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漵浦縣的介紹
漵浦是懷化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東北面,沅水中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0°15′-111°01′、北緯27°19′-28°17′。全縣轄14個鎮、29個鄉,總面積3438平方公里,總人口91萬人(2011年)。2015年,漵浦縣轄7鄉18鎮。1地處湘西中低山丘陵區東部,雪峰山區。縣境四周高中間低,境內涼風界主峰海拔1614米。沅江流經西隅,河流兩岸有狹長零星谷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湘黔鐵路和224、312、308、225省道公路過境。沅江、漵水可通航運。景點有「盧峰仙隱、漵水屈」等八景。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漵浦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⑵ 湖南懷化市經濟強縣是哪個
您好!從GDP方面看!我的排名:鶴城區.沅陵縣.漵浦縣.辰溪縣.芷江縣.洪江市.中方縣.靖州縣.會同縣.麻陽縣.新晃縣.洪江區.通道縣.
⑶ 湖南省懷化市有幾個縣城其中哪個縣人口比較多 經濟條件比較好
懷化,別稱鶴城,古稱五溪。湖南省轄地級市之一,自古以來就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我國東中部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懷化位於湖南省西部偏南。西鄰貴州省銅仁市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桂林市,北依湖南省常德市、張家界市和湘西州,東靠湖南省益陽市、婁底市和邵陽市。2014年總人口52.5萬人,總面積27564平方千米,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懷化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侗、苗、瑤等。全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5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和1個縣級管理區。市政府駐鶴城區府前路1號。
轄12個縣(市、區)和一個管委會,包括鶴城區、洪江市、中方縣、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洪江管理區
人均收入最高應該是中方縣,富人最多應該是辰溪縣
⑷ 漵浦縣的經濟狀況
截止2014年,漵浦縣有各級各類學校478所(民辦學校60所),其中普通高中11所(民辦高中4所)、初中49所(含2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心小學30所、村小329所(含民辦完全小學1所)、幼兒園83所(民辦幼兒園54所);職業中專、進修學校、特殊學校各1所;社辦培訓機構2所。
⑸ 懷化漵浦縣是不是很窮
漵浦雖然人口多,但並不窮。相反,漵浦物價挺高的,超過懷化市,居懷化之首。
⑹ 湖南漵浦怎麼樣
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整個湘西地區都差不多。漵浦多山,交通不便。我想長年以來與外界交往不便是造成經濟落後的一個原因
⑺ 獲「雙百佳」稱號的湖南「實力強縣」有什麼特別之處
湖南“實力強縣”,隸屬於懷化,被國家“選中”,獲“雙百佳”稱號
懷化大家應該不陌生,不僅在湖南,甚至在全國,懷化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很不錯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便是湖南的實力強縣,隸屬於懷化。不僅被國家選中,還同獲雙百佳的稱號,不誇真的不行。
最重要的是,這里的資源非常的豐富,所以有了強大的資源的加持,加上這么棒的政策,未來這里的發展真的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揣摩出來的,唯一能夠肯定的就是,未來的漵浦縣一定會比現在還要美,還要富有和強大。如果你也想看看漵浦縣的美景,感受一下這座縣城的魅力,那就來看看吧。
⑻ 攸縣與敘鋪縣哪個經濟好!
