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戶口55歲退休後,要什麼時候才能領到退休金
只要你辦理了退休手續,法定退休年月日的次月就發放退休金了。
㈡ 中國衛生經濟投稿外審已審回多久會有消息
一個半月左右發通知。
1、審稿時間
《中國衛生經濟雜志》審稿時間大概在1-2個月左右,見刊時間估計要等到6-12個月以後了,不過如果有重大科研成果或者基金資助的話,也可以申請加急渠道,可以保證在4個月出版成功。
2、期刊級別
雜志目前是被中文核心、科技核心量大資料庫收錄中,屬於雙核心期刊,這類高級別的期刊,往往投稿難度也很大,對投稿論文的質量審核比較嚴格,審稿周期相對較長,1個月是起碼的。
3、審稿費用
根據投過稿的作者評價,每篇來稿需要交納90元的審稿費,投稿後一個半月左右會給出通知,如果是有省級以上課題的話,投稿命中率會更高。
㈢ 《中國農村經濟》怎麼樣啊在上面投稿難不求解。
這個期刊不但是中文核心期刊,還是CSSCI來源期刊,要求相當嚴格。最好是博士或者副教授的文章,而且文章質量要求很高。審稿時間一般三個月左右。 有實力的話可以試試。
㈣ 中國政府規定農村老年人多少年齡可退休
2013年開始實行城鄉養老保險政策,滿60歲應領取的養老保險金=繳費金額/137+省補貼+縣補貼。137是否正確請查詢當地管理部門。
㈤ 農村交了社保多少歲一或多少年才能拿養老金
農村交了社保,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或累計交納十五年才能拿養老金。
退休工資和養老金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其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資金渠道不同: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3、繳費方式不同: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准則;
4、領取方式不同: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㈥ 中國政府規定農村老年人多少年齡才可退休
農村老人沒有工作,不涉及退休,只有工作的人員才可以辦理退休,農村老人到60周歲,繳納養老保險的,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不叫退休
㈦ 城鎮職工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退休,那麼現在農民什麼年齡退休
中國農民在什麼年齡退休?說你不一定相信,這太難了。
可以說,當一個人進入中年,他會考慮什麼時候可以退休,以及退休後的待遇問題。雖然退休是大多數員工現在面臨的問題,但對於中國的一個農民職業來說,退休幾乎是不存在的,這個專業團體是農民。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東部的一些地區,地方政府對不能為老年人工作的農民也有一定的補貼,但大部分農村地區仍然沒有國家政策對他們的養老金給予支持。可以看出,農民問題對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相對重要的問題。
㈧ 農村戶口交納社保最低要多少歲可以退休
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者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男女均為60周歲。社保需要繳存15年。
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內容:
1984年中國開始對原有的退休金制度進行改革的探索,1997年構建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統賬養老保險制度)框架;
該制度的目標只是為被保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退休金的工資替代率將逐步調低,從改革前的近100%下降到60%左右;
該制度在所有制方面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以體現公平與效率的結合;
該制度由企業和雇員共同負擔費用;
該制度實行隨收即付與積累相結合的財務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金的給付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給付條件是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社保的特點: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備註: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
㈨ 養老保險已經很普遍,農村婦女幾歲可以退休
農村養老保險金政策:農村老人擁有農村本地戶口的、年滿60周歲、而且未享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待遇的,既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對於農村戶口已年滿60周歲的老人來說,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費用,便可以享受農村養老保險金政策,並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是享有這樣優惠政策的前提條件是:老人膝下所有的兒女凡是滿足繳納農村養老保險金政策條件的都必須按年及時繳費。對於農村貧困戶或五保戶來說大部分都是由村部代繳,不需要個人花錢。
養老金
所以很明顯,參加不同的養老保險所對應的退休年齡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個人建議作為女性來講,想要讓自己早點退休,那麼選擇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可以讓自己早點退休,基本上就是55歲以後就可以退休了,那麼40歲之前就應該建立自己的職工養老保險賬戶,這樣的話逐年交納,年限達到15年以上,那麼才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㈩ 農民啥時能領退休金
最近,關於退休年齡成為熱門話題,但討論得多的是國家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年齡問題」,很少有人討論「農民退休年齡問題」,不是人們不討論,而是農民壓根就沒有「退休」一說。眾所周知,盡管農民一輩子辛勤勞作,但到老時也余不了多少錢,有些人甚至還欠債。所以,農民不到實在不能勞動了,都不會停止勞作。然而,當真的失去勞動能力,如何安享晚年卻成為許多年老農民的一塊心病。而子女為了贍養父母推卸責任乃至拒絕贍養的情況,在農村許多地方時有發生,成為一道無法迴避的社會「道德傷痕」。現在農村,除了少數經濟發達地區,對年老農民養老給予制度安排外,多數地區農民養老仍是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顯而易見,不說農民子女沒有充足的經濟條件供養年老父母,單是為父母治病(人老了難免生病)便是子女不堪承受之重。所以有人提出,農民養老應從家庭養老模式向社會養老模式轉變,可是,人們又忽略了一個「養老要素」,即沒有經濟支撐的養老,無論哪種模式也難維持。也就是說,年老農民要有「養老收入」——退休金,否則,即便社會養老模式完善,也難以支付龐大的養老開支。
農民要達到「退休」標准,不是近代人的事。由於受幾十年的城鄉差別影響,想破冰也非三日之熱能達到的。所謂養老對農民和那些無社保退休金的人而言,只有一個字「拖」到死。究竟怎樣去用好拖字,各人情況不同,也就表現形式不同,但悲哀多於幸福。即使兒女有錢,老人們不一定能愉快度晚年。有很少一部分老人,也是可坐享清福的,但他偏偏坐不住,還在日奔夜做。文頭圖片,是偶然抓拍的。是一位82歲老人,共產黨員干過幾十年大隊幹部,兒女都有,吃穿可能不成問題。但他還堅持為組里守電排抽水,還種田。一句話終日忙不停。問他為什麼還拚命做事?他說:還是為了錢。現在的農村老人,從來不考慮「退休"這事。也?]這個概念。活到老做到老。家人社會也不允許老人「退休"!一旦不做事也會受到指責,家庭社會均是這個習慣。農村怨婦較多,盡管人老了,依然嘮叨不停,迫使勞動的也大有人在。這是現實,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