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今中外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A 艾倫·格林斯潘 阿馬蒂亞·森 經濟學家阿爾文·漢森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 阿瑟·塞西爾·庇古 B 保羅·薩繆爾森 巴曙松 C 克萊夫·格蘭傑 大衛·李嘉圖 弗里茲·馬克盧普 曹·國正 D 道格拉斯·諾斯 丹尼爾·麥克法登 丹尼爾·卡納曼 戴爾·喬根森 E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F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芬恩·基德蘭德 樊綱 G 綱納·繆達爾 經濟學家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H 赫伯特·西蒙 華西里·列昂惕夫 哈里·馬科維茨 J 簡·丁伯根 佳林·庫普曼斯 加里·貝克爾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約翰·海薩尼 詹姆斯·莫里斯 詹姆斯·赫克曼 約翰·馮·諾伊曼 雅各布·馬爾沙克 江林 K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L 勞倫斯·克萊因 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索洛 羅納德·哈里·科斯 拉格納·弗里希 羅伯特·約翰·奧曼 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經濟學家羅拉爾·德布魯 約翰·理查得·尼古拉斯·斯通 萊因哈德·澤爾騰 里昂·瓦爾拉斯 路德維希·馮·密塞斯 郎咸平 林毅夫 賴偉民 M 米爾頓·弗里德曼 莫里斯·阿萊斯 默頓·米勒 邁倫·斯科爾斯 邁克爾·斯賓塞 N 納索·威廉·西尼爾 厲以寧 O 奧斯卡·莫根施特恩 P 保羅·克魯格曼 Q 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勒 喬治·阿克爾洛夫 R 羅伯特·福格爾 小羅伯特·盧卡斯 羅伯特·默頓 羅伯特·恩格爾 S 桑福德·格羅斯曼 水野溫氏 T 特里夫·哈維默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V 弗農·史密斯 W 維爾弗雷多·帕累托 威廉·阿瑟·劉易斯 威廉·夏普 威廉·維克瑞 威廉·配弟 魏傑 X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 西奧多·舒爾茨 謝國忠
2. 國外著名經濟學家都有哪些
羅伯特 蒙代爾、N.格里高利·曼昆、保羅·克魯格曼、芬恩·基德蘭德、弗農·史密斯等。
1、羅伯特 蒙代爾
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
2、N.格里高利·曼昆
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1958年2月3日出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9歲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03年走入政壇,著有《經濟學原理》。
3、保羅·克魯格曼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猶太人,畢業於耶魯大學經濟學專業,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理論研究領域是貿易模式和區域經濟活動。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 。
4、芬恩·基德蘭德
芬恩·基德蘭德(Finn E. Kydland,1943年12月1日出生於挪威斯塔萬格附近)是一位挪威著名經濟學家。2018年9月,訪問北京大學,並獲聘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榮譽教授。
5、弗農·史密斯
弗農·洛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1927年1月1日-,加利福尼亞查普曼大學法學院和商學院教授、喬治·梅森大學多學科研究中心經濟學研究學者、莫卡托斯中心成員、國立中山大學名譽博士。
3. 當代著名經濟學家
宏觀經濟方面:蒙代爾,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稱為「歐元之父」,主要研究國際金融,開放條件下的宏觀經濟。
保羅·克魯格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主要研究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
羅伯特·盧卡斯,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性預期學派的創始人。
本·伯南克,美聯儲主席,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在大蕭條理論,貨幣政策方面有所建樹。
樊綱,現在國內比較知名的經濟學家。
斯蒂格利茨,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信息經濟學方面很有作為,曾在世界銀行和IMF任職。
曼昆,學經濟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人。
傑弗里·薩克斯,休克療法之父和臨床經濟學創始人,對發展中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比較了解。
埃德蒙·菲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修正了宏觀經濟中的「菲利普斯曲線」,加深了人們對失業和通貨膨脹的了解。
農業經濟學方面:北大林毅夫,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他的老師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舒爾茨·現代農業經濟學創始人,著有《改造傳統農業》,可惜已經逝世了。
張五常,在農業制度方面比較突出。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哈佛大學博士著有《農業與工業化》,獲得過大衛·威爾士獎。
4.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有哪些
米爾頓·佛利民
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 他提倡自由市場經濟,在大部分情況下反對政府幹預,其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及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
艾倫·格林斯潘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出生於1926年,美國經濟學博士,美聯儲前主席。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定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金融界評論:「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都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笨蛋!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這是一九九六年美國大選前夕《財富》雜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號。
米爾頓·弗里德曼
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2006)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資本主義與自由》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都有極大影響。
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他改寫了通貨膨脹和利息理論;蒙代爾教授與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共同倡導利用貨幣方法來解決支付平衡;此外,他還是供應學派的倡導者之一。蒙代爾教授撰寫了大量關於國際貨幣制度史的文章,對於歐元的創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寫了大量關於"轉型"經濟學的文章。
大衛·李嘉圖
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英國產業革命高潮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他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經濟理論中的精華,使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最高峰。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發表了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他也因此成為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他主張進行議會改革,還提出一系列經濟主張,反對穀物法,宣傳自由貿易,批評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建議進行幣制改革等。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是劍橋大學教授,也是英國正統經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他於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被看作是與斯密《國富論》、李嘉圖《賦稅原理》齊名的劃時代的著作,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替換了古典經濟學體系.其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5. 求最著名的十個經濟學家
