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源市怎麼樣
我從小從凌源長大. 對故鄉的感情還是很濃厚的
從經濟上看, 由於位於遼西,地理位置較偏,經濟一般,但比周圍縣市稍強
文化上,文化氛圍還是比較濃厚. 畢竟是女神故鄉嘛.
環境還好, 小城不大 . 但是比較整潔.
政治上, 存在一定的 副敗現象.
居民收入上還湊合. 兩極分化不算太嚴重.
醫療水平一般. 教育水平也一般。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2. 遼寧省哪個城市好
首選凌源。(一)凌源除了市裡公安系統外,還有凌源監獄管理分局,下屬10個縣團級單位,容易錄用,發展空間廣;(二)凌源地處三省交界處,有很多便利條件;(三)交通發達。高鐵今年馬上動工,到沈陽和北京都不到1個小時。
3. 遼寧朝陽市很窮很落後嗎
貧困人口佔全省1/5,深度貧困縣佔全省1/2。位於遼寧省西部的朝陽市,是遼寧貧困人口最多、脫貧任務最重的地區。
在朝陽的133個鄉鎮中,只有9個鄉鎮財政能夠自給自足,其他鄉鎮的財力嚴重不足。從2018年起,朝陽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鄉鎮招商引來的項目集中落戶在開發區,項目投產後前10年的稅收全部留給鄉鎮。目前,139個鄉級金庫全部上線運行,創造性落實「分灶吃飯」,為壯大鄉鎮財力奠定基礎。
朝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國民說,每個縣區都規劃建設了一個工業扶貧產業園,縣鄉財政體制改革不僅吸納農村人口就業,而且壯大鄉鎮財力,增強扶貧投入能力。
(3)凌源經濟全省排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朝陽市通過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開設扶貧工廠、貧困人口住院兜底等系列舉措,由單純的「輸血」扶貧到既「輸血」又「造血」,合力拔掉窮根。截至2018年底,朝陽市完成了15.2萬貧困人口脫貧,占貧困人口總數的88.5%,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6.9%下降到1.7%。
從2018年起,朝陽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鄉鎮招商引來的項目集中落戶在開發區,項目投產後前10年的稅收全部留給鄉鎮。目前,139個鄉級金庫全部上線運行,創造性落實「分灶吃飯」,為壯大鄉鎮財力奠定基礎。
4. 遼寧省凌源市怎麼樣經濟如何環境如何
一般了,有個鋼廠,花卉市場,其他的也沒什麼了
5. 凌源的地理環境
凌源市地處遼西低山與丘陵地形區的中部,屬華北山地與高原一級地形區。境內廣布低山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排列,具有平行嶺谷地貌特徵。地勢由西向東傾斜,中部略呈隆起。最高點在面南部,主峰紅石砬海拔1256.6米,最低點在南部青龍河出境處,海拔290米,全境平均海拔552.1米。
山地,面積1983.3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60.5%,屬努魯兒虎山、七老圖山、燕山與松嶺山的分支和余脈;丘陵,面積842.4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5.7%,主要分布於山地外圍,盆地河谷邊緣地區,以北部、東部和南部最集中;盆地,面積452.3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3.8%,面積較大的盆地有4個:小城子——萬元店盆地、三十家子盆地、四官營子盆地、三家子盆地;較大河谷4條:大凌河西支谷地、青龍河谷地、滲津河谷地、黃金帶河谷地。 凌源市地處中緯度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乾燥寒冷期長,春秋季風大,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內以低山丘陵地為主。南北跨越近一個緯距,東西相隔近一個經度,境內多低山丘陵,地勢由西向東傾斜,中部高四周低。復雜的地形、地貌分布,使得凌源氣候資源分布復雜多樣;從南到北存在一定的氣候差異。但光照資源無論南北都極為豐富,熱量資源南部高於北部;水分資源南部多於北部,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凌源屬於半乾旱、半乾燥氣候。春季少雨乾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發生;夏季高溫多雨,間有局地暴雨、山洪發生;秋季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漫長,多偏北大風。
氣溫
凌源境內年平均氣溫8.7℃,7月份為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4.0℃,最冷期出現在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9.5℃;歷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8.0℃,歷年平均最低氣溫為2.8℃(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2000年7月14日,溫度為43.3℃,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90年1月31日和2001年1月15日,溫度為-27.9℃);歷年平均≥10℃積溫為3443.1℃,累年≥35℃天氣出現61天;無霜期長達130—160天。
