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鹽城、揚州和泰州,這三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實力是旗鼓相當嗎
這三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實力並不是旗鼓相當,我覺得泰州市的經濟實力要更強一些。
② 江蘇省泰州市怎麼樣
南京是j江蘇省會,泰州市當然不及南京,但是比淮安強很多了。泰州市是長江邊的新的城鎮,交通很方便,經濟發達
③ 江蘇泰州經濟狀況及人口,CPI等,人土風情及飲食習慣。謝謝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9年,全市實現GDP1650億元。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有一批企業的名牌產品獲得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證書,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揚子江葯業
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二百多家,規模以上企業一千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
人口民族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泰州實際登記總人口為4785759人。在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中,有戶口的人數為4742737人,其中農業戶口3569774人,非農業戶口1172963人,農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1。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403310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22%;女性人口238244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8%。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為:大學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6469人,小學程度人口3484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學程度佔2.51%,高中程度佔12.75%,初中程度佔38.50%,小學程度佔36.79%。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77974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7%;少數民族6017人,佔0.13%。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歷史人文
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海安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夙冠淮南」,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評話宗師柳敬亭、「棋聖」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名賢中的傑出代表。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將岳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則徐、書畫大師齊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興業。2100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海變遷,泰州,越發顯得神定氣閑,清新脫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千年文化的遺跡彷彿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神采畢現的歷史畫卷。稻河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彰顯著泰州人不屈的意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泰州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用鳥銃與抬槍擊沉英國軍艦。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三進泰州城,唇戰國民黨頑固派,挫敗了他們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部挺進蘇中,建立了蘇中抗日根據地;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彪炳史冊的「黃橋決戰」在這里拉開戰場,泰州人唱著《黃橋燒餅歌》浴血支前。1949年4月,張愛萍將軍受中央軍委之命在泰州白馬廟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開始了氣勢磅礴的渡江戰役,揚起了渡江第一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南京,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泰州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人民海軍從這里駛向大海。
④ 泰州是江蘇經濟最差的地方嗎我覺得和蘇中第一縣市靖江差距不大啊!
江蘇城市經濟發展趨勢,泰州強於鎮江,然而鎮江卻富泰州一頭。說到我國的經濟發展,相比大家都非常關注,畢竟我國一直致力於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誰都不想在經濟方面落下一頭,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江蘇省的經濟情況。說起江蘇省,我國第二大經濟強省,名氣在這幾年來說,可謂是有增無減,江蘇省也在改革開放這個大機遇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今天我就來說說江蘇省的泰州市和鎮江市。
泰州市和鎮江市名氣都不如江蘇省的老大哥蘇州名氣,並且,在江蘇省眾多城市,這兩座城市也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他們在2017年的時候,經濟GDP總量分別排在全省第九和第十的位置,總體上,泰州市以3465億元高於鎮江市3143億元,泰州市算是強於鎮江市,但是,數據是不能代表一切的,特別是對於這兩座城市來說,泰州看似強於鎮江,事實則是鎮江市比泰州發展的要好,還富泰州一頭。
