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宏觀經濟分析的指標有哪些

宏觀經濟分析的指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3 00:22:47

1. 判斷宏觀經濟形勢的經濟指標主要有哪些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

2、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

3、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1)宏觀經濟分析的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問題復雜、理論多樣、經驗各異:

1、問題復雜指的是宏觀經濟學包含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宏觀經濟學是一門充滿了復雜問題的學科。

2、理論多樣指的是在宏觀經濟學中,存在包括古典理論、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理論、供給學派等在內的多重理論學派。

3、經驗各異則主要強調宏觀經濟學有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的案例研究,由此得到的經驗與結論也不盡相同。

2. 宏觀經濟學的相關指標

宏觀經濟指標是(體現經濟情況的一種方式,主要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通貨膨脹與緊縮、投資指標、消費、金融、財政指標等。)

宏觀經濟指標對於宏觀經濟調控起著重要的分析和參考作用。

供參考。

3. 宏觀經濟三大指標是什麼

GDP 國內生產總值

概念: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公認地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2019年中國GDP是99.09萬億,比上一年增長6.1%,位列世界第二!但是長遠來看中國GDP增速是不斷的在下滑。

2.PMI 采購經理指數

概念: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能夠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

50%為PMI榮枯分水線,50%以上表明經濟擴張的信號,50%以上表明經濟衰退的信號,主要分為製造業PMI和服務業PMI。PMI是難得的領先型經濟指標,可以提前根據PMI判斷未來的經濟形勢。

3.通貨膨脹

概念:因為貨幣供給過度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

提起通貨膨脹就必須說到CPI和PPI。

CPI:消費者價格指數。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大幅上漲,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

4. 宏觀經濟三大基本指標是什麼

1、 本地生產總值,即本地生產總值
2、 價格指數,包括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購買價格指數
3、 失業率
拓展資料:衡量宏觀經濟的三個指標
一、 GDP是國民生產總值。
1.GDP分類
用於衡量宏觀經濟狀況的GDP分為四類:
+潛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所謂潛在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後所能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即經濟潛力;實際GDP是社會的實際GDP。
潛在GDP與實際GDP的比較可以反映社會宏觀經濟狀況:
潛在GDP=實際GDP。這表明社會經濟潛力已得到充分發揮,是最理想的經濟運行狀態。潛在GDP>實際GDP。這意味著,如果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但實際生產的東西較少,就會出現經濟蕭條和市場收縮,這被稱為經濟收縮或經濟過冷。
潛在GDP<實際GDP。這意味著經濟潛力很小,但實際生產的東西很多,而且會出現通貨膨脹,這被稱為經濟過熱。名義GDP和實際GDP。所謂名義GDP是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值;所謂實際GDP是以基準年價格計算的GDP值。基準年是以某一年的價格為固定價格,並以此價格計算未來每年的GDP。
通過比較實際GDP和名義GDP,我們可以知道價格是穩定的,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
二、 物價指數
1.消費物價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它是整體物價指數中最重要的一項。
→ 僅限消費品
CPI只計算消費品的價格變化,而不計算其他產品的價格變化。在中國,CPI僅反映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八類商品的價格。
→ 只計算零售價格
CPI僅以零售價格為統計標准。換句話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獲得的商品價格是CPI的統計基礎。
2.生產者價格指數
→ 僅用於生產資料
生產者價格指數,也稱為批發價格指數,只計算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不是消費品的價格。例如,計算鋼鐵和煤炭的價格。
→ 只計算批發價
由於生產資料以批發的形式出售,因此PPI的統計標準是批發價格而不是零售價格。
三、 失業率
從就業的角度來看,各國將人口分為兩類:工作年齡人口和非工作年齡人口,但分類標准不同。例如,在中國,18-60歲的人口稱為工作年齡人口,其他年齡的人口稱為非工作年齡人口;在美國,工作年齡人口指的是16-65歲的人,其餘的人口稱為非工作年齡人口。
所有勞動適齡人口分為勞動力人口和非勞動力人口。非勞動力人口分為三類:第一類,普通學校的學生雖然是成年人,但仍在接受教育;第二,喪失工作能力的人,如殘疾人;第三,自願放棄勞動機會的人,如全職妻子。勞動力分為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
所謂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力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
失業率=失業/勞動力