降水
歷年平均降水量為479.4毫米,從地理分布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年最多降水量為654.2毫米,出現在1994年;年最少降水量為321.0毫米,出現在1999年;一日最大降水量為131.9毫米,出現在1994年7月13日、其次是2005年7月11日降水量為124.7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約佔全年總降水量的60——75%,該時期為凌源的雨季、汛期。
日照
凌源境內年日照時數為2748.1小時。
風
境內全年大風(≥6級)平均為60——120天,但累年年平均風速只有2.4米/秒。 動物資源
截止2013年,凌源市發現的脊椎動物395種,其中魚類37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16種,鳥類295種,獸類42種,隸屬5綱78目81科。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大鴇、東方白鸛、黑鸛、金雕、豹等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蒼鷹、大鵟、禿鷺、紅腳隼、長耳鴞等41種。遼寧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中國林蛙、鳳頭百靈、雲雀、石雞、狍子等52種。「三有」(有保護價值、有科研價值、有經濟價值)動物254種。
植物資源
截止2013年,凌源市有維管束植物98科335屬748種,其中蕨類植物10科11屬17種,種子植物88科324屬731種,其中木本植物52科113屬295種,草本植物36科211屬436種。菌類資源豐富,僅大型真菌類植物就有90餘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核桃楸、水曲柳、紫椴、黃芪、野大豆等9種,國家珍貴樹木有黃櫱、蒙古櫟2種。
代表建群的植物有:油松、側柏、蒙古櫟、遼東櫟、槲櫟、小葉林、花曲柳、山杏、刺槐、楊、柳、荊條、螞蚱腿子、暴馬丁香、紫丁香、迎紅杜鵑、黃背草、羊草、叢生隱子草、苔草等。
植物資源中葯用植物有:甘草、防風、黃芩、黃芪、遠志、地榆、玉竹、芍葯、穿龍薯蕨、益母草等180餘種;園林綠化觀賞植物有:卷柏、側柏、迎紅杜鵑、照白杜鵑、錦帶花、各種綉線菊、小葉白臘樹、京山梅花、元寶槭等100餘種;飼用植物有:山野豌豆、披鹼草、山黃豆、隱子草、早熟禾等;野菜植物有:蕨菜、馬齒莧、野韭、山蔥、苦賣菜、蒲公英等15種。野生水果、乾果植物有:山荊子、山葡萄、山杏、歐李、枋桃楸、榛子等20多種。 2010年,農業總產值實現48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0%;新增保護地7.14萬畝,實現「戶均一個棚」目標;五年累計建成省級標准化畜牧小區258個,養殖大場大戶達到3000個,發展經濟林23萬畝;千畝蔬菜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規模以上農事企業發展到23戶。
截止2011年,該市耕地面積71萬畝,其中保護蔬菜和花卉面積達16.5萬畝,年產蔬菜50萬噸,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銷售集散地和省級優勢農產品示範基地。豬牛羊禽飼養量2004年分別達到40.9萬、15.9頭、41.7萬頭、550萬只。以「兩杏一棗」為主的經濟林發展到105萬畝,是國家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和全國四大苦杏仁生產基地之一。高效農業開發優質稻麥5萬畝、優質玉米30萬畝、優質雜糧基地10萬畝。 2013年,凌源市新建6所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凌源市農村五保對象達到2734人。加大困難群體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共為1690戶農村困難群眾改造危房,新建城市廉租房、經濟適用房604套,有效改善了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
6.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2020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7. 朝陽凌源落後嗎
朝陽在遼寧省經濟排名就比較靠後,其實凌源整體來說經濟發展在朝陽內也還算可以了。但是放在大前提下,跟遼寧其他發達一點的市和地區相比就差一些了
8. 吉林省各縣市經濟排行
9. 遼寧都哪幾大城市人口分別是多少,按經濟排名次分別是多少大神們幫幫忙
2008年上半年遼寧省各市經濟總量排名
人口
單位:億元,生產總值
1、沈陽
700多萬
1829.2
2、大連
600萬
1795.1
3、鞍山
350萬
777.4
4、營口
260萬
(數據沒有出來,但昨日新聞報上半年增幅全省第二)
5、撫順
250萬
324.3
6、盤錦
130萬
309.3
7、錦州
310萬
308.2
8、本溪
160萬
285
9、遼陽
180萬
273.4
10、丹東
243萬
233.6
11、葫蘆島
275萬(數據沒有出來)
12、鐵嶺
305萬
219.5
13、朝陽
340萬
200.3
14、阜新
192萬
88.1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