2006年,由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偏臉城遺址、黑頭山遺址、二里界遺址、老邊崗遺址、黃花城遺址、五家子遺址、毛城子古遺址、前城子古遺址、十屋古遺址、紅旗村墓葬群與2007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加之大青山遺址,公主嶺市境內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
D. 想全面了解下公主嶺。
公主嶺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東經124°02′至125°18′,北緯43°11′40〃,至44°15′20〃。地處松遼平原腹地,毗鄰省城長春,是一個計劃由省單列的縣級市。全市幅員面積4058平方公里,人口106萬,前身是懷德縣,始建於1877年(清光緒三年)。「公主嶺」因清朝乾隆皇帝女兒和靖公主的衣冠冢……公主陵在這里而得名。電影《玉碎宮傾》中響鈴公主與劉剛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公主嶺是愛國人士杜重遠、抗日將領馬佔山、經濟學家關夢覺、愛國將領張學良夫人於鳳至的出生地。
公主嶺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物產資源豐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勤勞智慧的公主嶺人民,乘改革開放之春風,得肥田沃土之厚報,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輝煌業績。作為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玉米出口基地和畜牧業發展基地,公主嶺市從1982年以來,糧食總產和向國家交售商品糧連續十多年居全國縣級第一名。1998年,糧食總產量達20.6億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畜牧業發展迅速,是吉林省的畜牧生產大市和先進市,多種經營發展勢頭強勁,總產值達12.5億元;鄉鎮企業增長較快,總戶數達49800戶,年創總產值85億元。工業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現已形成了行走機械配套、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及建材、醫葯、化工、食品、造紙、包裝材料等八大支柱產業和500多種產品的地方工業體系。城鄉市場繁榮活躍,內外貿易不斷擴大,個體私營經濟方興未艾。與此同時,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各項事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黨風正、民風淳,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水平、開拓創新意識都有很大提高。社會安定,治安秩序良好。
公主嶺素有中國「玉米黃金帶」之美譽。年糧食總產量在20億公斤以上,其中有10多億公斤可供加工銷售。全市飼養生豬225萬頭,牛62萬頭,羊30萬只,禽4500萬只。已探明並開發的地下資源有褐煤、天然氣、膨潤土、石油、大理石、油母頁岩、優質礦泉水等十幾種。其中天然氣儲量達50多億立方米,膨潤土儲量居亞洲之首。
公主嶺市東靠長春,南通沈陽,北連哈爾濱。鐵路、公路、航空四通八達。京哈雙軌鐵路和哈大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和正在建設中的經濟開發區。乘車半個小時可到長春,2個小時可抵沈陽,5個小時可達大連。市內3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已與國內、國際聯網,並開通了分組交換設備和數字數據網。GSM、BP內網路已投入使用。
公主嶺市現有農業、農機、工業等科研機構8個,民辦科研單位13個;各業中等專業學校所,中小學校485所。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省糖業研究所、四平市農業科學院均在市區。公主嶺市曾午後被省和國家命名為精神文明先進市;水利、農業技術和推廣先進市;基礎教育先進市;體育先進市和「田徑之鄉」。
公主嶺市區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26萬。近幾年來,投資20多億元人民幣,用於舊城改造和完美城市總體功能,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以響鈴賓館為代表的近百家各具特色的賓館、飯店集餐館娛樂為一體的各類服務場所,功能齊全,可為投資者提供舒適的休閑環境和周到的服務。現在的公主嶺已成為一座令人嚮往的青松城、百花城、不夜城、衛生城和現代化文明城市。 公主嶺不僅靠近省城長春,而且與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一汽」集團為毗鄰,僅以氣門芯、軸承廠為代表的為「一汽」生產配套企業就達幾十家,工業基礎十分雄厚。現已形成機械、食品、醫葯、化工、紡織等支柱工業企業11戶。氣門芯、軸承、玉米澱粉、中葯腦血康、汽車成型內頂蓬等主導產品銷往美國、日本、香港等幾十個家和地區。
E. 范家屯的簡介
范家屯鎮轄西街、北街、興華街、永勝街、東街5個社區居委會,平洋村、尖山子村、楊家店村、太平庄村、馬窪子村、十家子村、田油坊村、孟家村、金城村、香山村、四馬架村、平頂山村、鳳響村、鐵南村、東河村、清泉村、郜家村、王學坊村18個行政村。
