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省菏澤市都有那些鎮
菏澤轄2區7縣,及菏澤經濟開發區、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設31個街道辦事處、121個鎮、16個鄉。
成武縣
共轄2街道、11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鎮、天宮廟鎮、汶上集鎮、南魯集鎮、伯樂集鎮、苟村集鎮、白浮圖鎮、孫寺鎮、九女集鎮、黨集鎮、張樓鎮。
單縣
共轄4個街道、16個鎮、2個鄉: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園藝街道、東城街道、時樓鎮、萊河鎮、郭村鎮、高韋庄鎮、浮崗鎮、黃崗鎮、楊樓鎮、蔡堂鎮、朱集鎮、終興鎮、徐寨鎮、李新莊鎮、謝集鎮、龍王廟鎮、張集鎮、李田樓鎮、高老家鄉、曹庄鄉。
鄆城縣
轄22個鄉鎮(街道):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庄集鎮、侯咽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唐廟鎮、南趙樓鎮、黃泥岡鎮、黃集鄉、李集鄉、張魯集鄉、水堡鄉、陳坡鄉。
鄄城縣
轄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古泉街道、陳王街道、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箕山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鄭營鎮、鳳凰鎮、大埝鎮、引馬鄉、富春鄉、左營鄉。
東明縣
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
2. 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所有鄉鎮的名稱
截至2019年,牡丹區下轄18個鄉鎮辦事處:東城辦事處、西城辦事處、南城辦事處、北城辦事處、牡丹辦事處、何樓辦事處、皇鎮街道辦事處、沙土鎮、吳店鎮、王浩屯鎮、黃堽鎮、都司鎮、高庄鎮、小留鎮、李村鎮、安興鎮、大黃集鎮、胡集鎮。
菏澤市牡丹區,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是菏澤市轄行政區,魯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140平方公里,人口105萬,是全國著名的「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民俗之鄉」 和「中國牡丹城」。
菏澤市牡丹區是菏澤市市轄區,菏澤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黃河下游南岸,北緯30°39″—35°53″,東經114°48″—116°24″。北靠鄄城,東接鄆城、巨野,南鄰定陶、曹縣,西與東明相連,西北一隅瀕臨黃河,與河南濮陽市隔河相望。東北距濟南市220公里。
牡丹區屬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坡度降為1/8000。
受幾千年來黃河數次決口泛濫影響,形成了八大類型地貌,即河灘高地、沙丘高地、決口扇形地、坡地、淺平窪地、蝶形窪地、河槽地、背河槽窪地。土壤類型分潮土和白潮鹽土兩個類型,表層質地以輕壤質為主,砂壤質次之。
(2)菏澤經濟有多少鄉鎮辦事處擴展閱讀:
牡丹區的歷史沿革
1941年2月抗日民主政權於巨野、菏澤毗連地區設巨菏縣,屬魯西行政區第二專區。
1942年9月於縣境西北部、東明東部設立南華縣,屬魯西南專區。同年12月巨菏縣與鄆南縣合並為鄆鄄巨菏四縣邊區(縣),屬晉冀魯豫第十七(運西)專區;
1943年11月鄆鄄巨菏四縣邊改建為臨澤縣,仍屬晉冀魯豫第十七專區(1944年8月改稱冀魯豫第八專區);1944年12月又分為臨澤、鄆巨2縣,此臨澤縣在今市境西北部,時臨澤與南華2縣均屬冀魯豫行政區第八(運西)專區第二辦事處管轄。
1945年11月南華縣復屬魯西南專區。
1949年8月南華、安陵縣撤銷,大部並入菏澤縣,南華縣之一小部並入東明縣,菏澤縣屬新設的平原省菏澤專區。 同年3月原屬菏澤縣的菏澤城關區升為縣級,直屬於冀魯豫行政區, 同年8月冀魯豫行政區撤銷,直屬平原省菏澤專區,為專署駐地,
1953年8月改為菏澤城關鎮,屬菏澤縣。1952年11月菏澤縣隨菏澤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8年12月菏澤專區撤銷,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7月復置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菏澤縣仍為專署駐地。1960年1月撤銷菏澤縣,設立菏澤市。1963年3月撤市復縣。1983年8月撤銷菏澤縣,設立菏澤市。
經國務院 2000 年 6 月23 日國函〔2000〕86 號文件和省政府 7 月18 日魯政字〔2000〕197 號文件批復,撤銷菏澤地區,設立地級菏澤市,原縣級菏澤市改設牡丹區,隸屬菏澤市管轄;
2001 年 1 月10 日,菏澤撤地設市慶祝大會舉行 ,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牡丹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同時揭牌。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牡丹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是堯舜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哺育過先賢冉仲賢、北魏著名文學家溫子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抗日名將趙登禹、著名愛國人士何思源等志士仁人。
