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哪裡可以看國外前瞻的經濟論文

哪裡可以看國外前瞻的經濟論文

發布時間:2022-06-12 21:17:57

⑴ 歐洲各國和美國的經濟數據到哪裡找要權威網站,寫論文用的。

你可以到國外的政府網站上去找找這方面數據。
我經常找數據,一般就是去的幾個國外政府網站。他們有公布的。他們是free而且Open的

另外,外匯財經日歷裡面有這些經濟數據的預測和描述。
看看是否對你有些許幫助

⑵ 畢業論文的外國文獻可以去哪裡找啊

不知道行不行 你試試看吧 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Dspace http://repository.ust.hk/dspace 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等內容,均可免費獲取全文。 Openj-gate http://www.openj-gate.org/ 提供4350種開放獲取的期刊的數百萬期刊全文文獻。 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和區域數字館藏 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 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和區域數字館藏研究項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論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會議文獻以及其他連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萬多篇,均可免費閱讀。 劍橋大學機構知識庫 http://www.dspace.cam.ac.uk/ 由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 Service維護,提供劍橋大學相關的期刊、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等電子資源。 發展中國家聯合期刊庫 http://www.bioline.org.br/ 非營利的電子出版物服務機構,提供來自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古巴、印度、印尼、肯亞、南非、烏干達、 辛巴威等)的開放獲取的多種期刊的全文。 美國密西根大學論文庫 http://deepblue.lib.umich.e/index.jsp 美國密西根大學論文庫2萬多篇期刊論文、技術報告、評論等文獻全文。包含藝術學、生物學、社會科學、資源環境學等學科的相關論文,另還有博碩士論文。標識為OPEN的可以打開全文。 jfg CERN Document Server http://cdsweb.cern.ch/ 主要覆蓋物理學(particle physics)及相關學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獻,包括預印文獻、期刊論文、圖書、圖片、學位論文等等。 kl ArXiv http://arxiv.org/ ArXiv是屬於Cornell 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機構,面向物理學、數學、非線性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定量生物學等學科提供16種免費電子期刊的訪問。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http://ntrs.nasa.gov/?method=browse 主要是關於航空航天領域研究的科技報告和會議論文。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 http://www.epa.gov/ncepihom/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提供的是美國環境保護總署(EPA)出版物。可以通過EPA出版號或題名檢索EPA National Publications Catalog。 Energy Citations Database http://www.osti.gov/energycitations/ 提供美國能源部的科技信息摘要。學科範圍: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能源和物理。文獻類型包括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和專利。 網上免費全文期刊FullText http://www.freefulltext.com/ FreeFullText.com提供7000多種學術期刊的免費全文獲取。 Open J-Gate 開放獲取期刊門戶 http://www.openj-gate.com/ 提供基於開放獲取的近 4000 種期刊的免費檢索和全文鏈接,包含學校、研究機構和行業期刊,其中超過 1500 種學術期刊經過同行評議( Peer-Reviewed ) PMC(PubMed Centeral) http://www.pubmedcentral.org/ 美國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建立的數字化生命科學期刊文獻集,S現提供50餘種生物醫學期刊免費全文 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http://www.doaj.org/ 免費的全文科技學術期刊。現有2752種期刊,其中830種可以全文搜索。目前有140307篇文章。 HighWire Press http://intl.highwire.org 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的分支機構——HighWire出版社,擁有最大的免費期刊資料庫,可以在線提供916種免費期刊和1,149,216篇全文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http://diglib.lib.utk.e/utj/jei-home.php 田納西大學的經濟學雜志,包括2000年至2002年三年共12期的免費期刊。 The Electronic Library of Mathematics http://emis.math.ecnu.e.cn/journals/ 歐洲數學會電子圖書館,提供了期刊、會議、論文集、專著、演講、軟體等資源。並提供期刊和電子版圖書的全文瀏覽。非電子版圖書提供前言、摘要、目錄和書評等內容。特別地,在經典著作欄目內,目前可檢索到哈密爾頓和黎曼的經典論文的全文。 Science.gov http://www.science.gov/ 美國「科學」網站收錄內容以研究與開發報告為主,所有的信息均免費使用,也不必注冊,但是通過這些站點鏈接的有些信息是限制使用或有條件使用的。 ERIC教育資源信息中心 http://www.eric.ed.gov/ 美國教育部資助的網站系列和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資源資料庫,其中包括各種文檔以及教育研究與實踐方面的論文摘要,這些摘要超過了一百萬篇,收錄980多種教育及和教育相關的期刊文獻的題錄和文摘。部分資源可查找到全文 PLoS公共科學圖書館 http://www.plos.org/ PLOS是一家由眾多諾貝爾獎得主和慈善機構支持的非贏利性學術組織,旨在推廣世界各地的科學和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成為一種公眾資源,科學家、醫生、病人和學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不受限制的平台來了解最新的科研動態。PLoS出版了8種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期刊,可以免費獲取全文。 Jour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http://www.jstatsoft.org/ 由美國統計協會出版的《統計軟體雜志》,提供1996年至今20卷的內容。可以免費獲取全文。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http://www.ssrn.com/ 社會科學(經濟類)研究論文資料庫,部分提供全文。 Max Planck Society http://www.livingreviews.org 德國馬普學會,該學會創辦了3種開放存取雜志: (1)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 ISSN 1433-8351 http://relativity.livingreviews.org/ (2)Living Reviews in Solar Physics ISSN 1614-4961 http://solarphysics.livingreviews.org/ (3)Living Reviews in European Governance ISSN: 1813-856X http://europeangovernance.livingreviews.org/ Networked Computer Science Technical Reference Library(NCSTRL) http://www.ncstrl.org/ 網路計算機參考圖書館,由文安德魯梅隆基金會、聯合信息網路、數字圖書館聯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支持,英特網上開放式的計算機科學研究報告和論文庫。提供高級檢索和簡單檢索,原文格式需根據要求,下載相應的閱讀器軟體。 世界銀行報告 http://www-wds.worldbank.org 匯集了27000篇銀行報告

