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政府如何共享經濟

政府如何共享經濟

發布時間:2022-06-09 19:16:48

A. 政治角度看共享經濟

①黨在促進分享經濟中,要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依法執政,提高執政能力。
②黨在促進分享經濟中,制定大政方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的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政府:
①政府在促進分享經濟中要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凝聚智慧,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多元互動,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②政府在促進分享經濟中,要正確行使職能,提供更加智能與高效的管理和服務,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更好地對人民負責。
③政府在促進分享經濟中要依法行政,審慎用權,接受人民的監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B. 共享經濟是什麼意思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

C.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成果的共享,國家制定了哪些政治措施

(1)取消農業稅
(2)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3)實施下崗人員再就業工程
(4)實現「兩免一補」政策
(5)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D. 什麼事是共享經濟

一、什麼是分享和共享

分享經濟和共享是2017年最火的概念!為什麼政府報告里都說是分享經濟,而自媒體口口聲聲都是共享經濟?分享和共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1、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經濟?經濟就是物質的生產、轉換和財富分配過程。

2、互聯網分享經濟是通過互聯網分享和連接技術優勢(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社會的結構進行優化,對傳統社會資源精準連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人人都能零成本參與創造財富共享財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共享消費,消費定製生產,逆向打通生產製造業實現流程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中國製造2025);分享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完美、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3、共享是資源共享,是將分散、閑置和過剩的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平台整合起來實現價值最大化,共享是一種商業模式不是經濟行為。現在所謂的共享單車、共享住宿等共享經濟其實是自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偽概念,是互聯網時代的分時租賃。互聯網共享就是免費商業模式,通過整合分散基本飲食資源為入口,通過免費模式創新多元化消費,創造需求創新生產方式,從共享消費到共享廚房到共享農庄到共享工廠,共享不是資本游戲而是創新型普惠商業模式,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網路已經為共享消費提供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

二、分享和共享之間的區別

1、分享是方向!分享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是從互聯網技術為入口,以分享和連接為抓手,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引導消費,消費定製生產的系統化運營,實現人人參與公平競爭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

2、共享是方法!通過整合分散、閑置和浪費的基本飲食資源,因為飲食消費是所有消費的根和源頭,是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通過飲食消費創造消費(買健康蔬菜送智能手機,送旅遊、送冰箱……)只有免費才能積累客戶;只有免費才能人人參與形成規模優勢和經濟效益;只有共享消費才能生產出有價值的數據;只有共享消費才能形成信息數據鏈,具備向人工智慧商務演進的條件和基礎。

3、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才是互聯網經濟正確的提法和概念。因為分享經濟的本質是改變財富生產和財富分配方式,最終定製生產,這才符合新經濟的定義。共享消費是免費模式,只有免費才符合互聯網經濟的特徵,因為微信QQ、網路、360、淘寶天貓、今日頭條都是免費的。不是免費模式的互聯網經濟只不過是新瓶裝老酒的傳統商業模式.。

三、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的基礎平台

就像傳統經濟需要實體店平台;電商經濟需要淘寶天貓平台;分享經濟需要的是互聯網價值共享平台和消費資源共享平台,人人免費參與,拿來就用無用就走。

E. 如何發展共享經濟

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經濟以其「享用」而非「佔有」、「物盡其用」的特點,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盤活了社會閑置的資源,彰顯出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它一方面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使用價值放大,讓人們共享經濟紅利;另一方面它孕育著公平分享、公平誠信、節約環保等文明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共享經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利器。
共享經濟是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助推器。共享經濟的核心是盤活存量經濟,是對閑置資源的再利用。作為共享行業的一大代表,滴滴出行,尤其是順風車業務的開展就最大限度降低了司機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資源與時間,為社會的資源配置創造了新模式。面對機動車激增後出現的停車難、停車貴的煩惱和部分停車位閑置的現狀,馮志東創辦了「共享停車」,緩和了兩者的矛盾;與此同時,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推動了資源的綜利用。由此可見,共享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閑置經濟,其發展壯大打通了經濟的神經末梢,促進了社會資源最大化利用。
共享經濟是檢驗國民素質的放大鏡。當前共享經濟成為社會各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其在促進經濟增長、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也全面暴露出了國民素質存在的問題。確實,共享單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共享經濟一直也在頻頻的爆出醜聞。如共享單車押金問題、損毀現象與單車亂放現象。毫不誇張地說,共享經濟如同一面放大鏡,無情地折射出了國民素質過去未曾顯現出的醜陋。但我們仍要清醒地認識到共享經濟不僅意味著資源的共享,更意味著文明的共擔,進一步破解共享經濟與國民素質的「悖論」,切莫讓國民素質成為制約共享經濟發展的短板。因此,「共享經濟」需要共享發展經濟需要多方保障,企業、群眾、保險機構等不可或缺。
共享經濟是倒逼政府職能轉變的催化劑。正如同濟大學特聘教授諸大建說,「當下我國分享經濟的確存在一些亂象,很多所謂共享只是虛有其表。但現在的共享經濟仍然處在嬰兒期,不宜用「偽共享」來否認共享經濟創新」。確實,在共享經濟面前,對於如何規范共享經濟的發展,為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困局,政府如果能更好發揮行政職能就尤為重要。可行的辦法是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合作治理的模式,通過政策法規、消費者參與、行業協會自律、三方數據平台委託等方式進行共同管理,真正讓共享經濟造福人類。
在共享經濟經歷了「井噴式」發展後,目前已進入一個拐點,面臨著重構調整的重任。正如李克強總理所提到:「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我們要順應經濟發展的潮流,以接納的姿態擁抱共享經濟,盤活社會閑置資源,激活經濟增長潛力,也要逐步提升國民素質。相信在共享經濟的助推之下,中國經濟必將如虎添翼,開啟一個令人振奮的新時代。

