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陽市臨空是怎麼規劃們
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出爐,總面積298平方公里,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其中,資陽納入面積99平方公里。
據悉,成都片區包括成都市簡陽市部分鄉鎮,面積199平方公里。資陽片區包括資陽市雁江區臨江鎮大部(除吉樂村、水井村、高柏村)、雁江鎮(主城區北部和西部區域)、松濤鎮局部(紅岩村、宰山村的成渝高速以西部分),面積99平方公里,規劃期為2016―2020年。
那麼,這份滿載厚望的規劃中,又有哪些部分和我們資陽息息相關呢?
【產業發展】
製造業、服務業
資陽片區重點建設區域位於資陽市主城區西側和北側,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約3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臨空製造、高端商務、旅遊度假等臨空指向型產業,加強城市配套服務功能,形成臨空製造業、臨空綜合服務等功能組團。
臨空製造業,是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航空需求性強的電子信息、智能儀器、航空製造等產業,提高智能製造、柔性製造水平,打造臨空製造產業基地。
臨空製造業組團位於資陽市主城區以西,將規劃城鎮建設用地20平方公里形成。積極發展臨空依賴性強、附加值高的高端製造業,拓展保稅加工功能,建設先進製造業出口加工基地,吸引高端診療設備、數字化家庭診療、保健設備等企業入駐,打造軌道交通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產業鏈,引導通信與網路設備、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系統集成、智能儀器等領域企業集聚,形成參與國際分工的臨空高端製造產業集群。
臨空服務業,主要是發揮臨空經濟區各類高端要素集聚的優勢,培育發展航空物流、航空服務、綜合保稅、商務服務等產業集群,營造國際化的居住和營商環境,打造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和服務中心。
資陽市主城區以北將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5平方公里,形成臨空綜合服務組團。依託資陽市主城區拓展城市服務功能,積極引進國際教育、醫療等服務資源,建設航空商業區、高端住宅區,提供高品質、國際化生活和商務服務,打造空港衛星城。合理布局綜合保稅功能,培育發展保稅貿易、免稅購物等,拓展電商物流等產業。以航空俱樂部、航空主題公園等為主,培育航空展示、航空文化、康養度假、臨空商務、高端品牌商業等業態。
【交通建設】
鐵路、地鐵、高速
《綱要》提出,要按照布局網路化、服務一體化和管理智能化的要求,推進綜合樞紐、對外通道、內部路網建設,構築銜接高效、連接順暢、功能完善的經濟區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方面,臨空經濟區將加快建設蓉京高鐵、蓉昆高鐵、成渝客專資陽至新機場城際聯絡線等鐵路。大力推進成都地鐵13號線、18號線及延長線、天府新站經新機場至資陽城際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建設天府國際機場高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至宜賓、天府國際機場經資陽至潼南、成都平原經濟區環線等高速公路。
同時,加快推進資陽至三岔湖、簡陽至仁壽、簡陽至三岔湖、資陽至機場北等快速通道建設。完善內部路網體系。優化經濟區內部交通網路,以強化銜接對外通道和內部道路提檔升級為重點,形成廣泛覆蓋、有機銜接、快速通暢的路網體系,實現片區間及片區內部各功能組團的順暢銜接,提升經濟區對外交通轉換能力。
【生態環境】
沱江、九曲河、老鷹水庫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打造林水相宜、綠色秀美的城鄉生態格局。
臨空經濟區將依託沱江、絳溪河、九曲河等自然水體,恢復河道生態環境,加大營造林和濕地恢復力度,構築環狀生態走廊。
建設新機場高速公路、資陽至三岔湖快速通道、簡陽至三岔湖快速通道、三岔湖旅遊快速通道等交通干線沿線景觀林帶建設,形成貫穿區域的綠色廊道。
同時,加強周邊區域的老鷹水庫等水源地保護,確保飲水安全。加強公共綠地系統和綜合生態公園建設,拓展綠化空間,提升整體生態品位。
我市是實施《綱要》的兩個責任主體之一,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四個基本原則,促進成都和資陽「兩城」協同、臨空經濟區和天府新區「兩區」互動、天府國際機場和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互補,強化區域協作共贏,實現發展要素合理配置、發展空間統籌布局、體制機制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Ⅱ 資陽臨空經濟區包括哪些地方