希望採納

⑶ 哪裡有免費的國外論文資料庫(全文的)

Elsevier Science學術期刊
www.sciencedirect.com

PubMe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所屬的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開發的網際網路生物醫學信息檢索系統,覆蓋了全世界70多個國家4300多種主要生物醫學期刊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WoPEc 經濟期刊論文庫:
http://netec.wustl.e/WoPEc/data/ArticleSeries.html ;
提供各種最新經濟類期刊,按期刊刊名字母順序排列,可檢索獲得自1993年以來的期刊論文題錄文摘信息,有的還可以下載全文(全文採用.pdf格式)。

美國《科學》雜志全文檢索:
http://intl.sciencemag.org

Find Articles
http://www.findarticles.com/PI/index.jhtml
FindArticles.com 是最著名的免費資料庫之一。包含有大量已出版的文章,超過300種上的雜志、期刊,時間可回溯至1998年。主題有商業、保健、社會、娛樂、體育等等。

⑷ 請問有哪些網站分析國內和國外當前經濟形勢比較權威

《華爾街日報》的中文網很不錯的,其次也可以看看英國《金融時報》的網站。《財經》雜志,《第一財經日報》《商業周刊》也都是不錯的雜志。至於一些官方網站,樓主可以參看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的網站,具體網址網路上搜一下就會有的。國外的一些經濟數據可以看世界銀行的官方網站,上面有很多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數據。美聯儲的網站上有很多美國歷年的各種利率,也很有參考價值。

⑸ 國外論文哪個網站可以找到

Wiley InterScience、EBSCO、德國springer。

1、Wiley InterScience。

收錄了360多種科學、工程技術、醫療領域及相關專業期刊、30多種大型專業參考書、13種實驗室手冊的全文和500多個題目的Wiley學術圖書的全文。

2、EBSCO。

EBSCO公司從1986年開始出版電子出版物,共收集了4000多種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0多種全文電子期刊。

3、德國springer。

Springer公司和 EBSCO/Metapress 公司現已開通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服務。生命科學、醫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經濟、法律、工程學、環境科學。

相關拓展


論文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論文

⑹ 怎樣能夠找到國外優秀經濟論文

這是經濟的核心期刊,不過金融和經濟差別不小,建議你看金融的吧
1.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 The Economist
3. Econometrica
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6.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 Journal of marketing
11. The Economic journal
12.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3. JM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4.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5. 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
16.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7.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8.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 In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1.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22.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4. Fortune
25.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6.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7.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8. Economic geography
29.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30.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1. BusinessWeek
32. Forbes
33.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4. Economica
35. Land economics
36. Economic inquiry
37. Business insurance
38. Oxford economic papers
39. National tax journal
40. Journal of advertsing research
41.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42.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43.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44.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45. Applied economics
46. Journal of retailing
47.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8. British journal of instrial relations
49.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50. The World economy (
51.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52.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53. The Journal of taxation
54. Futures
55. Euromoney
56.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57. Journal of world trade
58.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cation
59. Auditing
60.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6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stry management
62. The Banker
63. Challenge
64.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65.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66. IMF staff papers
67. Creative review
68. OECD economic outlook

⑺ 在哪裡可以看著名的經濟學家們的論文和著作

一)經濟學
一、古典體系

在19世紀末之前,西歐無疑是近代經濟學成型和迅速成長的搖籃。從英國的配第到法國的魁奈,從斯密到薩伊,從李嘉圖到瓦爾拉,從屠能到西尼爾,從格森到古諾等等。而在1750-1870年這段時期,也就是從重農主義到瓦爾拉的一般均衡理論的產生這段時間,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實際上又成了近代的「經典」經濟學,在經濟思想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熊彼特好象說過,在這一段時期,英國形成了一個所謂的「斯密—李嘉圖—穆勒的古典體系」。當然,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說,屬於這個「古典體系」的除了斯密、李嘉圖、穆勒之外,還應該包括象馬爾薩斯、馬克思等這樣偉大的經濟學家。作為古典的經濟學,後人對於什麼是古典經濟學的中心論題以及什麼又是古典的體系這樣的問題在經濟思想史上一直是存有爭論的。爭論的主要焦點是,如何評價斯密和李嘉圖的經濟學在「古典體系」中的相對地位?李嘉圖的經濟學是否繼承了斯密的「體系」?