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家,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大衛·李嘉圖,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牧師(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年2月13日-1834年12月23日)。英國教士、人口學家、經濟學家。以其人口理論聞名於世。
薩繆爾森和他的導師漢森是凱恩斯主義在美國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涉及經濟理論的諸多領域,例如一般均衡論、福利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等。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國當代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
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
阿瑟·拉弗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1941年8月14日- ),美國經濟學家,南加州大學教授,供應學派代表人物。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線」而著稱於世,並當上了里根總統的經濟顧問,為里根政府推行減稅政策出謀劃策。
6. 西方經濟學大師有哪些
主要的西方經濟學家有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凱恩斯等。
1、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所創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一起並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凱恩斯也為地名,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港城市。位於大陸東北部太平洋沿岸,瀕特里尼蒂灣,在布里斯班西北1380公里。
2、大衛李嘉圖: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早期是交易所的證券經紀人,後受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的影響,激發了他對經濟學研究的興趣,其研究的領域主要包括貨幣和價格,對稅收問題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圖的主要經濟學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書中闡述了他的稅收理論。1819年他曾被選為上院議員,極力主張議會改革,支持自由貿易。李嘉圖繼承並發展了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他認為限制政府的活動范圍、減輕稅收負擔是增長經濟的最好辦法。
3、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亞當·斯密,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母親瑪格麗(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的女兒。亞當·斯密一生與母親相依為命,終身未娶。
拓展資料:
一、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就是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志,西方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斯密、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西方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二、西方經濟學研究內容:
西方經濟學它主要介紹流行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現代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現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業經營,還大膽解說政府日益加碼的經濟調控。它既贊美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效率優勢,也無情的剖析市場機制在不少領域資源配置上的諸多缺陷。西方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動態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7. 當今中國十大經濟學家
厲以寧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毅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 、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全國政協常委 、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
張維迎
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同時兼任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20多年來,他以一個獨立學者的立場,積極參與到中國改革實踐的洪流中。他是國內最早提出並系統論證雙軌制價格改革思路的學者。2000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當選為「CCTV200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發表了《理性思考中國改革》的長文,將有關改革的爭論推向了一個高潮。
郎咸平
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畢業於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博士學位。被中國國內媒體稱為「郎監管」,素有「郎旋風」、「最敢說真話的經濟學家」之稱。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
陳志武
1986年去美國留學,放棄了攻讀7年的計算機專業,轉而學習經濟,並於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1990-1995年任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學副教授
1999年轉任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於2010年11月18日,被中國交通銀行委任為非執行獨立董事。
吳敬璉
是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當代中國傑出經濟學家、著名市場經濟學者、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歷屆總理的座上賓,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李季
中國主流經濟學專家,原天津市教委主任,中國著名經濟師,畢業於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國著名投資高級經濟分析師, 中央台著名股評專家, 中央電大市場營銷學教授,是諸多企業家的經濟戰略顧問,長期專注經濟發展戰略及商務合作研究,多次參加全國高層經濟論壇,對未來經濟趨勢的剖析極具影響力,其獨到的見解、精闢的分析讓眾多國內外企業家在多變的環境中找到了路標。
錢穎一
中國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斯坦福大學、馬里蘭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2006年10月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8. 中外著名經濟學家有哪些
吳敬璉,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個人簡歷:
1930年1月24日生於南京。1948年考取金陵大學文學院,因病於1950年正式入學,入學後轉入經濟系學習。1952年高等院校調整,金陵大學經濟系並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1953年大學畢業,1954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1955-1956年跟後來在柯西金時期成為著名改革派經濟學家的前蘇聯專家阿·畢爾曼學習,研究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問題。1956-1957年參加全國范圍的體制調查和體制改革研究。他參加了孫冶方主編的《社會主義經濟論》和於光遠主編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寫作。在這一期間,他的理論文章,如與林子力合寫的《全民所有制經濟論》等,特別是為於光遠主編的《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寫的《社會主義的<經濟表>》,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1960年發表在《經濟研究》上的《社會主義的過渡性》一文,被國外某些學者認為是一篇某種原則上區別於前蘇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體系的代表作。
