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曾令歐洲各國膽寒,二戰後慘遭瓜分,波蘭有怎樣的興衰史
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沖突事件,二戰時波蘭慘遭的德意志入侵,民不聊生。同樣是歐洲大國,德國的現代化軍事讓波蘭望其項背。其實,回溯到千年前,波蘭還是輝煌過一段時間,與歐洲列強之間結下恩怨情仇。
戰爭或許是獲得資源最快捷的方法,但是為此會付出成千上萬的性命,乃至上百萬、上千萬。和平時期,國家的發展,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改善。通過和解的方式,文明的解決人與人或者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是最好的辦法。
㈡ 波蘭是發達國家嗎
截止2019年3月,是發達國家。
波蘭位於中歐的東北部,是中歐地區規模最大的經濟體以及消費市場。1989年劇變後,「休克療法」導致經濟一度下滑,1992年經濟止跌回升,成為中東歐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到2009年之前一直保持每年5%的GDP增長率。國內消費、投資以及歐盟援助共同拉動經濟的發展,人均GDP雖不及歐盟平均水平,但也接近發展較好的波羅的海三國水平。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波蘭經濟明顯下滑,但仍好於歐盟多數國家,是歐盟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2010年,經濟繼續增長,增幅為3.8%,居歐盟前列。2011年,經濟增長4.3%,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55%,遠低於歐盟88%的平均水平。
聯合國貿發會議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在2011-2013全球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中,波蘭位居第六。根據聯合國社會發展指標,波蘭位居世界第三十九位,為世界高度發達國家。
(2)波蘭經濟怎麼樣擴展閱讀
農業是波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用地面積達184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8.8%,其中個體農戶所有的農用地佔84.5%;每戶平均擁有農業用地7.1公頃;農業就業人數270萬,佔全國就業人數的19%;農村地區就業人數約550萬,佔全國就業人數的38.6%。
波蘭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家,與其它東歐國家不同的是,波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保留著土地私有化,並未完全實行集體化的農業合作社,個體經濟在波蘭的農業中始終佔有相當的比重。
80年代末、90年代初農業合作社大量解體,形成了今天波蘭農業以私人和家庭農場為主要形式的格局。這種分散、小規模的農庄生產效率低下,不利於推廣新技術,也不利於採用大規模機械耕種。波蘭農業的生產效率只有歐盟平均水平的13%。長期以來,波蘭農業依靠國家各種形式的補貼來支持,給國家造成了較大的財政負擔。
㈢ 俄羅斯和波蘭的投資風險
1、波蘭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前景仍不明朗。通貨膨脹升高、失業率高企、外債負擔過度、財政赤字嚴重,以及外資對銀行部門的控制都是潛在的風險因素。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不斷蔓延將影響歐洲國家對波蘭商品的需求,對波蘭的對外貿易造成不利影響。受到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影響,波蘭加入歐元區尚無具體時間表。此外,波蘭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進程值得關注,這將左右波蘭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
根據對當前總體形勢的分析和評估,波蘭的參考級別為5(5/9)級,國家風險水平中等偏高,未來風險水平相對穩定。
俄羅斯工業發達,門類眾多,科研力量雄厚。重工業歷來是俄羅斯工業的基礎,主要有能源、冶金、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業等。
俄羅斯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減輕,其中食品價格下降、農業增收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預期,居民存款的增加又將提升經營積極性,但同時也可能對通貨膨脹形成新的壓力。
根據對當前總體形勢的分析和評估,俄羅斯的參考評級為6(6/9)級,國家風險水平較高,未來風險水平相對穩定。
投資環境
波蘭投資法規和金融、商業活動監管已基本實現與歐盟接軌,透明度和穩定性較高。波蘭法律體系得到改善,但是法院不堪重負。政府實行鼓勵投資的政策,在吸引外資方面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對希望通過投資波蘭進入歐盟統一市場的企業有較大吸引力。
波蘭稅收制度日益透明與簡化,但是勞動力的稅負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屬最高之列。目前,波蘭投資環境的主要問題有:隨著經濟的發展,波蘭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逐步弱化;根據與歐盟的協議,部分鼓勵投資的特殊優惠政策將逐步取消。
俄羅斯工業發達,門類眾多,科研力量雄厚。重工業歷來是俄羅斯工業的基礎,主要有能源、冶金、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業等。
2011年伊始,工業生產增速有所放緩,上半年工業生產同比增長5.3%,在G8集團中居第二位。其中,加工製造業增長較快,機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冶金、化工業成為支撐工業發展的主要部門,而紡織服裝、製鞋業等輕工業發展依然較慢。
㈣ 波蘭是不是很落後,有多落後啊