公主嶺市經濟開發區(范家屯鎮區北側)於2002年11月29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憑借優良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緊緊抓信氏業立市這個戰略總綱,圍繞生產汽車零部件、糧食轉化精深加工、建築材料三大支柱產業,使開發區的綜合經濟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汽車配套產業已達到19戶,固定資產投資額3042萬元;糧食深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1戶,固定資產投資額26650萬元;建築材料企業有13戶,固定資產投資額8650萬元。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公主嶺市縣處級建制。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對開發區內的經濟、科技、文化、社會事務等行使統一管理職能,享有市級管理許可權和部分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范家屯鎮是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鎮,國家體改委等國務院十一部委確定的「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是國家建設部確定的「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2004年,又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鎮」;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綜合改革首批「十強鎮」;省中心鎮改革與發展試點單位和吉林省首批社會主義農村試點鎮 ,是中共吉林省委命名的「先進基層黨組織」。2009年被列入吉林省百鎮工程試點鎮。
范家屯鎮城市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實現「五通一平」,四座公鐵立交橋橫跨南北,行成「五橫四豎」的城市總體框架。街路實現硬面化;通訊實現程式控制化;電視實現有線化;燃氣實現管道化。
范家屯鎮基礎雄厚。幾年來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全區共引進域外各類項目1,181個,引進資金總額突破30億元人民幣。三大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即以投資三億元的春威輪胎有限公司為主的汽車零部件製造業;以澱粉廠、糊精廠、金龍公司為主的糧食深加工業;以尖山水泥廠為主的建築材料業。
范家屯鎮科教、文化、醫療事業發達。開發區內現有中小學34所,幼兒園32所,吉林省糖業研究所、四平農業工程學校、公主嶺第二職業學校、公主嶺市第三人民醫院均設在開發區。開發區教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科技基礎堅實,為開發區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證。
范家屯依託京哈鐵路、102國道、長平高速公路橫貫全區的交通優勢和國家商品糧基地的資源優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和開拓精神,在招商引資、小城鎮建設和效益農業三大領域里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011年,全區實現社會總產值1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GDP)50.7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0元,農村人均收入8100元。先後被國家農業部、建設部、體改委等十一部委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鄉鎮企業科技示範園區」。省中心鎮改革與發展試點單位。
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帶領全區人民,全面貫徹「三個代表」思想,堅持以「三個有利於」為指針,依據區情、依託長春、科學決策、擴大開放,為該區全面實現小康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范家屯經濟開發區猶如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蒸蒸日上,歡迎四海客商到這里投資、興業、發財、發展,譜寫人生絢麗的篇章。
吉 林 第 一 鎮1993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綜合改革試點「十強鎮」。1995年,被建設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7年,被國家體改委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6年,公主嶺經濟開發區落戶范家屯。