F. 為共享發展成果黨和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第一條 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制定實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發展分享經濟,建立網路化協同創新體系。

G. 共享經濟在中國如何落地

文 | 林超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發布

林超
廳客app聯合創始人&CEO
成功創辦過三家高科技和互聯網消費類公司,中山大學數學和金融雙學位,在廳客的第二職業是:人類學家。廳客目前獲得PreA 數千萬人民幣融資。在1月8日舉辦的2016大數據生態縱覽峰會·共享經濟分論壇上,林超分享了他關於共享經濟在中國應用的觀點。本文是他主要觀點的集中體現,收錄在此,以饗讀者。

最近CCTV財經頻道製作了一期共享經濟的節目,節目提到「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新時代被開啟了」。共享經濟的話題在中國又熱起來了。這一次,可能不再是虛火。

當影響人類社會變遷的兩股推動力——技術&文化逐漸成熟後,它必將推動共享經濟的成熟。
文化方面,事實上21世紀我們正在回到一個更加具有親密感,具有普適信任,社會資源更加頻繁流動的交易文明。這似乎是繞一個大圈,將回到人類交易文明最初的狀態。
技術方面,實名社交網路、移動設備普及、移動支付、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五項技術的成熟,使得一個隨時隨地、有高度信任基礎和支付便利性的創新基礎架構被搭建起來。也使得我們在現代都市裡極大的擴大的「自己人」的范疇成為可能。

那麼,共享經濟在中國該如何落地?

首先,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但在中國卻是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那麼發源自美國的共享經濟成功模式遷移到中國來適用嗎?

我們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第一張是《經濟學人》雜志某一期專門探討共享經濟主題的封面:

從這張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是怎麼理解共享經濟的。
總結起來,我們看到了兩樣東西:
第一:人不多
第二:東西很多

第三:天!很!藍!!(冒著被批評數學不好的風險也要說出來) 所以美國共享經濟的關鍵在於:不要增加更多東西了,讓多餘的東西流轉起來吧。
好了,接下來第二張圖回到我們偉大的祖國!

中國什麼最多?沒錯,就是人!跟人比起來,中國的汽車,房子都是配角。當美國群眾一直在發愁自己家的東西、房間、車怎麼這么多,如何利用起來的時候,中國群眾在發愁的是自己掙的不夠多,工作不夠好,沒時間旅行,地鐵太擠,吃飯太貴!
所以: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其實在中國就是一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
關於再就業和掙外快,我們來看看去年兩家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大家可能並不了解的公司。
一個是達達快遞,一個是回家吃飯。這兩家公司對應的共享經濟模式在美國並沒有特別成功,但是放在中國卻顯得前途無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都成功的應用了移動互聯網蓬勃帶來的新技術能力,解決了以前無法解決的特定人群勞動力的碎片剩餘價值釋放的問題。
坦率的說,中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如果不了解中國的人口特徵,沒有最起碼的社會學素養。恐怕在創業方向的判斷上,要吃很大的虧。

第二,在中國落地就要抓住中國特色的機會

那麼,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到底有什麼主要特徵呢?如果你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那麼這里有三個維度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國的獨特性。