首先,我們必須重視「政治經濟學」一詞在古典經濟學家那裡的重要意義。在古典的意義上,「政治經濟學」涵蓋了今天我們稱之為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的全部內容。我所看到的許多文獻在涉及古典的政治經濟學的含義時都提到斯密在《國富論》第4卷的導言中所寫的一段話:「作為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務的科學分支,政治經濟學有兩個明確的目標:首先,它要為人們提供,或者更恰當地說,使人們能夠為自己提供豐厚的收入或生活資料;其次,向國家或全體國民提供足以維持公用事業的財源。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要使國富民強」。這段話後來也成為倫敦經濟學院的領袖人物萊昂·羅賓斯(L·Robbins)教授在《過去和現在的政治經濟學》(1976)一書中所倡導的研究傳統的基礎。

那麼,古典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呢?在斯密52歲完成的5卷本巨著《國富論》中,經濟學論述的問題的確是包羅萬象的,但斯密提出並論證的「自然的自由制度」(特別是自由貿易學說)經濟理論則在120年後的馬歇爾那裡轉換成現代主流經濟學的實質性架構。可是,現在幾乎所有的古典經濟學說史家都認為,李嘉圖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的出版使斯密的經濟學體系發生了從概念、範式到重點的變化。例如,有的當代學者認為,斯密學派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在1817年以後的確要由「李嘉圖式的古典經濟學」來限定了,甚至還有「李嘉圖革命」之說。不過,正如熊彼特的觀點那樣,從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發展階段來說,李嘉圖的經濟學體系可能的確是從斯密到穆勒體系這條發展主線的一個小小的彎路。這一點在丹尼斯·奧布萊恩(D·O』Brien)1975年出版的著作《古典經濟學家》和1981年發表的論文「李嘉圖式的經濟學和李嘉圖的經濟學」中得到了發揮。在《新包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的「古典經濟學」條目下,著名的經濟思想史學家布勞格(M·Blaug)認真地比較了李嘉圖的經濟學體系和斯密體系的區別。他認為,好在李嘉圖的「彎路」很快就被糾正了,因為在1823年李嘉圖死後的10年內就基本上被他的「信徒們」拋棄了。因此,包括布勞格在內的不少人還是認為,古典經濟學的整體體系仍然是一致的。

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論述的問題比斯密的《國富論》要少得多。不僅如此,李嘉圖還沒有繼承斯密的關於價值(價格)決定的理論體系,而將注意力轉到了「分配問題」。沒有正確地把生產(價格)和分配問題統一起來的所謂「李嘉圖謬誤」,後來也成為熊彼特在《經濟分析史》(1954)中和芝加哥大學的富蘭克·奈特(F·Knight)在《李嘉圖的生產和分配理論》(1956)中對李嘉圖式的古典經濟學進行批評的根本原因。可是,李嘉圖的這個「彎路」在英國古典經濟學說史上插入了一個所謂的「作為剩餘理論的古典經濟學」的話題。當然,也可以這么說,沒有李嘉圖的這個「彎路」,就沒有後來的馬克思的經濟學。如果我們把「剩餘產品」的生產和分配視為李嘉圖式的古典經濟學的主線的話,那麼,正如布勞格所說的那樣,把馬克思列為最後一批「剩餘」的古典經濟學家也是恰當的。作為剩餘理論的繼承人,馬克思無疑從李嘉圖那裡學到了後者的分析範式。然而,馬克思創造性地發展了「剩餘價值理論」,這是他對李嘉圖式的古典經濟學的超越。為《新包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撰寫「馬克思」條目的歐內斯特·曼德爾稱,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是他對(古典)經濟學最具革命性的貢獻,他發現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長期運動規律毫無疑問成了他最傑出的成就,19世紀沒有第2位作者能象馬克思那樣始終清醒地預見到資本主義怎樣運行、發展和改變世界。的確,馬克思首先是一位預言家和社會學家,他的經濟學始終在充實他的社會學框架。在這個意義上,我更欣賞熊彼特在著名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1942)中對「作為經濟學家的馬克思」所作的這樣的高度評價:「作為經濟學家,馬克思首先是一個博學的人。馬克思作為一個作家,我一直稱他為天才和預言家,而我認為有必要突出上面這一點,這似乎有點奇怪。然而,意識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天才和預言家通常不是在某一專門的方面很傑出,正是因為他們不是某主面的專家,因而具有獨創性。但是,馬克思的經濟學中沒有什麼能說明他缺少作為學者的素質,或缺少理論分析技術方面的訓練。他是一位貪婪的讀者、一位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很少遺漏重要文獻。他消化他讀過的所有東西,深入思考每一個事實,懷著熱情爭論不尋常的問題的細節,他習慣於透視包含整個人類的文明和延續發展的歷史。或批評,或反對,或採納,或綜合,他對每一個問題總是要探索透徹。最突出的證明就是他的剩餘價值理論,這是理論方面的里程碑」。
不過,提起「作為剩餘理論的古典經濟學」,特別是李嘉圖式的經濟學,我們也不得不提及本世紀年輕的劍橋大學的斯拉法(P·Sraffa)所作的卓越貢獻。在劍橋,他是和數學家兼經濟學家的年輕的拉姆齊(F·Ramsey)和馮·諾伊曼(J·Von Neumann)一樣僅靠3篇論著而成為名聲大噪的偉大經濟學家的天才。特別是,他於1960年出版的僅99頁的小冊子《用商品生產商品》可謂開創了一個把斯密、李嘉圖和馬克思結合為一體的「古典結構」。這種結構復興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剩餘產品」的分析範式,以至於人們今天乾脆把古典經濟學稱為「斯拉法體系」。