資陽臨空經濟區包括資陽市主城區北面和東西兩側,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內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資陽臨空經濟區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兩大片區之一。
資陽臨空經濟區是成資一體及內陸開放的重要平台,是「成渝製造業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陸開放前沿區」的重要載體,重點發展臨空製造、高端商務、旅遊度假等臨空指向型產業。在綠地景觀規劃上,規劃了「一脊、兩帶、多園」的綠地景觀系統,讓35平方公里的城市圍繞山水田園林布局、依託山水田園林建設、融入山水田園林之中,讓65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態景觀融入到城市各個空間,臨空經濟區總綠化覆蓋率達到70.9%。
Ⅲ 資陽未來規劃和發展
法律分析:規劃期限為2017-2035年,近期為2017-2020年,遠期為2020-2035年,並展望2050年的城市布局框架。規劃范圍為資陽市市域,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市域面積為5747平方公里。資陽城市規劃區范圍城市規劃區范圍劃定:雁江區的蓮花街道、三賢祠街道、資溪街道、獅子山街道、雁江鎮、松濤鎮、寶台鎮、臨江鎮、老君鎮、保和鎮、清水鎮、南津鎮、迎接鎮、豐裕鎮、忠義鎮、祥符鎮、中和鎮,總面積約為991平方公里。城市發展目標與戰略城市性質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成都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宜居宜業的生態文化江城。城市職資陽市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成都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以臨空製造、交通裝備、口腔醫葯、食品、電子信息等為特色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成渝城市群重要的休閑旅遊目的地;宜居宜業的生態文化江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Ⅳ 資陽臨空經濟開發區何時拆遷
暫時待定,應該就是近幾年。
Ⅳ 資陽臨空經濟區什麼時候拆遷,哪些村先搬
8月底前啟動骨幹道路和起步區征地拆遷、土地整理和安置房建設
拆遷補償根據經濟條件周圍給予定賠償標准堆場面積進水閘門(政府硬性規定:般農村居民宅基面積標准144平米)始運行情況考慮現順利拆遷實際例拆遷費4500元每平米(制宜)給予500-600元每平米租金本期三4500 +600 = 5100元靈規定:第響應搬遷搬遷工作於1-2萬元獎勵補貼
Ⅵ 資陽臨空經濟區什麼時候開建
四月中旬出三規合一!最早八月動工。目前經濟區的拆遷主要是因為資潼高速的修建
Ⅶ 成都市與資陽交界道路
摘要 成資大道是成資同城化的標志性項目之一,資陽段已於去年開工,年內將實現全線動工,目前工程量已經過半。資陽改造段計劃明年10月竣工投用。
Ⅷ 臨空經濟區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航空業的進步,世界各地的大型機場都先後推出臨空經濟區的建設計劃,並且,在整體規劃上,呈現多元化、多層次、輻射廣的態勢。
(一)國外部分
1959年,愛爾蘭成立了香農國際航空港自由貿易區,它包括緊靠香農國際機場的香農自由工業區和香農鎮,自由貿易區利用國外資金和原材料,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這是臨空經濟區的早期形式。
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先後提出了在東京、大阪建設三大國際空港的課題,新東京國際空港(成田)、東京國際空港(羽田)、關西國際空港成為日本最重要的航空港。日本採用了研究—建設—再研究—再建設的方針,使得航空運輸在日本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形成了建設與發展的良性循環。最典型的是日本長崎縣,依託長崎空港,在濱海區域規劃興建了一個臨空經濟區,建設一條商務辦公街,建立系列航空關聯產業開發區、自由貿易區、高級文化娛樂區、高級住宅區和高精尖端技術產業區。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持續保持在歐洲機場客運量第四,貨運量第三的位置。機場不僅僅作為航空旅客的集散點,而是作為航空城來綜合管理,即構建高效樞紐,由航空、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形式互為補充。從航空港到航空港都市城的發展,丹史基浦機場將建立和發展機場城市來為利益相關者創建可持續發展價值,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
(二)國內部分
北京臨空經濟區