城市維度

我們可以把中國的城市抽象成:鄉鎮、四線城市、三線城市、二線城市、一線城市,五個層次。

學歷維度

中國的勞動人口的學歷維度可以分為:小學學歷,初中學歷,高中學歷,大專與普通大學學歷,211/985大學學歷。

年齡維度

年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信息文明高速發展推動的年齡代際更迭使得每個年齡層的互聯網使用者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模式。所以,我們先粗略的把用戶分為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把這三個維度組織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三維的勞動力人群劃分圖:
上圖,實際上就是我們理解中國人口國情的一張藏寶圖,三個維度分別切分成五個類別,5的三次方,可以劃分125個區間,每個區間的勞動力激活都可能產生機會。
比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達達快遞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能力,成功的激活了在一二三線城市居住的,80、90後,中專及以下的勞動力的碎片化時間掙外快問題。
回家吃飯便是滿足了一二線城市居住的,50、60後,中專及以下的勞動力再就業需求。
廳客則是滿足了一二線城市居住的,80、90後,大專及以上勞動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種工作方式的需求。

第三,分清你的產品是需求場景,還是需求品類

做共享經濟到底是「選擇品類」重要,還是「鎖定場景」更加重要。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引力。
重資產品類」引力強,圍繞自身形成場景;「輕資產品類」引力弱,需要圍繞場景構建品類。
比如,我們可以說 uber 捕捉的是打車需求產生的前後5分鍾的場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關鍵的住宿選購的場景。
他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從使用者的視角看問題,後者是從被使用的物品為視角看問題。
兩種不同的視角取決於品類的輕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車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圍繞他們就容易形成圍繞場景。但是,燈泡很輕,凳子很輕,電鑽很輕,吃個便飯很輕,所以這些往往會融入到其他的場景中。
當你切入共享經濟類別相對輕的時候,品類自身的引力不夠形成周邊場景,這個時候你就要轉化思路,主動融入其他場景考慮問題。
比如「Enjoy」從高體驗餐飲場景切入,構建了一個體驗經濟的核心場景,從而逐漸切入其他零食,甚至手工藝品就顯得順理成章。而「覓食」選擇了覆蓋所有飲食場景的全品類切入方式,反而有可能讓用戶覺得無所適從,最終只使用其最核心的一到兩個場景,使得其他場景枯萎。
或者,如果你是做個人手藝的共享經濟,那麼你提供的共享服務層次和類別差異可能非常大。比如你提供主要是按摩、美甲、身體護理類的服務共享經濟,這就是一個輕品類,它其實隸屬於多個完全不同的場景,比如辦公室場景、家庭上門服務場景、周末姐妹聚會場景。服務於不同的產品完全可以形成徹底不同的產品形態。

第四,看清打開頻次與傳播率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個交易平台,高頻打低頻的理論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
不過,到底為什麼高頻產品可以侵蝕低頻產品呢?
這個可以看成是一個進化生物學問題,不過最終還是一個數學問題。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裡面對於原始海洋中基因間如何競爭有過精彩的描述。進一步用數學來解釋就是,如果有AB兩個產品:
A產品用戶體驗非常好,用戶滿意度極高,每次使用都能產生200%的傳播,但它一個月的時間只有5次用戶打開。
B產品用戶體驗做的一般,用戶滿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產生5%的傳播,但是它用戶打開頻率很高,一個月能打開200次。
那麼一個月後,A產品傳播結果為243,而B產品的傳播結果則是驚人的17292。
所以,一個自我復制頻率高但是每次復制能力低的產品,會勝過一個自我復制頻率低但是每次復制能力強的產品。

以上四點即是我對於「共享經濟如何在中國落地」的一些看法。正如央視財經頻道所說,共享經濟在中國已不是新鮮話題,它將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經濟共享時代。
end

H. 如何看待共享經濟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共享經濟下的新型就業模式。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還在改變著傳統的就業方式,創造了龐大的靈活就業機會,成為人們自主擇業和彈性就業的重要選擇,穩就業保民生作用逐步凸顯。

多項政策發布,鼓勵發展共享經濟下的就業新模式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共享經濟下的新型就業模式。2017年1月,政府發布《「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規劃明確支持發展共享經濟下的新型就業模式。

2020年7月,發改委等13部門印發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共享住宿、文化旅遊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生活消費新方式,培育線上高端品牌,鼓勵發展「共享住宿」首次寫入我國政府文件。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I. 共享經濟的背景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

個體藉助這些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

2000年之後,隨著互聯網web2.0時代的到來,各種網路虛擬社區、BBS、論壇開始出現,用戶在網路空間上開始向陌生人表達觀點、分享信息。但網路社區以匿名為主,社區上的分享形式主要局限在信息分享或者用戶提供內容(UGC),而並不涉及任何實物的交割,大多數時候也並不帶來任何金錢的報酬。

2010年前後,隨著Uber、Airbnb等一系列實物共享平台的出現,共享開始從純粹的無償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共享經濟」。

