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較一下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和遼寧的經濟
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和遼寧的經濟。
福建
2014年,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55.76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4.9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515.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525.4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3472元。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3828.02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362.29億元;公共財政支出3300.70億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
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國人均GDP6100美元,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全省生產總值(GDP)4015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222億元,分別增長1.4%、7.1%和8.7%。人均GDP為729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78美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7:47.8:47.5調整為4.4:47.7:47.9。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6%。
2014年,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21億元,增長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
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江蘇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現江蘇地區就誕生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秦統一中國後,隨著鐵器農具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今江蘇地區與中國一樣,經濟呈總體發展的歷史走向,同時也表現出歷史階段性和區域差異性的自身特點。 歷史上,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江蘇經濟取得長足的進步。其間雖然走過一段彎路,但早期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興辦的大量廠礦,卻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江蘇歷經鄉鎮企業崛起、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創新驅動等幾個階段,江蘇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以「創業創新創優」為載體,「爭先領先率先」為動力,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紀末,江蘇基本邁入小康社會,蘇南部分地區在中國率先實現初步現代化。「十一五」期間,GDP連續跨過2萬億、3萬億、4萬億元大關,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江蘇綜合經濟實力在中國一直處於前列。201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88.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34.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05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396.5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81874元。
江蘇縣域經濟發達,2013年,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江蘇占據18席,其中5個居百強前10位。
截至2013年底,江蘇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31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總量達38個,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達21個,江蘇繼續保持中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發展最好的領先優勢。
2014年,江蘇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7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30396.5億元,佔GDP比重達46.7%;建築業總產值2459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09.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33.1億元;進出口總額5637.6億美元。
2014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52.8億元。
2014年,江蘇城鎮化率為65.2%。
2015年,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3—2014)》藍皮書顯示,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第一位。
山東
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2014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GDP)5942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9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8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0.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087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9911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26.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3965.6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175.9億元。
遼寧
2011年遼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突破2萬億元,達到2202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2.1%,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實現了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7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15.6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2150.7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增加值7959.6億元,增長10.5%。生產總值三次產業構成為8.7∶55.2∶36.1。人均生產總值5029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1.6%。
2013年遼寧生產總值2707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21.6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4269.5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10486.6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變為8.6∶52.7∶3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68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6%。
2. 中國新增七大自貿區是哪些,遼寧省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遼寧位列其中!肩負的使命任務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大連作為遼寧的龍頭核心城市,有責任更有能力,把國家交給遼寧的任務完成好。
遼寧自貿試驗區從申辦到落地,凝結全省的智慧和努力,鑒於大連獨有的經濟開放等優勢,以及在遼寧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申辦過程中,大連上上下下付出的心血格外多。如今政策落地,既體現了國家對遼寧的重視,對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支持,也體現了對大連勇闖、敢拼、肯干,能夠率先走出一條改革創新之路的肯定和信心。
當務之急,是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搶抓機遇,奮楫爭先,主動作為。一方面,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全力以赴形成建好自貿試驗區的合力。聚焦國家給遼寧的定位,率先在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上取得跨越式的突破,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打出大連樣板。另一方面,要放開膽子、甩開膀子、邁開步子真抓實干,讓政策紅利充分落地,深層次釋放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活力,為企業搞好服務、提供一流的發展平台,讓企業在創新中蓄積發展動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要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成為國家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國家對遼寧給予重任,遼寧對大連寄予厚望。自貿試驗區的利好政策,既振奮精神、提振信心,對大連也是極大的考驗。民間有句俗話,鍋支好了,菜備齊了,能否做出豐盛的大餐,就全靠本事了。大連歷來走在全省乃至全國改革創新的前列,始終貫徹落實國家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堅定不移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落實發展新理念,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檔進位,加快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率先振興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設立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我們有準備、也有能力,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務。蹄疾步穩、久久為功。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努力拚搏下,我們一定能夠為遼寧振興發展作出貢獻,向國家交出一份滿意的大連答卷!
3.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要實話的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很好的學校。學校有財經學院、商貿學院、管理學院、工藝美術學院、數字信息學院、旅遊與康養學院、培訓與繼續教育學院等7個二級院,擁有財經商貿類、公共管理類、工藝美術類、應用工程類共計30餘個專業。
學校有教職工53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近400人、「雙師型」教師近300人。擁有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等3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立項項目1個。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其他情況簡介。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並修,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專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效創業大賽成績顯著。
學校共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8項,省級、國家級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大賽獎項71項,省級、國家級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獎項243項,省級、國家級「挑戰杯——彩虹人生」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獎項49項。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高職)綜合排名全國第123名、全省第3名。
以上內容參考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簡介
4. 你聽過本溪、鐵嶺、阜新這幾座北方城市嗎,經濟發展水平如何
阜新,阜新是遼寧省經濟總量最低的城市。但其實阜新還是有發展潛力的。它是我國一個非常奇特的城市。雖然是一座北方城市,但卻還有著獨屬於南方城市的極度溫柔。所以,在阜新,你可以體驗到南北文化的融合之美。你覺得阜新在2019年有翻盤的潛力嗎?你看好它的發展嗎?
5. 你覺得大連市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第二個城市是鞍山,鞍山也是一個潛力較大的城市,鞍山現在的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第三產業。鞍山的經濟主要是由商貿物流為主。因為鞍山的位置重要,也是一個沿海城市,理所應當交通發達,也是很方便其他地區來進行商貿交易。所以,鞍山現在的潛力點在第二產業,加大對服裝,箱包等的投資,通過加大自己能夠承載的貨運量來加大經濟力度,讓自己的交易量變多,讓自己能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利益。鞍山,你覺得它憑借發展第二產業能否登上潛力最大的寶座呢?
6. 遼寧大連這座城市發展如何呢
不過大連還是很值得前往的去處,它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加上便利的交通,給它的經濟總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大連金石灘就是理想的去處,走在每塊石頭路上可以更好放鬆心情,緩解壓力。其次還有俄羅斯風情街等,可以盡情去購物,也能品嘗各種特色美食,拍攝出一幅幅唯美的畫面。對於東北最「奇葩」的城市,不吃東北菜,不說東北話,滿嘴都是山東味,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呢?是否打算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