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農村種植的經濟樹木有哪些
1、速生白蠟,速生白蠟其實是我國本土品種白蠟經過基因改造之後的產物,不僅僅繼承了「老豆」本土白蠟的優點,並且生長周期大大縮短,經濟價值升高的同時降低了成本,利潤空間進一步擴大。速生白蠟外形挺拔美觀,根部特別發達,耐多種異常天氣氣候,適應能力較強。
② 白楊樹值錢嗎
: 白楊樹質地疏鬆,易蟲蛀,易變形,用處不大,一般價格較低。滿意請採納
白楊樹現在價格降下來了,一棵直徑30厘米的也就400-500元吧
③ 東北林業生產的根本和重點營造的樹種是什麼
根本是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重點營造的樹種——速生林為主,生長周期短,成材快,周轉快,例如白楊樹,樺樹,杉樹,針葉林等。還有生長速度較慢的常綠耐寒樹種,經濟目標是城市擴張所需的綠化苗木。
④ 育杉樹苗效益
摘要 杉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它的木材和樹皮都可以利用,該樹種分布比較廣泛,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杉樹的樹形直立性很強,主幹粗壯,生長旺盛,冠幅大,亦可作觀賞樹種。那麼,杉樹種植效益分析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⑤ 在農村種杉樹有前途嗎
最後給大家談談個人對國家林業政策的分析。
根據相關安排,今年本地將啟動林業生態紅線區劃落界工作,一旦生態紅線區劃落實,紅線內的森林資源將受到嚴格保護,限制採伐,而紅線外的商品林也將會逐步放寬管控,使林業分類經營的理念付諸現實。
這項工作透露的信息說明,一是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日趨重視,二是國家對林業經濟(包括木材產品)的發展也給予充分關注,今後將逐步形成該保護的嚴格保護,該放開的適度放開,真正踐行「兩山論」,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綜上所述,您種植杉木還有信心嗎?
⑥ 做門用楊樹好還是杉樹好
當然是杉樹好,不容易朽爛
⑦ 種植杉樹好嗎
杉木是杉科常綠喬木,為我國南方特產的速生用材樹種。其特點是生長快,產量高,用途廣。干形通直園滿,木材紋理通直,材質輕韌,強度適用,氣味芳香,抗蟲耐腐,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用材。
一、種子採收 杉木3月開花,11月上旬種球由青綠色轉為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最好在母樹林或種子園采種,也可選擇15~30年生,生長良好的優樹上采種。高枝剪取種球,將球果置於曬場,經陽光曝曬,球果鱗片開放時,可反復推動球果,使種子從球果中掉出來,然後收取純種,用麻袋裝好,放進通風乾燥的庫房備用。球果出籽率為3~5%,種子千粒重13克,發芽率45%左右。
二、苗木培育 選擇日照較短,水資便利,土層深厚,土壤肥活,通透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做苗床。作成高床,床高25厘米,床寬120厘米,要求土壤細碎,床面平坦,溝道暢通。2月份進行播種,採用撒播,每667平方米下種5公斤,播後覆蓋黃心土1.5~2.0厘米厚。及時除草鬆土,適當間苗,每周噴0.5%波爾多液1次,以防病害發生。6月以前要加強排水,7~8月要注意灌水抗旱,9月以後要停止施肥灌水。當年苗高可達4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
三、整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活濕潤的陽坡或半陽城中下部作造林地。整地前要清除灌木和雜草。20度以下的坡面,可採用全墾挖穴整地,20度以上的坡地可進行帶墾挖穴或塊狀挖穴整地。要求穴深50厘米,穴寬70厘米,穴距1.7×2.0米。要回填細碎表土,並高出地面20厘米。早春起苗栽植,每穴栽1株,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適當深栽,踩緊土壤,鬆土培蔸。如遇乾旱天氣栽植,應澆定根水。土壤較瘠薄的造林地,還應混栽1/3的馬尾松苗,以形成杉松混交林,促進成林成材。