二、劍橋遺風

「斯拉法體系」也許可以為英國古典經濟學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斯拉法的出現則勾起我對美麗劍橋的回憶。150年來,這里曾活躍著馬歇爾、庇古、凱恩斯、斯拉法、拉姆奇、米德、羅賓遜夫人、哈羅德等一代代傑出的經濟學家,這使劍橋堪稱現代經濟學的搖籃。

1929年5月,經濟學家庇古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我們最近先後失去了劍橋的馬歇爾和牛津的埃奇沃斯(F·Edgeworth),他們倆毫無疑問是近30年來英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的確,在《新包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有關馬歇爾和埃奇沃斯的條目都多達20頁以上。馬歇爾作為所謂「劍橋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經濟學原理》(1890)和《工業與貿易》(1919)完成了經濟學從古典的「斯密—李嘉圖—穆勒」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換,成為現代西方正統經濟學的基礎之作。在馬歇爾之前,歐洲的經濟學特別由於法國的瓦爾拉(M·Walras)、古諾(A·Cournot),德國的屠能(J·Thunen)和英國的傑文思(W·Jevons)等經濟學家在轉換穆勒的結構和研究範式方面肯定對花去馬歇爾20年心血的集大成之作《經濟學原理》影響不淺,但馬歇爾仍然代表一個時代的開端。馬歇爾的「原理」建立了一個較為成熟的經濟學的「靜態學」分析範式(這就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局部均衡分析法)。熊彼特在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出版50周年的紀念文章中說,從根本上說,與其說馬歇爾創造了還不如說他熟練地掌握了一種分析的工具,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真理,而是一個去發現真理的「 機械」。另外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馬歇爾也應該是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引路人。盡管我們都注意到,在他的《經濟學原理》中並沒有使用大量的數學和統計學,但正如許多經濟學家後來指出的那樣,他的「原理」是以數學為基礎的,他把數學這個偉大的工具隱藏起來了。

馬歇爾對經濟學的另一大貢獻可能就體現在他手下造就出來的一大批弟子了。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說,這是馬歇爾最重要的貢獻。庇古自然是馬歇爾最得意門徒和「劍橋學派」的繼承人,他還是現代福利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事實上,馬歇爾的經濟學是由庇古在劍橋為學生講授並大力傳播的。凱恩斯是馬歇爾和庇古的學生中不算最突出的一個,但毫無疑問,凱恩斯是當代最具影響的馬歇爾的弟子。

凱恩斯對經濟學的貢獻起源於他長期形成的貨幣思想的一系列發展。他在13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代表他思想發展三個階段的重要著作:《貨幣改革論》(1923)、《貨幣論》(1930)和《通論》(1936)。《通論》是一部把貨幣理論過渡到「宏觀經濟學」的革命性的著作。對於《通論》在經濟學說史上的意義的評價,我想再也沒有帕廷金的下面這段話更合適的了:「在《通論》中,我們又重新找到了真正的凱恩斯。這里(正如凱恩斯許多的著作和文章一樣)是這樣一個先知的鼓舞人心的聲音,他發現了一個新的真理,並且確信只有這個真理能挽救一個深深陷入各種危機與痛苦之中的世界。這是直接為了勸說全世界的經濟學家皈依新的教規和向錯誤的先知們作斗爭而發出的一種清晰而又雄辯的聲音,因為後者們剛愎自用地堅持早已被凱恩斯否定了的古典神話中的種種錯誤的教誨。這就是凱恩斯的著作和文章不但因其重大的科學成就,而且也因為其成為每個經濟學家所繼承的一部分文獻遺產而聞名於世的情況。還有誰不知道『在長期,我們都死了』(《貨幣改革論》,第56頁)這句話?還有誰不知道,『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其力量之大,往往超出常人意料。事實上,統治這個世界的就只是這些思想。許多實踐家自以為絕不受任何知識的影響,卻往往當上了一些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執政的狂人,自稱聽到了上帝的指示,實際上卻是從若干年前一些學術界劣等作者那兒拾取了一些怪誕的想法……比起思想的逐漸侵蝕力來,既得利益的勢力被過分誇大了。』」②