攸縣為湖南省株洲市轄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武功山西端。東鄰江西萍鄉市、蓮花縣,西連株洲市淥口區、衡東縣;南達茶陵縣、安仁縣,北接醴陵市。攸縣交通便利,境內主要鐵路有吉衡鐵路、醴茶鐵路等,素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攸縣躋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500強縣市,在榜單中位列第217位。2020年全縣約82萬人,GDP420億元。人均約4900元。
漵浦縣,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東北面,沅水中游,介於東經110°15′-111°01′、北緯27°19′-28°17′之間,總面積3438平方千米。 漵浦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唐開元五年(717年)的龍泉寺、清乾隆年間的陽雀坡古村落保存完好;「思蒙山水」被評選為「新瀟湘八景」,還有原始次森林「米糧谷」、世界級自然遺產「山背梯田」等景觀。 2019年,漵浦縣下轄18個鎮、7個鄉 。2018年,漵浦縣常住人口76.6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0.0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3.7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20462元(現價)。 2020中國凈水百佳縣市。
綜合相比,攸縣比漵浦縣的經濟好些;;
⑼ 漵浦有什麼特色
漵浦縣
位於湘西與湘中結合部的漵浦縣是一塊古老而紅色的沃土。勤勞、勇敢的84.06萬漵浦人,在這塊沃土上既創造文明的歷史,又開創著美好的未來。漵浦,正和著改革開放的節拍,追趕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迎著新世紀的曙光,闊步挺進。
漵浦縣境內高山聳峙,中間中溪河形成的河谷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無霜期280天,年降水量1,600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濕和,物產充裕,礦藏豐富,是投資開發的一塊沃土。
漵浦物華天寶,特產資源極其豐富,水果品種370多種,年產量在35.2萬噸以上,尤以朱紅桔、臍橙、雞蛋棗、脆蜜桃、龍潭李、腰帶柿飲譽全國,被譽為「全國水果之鄉」,特別是十鄉百里十萬畝棗果基地享有成名,棗果年產量達5萬噸以上,有著「南方棗鄉」的美稱。此外,中葯材面積4.5萬畝,年產量達2,000噸,主要產品有金銀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個品類,成為遠近聞名的「葯鄉」。境內河流密布,水量充沛,有大小河流240條,總流程2,194公里,其中漵水全長143公里,許多落差極大的飛瀑流泉和急流險灘,孕育著巨大的水能資源。漵浦的礦藏有金、銀、銅、鐵、錳、銻、硅、砂、瓷泥等37種,潛在價值達300多億元,其中青界球狀瓷泥質量極佳,是懷化「四珍」之一,列入「國寶」,特別是硅砂最大質優為全國之冠,儲量達10億噸之多,被國家定為重要優質硅砂基地。
漵浦縣處於雪峰山主峰的北向伸延地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部涼風界海拔1614米,西部沅水出境地海拔118米,高低差1496米。縣境四周山巒重迭,地形有山地、崗地、丘陵地、江河、溪谷平原等多種類型。土壤屬於中亞熱帶紅壤、黃壤地帶范圍。板頁岩類風化物、紫色砂頁岩風化物、花崗岩風化物、石灰岩類風化物是漵浦縣的主要土壤母質。
漵浦縣位於湖南省西部,地處雪峰與武陵山脈之間,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漵浦縣境內最大山峰為雷坡山。
雪峰山脈
自越城嶺佛頂山以北為起點,向北經城步、黔陽、漵浦至安化等縣,長200多公里。呈弧線狀。山體主脊海拔在1000—1500米,最高峰二寶頂山海拔2021米。雪峰山脈西坡較緩,東坡較陡,成為湖南東西兩半部自然呈現的天然分界線,也是資水與沅水的分水嶺。
武陵山脈
武陵山脈屬雲貴高原雲霧山分支的東延部分。呈北向東,分布於湘西北。海拔多在800—1200米。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最高峰壺瓶山海拔2098.7米,山勢高大,氣勢雄偉。其山脈北支分布於湘川鄂邊界的有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等,中支沿澧水幹流之北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關、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內延伸過來進入省內有臘爾山、羊峰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
漵浦境內溪河336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6條,屬沅水水系。主要幹流沅水流經縣境21.6公里,流域面積124.8平方公里。漵水為沅水支流之一。南起金子山、匯一、二、三、四都河西注沅江,包括支流全長1785公里,流域面積3295平方公里。
沅江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於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舞水匯合處稱沅江,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積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於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
漵浦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在地域上介於雪峰山北端安化多雨低溫中心與湘西高溫乾旱少雨的麻陽盆地之間,是得天獨厚的中間地帶;從而使該縣氣候不但具有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的共同特徵,更具有光熱並豐,雨水充足,光、熱、水基本同季,有效性好,時空變化大,各季分布不勻,小氣候多樣,垂直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的地方特點。
多年年平均氣溫16.9℃,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6.7℃至29.8℃,極端最高氣溫40.5℃;元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至7.1℃,極端最低氣溫—12.6℃,年平均降水量為1539.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6天。
漵浦物華天寶,特產資源極其豐富,水果品種370多種,年產量在35.2萬噸以上,尤以朱紅桔、臍橙、雞蛋棗、脆蜜桃、龍潭李、腰帶柿飲譽全國,被譽為「全國水果之鄉」,特別是十鄉百里十萬畝棗果基地享有成名,棗果年產量達5萬噸以上,有著「南方棗鄉」的美稱。此外,中葯材面積4.5萬畝,年產量達2,000噸,主要產品有金銀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個品類,成為遠近聞名的「葯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