四、撫育管理 栽植當年要進行2次撫育,4~6月間進行塊狀鬆土除草,8~9月間進行全面除草鬆土。第2年開始每年進行1~2次撫育,直至幼樹郁閉成林。成林後要進行2次撫育間伐。栽植後8~10年間進行第1次間伐,伐後每667平方米保留170~200株;13~15年間進行第2次伐,伐後保留120~160株。間伐時要遵循「去小留大,去劣留優,去密留稀」的原則。20年左右可進行全面採伐更新。更新可採用萌芽加栽苗的方式,能實現低投入高產出。
杉樹用途廣,經濟價值較高。但按常規的方法種植,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成材砍伐。下面介紹一種速生10年早成材的栽培技巧: 選地 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的山腳、谷地、陰坡種植,因為杉樹是一種喜溫喜濕,怕風怕旱的樹種;種植在肥沃疏鬆的土壤里,杉樹就能速生快長早成材。 煉山開荒 在種杉前年的秋冬季節,要開好防火帶,進行落青煉山;接著隨地勢開成倒傾斜的梯帶,以提高水土保持;然後按1.5×1.5米的規格挖成深和寬各50×50厘米的大穴,讓土壤充分曬白風化;待春來下雨後回泥種植。 適時種植 春雨後,選取一年生的壯苗種植:種植時間一般在2月份,當杉苗的芽苞呈大豆般大小,尚未開放前的雨天搶種;種時把苗木挖起,斬去不整齊的須根;然後用稀黃泥漿漿根,要栽正覆土輕提苗再壓實;提苗以利於根系舒展,壓實利於吸收水分易成活。 除草施肥 杉苗成活後的當年夏季,要進行除草、鬆土、施肥1~2次;可用稀糞水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內應以施用農家肥為好,從第3年起,可根據樹勢和土壤肥瘦酌量用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在每次施肥前要進行除草。 杉樹切忌修剪 因為杉樹是節節高的直生喬木,它的枝條是自下而上交替新陳代謝自然脫落的;杉樹若修剪則不易長大,且會因斬樹枝而損傷木材,抑制生長。
⑧ 種植白楊樹的前景怎麼樣
楊樹具有早期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樹種和品種多、容易雜交、容易改良遺傳性、容易無性繁殖等特點。大量人工選育出來的楊樹優良栽培品種,對栽培條件的改善反應很靈敏,在集約栽培的條件下,生長迅速,成材早,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些特點在國內外備受重視,廣泛用於集約栽培。
由此可見,前景還是不錯的!
⑨ 村莊綠化種植用什麼樹種比較劃算
農村的綠化種植相對來說最多的就是楊樹和柳樹,因為這兩種樹種在平原地區,丘陵地區都有著很強的適應性。楊樹這種樹木本身它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木質也比較高,能夠創造不錯的經濟價值,而柳樹這種東西雖然長得慢,但是它的綠化效果非常好。
農村地區種植一些綠化樹木的時候,更多的考慮的是經濟性和適用性的問題經濟性,主要就是這些木材大概需要增生長多長時間,然後能對家裡產生什麼樣的作用,適用性就是說它的生長能力夠不夠強,是不是在大多數的地區都能適應成活率夠不夠高,所以說農村地區綠化最常見的一些樹木就是松樹,楊樹,柳樹。
⑩ 我准備大量種植白楊樹,誰能幫我說一下白楊樹的種植方法以及經濟價值
三倍體毛白楊良種繁育與栽培技術
毛白楊是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鄉土速生用材樹種,它生長快,壽命長,樹干高大通直,是「四旁」綠化和農田林網化的優良樹種。同時也是濱州市發展的優良樹種之一。為盡快推廣這一優良新品種,現將其苗木繁育技術和主要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苗木繁育技術
三倍體毛白楊種子很小很難採集到,扦插難以生根,育苗多採取嫁接育苗。
一采穗圃與砧木圃的建立及培育
為保證三倍體毛白楊新品種無性系的純度,必須建立采穗圃,標記清楚無性系編號,對各個無性系分別種植,並畫出定植圖。對采穗圃每年進行平茬,使萌生枝條多而均勻適中,嫁接成活率高。定植株行距為0.4—0.6米×1.0—1.5米,採用叢狀式作業法,3—5年更新一次。