這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孫臏生擒龐涓的「桂陵之戰」,清代捻軍斬殺僧格林沁的「曹州大捷」,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魯西南戰役」等都發生在這里。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牡丹區北依黃河,南臨隴海,東連齊魯,西接中原,自古為九省通衢、商賈雲集之地。
京九鐵路與新亞歐大陸橋在市區十字交匯,日東、濟廣、德商等高速公路於此呈「米」字型分布,與濟南、鄭州、曲阜等機場均全程高速貫通,可快速通往全國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成為南引港、粵、滬、杭,北接京、津,東通沿海發達經濟帶,西聯能源富集區的黃金區域。
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這里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系健全,淡水資源豐富,為農林牧副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3. 菏澤市有哪幾個區縣
菏澤下設牡丹區、定陶區、曹縣、鄆城縣、巨野縣、鄄城縣、東明縣、成武縣、單縣。
第一名 曹縣
面積1969平方千米,人口160萬人
曹縣是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是東部企業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橋頭堡和承接帶,中原經濟區東部縣市之一。
第二名 單縣
面積1702平方千米,人口106.32萬人
單縣地處華北平原中心地帶,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縣、油料基地縣、平原綠化標准縣,單縣是武術之鄉、楹聯之鄉、中國西紅柿之鄉、中國青山羊之鄉 。2013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轄22個鄉鎮(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浮龍湖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502個行政村。
第三名 鄆城縣
面積1643平方千米,人口122萬人
鄆城是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水滸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被評為山東省首批旅遊強縣,榮膺「中國好漢之鄉」稱號。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是聞名全國的「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古箏之鄉」。全縣轄22個鄉鎮(街道),1個省級開發區,1041個村(居)。
第四名 東明縣
面積1042平方千米,人口81萬人
山東省東明縣位於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蘭考接壤,西北與河南長垣、濮陽隔河相望。現轄10鎮2鄉和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95個行政村。
第五名 巨野縣
面積1308平方千米,人口101萬人
巨野縣,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地處魯西南大平原腹地,位於菏澤東部,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全縣轄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101萬。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最具城市品牌建設發展潛力城市」,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4. 請問山東省東菏澤市東明縣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到2019年9月9日,東明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2個鄉和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關街道、魚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共400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921個自然村。
新中國成立後,東明縣劃分為9個區,195個行政村、833個自然村。1952年劃為10個區。1955年合並為5個區,130個鄉;12月改劃為13個中心鄉、一個鎮、38個一般鄉。翌年改為22個鄉。1958年撤銷鄉鎮,建立9處人民公社。1961年,復改為7個區和縣直轄城關鎮。