1999年——2008年的十年間,范家屯的經濟總量平均年增長率為23%,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3.8億元;鎮級財政收入增長率為12.5%,2008年達到2494萬元。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近7000元。鎮城內現有中小企業近3000家,個體工商業戶2000餘戶,集貿市場7個,專業市場兩個,主要從事汽車零部加工業、商貿物流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建材業。
2007年啟動的經濟開發區現已完成5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五通一平」標准。入區企業近30戶,寧波華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5.6億元的汽車內飾項目已正式投產並向一汽供貨。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40億元。
隨著全省「百鎮建設工程」的啟動,范家屯又迎來了百年不遇的發展新機遇。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賦予加快開發區發展和「百鎮建設」雙項優惠政策,加速推進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統籌城鄉、統籌經濟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區鎮領導班子和范家屯人民群眾的共識。
到2015年,鎮區建成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5萬人以上。GDP由28億元達到超百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實現翻兩番,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
在服務長春的三大基地中培育支柱產業汽車配套 現代物流 生態農業
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和區鎮交通優勢,主動承接省會經濟技術梯度轉移,實施「一業為主、多業並舉」的產業發展戰略。在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選擇上,主要考慮未來對省會經濟社會生活的配套服務上。隨著一汽產能的擴大和長春建設世界級汽車城步伐的加快,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加工及其它配套服務空間很大,選擇汽車配套產業作為支柱產業既符合現實又符合長遠。所以,要打造主要為一汽提供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基地。
作為寸土寸金的省會城市,既有大量的物資進進出出,同時又受到土地的限制,其貨物的中轉發運需要在周邊尋找合適的位置,范家屯可以為其提供貨物、倉儲物流方面的服務。打造主要服務省會經濟的倉儲物流基地。
隨著都市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對飲食質量標準的提高,范家屯可以為長春提供綠色無公害的時令蔬菜。打造以綠色果蔬和綠色畜禽產品為主的長春副食品供應基地。圍繞優化產業環境和人居環境完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三區六園一帶一環
本著與長春同城化的理念,立足毗鄰長春的特殊地緣及人文優勢,遵循歷史上范家屯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堅持把深化優化產業環境和改善完善人居環境作為打造長春衛星城的切入點,對轄區內171.9平方公里的區域范圍,按照「北拓、西延、南接」的思路,進行全方位的布局和重新確立發展功能分區。整體規劃為建設和發展「三區六園、一帶一環」。具體為:
「三區六園」是指:城市發展區、經濟開發區和新農村建設區;汽車配套產業園、倉儲物流產業園、科教文化產業園、環境與健康產業園、休閑度假產業園和高新技術及中小企業創業園。主要是在老城區基礎上以102國家一級路為界線,以南,確立為城市發展區。重點規劃和建設商宅宜居區、商貿交易區、文體娛樂區、平洋水庫和西山休閑度假區、東部生態農業景觀區和南部新城區等功能分區。以北,確立為經濟開發區,突出建設汽車部件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倉儲物流園區、科教商務辦公園區、環境與健康產業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園區等功能分區。周邊15個村分別規劃建設新農村建設區。
「一帶一環」是指:「一帶」是指沿與長春市分界新凱河沿河帶,規劃和建設都市農庄開發帶。「一環」是指,東起高速公路引路——南環路——范伊公路——范懷路——北環路的環城開發建設帶。做到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居則居,通過整體規劃,給未來留足發展空間。處於投資拉動階段的區鎮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工業立鎮 農業穩鎮商貿活鎮 科教興鎮
處於工業化初期的范家屯鎮,在新一輪發展機遇面前,一起步就瞄準了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堅持全面實施工業立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和科教興鎮的發展戰略。