「2016年世界分享經濟高峰論壇」是將於2016年11月8-10日在澳門召開的世界自由貿易大會暨博覽會的主要論壇之一, 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是:萬億美元的分享經濟投資機會。是全球分享經濟投資領域高級別論壇,是國際分享經濟投資、運營、合作、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9)政府如何共享經濟擴展閱讀:

共享經濟發展的監管事項如下:

1、面對共享經濟的時代潮流,政府部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加強監管,更要提升服務水平。一方面,唯有提升監管能力,有效應對這一新興經濟帶來的新問題,才可以讓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避免其「野蠻生長」。

2、另一方面,通過完善服務、提升治理能力,讓共享經濟這一新的經濟增長點能夠更好更快發展,創造經濟效益,並帶來正面的社會效益。相信通過治理能力的提升,將更好維護共享經濟賴以成長的市場環境,扶持培育起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企業,引領世界創新潮流,進而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創新升級的全新局面。

3、相關職能部門應秉持大局觀、把握大趨勢,做好利弊權衡,釐清真問題偽問題,分清大問題小問題,盡可能多一些容忍,給創新多一點空間,保護好創新這一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共享經濟

網路-人民日報:共享經濟助推治理升級

J. 共享經濟對社會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共享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意義可以從社會資源、環境、投資需求、市場經濟等方面上來說,具體的詳情如下:

1.共享經濟可以節約社會資源和保護環境。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是出現,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大幅使用共享單車等,有利於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2.共享經濟快速提升總供給能力。共享經濟通過三種途徑提高總供給能力:提高現有資源存量的使用率;提升未來新增產能利用率;提升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我們知道,很多設備、住房等本身就存在自然折舊,增加使用強度(例如房子增加一定的實用頻率,私家車拼車),並不能大幅度增加這類資本的折舊速度。

3.共享經濟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
交通擁堵、生態資源緊張、勞資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鄰里冷漠是制約多數城市發展的普遍難題。在共享經濟理念下,地方政府間可以開展廣泛的發展合作,通過城市間信息共享、政策協調、人力資源共用,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問題。共享自行車和汽車改變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享汽車還能減少尾氣排放,共享私人住宅還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關系,共享經濟甚至還可以通過穩定社會網路來解決城市犯罪問題。共享模式切入政治程序,成為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促進因素。

4.由於資本利用率上升,投資需求可能下降。共享經濟提高了存量資本的使用效率,意味著提供一定量有效供給所需的新增投資減少,投資需求將下降。例如,近期估值已達255億美元的Airbnb致力於將全球的閑置房屋都變成酒店,供旅行者使用。2015年初,Airbnb已擁有超過100萬間房間,因其採用的是盤活存量住房,而非買地蓋樓等重資本投入,降低了酒店業的新增投資需求。

5.消費者實際購買力提升,消費需求增加,尤其是服務消費。由於共享存量資源的邊際成本低甚至接近於零,共享經濟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較低。在相同名義收入水平下,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下降將提高實際收入,帶動總購買能力的上升,從而增加需
求。

6.促進商品流通,活躍市場經濟。直銷(分享經濟)是眾多現代經銷模式的一種,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促進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流通有積極作用。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健康和規范的直銷將會對促進商品流通和活躍市場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7.共享經濟改變人們的產權觀念,培育了合作意識。共享經濟將更多的私人物品在不改變所有權屬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以較低的價格分享,從而壓縮了個人用品中私人專用物品的相對空間,擴充了公共物品概念的內涵。這內孕著集體經濟的發展,也要求政府在國家層面更廣泛地滲透和干預進了居民私人生活,推動著社會共有形式的躍遷。藉助網路平台,出租或借用東西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從根本上擴大了人們分享的人際圈,教會人們如何分享,互相豐富生活,使得分享成為社會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閱讀全文

與政府如何共享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年人的愛情怎麼聊天 瀏覽:498
幸福滿滿是什麼短語 瀏覽:117
飛機失事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963
絲路花雨故事出自哪裡 瀏覽:435
二美女相沖是什麼生肖 瀏覽:411
中國南部經濟中心在哪裡 瀏覽:630
健康證怎麼樣安全嗎 瀏覽:845
74年虎男正月出生婚姻如何 瀏覽:366
愛情犯罪電視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739
美女你是阜陽的哪裡呢 瀏覽:695
美女褲內褲裡面長什麼樣 瀏覽:106
健康指南如何科學防蚊滅蚊 瀏覽:616
如何講故事做視頻 瀏覽:85
最近事業單位招聘什麼 瀏覽:656
怎麼學唱粵語現代愛情故事 瀏覽:896
為什麼會過得不幸福 瀏覽:832
幸福柳小區怎麼聯系 瀏覽:436
講故事如何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了 瀏覽:439
鄂州華容什麼經濟最好 瀏覽:657
心理學什麼是愛情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