可是,凱恩斯的《通論》的寫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一個被稱為「劍橋園地」的具有傳奇色彩的氛圍中完成的。在20年代,埃奇沃斯去世後,凱恩斯擔任了英國著名的《經濟學雜志》的主編,並傾心於《貨幣論》的寫作。就是在這個時候,凱恩斯誠心地把曾向馬歇爾發難的義大利青年經濟學家斯拉法請到了劍橋。事實上,已經50歲的凱恩斯和一批25歲左右的劍橋同事和青年新秀組成了劍橋學術俱樂部的重要成員。在這個俱樂部里,除斯拉法之外,還包括拉姆齊這位年輕卓越的數學家和經濟學家,還有凱恩斯的得意門生卡恩(R·Kahn)和卡恩的大學同學羅賓遜夫人(J·Robinson)、以及後來大名鼎鼎的哈羅德(R ·Harrod)和曾榮膺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米德(J·Meade)。

提起拉姆齊,他傑出的才華和英年早逝(26歲)給這位劍橋的數學家的後代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拉姆齊與著名的數學家和博弈論專家馮·諾伊曼同生於1903年,每個人都只寫了一生中最有價值的3篇論文。拉姆齊的這3篇論文分別是討論主觀概率與效用的「真理與概率」(1926)、討論最優稅收的「對稅收理論的一個貢獻」(1927)和討論單一部門最優增長的「儲蓄的數學理論」(1928)。他的後兩篇論文均發表在由凱恩斯任主編的《經濟學雜志》上。「對稅收理論的一個貢獻」實際上開創並奠定了現代稅收理論的基礎,但一直到1970年,拉姆齊的這一論文才得以普遍的重視,這主要歸功於鮑莫爾(W·Baumol)教授等一批學者在70年代對規模經濟顯著行業的定價問題的集中研究。鮑莫爾還以「拉姆齊定價」為條目在《新包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中介紹了拉姆齊的這一重要貢獻。另外,在拉姆齊的這篇論文發表70年以後,從牛津剛轉入劍橋任教的米爾利斯(J·Mirrlees)教授因為發展了這一最優稅收理論而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拉姆齊的第3篇討論儲蓄的論文被凱恩斯在為拉姆齊撰寫的逝世訃告中稱為「對數理經濟學所作過的最卓越的貢獻之一」。
在「劍橋園地」,還有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她1922年入劍橋念經濟學,當時馬歇爾還健在,但主要是庇古給學生講授馬歇爾的經濟學。可以說她是馬歇爾、庇古和凱恩斯的學生。但同時也還是斯拉法、卡爾多(N·Kaldor)和卡萊斯基(M·Kalecki)的摯友,他們對馬克思的《資本論》有很深的研究。1928年她開始在劍橋工作,研究經濟學。她是「劍橋園地」的積極參與者。這個「園地」的定期討論會在30年代實際上正在孕育著凱恩斯的《通論》的初稿。羅賓遜夫人1933年出版的《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使年輕的她一下子走在了經濟學的最前沿。隨後她致力於對凱恩斯《通論》的闡釋和辯護工作。然而在30年代末,她與卡萊斯基的相遇改變了她後來對經濟研究的重點,也改變了她對馬克思經濟學的態度。她發現卡萊斯基已早於凱恩斯得出了後者的結論,而且卡萊斯基使用的是馬克思經濟學的語言。馬克思的整體社會觀深深吸引了她。1942年她出版了《論馬克思經濟學》,並於1956年出版了她開創性的、同時也可能使她最具影響力的作品《資本積累》。

人們今天為她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惋惜。曾經有人說,諾貝爾經濟學獎有兩大錯失良機的遺憾,而且都與羅賓遜夫人有關。一是它至今尚未授予一位女性經濟學家;二是它沒有授予羅賓遜夫人。然而,無論如何,作為「劍橋學派」的重要一員,她的個性正好驗證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哲學家的一句話:如果真正追求真理,最好做一個持異見的學者。

三、古典主義的新世界

觀瞻數百年來經濟學思想史之演進和成長,我們會始終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科學力量。是它的存在誘導並推動了一代代經濟學家恆久不懈的努力。沒有這種追求科學的精神,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經濟學面貌。80年代初,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和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將我帶入經濟學的。當然,那時我們念的《經濟學》是高鴻業先生依照1976年的英文第10版翻譯過來的,而今天出版的已是英文第16版的中文版了。