5. 宏觀經濟分析的經濟指標分為哪幾類

主要指標分為:
一、國民經濟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2、工業增加值
3、失業率
4、通貨膨脹
5、國際收支
二、投資指標
1、國家預算內資金
2、國內貸款
3、外資利用
三、消費指標-消費品零售總額
四、金融指標
1、貨幣供應
2、存貸款余額
3、金融資產總量
五、財政指標
1、財政收支
2、國債規模
以上回答請參考

6. 宏觀經濟包含哪些方面指數

宏觀經濟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貨膨脹率(CPI)、失業率、國際收支。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可以反映出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通貨膨脹率(CPI)是反映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主要用於宏觀經濟分析決策和國民經濟核算指標。如果CPI經濟指標出現較大的增幅,表示市場有可能出現通貨膨脹,市場經濟具有不穩定因素。

失業率指的是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沒有工作的勞動力的數值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失業率的數據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

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由對外經濟往來、對外債權債務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貨幣收支。反映了國家對外政治、經濟關系的關系,也能反映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升降情況。

7. 我國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有哪些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它是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的話有3種方法:GDP的演算法有三種方法:

1、生產法: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一般來說經常用的是收入法,特別是在做題或者分析問題的時候。

GNP,即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1)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計算公式:GNP=C+I+G+(X-M)

GNP—國民生產總值

C—消費支出又稱個人消費支出

I—個人總投資支出(設備的更新和凈投資)

G—政府購買產品和勞務的支出(不包含政府補助、失業救濟、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國債利息支出)

X—出口總額

M—進口總額

(2)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凈增或凈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

(3)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民生產總值看作為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因此,它要以工資、利息、租金、利潤、資本消耗、間接稅凈額(即間接稅減政府補貼)等形式,在各種生產要素中間進行分配。這樣,將全國各部門(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上述各個項目加以匯總,即可計算出國民生總值。

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數據作為標准。

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

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復計算的部分。

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一般做題和分析問題用的也是第一種計算方法。

個人收入P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個人得到的所有收入總和.

作用:個人收入是預測個人的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的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的好壞的一個有效的指標。

國民收入NI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在本國領土上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實際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

簡單地說,國民收入NI=NNP-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出+政府對企業補貼。

作用:國民收入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關注的國際統計項目。

個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可以由個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簡單地說,DPI=PI-所得稅=個人消費C+個人儲蓄S。

作用: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8. 衡量宏觀經濟的的基本指標有哪些

國際上通用的判斷宏觀經濟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9. 判斷宏觀經濟形勢的經濟指標主要有哪些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它由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際收入兩部分組成。國際上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好壞,最常見的經濟指標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往往會採取緊縮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就宏觀經濟形勢好壞而言,最佳狀態是溫和通脹,即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保持通貨溫和膨脹。

10. 請列舉,宏觀經濟指標有哪些,它們怎樣反映經濟狀況

宏觀經濟指標大致分為:

1,經濟總體指標,此類指標主要反映經濟總體運行情況。

2,需求類指標,反映投資和消費狀況的指標都列入此類。

3,貨幣類指標,和貨幣政策有關的指標。

4,財政類指標,與財政政策有關的指標。

5,部分經濟領先指標以及市場運行指標。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

宏觀經濟學是分析師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理論基礎,在依據宏觀經濟理論構建分析框架後,更具體的工作就體現在對經濟指標的分析和解讀方面了。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分析的指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平淡期怎麼守護 瀏覽:790
如何完善非經濟報酬 瀏覽:616
高級經濟師科目哪個錄取率高 瀏覽:291
貨幣哪些職能會引起經濟危機 瀏覽:407
經濟和心理哪個專業好 瀏覽:566
大學生想要經濟獨立怎麼辦 瀏覽:303
無證婚姻的離婚怎麼辦 瀏覽:699
嫁給愛情是一種什麼樣的人 瀏覽:901
婚姻公證要注意什麼 瀏覽:46
客廳擺幸福樹和發財樹哪個好 瀏覽:8
重慶開州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320
愛情殺手哪裡看全集 瀏覽:191
周五經濟形勢如何 瀏覽:444
事業單位入職調檔多久合理 瀏覽:229
成年人為什麼要步入婚姻 瀏覽:534
屬馬的和屬蛇的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948
成都的愛情斑馬線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瀏覽:210
龍川縣全年經濟多少億 瀏覽:875
故事光投影儀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458
平安好醫生健康卡是干什麼的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