工業立鎮,就是強化以工業為支撐求發展。在對一些老企業實行快速改體轉制,重組聯合,升級改造的同時,大打對外招商引資、大上工業項目這張牌。牢牢把握和立足區位地緣交通等綜合優勢,千方百計使工業項目快速向這里集聚,搭建起主動承接長春市向外轉移中小企業承載平台,使工業項目得以快速建設和發展,實現和達到工業立鎮的目標任務。
農業穩鎮,就是堅持和保持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通過對農業產業的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落實和用活黨和國家對農業農村所實施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使農業產業環境得到真正的徹底改善,使農村人口質量,農村人均收入,農民生活水準得到新的提高和改善。
商貿活鎮。就是以范家屯現有的多年形成的商業網路、農貿市場和各類服務功能網點為基礎,積極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籌措和投入必要的資金,實現大改造、大完善、大升級的規劃建設目標。使范家屯的商貿物流活起來,動起來。科教興鎮。就是通過融投資,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在短期內把范家屯鎮內現有中小學校重新整建一遍,積極創造和優化一個好的發展教育環境。同時通過招商引資途徑,擬引進和建設起公主嶺市職業技術學校、吉林高新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科研機構。還要積極努力在開發區內建起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產業研發中心、玉米生化產業研發中心和承接長春高新區向外延伸的各類高新產業研發機構和中心。
構建企業滿意的服務體系和人盡其能的工作運行機制
為投資者創造高回報為建設者收獲成就感為向著打造長春衛星城,創建吉林第一鎮的宏偉目標邁進,范家屯鎮將徹底構建起一個讓投資者滿意,建設者舒心的優質服務體系;積極創新建立起一個人盡其能的工作運行體制機制。
在構建優質服務體系方面,將從每個人抓起,從每個單位部門做起,積極建立起個人——社區——單位——區鎮四級梯次服務體系,實現和達到人人都是軟環境,個人都是服務員的始終目標。在硬環境上,將從徹底改變臟、亂、差面貌入手,做到和實現逐街規劃,逐街建設,逐街達標。開發區硬環境建設將繼續擴大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覆蓋面,繼續抓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區鎮整體上,已經啟動供水、污水、引熱、引氣、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達到和實現軟環境寬松和諧,硬環境優質完善的最佳服務水平。
在創新工作運行體制機制方面,將積極引入和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行」新的管理體制機制。對區鎮主要領導實行統一管理,雙向交叉任用。開發區機構設置將做到不與上級部門對口,根據自身實際設立,實行多位兼職辦公制;對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實行招聘任用合同制,工資及福利實行績效發放制,以達到和實現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工作勝任,爭優創先,機制創新的目的。
F. 公主嶺現在屬於地級市還是縣級市
吉林省直管縣級市,被賦予地級市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
公主嶺市,吉林省直管縣級市,地處吉林省中西部,東遼河中游右岸。位於東經124°02´至125°18´,北緯43°11´至44°09´之間。最東點始於響水鎮劉小窩堡村,最西點止於桑樹台鎮村圍子里屯,最南點起於龍山鄉建設村二龍屯,最北點止於雙城堡鎮瑪瑙村泡子沿屯。市境東西寬106公里,南北寬111公里,總面積4058平方公里。市境南和東南與伊通滿族自治縣相連,東和東北分別與長春市朝陽區、農安縣為鄰,北與長嶺縣交界,西與雙遼市接壤,隔東遼河與梨樹縣相望。市域廣闊,北寬南狹,宛如一彎新月,依傍在東遼河畔。
(6)公主嶺市的經濟開發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新中國成立後節選內容)
1949年3月31日,設立公主嶺市。為丙等城市。5月,變為縣轄市。懷德縣劃歸吉林省管轄。
1949年4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建民字第15號]令,遼北省的懷德縣等劃歸吉林省管轄。(公主嶺市為全省310個縣轄區中包括的4個縣轄市之一)
1952年9月,公主嶺市定為區級市,隸屬於懷德縣。
1956年7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懷德專區,行署駐公主嶺鎮。轄懷德、榆樹、農安、扶余、德惠、九台、梨樹、伊通、雙陽、東遼10個縣。設立公主嶺市,以原公主嶺鎮的行政區域為公主嶺市的行政區域。9月,公主嶺市改為區級鎮,范家屯升為區級鎮,撤銷劉房子、十屋、平安、燒鍋、和氣等5個區。全縣實行區、鄉、社制。10月6日,懷德專員公署更名為公主嶺專員公署,12日,公主嶺鎮從懷德縣析出,成立公主嶺市,以懷德縣公主嶺鎮的行政區域為公主嶺市的行政區域。為省轄市。設公主嶺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10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公主嶺專區,設立四平專區,將懷德縣公主嶺市等劃歸四平專區管轄。