為什麼會這說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泰州市雖然GDP總量是高於鎮江市,但是泰州市人均GDP卻低於鎮江市,泰州市人均GDP在全省排名第八,但是鎮江市卻排到了全省第五,並且兩個城市的年人均GDP相差有兩萬多元人民幣。
⑤ 泰州一座實力縣級市,生產總值1083.9億,為什麼未來會有大發展呢
泰州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簡稱“泰”。泰州市在南唐時期始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由此而得。泰州歷史悠久,其建城史長達2000多年。泰州市人傑地靈,名家輩出,像施耐庵、鄭板橋和梅蘭芳等人都出自泰州。泰州的地理區位良好,是上海經濟圈、南京經濟圈和蘇州無錫經濟圈的節點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快速。
泰興市境內的交通網路密集,擁有發達的交通運輸業。京滬高速和鹽靖高速穿境而過,境內河流眾多,省道和國道四通八達。泰興市去往周邊各大機場均是3個小時之內的車程,經濟開發區有一座水港碼頭。並且在不遠的將來,泰興市也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鐵,從而進入高鐵時代。因此泰興市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光明,泰興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⑥ 江蘇泰州是個怎樣的地方
泰州應該說是個中小城市,經濟算不上很發達,但城市整天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泰州主城區不大,如果從老東站到西站公交車就15分鍾左右。泰州在20世紀初也算是一個重鎮,與揚州是不相伯仲的,不過後來隸屬揚州管轄,各項發展就失去了許多機會和政策支持。知道96年,泰州才成立地級市。最近幾年,泰州加快了城市建設,如果最近五年都在泰州的人會有很明顯的感受。泰州興化應該是一個糧食基地了,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我是00-03年上的初中),有段時間糧食漲價特別快,我們都能感到米價在上漲,聽說國家都用了儲備糧來緩解糧價上漲,就在這個時候央視的心連心到興化慰問演出(本人一直覺得這次演出頗有意味)。泰州教育也不錯的,還記得我們高中校長一直在說我們走南通和南京的中間路線:不抓得太狠,不放得太松(當然比以前嚴了,我是有感觸的額)。泰州現在在建設亞洲最大的醫葯城,這是國家給泰州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個人覺得泰州現在的高等教育不行,沒有一個或幾個自己的實力雄厚的院校,泰州畢竟有500多萬人口啊
⑦ 泰州的經濟怎麼樣
泰州發展在江蘇屬於中等。。比江蘇蘇北其他城市好點。。和蘇南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⑧ 徐州和泰州哪個城市好
泰州在江蘇沒什麼存在感,除了揚子江葯業幾乎沒什麼特別有名的企業,不像徐州有徐工、徐礦、維維、煙廠這樣的大企業,三甲醫院和本科院校更是落後徐州,但泰州就是經濟比徐州好很好,465萬泰州百姓就是比徐州人生活富足小康。
泰州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完全秒殺徐州,作為淮海中心城市徐州人我確實有點不服。
2018年徐州GDP總量6882.64億元,按照去年常住人口算人均就是7.85萬元,再看泰州18年總量是5000.75億元增速5.4%,常住人口465萬人均GDP10.75萬元,可以說大幅度領先徐州。等鹽泰錫宜城際鐵路和連鎮鐵路泰州聯絡線修好,泰州經濟應該會更好。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泰州是40059元,徐州城鎮是30987元;農村居民收入泰州是19494元,徐州是16697元。
⑨ 為什麼江蘇省泰州市很有發展前景呢
如今境內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儲量都很豐富,就像石油資源已經達到了1800萬噸,另外每年產石油的能力,大概能夠超過30萬噸。除此之外它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境內可以觀賞到眾多特色的美景,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更好帶動它的旅遊業發展。面對這么多的優勢,相信未來它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對於泰州最有前景的縣市,石油儲量達1800萬噸,未來發展勢頭迅猛,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是否看好它的發展?
⑩ 泰州經濟到底怎麼樣在江蘇排名第幾
江蘇是中國古代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現對江蘇省1個副省級城市(南京)和12個地級城市(揚州,徐州,蘇州,鎮江,淮安,常州,連雲港,無錫,泰州,南通,鹽城,宿遷)的各方面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和比較,並擬出以下12種全方位的排名。
1、 最讓全國人民心服口服的排名(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市規模,城市人口,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人文歷史,文化底韻,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程度,區位輻射,教育實力,科技發展等11個公認指標進行的排名):
南京(全國第6)、無錫(全國第15)、蘇州(全國第20)、常州(全國第27)、
徐州(全國第46)、揚州(全國第47)、鎮江(全國第49)、南通(全國第53)、
連雲港(全國第72)、泰州(全國第75)、鹽城(全國第83)、宿遷和淮安(100名開外,無從考證)
參考2004年1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名榜」。國家首次對各大城市的綜合實力進行的排名,官方數據,應該更有說服力!
2、最具大城市優勢的排名(各市主城區人口,不包括各縣市人口排名):
南京(480.38萬人),蘇州(220.75萬人),無錫(220萬人),徐州(120萬人),揚州(115.13萬),鎮江(110.36萬人),常州(80萬人),淮安(73萬人),南通(70萬人),鹽城(68.6萬人),連雲港(64.74萬人),泰州(60萬人),宿遷(25萬)
3、 最能體現「人多好辦事」這句真理的排名(各市總人口排名,包括各縣市人口排名):