1963年撤區,改劃為12處人民公社。1979年改劃為18處。1981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4年社改鄉,全縣劃為19個。1986年轄3鎮19鄉。1994年12月撤銷馬頭鄉設馬頭鎮,撤銷三春集鄉設三春集鎮。1996年12月撤銷劉樓鄉設劉樓鎮。2000年6月撤銷大屯鄉設大屯鎮。
2001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東明縣合鄉並鎮。撤銷魚沃、臨河店、胡庄、焦樓、張寨、海頭、高村、五營、王店鄉,其整建制分別並入城關鎮、東明集鎮、陸圈鎮、劉樓鎮、沙窩鄉、武勝橋鄉、菜園集鄉、小井鄉、長興集鄉。三春集鎮、馬頭鎮、大屯鎮、焦園鄉原行政區劃不變。其中,東明集、劉樓為中心鎮。
2004年9月,設東明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城關鎮10個行政村劃入。2010年5月,撤銷城關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城關、魚沃2個街道辦事處。撤銷武勝橋鄉,設武勝橋鎮。2012年9月,撤銷菜園集鄉、沙窩鄉設菜園集鎮、沙窩鎮。2013年12月,撤銷小井鄉設小井鎮。
(4)菏澤經濟有多少鄉鎮辦事處擴展閱讀
東明縣歷史沿革
秦:屬三川郡陽武縣,故址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
西漢: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建東昏縣,屬陳留郡。公元9年(新王莽建國元年)改為東明,東明縣名始於此。故城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今東明縣境西南部屬陳留郡的濟陽,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呂都,北部屬東郡的離狐,西部屬陳留郡的長垣。
東漢:公元25年(建武元年),又改東明縣為東昏縣,屬兗州陳留郡。今東明縣境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縣,縣境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兗州陳留郡的長垣縣,西南部屬兗州陳留郡的濟陽縣。
三國:公元223年,廢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昏縣為東昏鎮,原境域歸屬陳留國的外黃、濟陽二縣。今東明縣的北、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冤句縣,西及西南部屬陳留國的長垣、濟陽縣。
西晉:晉朝境域歸屬沿襲東漢,東昏鎮歸屬與三國時同。今東明縣的北部及東部屬兗州濟陰郡的離狐、句陽縣,東南部屬兗州濟陰郡的冤句縣,西部屬陳留國的長垣縣,西南部屬陳留國的濟陽縣。
東晉:東昏鎮及今東明縣境先後歸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等國。
南北朝:南北朝時地屬北魏。今東明縣境的西部屬司州的濟陽,東部屬兗州的離狐、乘氏、冤句。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兗州為曹州,今東明縣境歸屬西兗州的冤句、離狐二縣。
隋: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濟陰郡的離狐縣,東及東南部屬濟陰郡的冤句縣,西南部屬濟陰郡的濟陽縣。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昏鎮歸屬濟陰郡的外黃縣。
唐:初唐時,今東明縣境北部屬曹州離狐縣,627年(貞觀元年),廢濟陰,其地並入冤句。廢外黃,其地並入浚儀,古東昏鎮當屬浚儀管轄。742年(天寶元年)改離狐縣為南華縣,今縣境南部屬曹州冤句縣管轄。
宋:改東昏鎮為東明鎮。963年(乾德元年),在今蘭考縣城北10公里的東明鎮復置東明縣,屬京畿路開封府。1086年(元祐元年)改冤句縣為宛亭。今東明縣境南部屬曹州宛亭縣,北部屬曹州南華縣。1102年(崇寧元年),改曹州為興仁府,宛亭、南華歸興仁府管轄。
金:蘭考縣北10公里的東明縣屬南京路。1163年(大定三年),因黃河南徙沖壞宛亭縣城,隨廢宛亭縣。1218年(興定二年),東明縣改轄冤句故地,縣城在今東明集。今蘭考縣北10公里的原東明縣城廢為通安堡。
元:元初,東明縣仍屬南京路曹州。1235年(太宗七年),隸屬中書省大名路開州,治所仍在今東明集。
明:1368年(洪武元年),為避水患,又遷縣治於東明縣的雲台集(今縣西堡城)。1377年(洪武十年),廢東明縣,縣境北部劃歸開州,南部劃歸長垣。1490年(弘治三年),復割開州、長垣地,在大單集(今縣城)置東明縣。屬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後改北道布政使司為「北直隸」)。
清:1659年(順治十六年),懷慶、彰德二衛歸並後,東明縣遂增入26營,仍屬直隸省大名府。
民國:初,東明縣屬直隸大名府。1914年5月,直隸大名府改為直隸省大名道,東明縣仍歸其管轄。1928年(民國十七年),廢道,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東明縣直隸河北省。
1936年,隸屬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9年,改屬河北省第十區專員公署。1947~1948年,東明縣屬河北省第十四專員公署管轄。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1938年10月,建立中共東明縣委,屬中共直南特委領導。同月,在東明、曹縣、考城三縣結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3月撤銷。1940年3月,建立東明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六縣專員公署。