波蘭並不落後,相反經濟發展迅速,很多國家爭相效仿。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中文簡稱:波蘭),古稱孛烈兒,是一個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波蘭是中歐國家,東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工業發達,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11288美元,采礦業以煤及褐煤最重要,煤炭儲量居歐洲前列。主要礦產有煤、硫磺、銅、鋅、鉛、鋁、銀等。2000年硬煤儲量為453.62億噸,褐煤139.84億噸,硫磺5.04億噸,銅24.85億噸。琥珀儲量豐富,價值近千億美元,是世界琥珀生產大國,有幾百年開采琥珀的歷史。
波蘭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8∶5。旗面由上白下紅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白色不僅象徵古老傳說中的白鷹,而且還象徵著純潔,表達出波蘭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願望;紅色象徵熱血,也象徵著革命斗爭取得勝利。
波蘭國徽為盾徽。紅色的盾面上繪有一隻頭戴金冠、舒展雙翼的白鷹。紅、白兩色是波蘭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也是國旗之顏色。白鷹象徵波蘭人民不屈的愛國精神。
㈤ 波蘭是發達國家嗎
截止到2022年,波蘭不是發達國家。
目前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歐洲、法國、德國、荷蘭、丹麥、芬蘭、盧森堡、英國、瑞士、瑞典、奧地利、比利時、挪威、義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冰島、美洲、美國、加拿大、大洋洲、紐西蘭、澳大利亞。
發達國家標准:
1、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一般大於60%。
2、經濟運行機制比較成熟,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健全,經濟發展很有用很有優勢,管理不錯,並有比較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3、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對外出口方面比較多多質量總體高,外貿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占據較大份額,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㈥ 波蘭這個國家富裕嗎
嗯,不富裕。波蘭這個國家處於歐洲大陸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但經濟發展水平一般,不富裕
㈦ 波蘭是發達國家嗎
截止2022年3月25日,波蘭不是發達國家。
波蘭經濟1992年起止跌回升,並逐步成為中東歐地區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加入歐盟後,經濟更是突飛猛進。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明顯下滑,但仍好於歐盟多數國家,為歐盟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2010年,經濟繼續增長,增幅為3.8%,居歐盟前列。吸引外資142億美元。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聯合發布的《2013年營商環境年度報告》指出,波是自2005年來致力於營商環境改善速度最快的歐盟經濟體。
該地文化
波蘭人的飲食習慣與其他東歐國家大致相似。具體而言,波蘭人平時以吃麵食為主。他們愛吃烤、煮、燴的菜餚,口味較淡。在飲料方面,他們還愛喝咖啡和紅茶。
在飲用紅茶之時,波蘭人大都愛加入一片檸檬,並且不喜歡茶水過濃。在飲食禁忌方面,波蘭人主要不吃酸黃瓜和清蒸的菜餚。波蘭人在人際交往中非常喜歡請客吃飯。在宴請客人時,波蘭人有不少的講究。
一是忌諱就餐者是單數。他們認定此乃不吉之兆。
二是在吃整隻的雞、鴨、鵝時,波蘭人通常講究要由在座的最為年輕的女主人親手操刀將其分割開來,然後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食盤之中。
三是不論飯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爭取多吃一點,並要對主人的款待表示謝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波蘭
㈧ 波蘭很窮么
波蘭並不窮,據相關資料:200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波蘭13798美元,中國3315美元。
㈨ 波蘭這個國家怎麼樣
波蘭是一個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近年來無論在歐盟,還是國際舞台的地位都與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以來,經過9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已經成為西方陣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東與烏克蘭及白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2018年8月21日至26日,第十三屆波蘭火焰藝術節在波蘭奧斯特魯達舉行。
(9)波蘭經濟怎麼樣擴展閱讀:
波蘭氣候介於東歐大陸性氣候和西歐海洋性氣候之間,全境基本上屬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在通常情況下,波蘭全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除山區外,年均氣溫為6~6.8℃。最冷的1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5~-1℃,最熱的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17~19℃。
而每年夏季全國平均氣溫約為15℃,最熱的地區即南部的西里西亞氣溫約為19℃;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1℃~ 4.5℃,最冷的地區即西里西亞的普魯什庫夫氣溫曾達-40.2℃。
冰凍期因地區不同而各異,東北部長達65天,山區超過130天。平原地區寒冷期長達90~130天,山區超過200天。按區域劃分,波蘭的西部和北部主要屬海洋性氣候,那裡的冬天溫和而潮濕,夏天涼爽而多雨,波蘭的東部和南部大多屬大陸性氣候,那裡有寒冷的冬天和炎熱而乾燥的夏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