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2020年gdp總量是多少
中國2020年的GDP是人民幣1015986億。
數據顯示,全年GDP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3.9%。
2020年,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總量也實現了百萬億的歷史性突破。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數據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義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
Ⅱ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多少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14.7萬億美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折算,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佔世界經濟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
過去20年,中國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總量規模已是原來的10倍,糧食總產量、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高速鐵路營運總里程、5G終端連接數均居世界第一。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現代服務業持續發展。
「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寧吉喆說。但他強調,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其他簡介
202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繼續縮小。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持續穩步的經濟增長將為世界財富版圖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改變。
按照中共中央對未來發展規劃的預期,203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新發展階段,中國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Ⅲ 2020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達1015986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劃出了漂亮的V型反轉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所長汪同三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份漂亮的答卷,與黨中央的果斷決策和中國經濟強勁韌性是分不開的。
下一步我們要立足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進一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方面下功夫,尤其要處理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之間的比例關系。
(3)中國經濟總體量是多少萬億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0二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中央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
Ⅳ 中國gdp2020年總量是多少
1015986億元。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101.6萬億元,摺合美元約14.7萬億美元。從經濟規模來看,2020年是2010年的2.5倍,是2000年的10.1倍,「十三五」時期經濟總量翻番目標圓滿完成,並且經濟規模擴張速度仍然較快。從經濟增量來看,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9年增長了2.95萬億元。
具體數據:
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5%。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7個百分點。
Ⅳ 中國gdp2021年總量是多少
中國gdp2021年總量是1143670億,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43670億,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中國GDP體量相當於4.2個德國。英國3.2萬億,強弩之末的日不落,中國GDP體量相當於5.6個英國。
GDP的作用
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意味著就業機會的增加,同時,伴隨經濟的增長,新的社會需求形成,進而決定市場物價水平的變化,總需求若明顯高於供給增長,則會導致物價水平上漲,反之,則可能出現通貨緊縮。
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反映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
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指標相結合可以計算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綜合指標。
從中長期看,GDP指標與大宗商品價格呈現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經濟走勢從需求端等方面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可以通過對GDP的預測來大致判斷大宗商品在中長期的價格趨勢。
Ⅵ 中國經濟體量有多大
中國經濟體量已經超過歐盟各國之總和,達到美國的77%。
去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1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有望超過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門檻。這確實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了2021年的GDP數據,我國2021年GDP為1143670億元,按照美元人民幣1比6.45元的匯率計算,我國去年的GDP達到了17.67萬億美元,我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1.26萬美元,很可能會進入全世界各國的前70名,超過了世界人均GDP的平均線,已經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咱們姑且不說人均,因為我國有著14億的龐大人口規模,在任何人均數字上我們即便成績再顯著,也總是讓人們覺得不那麼顯眼。我們就說總量,這個17.67萬億美元的規模,大家可能覺得沒概念,但是說到已經超過了美國的77%,就很形象了。
之前咱們在節目中就講過,二戰後,美國是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在經濟上跟美國差距巨大,它的超級大國身份是靠軍事實力拚上來的,美國的經濟規模在全世界一騎絕塵。在冷戰期間,在蘇聯的鼎盛時期,蘇聯的經濟總量也只有美國的七成。
當時做為西方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最輝煌的時候,經濟總量曾經達到了美國的70%,但是很快就被美國採用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給打了下去,從此日本就進入了所謂失去的20年,後來又變成了所謂失去的30年。
總之,日本是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在經濟總量上追趕美國的能力。所以有一個說法,就是如果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70%,美國都絕不會允許,都會被視為是威脅美國的霸權地位,會竭盡所能把你給打下去。
所以,當中國的GDP在2020年第一次超過美國的70%的時候,很多人擔心美國會不會上演當年對付日本的那一套,把中國給打下去。我當時就在節目中說了,不用擔心,今天中國所面對的美國的打壓遠遠超過當年的日本,美國要能打他早就打了,只不過中國不是日本,美國想打也沒能力打。
Ⅶ 2021年中國GDP超114萬億元,在世界排名第幾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8.1%,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在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到了114.4萬億元,突破了11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我國總體的發展速度已經遠超西方國家,人民的年平均收入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接下來的每一年,我國都應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且要立足發展新階段,通過我國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探尋多方面的發展方法來穩固我國的經濟增長。相信在2022年我國能有著更好的發展方向和更高的經濟排名,進一步增強我國在世界的地位和我國的綜合國力。
Ⅷ 中國經濟總量是多少啊
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2020年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元,增長2%左右。
宏觀調控
1、調節消費、儲蓄和投資的關系。
2、調節內需與進出口。
3、以需求調節為主的短期供求平衡和以供給調節為主的中長期供求平衡實現總供求關系的基本平衡,可以從總需求和總供給兩個方面進行調節。
Ⅸ 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的多少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202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概念
含義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一般在最終消費品市場上進行銷售。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Ⅹ 2020中國gdp總量為多少
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運行穩定恢復,就業民生保障有力,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
(10)中國經濟總體量是多少萬億擴展閱讀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義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07元,名義下降3.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13元,名義增長2.9%。
寧吉喆指出,總的來看,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穩就業保民生成效顯著,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應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下一步,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