1941年3月,在東明縣西南、長垣縣東南結合部建立中共東垣縣委和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駐東明西南的竹林、劉庄一帶,屬冀魯豫三專署,1941年7月,又改名冀魯豫七專署,9月,改為冀魯豫邊區人民政府第二十二行署,東垣縣歸其管轄。
1942年9月,在東明縣東北部、菏澤縣西部的結合部建立南華縣委和南華抗日民主政府,縣城東北武勝橋一帶屬南華縣永華區。10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二行署改稱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東明、東垣、南華屬之。
1943年初,成立濱河縣,屬冀魯豫第四專署。東明縣城西北沿黃一帶及黃河以西地區劃歸濱河縣六區。年底濱河縣撤銷,將濱河縣六區劃歸東垣縣。1944年上半年,撤東明縣建制,東明縣南部劃歸考城,北部劃歸菏澤縣。8月,冀魯豫邊區第二十專署改稱晉冀魯豫第十專署,東垣、南華隨屬。
1945年8月,恢復東明縣建制,劃菏澤縣二、三區(五霸崗、大屯一帶),東垣縣二、三區歸屬東明縣管轄。原菏澤二、三區為東明縣的二、三區,東垣縣的二、三區改為東明縣四、五區。10月,正式成立東明縣人民政府。
1946年2月,又改晉冀魯豫十專署為冀魯豫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東明、東垣、南華三縣屬之。7月,將南華縣永華區劃入東明縣。1947年8月,撤東垣縣建制,將所轄區並入東明;同時將東明縣永華區劃歸南華縣。
1949年5月,撤南華縣,永華區復歸東明縣。8月20日,中共平原省委、平原省人民政府在新鄉成立,東明縣屬平原省菏澤專署。將東明縣的武邱區劃歸長垣縣,王浩屯劃歸菏澤縣,同時又將長垣縣第三區所屬的長興、王店、馬廠、荊崗、三春集、焦樓、劉樓等地域劃歸東明縣,始成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10月,東明縣仍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30日,撤銷平原省,東明縣歸屬河南省鄭州專區。1955年10月,東明縣改屬開封專區。
1963年4月,東明縣改屬山東省菏澤專區。1967年,菏澤專區更名為菏澤地區,東明縣歸其管轄。2001年6月,撤菏澤地區建菏澤市,東明縣仍屬之。
參考資料來源:東明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東明縣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5. 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有哪些鄉鎮
摘要 親,這邊幫您查詢到山東菏澤巨野縣有麒麟鎮,巨野鎮,太平,李集,觀集,田橋,陶廟,萬豐,大義,董官屯,章縫,營里,柳林,謝集,核桃園,獨山
6. 菏澤的行政區劃
2010年,牡丹區撤銷胡集鄉。設立胡集鎮。曹縣撤銷青崗集鄉、鄭庄鄉,設立青崗集鎮、鄭庄鎮。單縣撤銷孫溜鎮,設立東城街道;撤銷謝集鄉、李田樓鄉,設立謝集鎮、李田樓鎮。成武縣撤銷成武鎮,設立文亭街道、永昌街道;撤銷黨集鄉、張樓鄉,設立黨集鎮、張樓鎮。巨野縣撤銷巨野鎮,設立鳳凰街道、永豐街道。鄆城縣撤銷鄆城鎮,設立鄆州街道、唐塔街道;撤銷雙橋鄉、南趙樓鄉、黃堆集鄉,設立雙橋鎮、南趙樓鎮、黃堆集鎮。鄄城縣撤銷鄄城鎮,設立陳王街道、古泉街道;撤銷鳳凰鄉、鄭營鄉,設立鳳凰鎮、鄭營鎮。定陶縣撤銷定陶鎮,設立天中街道、濱河街道;撤銷仿山鄉、半堤鄉,設立仿山鎮、半堤鎮。東明縣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撤銷武勝橋鄉,設立武勝橋鎮。
至2010年末,全市轄1個市轄區、8個縣,共有29個街道、113個鎮、26個鄉。
牡丹區轄10個街道、13個鎮、1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牡丹街道、丹陽街道、岳程街道、佃戶屯街道、何樓街道、萬福街道、沙土鎮、吳店鎮、王浩屯鎮、黃堽鎮、都司鎮、高庄鎮、小留鎮、李村鎮、馬嶺崗鎮、安興鎮、大黃集鎮、呂陵鎮、胡集鎮、皇鎮鄉。其中,丹陽街道、岳程街道由開發區代管。區政府駐西城街道。
曹縣轄3個街道、18個鎮、6個鄉:曹城街道、磐石街道、青菏街道、庄寨鎮、普連集鎮、青堌集鎮、桃源集鎮、韓集鎮、磚廟鎮、古營集鎮、位灣鎮、侯集回族鎮、蘇集鎮、孫老家鎮、閻店樓鎮、梁堤頭鎮、安蔡樓鎮、邵庄鎮、王集鎮、青崗集鎮、鄭庄鎮、常樂集鄉、倪集鄉、樓庄鄉、大集鄉、朱洪廟鄉、仵樓鄉。縣政府駐曹城街道。
單縣轄4個街道、16個鎮、2個鄉:北城街道、南城街道、園藝街道、東城街道、郭村鎮、黃崗鎮、終興鎮、高韋庄鎮、徐寨鎮、蔡堂鎮、朱集鎮、李新莊鎮、浮崗鎮、萊河鎮、時樓鎮、楊樓鎮、張集鎮、龍王廟鎮、謝集鎮、李田樓鎮、高老家鄉、曹庄鄉。縣政府駐北城街道。
成武縣轄2個街道、11個鎮: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鎮、天官鎮、汶上集鎮、南魯集鎮、伯樂集鎮、苟村集鎮、白浮圖鎮、孫寺鎮、九女集鎮、黨集鎮、張樓鎮。縣政府駐永昌街道。
巨野縣轄2個街道、15個鎮:鳳凰街道、永豐街道、龍堌鎮、大義鎮、柳林鎮、章縫鎮、大謝集鎮、獨山鎮、麒麟鎮、核桃園鎮、田莊鎮、太平鎮、萬豐鎮、陶廟鎮、董官屯鎮、田橋鎮、營里鎮。縣政府駐鳳凰街道。
鄆城縣轄2個街道、14個鎮、6個鄉: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庄集鎮、侯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南趙樓鎮、黃堆集鎮、唐廟鄉、黃集鄉、李集鄉、張集鄉、水堡鄉、陳坡鄉。縣政府駐鄆州街道。