薩繆爾森在為他的《經濟學》1948年第1版的紀念本所寫的前言中風趣地說:「看到中世紀的三個正在勞動的人,喬瑟問他們在干什麼。第一個人說:『我在掙錢,錢還不少』。第二個人說:『我在把石頭和玻璃雕刻成美妙的形狀』。第三個人則聲稱:『我在建一座教堂』。當我撰寫《經濟學》的第一版時,我實際上在同時做這三件事,盡管我當時並不知道」。的確,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的成功是數百年來發展起來的經濟學的成功!作為在美國摘取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第一人(1970),薩繆爾森對經濟學的貢獻代表了過去的50年一代經濟學家在將馬歇爾經濟學體系的分析語言和圖式轉變成數理的推理方式方面所做的里程碑式的工作。薩繆爾森對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充滿信心和熱情。他25歲完成的博士論文於1947年出版,題為《經濟分析的基礎》,成為現代經濟學分析的經典。1966-1986年連續出版的5卷本《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集》(收入388篇論文)堪稱現代經濟學範式之非凡作品。

薩繆爾森成長的30年代,正是英國的「凱恩斯革命」和壟斷競爭理論的創新時期。薩繆爾森因之從芝加哥大學轉入了「合適的地方」——哈佛大學。在哈佛的5年學習以及後來在MIT的終身教職使薩繆爾森最終在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和美國的正統經濟學之間找到了一種「綜合」。然而,在薩繆爾森離開芝加哥時,弗里德曼、施蒂格勒這兩位後來先後於1976年和1982年榮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年輕人正在芝加哥念研究生,而且在30年代後期,芝加哥大學的經濟系正在形成以奈特和維恩那(J·Viner)為首的反對英國30年代的凱恩斯《通論》和壟斷競爭理論創新的「風格」。就是說,他們始終希望堅持凱恩斯之前的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據說是芝加哥大學的凡勃倫在1900年最先發明這個詞來描述馬歇爾的「劍橋學派」的),信奉自由市場制度和價格原理,後經西蒙斯(H·Simons)和德累克特(A·Director)等一代經濟學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所謂的現代經濟學的「芝加哥學派」。

至少在40-50年前,甄別「芝加哥學派」的最好方式是看看它的教授們對培養經濟學博士的苛刻要求。這種要求博士的候選人必須通過關於價格理論的淘汰率很高的考試。掌握應用價格理論的能力是每個念經濟學的學生必須樹立的明確目標。芝加哥學派的這個所謂的「教義帝國主義」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不過,盡管如此,在30年代的芝加哥經濟系,奈特捍衛新古典經濟學的方式還是與維恩那保持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奈特比較反對經濟學中的數理分析,而維恩那卻更欣賞經驗(計量)式的研究。有意思的是,在50-60年代出名的一批芝加哥的學生,特別是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瓦里斯(W·Wallis)等,雖然更忠實於奈特,但他們卻是十足的經驗實證主義者,對在經濟研究中採用計量經濟方法十分推崇和偏愛。

在西蒙斯1946年去逝後,芝加哥大學請來了年輕的奧斯卡·蘭格(O·Lange)來主講凱恩斯的經濟學(據說這樣做的原因是,校方試圖讓芝加哥在「宏觀經濟學」方面也有一些聲音)。但蘭格是一位傑出數理經濟學家,與芝加哥的亨利舒爾茨教授成為芝加哥的數理經濟學家。另一位舒爾茨這時候也調入了芝大並擔任了校長。他就是西奧多·舒爾茨,農業和發展經濟學家,他於1979年因為創造性地發展了「人力資本和教育」的經濟學分析而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50年代,實證經濟學的這一作風使芝加哥的確維持了30年代形成的傳統的連續性。但屬於「芝加哥學派」的經濟研究在方法上並不始終囿於統計和技術的分析。弗里德曼在1953年出版的《實證經濟學論文集》中對一套實證主義的方法作了最有挑逗性的表述(確實,後來曾引起薩繆而森的挑戰)。他認為,重要的不是假設的可靠性,而是理論的可檢驗性決定著對理論的選擇。但是,在芝加哥的少數經濟學家並不完全堅持這一「原則」,對他們來說,邏輯的一致性是理論的更重要的原則。