徐州(910萬人),鹽城(795萬人),南通(775萬人),南京(640萬人),蘇州(598.85萬人),淮安(517.68萬),宿遷(515萬人),泰州(497萬人),連雲港(460萬人),揚州(457.19萬人),無錫(442萬人),常州(348.9萬人),鎮江(267.21萬人)
4、 最美名遠播的排名:(各城市在全國及世界知名度的排名):
南京,蘇州,徐州,揚州,無錫,連雲港,鎮江,常州,南通,泰州,鹽城,淮安,宿遷
在全國及海外知名度方面,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中國四大古都的南京,其歷史饋贈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言而喻。其他城市方面,江南古城蘇州,煙花三月的揚州,以及沉積了幾千年秦漢文化的徐州在五湖四海之內也有著較大的知名度。
5、最讓蘇南人津津樂道的排名(GDP總量排名):蘇州(3450億元),無錫(2350億元),南京(1930億元),南通(1220億元),常州(1090億元),徐州(1070億元),鹽城(865億元),揚州(760億元),鎮江(740億元),泰州(670億元),淮安(480億元),連雲港(410億元),宿遷(315億元)
參考2004年全國各大城市GDP總量的數據報告。很明顯,常州的經濟地位已經日落千丈了,甚至落到了南通的後面。另一方面,蘇北老大徐州的經濟地位已經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6、最具未來發展潛力的排名(GDP增幅排名):南京(19.0%),蘇州(17.6%),無錫(17.4%),常州(16.1%),南通(16.0%),徐州(14.6%),泰州(14.7%),揚州(14.7%),鎮江(14.5%),鹽城(14.2%),連雲港(13.8%),淮安(13.6%),宿遷(13.2%)
參考2004年全國各大城市GDP增幅的數據報告。這個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江蘇省未來10年的經濟走向和經濟格局。
7、最具文化和人文底韻的排名:南京,揚州,徐州,蘇州,鎮江,淮安,常州,連雲港,無錫,泰州,南通,鹽城,宿遷
南京號稱六朝古都,十朝會都。自古以來就享有盛名,是古代文人騷客必吟詩作賦,激揚文字的江南佳地。其「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的美名絕不是浪得虛名。南京的文化遺產和人文名勝數不勝數,其文化底韻之深厚,不言而喻。揚州的人文內涵,完美地濃縮在「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堪稱千古名句的古詩當中了。可以說,「詩仙」李白的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將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彰現地淋漓盡致,恰如其分。徐州的劉邦的故鄉,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秦漢文化,確實值得人們細細地品味。
8、最具現代化城市特色的排名:南京,無錫,徐州,常州,鎮江,連雲港,南通,蘇州,揚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
南京作為江蘇省會,六朝古都,十朝會都。城市規模,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和現代化水平在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南京街區,滿街的參天梧桐搭建的綠色走廊是南京人最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新街口地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個個高聳入雲;湖南路,夫子廟又是休閑觀光,娛樂消遣的繁華商業區;金融,商務,廣告,服務行業在全省范圍之內,無人出其右。近期,南京地鐵的開通也彰現了她作為一座現代化都市的實力。毋庸置疑,南京城市發展程度在江蘇省內確實首屈一指。另外,徐州,無錫等城市的城市建設和城市改造也在大張旗鼓地進行著。相信在不久之後,在江蘇大地上,會出現更多的現代化都市。
9、最富甲一方的排名(各城市市區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排名):
無錫(43307元),蘇州(35733元),常州(26744元),南通(25860元),南京(24706元),鎮江(24697元),揚州(23293元),泰州(23170元),徐州(21707元),連雲港(19981元),鹽城(12977元),宿遷(9520元),淮安(8036元)
參考2004年全國各大城市市區人均GDP排名的數據報告。
10、最有人才戰略力的排名:
南京,蘇州,徐州,無錫,揚州,鎮江,南通,常州,連雲港,淮安,鹽城,泰州,宿遷
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南京的48所高校的大學數量可以和北京,上海等教育發達城市相媲美。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在江蘇省內一直傲視群雄,鶴立雞群。舉全省之內,能與這些家喻戶曉的大學相抗衡的,唯有蘇州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前者是蘇州的招牌學府,後者是徐州的鎮山法寶。
11、最具區域輻射力的城市排名:南京,徐州,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南通,連雲港,鎮江,淮安,鹽城,泰州,宿遷
江蘇省的規劃是通過不懈努力,在二十年內建成南京,徐州和蘇錫常三大都市圈。現在看來,除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稍有規模外(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鎮江,揚州,馬鞍山,滁州,蕪湖六市),其他兩個都市圈完全沒有形成規模。尤其是蘇錫常都市圈,可以說,至目前為止,這個都市圈不但沒有確立一個令人心服口服的中心城市,而且都還完全被籠罩在大上海的輻射范圍之內。其本身的輻射能力確實不敢恭維!
12、最具交通樞紐優勢的排名:(主要根據鐵路交通情況而制定的排名):徐州,南京,蘇州,鎮江,無錫,常州,連雲港,揚州,南通,泰州,鹽城,淮安,宿遷〕
客觀地說,江蘇腹地等城市的鐵路交通線路不但不發達,而且很貧瘠。所以,在13個城市當中,真正能稱得上交通樞紐的城市只有徐州和南京兩座城市。
13江蘇省各城市排名綜合指數
全省綜合指數是109.39。各市的綜合指數如下:
1、無錫市:146.77
2、蘇州市:146.10
3、南京市:143.53
4、常州市:142.77
5、鎮江市:112.66
6、南通市:102.57
7、揚州市91.86
8、泰州市88.39
9、鹽城市72.18
10、淮安市70.80
11、徐州市63.01
12、連雲港市62.32
13、宿遷市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