鄄城縣轄2個街道、11個鎮、4個鄉:陳王街道、古泉街道、什集鎮、紅船鎮、舊城鎮、閻什鎮、箕山鎮、李進士堂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鳳凰鎮、鄭營鎮、左營鄉、大埝鄉、引馬鄉、富春鄉。縣政府駐古泉街道。
定陶縣轄2個街道、8個鎮、2個鄉:天中街道、濱河街道、陳集鎮、冉堌鎮、張灣鎮、黃店鎮、孟海鎮、馬集鎮、仿山鎮、半堤鎮、南王店鄉、杜堂鄉。縣政府駐天中街道。
東明縣轄2個街道、7個鎮、5個鄉: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鄉、小井鄉、沙窩鄉、長興集鄉、焦園鄉。縣政府駐城關街道。
7. 山東菏澤下屬幾個縣
7個縣。截至2016年,菏澤市下轄2個區:牡丹區、定陶區,7個縣:曹縣、成武縣、單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
1、巨野縣
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地處魯西南大平原腹地,位於菏澤東部,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總面積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4.9萬畝。境內主要河流有萬福河、洙水河、洙趙新河和鄆巨河。
截止2010年,巨野縣共轄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巨野經濟技術開發區、大義鎮、章縫鎮、龍堌鎮、柳林鎮、大謝集鎮、麒麟鎮、獨山鎮、核桃園鎮、田莊鎮、田橋鎮、太平鎮、萬豐鎮、董官屯鎮、營里鎮、陶廟鎮、永豐辦事處、鳳凰辦事處。
2、曹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區)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4°33′~35°03′、東經115°08′~115°53′,屬黃河沖積平原。
北接牡丹區、定陶縣,東鄰成武縣、單縣,南隔黃河故道與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民權縣相望,西與河南省蘭考縣、東明縣接壤。古稱曹州,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辦事處,22鄉鎮;2017年總人口1694064人。
3、成武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萬福河南岸,菏澤市東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東鄰金鄉縣、單縣與江蘇的豐縣、沛縣,安徽的碭山縣相望,南鄰曹縣與河南的商丘相望,西鄰定陶區與河南的蘭考相望。
截至2013年成武縣2街道、11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鎮、天宮廟鎮、汶上集鎮、南魯集鎮、伯樂集鎮、苟村集鎮、白浮圖鎮、孫寺鎮、九女集鎮、黨集鎮、張樓鎮。
4、單縣
地處山東省西南隅、魯豫皖蘇四省結合部,位於東經115°48′~116°24′和北緯34°34′~34°56′,總面積1702平方公里。東鄰江蘇省豐縣,西和西北與曹縣、成武縣毗連,南隔黃河故道與安徽省碭山縣、河南省商丘縣、虞城縣相望,北依金鄉縣。
截至2016年單縣共轄4個街道、16個鎮、2個鄉: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園藝街道、東城街道、時樓鎮、萊河鎮、郭村鎮、高韋庄鎮、浮崗鎮、黃崗鎮、楊樓鎮、蔡堂鎮、朱集鎮、終興鎮、徐寨鎮、李新莊鎮、謝集鎮、龍王廟鎮、張集鎮、李田樓鎮、高老家鄉、曹庄鄉。
5、鄆城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中國山東省菏澤市。地處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鄰梁山縣、嘉祥縣,西接鄄城,南連巨野縣、牡丹區,北隔黃河與河南省台前縣、范縣相望。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
鄆城縣轄22個鄉鎮(街道):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庄集鎮、侯咽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唐廟鎮、南趙樓鎮、黃泥岡鎮、黃集鄉、李集鄉、張魯集鄉、水堡鄉、陳坡鄉。
6、鄄城
位於東經115°19′至115°43′,北緯35°22′至35°43′,北距首都北京510公里,東北至省會濟南184公里,南到行署駐地菏澤38公里,鄄城縣總面積1042平方公里,南北37公里、東西32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67%。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古泉街道。
截至2013年,鄄城縣轄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古泉街道、陳王街道、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箕山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鄭營鎮、鳳凰鎮、大埝鎮、引馬鄉、富春鄉、左營鄉。
7、東明縣