50年代以後,芝加哥在經濟學的理論創新方面有了更輝煌的成就。我在《新包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里查到的「芝加哥學派」的條目對此作了介紹。本條目的撰稿人里德寫道:「在50年代的中期和後期,芝加哥經濟學的研究范圍擴展到了傳統的教義之外。H·G·劉易斯(H·G·Lewis)應用價格理論解決『供需結合』問題(劉易斯,1959)和加里·貝克爾(G·Becker)關於種族歧視的論述(貝克爾,1957)是早期的兩個例子」。貝克爾由於在將價格理論成功地應用於家庭、教育、犯罪和婚姻等社會問題的分析而獲得了199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根據里德的概括,教義擴展的另一個領域是公司財務學。也許財務學與經濟學是相互獨立的學科,但在芝加哥那裡,把兩者革命性地聯系起來的是價格理論。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1958年關於股票價格和股息的創造性論文引發了後來的「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的誕生。接下來的創新是「理性預期」。這本不是芝加哥的經濟學家提出來的,但在以米勒為首的芝加哥商學院和以盧卡斯(R·Lucas)所領導的經濟系裡得到了「發揚光大」。事實上,公司財務學的發展引出的「有效市場」思想與理性預期的思想一脈相承。米勒和盧卡斯分別於1990年和1997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50年代芝加哥學派的最後一個創新是「法和經濟學」。「法和經濟學」的早期思想來源於對公共政策的經濟分析的嘗試。1939年芝大聘請西蒙斯來執教,西蒙斯開設了「經濟分析和公共政策」的課程。現在看起來,這是芝大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從西蒙斯倡導的政策分析中後來逐步發展出了由弗里德曼掌舵的「貨幣主義」和對法律的經濟學分析。對於後者,我們前面提到的德雷克特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創辦了《法和經濟學雜志》。不過,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的科斯(R·Coase)為法律經濟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新制度經濟學。他1960年發表在《法和經濟學雜志》上的著名的論文「社會成本的問題」被施蒂格勒稱之為「科斯定理」。科斯是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雖然人們對科斯的學說和「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正在加速度地進行著,但我始終欣賞這樣一句話:在科斯那裡,真實世界總是趨於走向帕累托改善。在我看來,這不僅是對「科斯定理」的最好概括,而且也是對芝加哥學派的最好定義。

(二)管理學
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組織內的集體學習能力,尤其是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的能力。
對於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這一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在於:因為核心競爭力具有稀缺難以模仿這些的資源特徵,對核心競爭力的重視和研究,實際上是將企業競爭優勢的生成問題轉化為維系競爭優勢的問題,進而賦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什麼認清、維護和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性命攸關」的。
過去,多元化經營的大公司可以簡單地指示下屬的各業務單元進入某個特定的終端產品市場,並要求這些業務單元能成為世界領先者。但是,隨著市場邊界迅速變化,目標市場往往變得飄忽不定,大公司如再沿用這一簡單做法,則難以創造新市場,也難以快速進入新興市場或在成熟市場戲劇性地改變客戶選擇的模式。
競爭優勢的真正根源是管理層整合整個公司的技術及生產技能而形成的公司能力,這些能力使得各項經營業務能夠迅速捕獲不斷變化的機會。多元化大公司好比一顆大樹,樹乾和主要枝杈是核心產品,較小的枝杈是些業務單元,樹葉、花朵和果實是終端產品,而提供滋潤、營養和穩定的根系則是核心競爭力。比如,索尼公司的縮微(Miniaturization)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
我們可以把核心競爭力視為組織內的集體學習能力,尤其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的能力。核心競爭力不僅涉及技術體系的協調一致,還與工作的組織、價值觀的傳遞有關。核心競爭力還是溝通、參與,以及對跨組織邊界工作的深刻認同。需要指出的是,培育核心競爭力並不意味著比競爭對手更多的研發投資,也不意味著垂直整合。
核心競爭力的獨特之處在於,越是使用,越是分享,它就越得到增強。核心競爭力不僅是把已有的業務抱成一團的粘結劑,而且還是新業務開發的引擎。象佳能公司一系列不同產品背後是幾個共享的核心競爭力。各種各樣的業務從表面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往深處的核心競爭力看,不同的業務恰恰是脈絡分明的。比如,正是佳能在光學、成像技術和微處理器控制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使它得以在復印機、激光列印機、相機和掃描儀這些看起來不同的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代表性文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羅伯特·海斯(Robert H. Hayes)威廉·阿伯內西(William J. Abernathy):關注企業長遠發展
過去20年間,因美國的經濟層越來越依賴一些幾近教條的管理原則。這些管理教條倚重冷冰冰的分析和華而不實的方法,輕視基於經驗的洞察力,因而無法把握戰略決策的微妙性和復雜性。結果,追求短期經濟回報的最大化成為許多公司壓倒一切的准則。
當今世界,大多數行業的成功都要求企業重視長遠發展,從而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美國管理者卻沉迷於那些看似實用的「管理教條」:鼓勵管理者重分析,輕洞察;鼓勵管理者追求短期的成本削減,放棄長遠的企業發展。事實上,恰恰是這些被管理者視為福音的管理教條在美國經濟日落西山的大潮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這些風靡全美的管理教條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財務控制管理。隨著企業的組織結構日益分散化,企業傾向於把利潤中心作為衡量管理者成敗的基本標准。這必然導致企業更依賴於投資回報率這樣的短期財務指標,並以此來評估管理者的業績。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人敢於嘗試創新,因為沒有人可以承受失敗帶來的後果。
企業組合管理。企業組合管理是「投資組合管理」概念在企業中的運用,即多元化經營。但是,假如運用這一理論的管理團隊缺乏實際經驗,只關注財務和控制,那就會把管理者推向一個極端:在安排資源時畏首畏尾,不敢承擔責任,不願冒風險。
市場驅動管理。1960年以來,美國公司把一個它們原本忽視的原則用得過於到家了:經營以客戶為導向。問題在於,運用市場驅動企業發展的戰略也有其局限性,因為客戶往往只看得到現有的產品,企業僅僅關注當前的客戶滿意度有可能會錯過未來的卓越產品。
事實上,企業得以生存和經久不衰的命門歷來如此:投資、創新、領先、創造從未有過的價值。只有如此,而不僅僅是充當控制者、市場分析家、企業組合管理者,才能造就市場先驅。
代表性文章:《管理教條:經濟下滑之罪魁》
亞伯拉罕·扎萊茲尼克(Abraham Zaleznik):管理者 ≠ 領導者
管理者和領導者是非常不同的兩類人。在動機、成長歷程以及如何思考和行動方面,兩者都截然不同。
什麼是培養領導者的最佳方法?各個社會各有其答案,而商界的答案是培養管理者就是培養領導者。但是這種機制雖然能夠保證控製得法、各方權力平衡和管理者勝任其職,卻不能保證組織富有想像力、創造性或者在道德上不偏離正軌。而且,管理者傾向於集體領導