1959年3月,公主嶺市降為鎮。轄15個社、鎮。
1959年7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懷德專區,撤銷公主嶺市還懷德縣,行署駐公主嶺鎮。10月6日,更名公主嶺專區。10月12日,設立公主嶺市,仍存懷德縣。
1960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公主嶺市,恢復公主嶺鎮,隸於四平專區懷德縣。公主嶺鎮轄15個社、鎮,不久又劃為28個社、鎮。
1980年,撤銷懷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懷德縣人民政府。
1983年9月5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四平地區,設立地級四平市,將原四平地區的懷德縣等劃歸四平市管轄。
1985年2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懷德縣。設地級公主嶺市。以原縣區域為公主嶺市區域。撤銷懷德縣建制後,設立懷德區歸公主嶺市管轄。轄懷德、公主嶺2個市轄區。將四平市的伊通縣劃歸公主嶺市管轄。
1986年1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公主嶺市改為縣級市,由四平市代管,計劃由省單列。將伊通縣劃歸四平市管轄。
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公主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歸吉林省政府直接管理。
2007年12月,經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申請,國務院批准,公主嶺破格提升為國際AAAA類城市,享受國際進出口城市優惠待遇。
2013年11月,公主嶺市正式成為吉林省直管縣試點城市,被賦予地級市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
G. 公主嶺市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9年,公主嶺市轄20個鄉鎮,其中有18個鎮,2個鄉。
18個鎮分別為:范家屯鎮、懷德鎮、楊大城子鎮、響水鎮、黑林子鎮、大嶺鎮、雙城堡鎮、桑樹台鎮、秦家屯鎮、二十家子鎮(滿族)、陶家屯鎮、玻璃城子鎮、朝陽坡鎮、大榆樹鎮、八屋鎮、十屋鎮、毛城子鎮、雙龍鎮;
2個鄉分別為:龍山鄉(滿族)和永發鄉。
公主嶺市,吉林省省直管市,地處吉林省中西部,東遼河中游右岸。位於東經124°02´至125°18´,北緯43°11´至44°09´之間。最東點始於響水鎮劉小窩堡村,最西點止於桑樹台鎮村圍子里屯,最南點起於龍山鄉建設村二龍屯,最北點止於雙城堡鎮瑪瑙村泡子沿屯。
市境東西寬106公里,南北寬111公里,總面積4058平方公里。市境南和東南與伊通滿族自治縣相連,東和東北分別與長春市朝陽區、農安縣為鄰,北與長嶺縣交界,西與雙遼市接壤,隔東遼河與梨樹縣相望。市域廣闊,北寬南狹,宛如一彎新月,依傍在東遼河畔。
(7)公主嶺市的經濟開發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新中國時期公主嶺市的建制沿革
1947年5月,公主嶺解放。
1948年2月,劃歸遼北省後方辦事處。7月,劃歸遼吉區第二專區。
1948年10月,劃歸遼北省直轄。本縣仍實行區村制度,分8個區。1948年,土地改革完成。懷德縣轄10個區,239個村。
1949年3月31日,設立公主嶺市。為丙等城市。5月,變為縣轄市。懷德縣劃歸吉林省管轄。
1952年9月,公主嶺市定為區級市,隸屬於懷德縣。10月14日,撤銷長春縣,將長春縣的三區燒鍋、四區和氣、五區雙城堡劃給懷德縣,全縣共分為15個區。
1958年7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縣37個鄉、鎮轉為37個公社(鎮)。
1958年10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公主嶺專區,設立四平專區,將懷德縣公主嶺市等劃歸四平專區管轄。
1959年3月,公主嶺市降為鎮。轄15個社、鎮。
1985年2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懷德縣。設公主嶺市(地級市)。以原縣區域為公主嶺市區域。撤銷懷德縣建制後,設立懷德鎮歸公主嶺市管轄。轄懷德、公主嶺2個市轄區。將伊通縣劃歸公主嶺市管轄。
2000年8月20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公主嶺市四道崗鄉、寶泉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懷德鎮、楊大城子鎮管轄。
2002年12月,公主嶺市轄7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1個民族鎮、7個鄉、1個民族鄉。
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公主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歸吉林省政府直接管理。
2007年12月,經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申請,國務院批准,公主嶺破格提升為國際AAAA類城市,享受國際進出口城市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