位於山東省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進入山東的第一縣。位於北緯34°58′~35°25′、東經114°48′~115°16′之間。縣境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省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東明縣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共有395個行政村、921個自然村。
8. 山東菏澤有幾個縣市
有2個區和7個縣。截至2019年7月,菏澤市下轄2個區、7個縣,分別是:牡丹區、定陶區、曹縣、成武縣、單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另設有2個開發區。菏澤市人民政府駐牡丹區中華路1111號。
1、牡丹區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下游南岸,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北鄰鄄城縣,東接鄆城縣、巨野縣,南與定陶區、曹縣接壤,西與東明縣相連,西北一隅瀕臨黃河,與河南省濮陽市隔河相望。總面積145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7月,牡丹區下轄7個街道,12個鎮。牡丹區人民政府駐東方紅西街999號。
2、定陶區
地處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中部。北距菏澤市區20公里,西距世界名城七朝古都開封(汴京,東京)100公里,南與曹縣毗連,東與成武縣相鄰,西與東明縣交界,東北與巨野縣交界。總面積846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7月,定陶區轄2個街道、10個鎮,區政府駐天中街道。
3、曹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區)交界處。北接牡丹區、定陶縣,東鄰成武縣、單縣,南隔黃河故道與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民權縣相望,西與河南省蘭考縣、東明縣接壤。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78%。
截至2019年7月,曹縣共轄22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曹城街道辦、青菏街道辦、磐石街道辦、鄭庄街道辦、倪集街道辦、普連集鎮、古營集鎮、青崗集鎮、王集鎮、侯集回族鎮、蘇集鎮、孫老家鎮、安蔡樓鎮、青固集鎮、庄寨鎮、魏灣鎮。
樓庄鄉、桃源鎮、常樂集鎮、韓集鎮、磚廟鎮、閻店樓鎮、大集鎮、梁堤頭鎮、邵庄鎮、仵樓鄉、朱洪廟鄉。
4、鄄城縣
位於東經115°19′至115°43′,北緯35°22′至35°43′,北距首都北京510公里,東北至省會濟南184公里,南到行署駐地菏澤38公里,鄄城縣總面積1042平方公里,南北37公里、東西32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67%。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古泉街道。
截至2019年7月,鄄城縣轄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古泉街道、陳王街道、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箕山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鄭營鎮、鳳凰鎮、大埝鎮、引馬鄉、富春鄉、左營鄉。
5、東明縣
位於山東省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進入山東的第一縣。位於北緯34°58′~35°25′、東經114°48′~115°16′之間。縣境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省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7月,東明縣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共有395個行政村、921個自然村。
9. 菏澤市到底有多少鄉鎮
菏澤市轄牡丹區和定陶縣、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鄄城、東明一區八縣及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162個鄉、鎮 (辦事處),其中,鄉41個,鎮105個,城區辦事處16個;218個社區居委會,5878個村委會;13996個自然村。
10. 山東荷澤有哪些鄉鎮
菏澤市牡丹區,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是菏澤市轄行政區,魯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140平方公里,人口105萬,是全國著名的「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民俗之鄉」 和「中國牡丹城」。牡丹區下轄19個鄉鎮辦事處:東城辦事處、西城辦事處、南城辦事處、北城辦事處、牡丹辦事處、何樓辦事處、沙土鎮、吳店鎮、王浩屯鎮、黃堽鎮、都司鎮、高庄鎮、小留鎮、李村鎮、馬嶺崗鎮、安興鎮、大黃集鎮、胡集鎮、皇鎮鄉。區政府駐西城街道中華西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