⑻ 怎樣能夠找到國外優秀金融論文

找國外論文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使用GOOGLE搜索,盡管現在大部分論文都是收費的,但是有一部分教授會為了自己的學生而把論文下載並放在課程網站上。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論壇上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可供參考:bbs.cenet.org.cn
ps:
(回三樓)不用光盯著資源下載論壇,別的論壇,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金融學等都有大量的資料供下載,這些是不需要積分的,只需注冊即可。

⑼ 如何能夠看到國外優秀經濟論文

過刊上過刊資料庫JSTOR 找www.jstor.org

working paper去NBER working paper找

⑽ 論文的國外參考文獻在哪裡查找

論文的國外參考文獻可以在以下網站查找:

一、seek68文獻館

大型中外文獻資料庫整合,覆蓋全科。

二、EBSCO

共收集了4000多種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0多種全文電子期刊。該公司含有Business Source Premier (商業資源電子文獻庫)、Academic Search Elite(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等多個資料庫。涉及社會科學、人文、教育、計算機科學、工程、物理、化學、藝術、醫學等。

三、OCLC FirstSearch

是大型綜合的、多學科的資料庫平台,基本組資料庫包共有13個子資料庫,涉及廣泛的主題范疇,覆蓋所有領域和學科,所有信息來源於全世界知名圖書館和知名信息提供商。

四、Taylor & Francis

出版集團擁有200多年豐富的出版經驗,作為世界領先的學術性期刊、圖書、電子書及參考工具書出版社之一,出版的內容遍及人文、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科學技術和醫學等各個領域。

五、John Benjamins

電子期刊目前收錄90多種學術期刊,重點聚焦語言學、文學和心理學等研究領域。

六、NetLibrary

是世界上向圖書館提供電子圖書的主要提供商。

七、Blackwell

出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商之一。它所出版的學術期刊在科學技術、醫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等學科領域享有盛譽。

八、springer

Springer期刊的學科範圍包括:行為 科學、生命科學、商業與經濟、化學和 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地球和環境科 學、工程學、人文社會科學和法律等。

閱讀全文

與哪裡可以看國外前瞻的經濟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舒城地區的經濟怎麼樣 瀏覽:105
摩登愛情歌曲什麼意思 瀏覽:493
經濟思想史考研怎麼樣 瀏覽:171
在婚姻中出現問題怎麼辦 瀏覽:886
事業編和學歷選哪個 瀏覽:582
美兆健康體檢中心股東有哪些 瀏覽:107
md是什麼經濟 瀏覽:908
寶媽如何兼顧好家庭和事業 瀏覽:808
學佛以後如何面對支離破碎的婚姻 瀏覽:256
短一點的鬼故事有哪些 瀏覽:778
小天才口袋故事怎麼退出 瀏覽:603
經濟學編程有什麼用 瀏覽:950
什麼被稱為經濟四大名旦 瀏覽:251
copd是世界范圍內什麼健康問題 瀏覽:383
深圳哪個海邊比較經濟實惠 瀏覽:457
愛情可以分解成什麼字 瀏覽:1
情義和愛情如何選擇 瀏覽:188
在現實面前如何追求幸福感 瀏覽:506
婚姻平淡期怎麼守護 瀏覽:793
如何完善非經濟報酬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