砧木圃建立的好壞,直接影響砧木質量。砧木是影響三倍體毛白楊嫁接成活率和翌年扦插出苗率的重要因素。尤其對於「一條鞭」芽接來說,砧木圃更為重要。多年實踐證明,砧木株行距以1.0米×0.18—0.22米為宜,即每公頃約扦插45000—52500根砧木插穗。行距必須保持1米以上才能保證陽光照射到砧木從基部到梢部和介面附近的葉子上,對行間通風、澆水、中耕除草也方便。砧木圃行的朝向,以南北向為好。因其利於均勻採光,尤其對「一條鞭」苗木更要如此行向。據有關試驗證明,三倍體毛白楊嫁接的砧木,一般以群眾楊(小美旱)、太青楊、大官楊為宜。砧木粗度為1厘米以上的成熟枝條。培育的砧木對2米以下的苗干要抹芽,不留側枝,對砧木頂部苗干1/3的側芽不必抹去,讓其促進砧木整體生長。
二嫁接技術
1、「一條鞭」芽接法
於8月20日至9月20日進行嫁接,第一接芽應在砧木苗基部近地表處,然後每隔16—18厘米接一個芽,一直接到砧木頂梢2/3處,嫁接切口要南北東西分散,必須相互錯開,以利癒合。接穗要利用當年生的種條,要隨采隨嫁接,對所采枝條立即去葉片,只留葉柄,用濕布包後再包上塑料布,田內嫁接時可用水桶裝水後放入種條。剝芽接穗主要有三角形和方形兩種形式。採用三角形時,第一刀應在穗芽上方1厘米處割至木質部,第二、三刀割完後抓住葉柄輕掰下來。採用方形芽時,可用相距2厘米的2個平行刀片即可完成(該法成活率較高)。芽接切口對齊後,即可捆綁,用寬1.5厘米,長50厘米的塑料薄膜帶子從芽介面下方向上方旋轉纏繞,跳過葉柄,封到上切口為止鎖住。接後1—2周後可以調查成活率,芽接1個月後根據情況考慮松綁。從12月起開始剪條、裝箱、運輸或進行貯藏。
2、「接炮稔」
從秋季落葉後直到翌年春季發芽前均可進行嫁接,也可在春季隨采、隨接、隨扦插,接穗芽要飽滿,直徑0.5—0.8厘米3—4個芽為宜,砧木以1.5—2.0厘米,長以12—15厘米為好。嫁接時把接穗削長為2厘米左右的外寬內稍窄的雙斜面,然後對准砧木劈口(劈口深以3厘米為宜)插入夾緊,並保持上露白下蹬空狀態。
對上述接好的兩種半成品苗要進行窖藏越冬。可在避風處挖寬1米深60—80厘米的土坑,底鋪細沙10—15厘米後,擺放半成品苗(每捆50—100根)。然後細沙覆蓋,每隔2米處插一把玉米稈,以便通氣。當沙掩沒插條時利用水的沖力將插穗之間填入沙土,然後再填沙至低於地面20厘米為止。將沙耙平,再澆一次透水,至此貯藏結束(要常檢查,遇低溫風大時蓋草簾,干時補充水)。
3、整地與插苗
育苗地表撒施基肥後進行冬前深翻25厘米以上,耙平澆水一次,翌年3月開春後,再表施尿素、二銨、鉀肥或鋅肥。同時每公頃施入呋喃丹30—37.5公斤。然後深耕細耙。保持苗床土層20—25厘米間為疏鬆狀態,在此基礎上劃分小區寬40—60米,長30—50米,然後在作業小區內作畦以行狀分布,行距1米,南北走向。作畦時,先用測繩定線,每隔1米堆土作埂,埂高20厘米,寬50厘米,用腳踩實可用鐵鍬拍實。埂間為苗床(埂溝),扦插前要溝內垂直鬆土、耙平;灌水沉實、座水後即扦插(細繩定位);然後封土覆膜。株距以25—30厘米為宜,即每公頃扦插37500根,以確保每公頃出圃合格苗22500株。
4、苗期管理
當接芽抽梢放葉觸膜時,隨時破孔,直到確定成活再撤農膜,並澆水1次,要適時鬆土和鋤草。5—7月份間,進行2—3次培土,同時進行追肥,對苗木1.5米主幹以下抹芽(當苗長到1.5米以上時,對1/3苗高以下部位,即50厘米下開始抹芽,以後隨苗干向上生長,抹芽部位隨之相應升高到1.5米處止)。
5、病蟲害防治
4—5月份易發生地下害蟲(螻蛄、地老虎等),可於每天傍晚在苗床上撒毒餌(敵百蟲100倍液加拌麥麩而成)。食葉害蟲6—9月份易發生盲蝽象、楊扇舟蛾等,可用甲胺磷1000倍液噴治;對於出現的蛀干害蟲要結合每天早晨人工捕捉,利用甲胺磷1000倍液噴治或灌入蟲孔內。
二、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栽植前要對出圃前的1年生苗木所有側枝縮剪2/3,主幹頂梢也縮剪50—100厘米,直到主梢有一飽滿芽為止,同時於造林前將修剪好的苗木整株浸泡在水內,2—3天,使經過一個冬季的苗木能吸足水分,然後栽植。栽植深度,以埋深50—60厘米為宜。造林時要注意填土踩實,不留空隙。栽後注意適時澆水、鬆土、鋤草,同時要搞好病蟲害防治等工作。苗木成活以後,主梢頂芽當年向上抽梢達1米以上,而將上一年形成的輪枝沉在下邊,這有利於樹冠重心下降,增加了苗木垂直生長和水平生長的對稱。
目前大量推廣種植的三倍體毛白楊主要適合於紙漿材和定向刨花板生產工業用材林的建設,所以栽植密度要大一些。片林密度可採用2×2米、2×3米、3×3米、3×4米;其他幾種栽植形式的株距一般2—4米;如果採用林糧間作的形式,寬窄行栽植其經濟效益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