1976年以後,他進入了工作最緊張、成果最豐富的時期。1977年他較早對大寨「左」的口號和做法提出了公開的批評。他還參加了「按勞分配討論會」的籌劃和組織工作,在經濟理論方面對極「左」思想發起了系統批判。從1979年開始,他把研究的重點逐步轉向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的比較研究方面來。在這種研究的基礎上, 逐步形成了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的想法。他和其他經濟學家一起, 為在中國開辟比較經濟體制研究這個新的學術領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82年和別人合寫的《關於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經濟屬性和商品經濟屬性》和《試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調節方式》等文章,鮮明地提出社會主義經濟具有商品經濟的屬性。
1983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研究員,1984年7月訪美歸來。他在調查研究中發現某些簡政放權的措施,使得地方封鎖割據現象加重,而企業並未獲得應有的自主權,於是在中國經濟學文獻史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性分權」和「經濟性分權」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分權的概念,指出必須避免走行政性分權的道路。1985年2月發表了《經濟改革初戰階段的發展方針和宏觀控制問題》。指出,為了保證經濟改革能夠平穩進行,首先需要創造一個宏觀經濟關系比較協調,市場不太緊張,國家財政,物資後備比較寬裕的良好經濟環境。此後,他針對現實經濟中的問題,進一步論述了以上觀點,並提出對改革目標和實施步驟作出總體規劃的時機已經成熟。1985年11月,他領導一個課題組對「六五」時期的經濟發展經驗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在以《正確處理經濟建設、體制改革和提高人民生活三者的關系》為題的報告中提出,中國正處在二元經濟迅速向現代經濟轉化的階段。在這個經濟發展階段,必須始終十分注意經濟效益的持續提高,十分注意社會資金的積累,恰當地把握農業人口向非農業轉移的速度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1986年初,他參加了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研討小組的工作。他有機會將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統整理。這一時期,他寫的《關於改革戰略選擇的若干思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發展和改革的經驗總結》等文章,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和高度評價。
主要研究領域
理論經濟學
比較制度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政策
9.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有哪些
羅伯特 蒙代爾(ROBERT A.MUNDELL),他分析,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不同匯率制度下和他的分析,最優貨幣區。 蒙代爾教授被譽為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他系統地描述了什麼是標準的國際宏觀經濟學模型;蒙代爾教授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相結合理論的開拓者;他改寫了通貨膨脹和利息理論;蒙代爾教授與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共同倡導利用貨幣方法來解決支付平衡;此外,他還是供應學派的倡導者之一。
N.格里高利·曼昆 (N. Gregory Mankiw,1958年2月3日-) 29歲時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現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當教員時,講授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和經濟學原理。還曾做過帆船運動教練。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1953年2月28日)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理論研究領域是貿易模式和區域經濟活動。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克拉克經濟學獎,200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現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與匯率變化理論。他創建的新國際貿易理論,分析解釋了收入增長和不完善競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1933年-)
「現代宏觀經濟學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
美國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外交事務、國家安全、核戰略以及軍備控制方面的研究專家,也是有限戰爭理論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1940年-)
經濟學家,「新商業周期理論之父」,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芬恩·基德蘭德(Finn E.Kydland,1943年-)
挪威經濟學家,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因在「經濟政策的兼容性和經濟周期背後的驅動力」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克萊夫·格蘭傑(Clive W.J.Granger,1934年)
經濟時間序列分析大師,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
實驗經濟學之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 1934年-)
現代行為經濟學大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10. 世界經濟學家排名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後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Kirkcaldy)。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家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Glasgow)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40~1746年間,赴牛津學院(The Oxford Academy)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1750年後,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這時期,亞當·斯密於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大衛李嘉圖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早期是交易所的證券經紀人,後受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的影響,激發了他對經濟學研究的興趣,其研究的領域主要包括貨幣和價格,對稅收問題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圖的主要經濟學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書中闡述了他的稅收理論。1819年他曾被選為上院議員,極力主張議會改革,支持自由貿易。李嘉圖繼承並發展了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他認為限制政府的活動范圍、減輕稅收負擔是增長經濟的最好辦法。
弗里德曼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國當代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有趣的是,弗里德曼是另一位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法律經濟學奠基人亞倫·戴雷科特的妹夫。其著作《資本主義與自由》於1962年出版,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都有極大影響。
凱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