北京順義的臨空經濟現已形成了五大產業區,包括高科技產業區、現代製造業產業區、飲料產業區、現代服務業產業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區,並且已具有相當規模,有一些著名的世界五百強的著名企業也入住此地。 2005年,順義經濟70%來自與臨空有關的產業,它的稅收達到了86%。憑藉此條件,首都機場是中國最具實力的臨空經濟區。北京臨空經濟區由空港工業區、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業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國門商務區等六大主要功能區和天竺、後沙峪、仁和、李橋、南法信、高麗營等六鎮構成。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依託虹橋國際機場而發展,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集高新技術產業、都市型工業等於一體。機場對周圍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能力,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已帶動了周邊的大片房地產業的興起,充盈著巨大的商機。尤其是機場周邊的可利用土地資源顯得彌足珍貴。作為上海第一個民用機場的上海虹橋機場,經過多年的擴建後,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港之一。2010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為3130萬人次,同比增長24.8%,全國排名第四位。完成貨郵吞吐量48萬噸,同比增長9.4%。共保障飛機起降22萬架次,同比增長15.8%。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
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這是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中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它是以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國際機場附近的新鄭綜合保稅區(即鄭州航空港區)為核心的航空經濟體和航空都市區,是鄭州市朝著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際化陸港城市、國際性的綜合物流區、高端製造業基地和服務業基地方向發展的主要載體。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會成為鄭州市經濟發展的新板塊和中原經濟區的龍頭。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按照「一城五區」的規劃,由核心區、主體區和帶動輻射區三大部分組成。2014年9月25日,提前實現自貿區功能。
西安國家航空城實驗區
2014年5月14日,全國首個以發展航空大都市為定位的臨空經濟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西安航空城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獲得國家民航局批復,批復指出:將支持把西安航空城實驗區建設成為絲綢之路航空樞紐和內陸空港城市示範區。據悉,這是全國首個以發展航空大都市為定位的臨空經濟區,也是繼西咸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之後,國家推進西部大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規劃》把西安國家航空城實驗區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對外開放的國際門戶、臨空現代服務業引領區、現代航空高端製造科研聚集區、國際內陸型空港城市示範區。到2025年,航空城將全面建成,形成以航空城為中心,連通國內外160多個城市280條航線網路,航空旅客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6700萬人次和70萬噸左右,航空製造業實現產值3000億元,與臨空相關聯的高端研發製造、文化、旅遊等產業年均增長20%以上。
天津臨空產業區/天津空港經濟區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位於天津東麗區,是中國主要的航空貨運中心之一,也是新成立的奧凱航空公司的樞紐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位於渤海彎畔,距北京134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離天津市中心13公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已開通客、貨混裝航線56條,全貨運航線14條,通航城市53個。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執行航班的國內外航空公司達到30餘家,基地航空公司6家,包括國航、奧凱航空、大新華快運及廈門航空等。天津機場成為國內基地航空公司最多,機型最全的機場之一。
青島臨空經濟區
隨著青島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極大的帶動了青島臨空經濟區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在機場周圍集聚了大量產業,使機場周邊地區形成多功能經濟區域。已經形成了以山東航空公司青島分公司為主的航空公司產業鏈,其主要包括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器維修、航油航材、航空培訓、酒店餐飲等相關產業。現狀產業門類主要包括:工藝首飾品、生物制葯業、新材料工業、紡織加工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臨空經濟區內已初步形成了以機場為中心的機場核心區,並在周邊形成多個以臨港產業、保稅物流為主的產業園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成都作為西南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已是西南最大的航空港。其吞吐量在全國已經位居第五。預計到2010年,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可達17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到48萬噸。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可達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107萬噸。成都「臨空經濟區」將以機場為龍頭、以火車南站、公路貨運站和府河成都港(在建)為基礎,使其與高新區、教育科研商貿區、城南副中心緊密相連,通過整治機場路、新建臨港路、擴建大件路、延伸川大路等,形成一個空、鐵、水、陸四網合一的大聯營、大通關格局。從而構成一個「四網合一」的網路,並培育成西部最大的臨空經濟區。
杭州蕭山空港經濟區
2009年2月杭州「空港經濟區」的規劃出爐。空港經濟區的空間結構為:一個中心、六大片區、圈層發展。一個中心是指蕭山國際機場;六個片區為:一片空港物流區(含空港保稅區)、一片綜合服務區、兩片臨空工業區、兩片生活居住區;圈層發展:即以蕭山國際機場為中心,以空港物流區、綜合服務區、臨空工業區為第一個圈層,依託機場東路、坎紅路、濱江二路、紅十五線、靖江路向周邊輻射,形成圈層空間結構。一個個圈層空間,可以發展解決員工吃、穿、住、行的業態,也可以發展金融機構等「附屬產業」,跨國公司總部、會展中心等「吸引產業」。
武漢臨空經濟區
武漢臨空經濟區是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根據武漢市政府常務會2008年10月討論通過的《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以武漢天河機場為核心,西臨白水湖、董家湖,南臨府河,北部以京廣鐵路為界,東至黃龍墩河與漢口北編組站,面積110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重點發展的八大主體功能區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東航、國航、海航等60餘家航空及相關企業入駐。武漢臨空經濟區是武漢繼上世紀80年代建沌口汽車城、90年代建東湖高新區科技城、2000年建陽邏港口城後,新建的第四座產業城——航空城,第四座城比前三座城都大。武漢希望借臨空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使之成為推動武漢城市經濟騰飛的新的「發動機」。
深圳機場物流園區
深圳機場物流園區總用地面積將超過150萬平方米。規劃的五大功能區域佔地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包括:空運中心(國內貨站、國內貨運村;國際貨站、國際貨運村;海關快件監管中心)、保稅貿易倉區(保稅倉、保稅加工貿易區)、臨港工貿園區(多功能倉庫、配送中心及臨港工貿園)、海運中心(貨運碼頭、倉儲區海關、聯檢查驗場等)及其他綜合服務設施(聯檢綜合樓及公共綠地、道路、停車場等),此外還預留了近42萬平方米的土地用於今後業務拓展。
廣州花都空港經濟區
廣州花都空港經濟區(以下簡稱:「花都空港區」)規劃佔地203平方公里,其中空港經濟核心區59平方公里。花都空港區涵蓋了花東、新華、花山、雅瑤和獅嶺五個鎮(街),其功能布局規劃屬於「花都副中心功能區」的一部分。
Ⅸ 18號線到資陽多少分鍾
15分鍾。
資陽臨空經濟區主城區控規公示,將構建「3高鐵1普鐵1軌道」區域軌道交通網路,軌道交通18號線資陽段預留站點增加至3處,實現15分鍾到天府國際機場,30分鍾到成都,60分鍾到重慶。
關於地鐵18號線:
18號線一二期為成都新機場線,起於火車南站,止於天府機場1、2號航站樓。線路全長約66.8km,共設置12座車站。
其中一期工程為火車南站到龍泉山隧道出口,線路長約41.2km,設8座地下站;二期工程為太平隧道到天府機場1、2號航站樓站,線路長約25.6km,設4座車站。
資陽18號線的重要意義:
資陽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定位是內陸開放重要戰略支點,臨空經濟創新發展高地,怡然蜀鄉宜居產業新區。主要功能包括先進製造、新經濟、大健康、都市消費、教育培訓、科技研發、文化創意和商務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