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會會計教材有多少頁
2017是582頁,我今年剛學了
⑵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有多少章
一共八章 1、總論 2、公司法 3、其他主體法律(個人獨資、合夥企業、外資企業法) 4、證券法 5、合同法 6、增值稅和消費稅法 7、企業所得稅法 8、相關法律制度(雜,國有資產、外匯、價格、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
⑶ 物權主體變更與繼受取得是一回事兒嗎 2013年注會經濟法教材37-38頁,物權主體變更實際上是物
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一般指基於一定法律事實,依賴於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
物權主體變更實際上是物權轉讓。
兩者從不同角度出發,闡釋物權變動情況。前者著重從物權取得角度闡釋,對應的是原始取得;後者著重從物權主體即所有權人角度出發闡釋,換言之產權人的變更,產權人變更,也就意味著物權產生了轉讓或變動的效果!
⑷ 注冊會計師會計教材多少頁
注冊會計師的教材每年都會有些許變動,而且是六門課程,不知道題主具體指的是哪一門的,還有就是每本頁數在600-800這樣,看書還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
⑸ CPA考試的經濟法應該怎樣復習
聽課\看書\做練習,然後就可以通過了.
⑹ 講講如何考注會的經濟法
.問:經濟法教材第180頁,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其他條件之一為"發行前最近一年及一期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率不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是否應該是"不高於"?
答:應當是"不低於",教材沒有錯誤。該規定的主要理由是,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過低,即表明該企業可以通過債權性融資方法,即借款方式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而無須通過股權性融資,即發行新股的方式解決。
2.問:出版的試題是否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答:出版的試題分為兩種,一類是屬於創作的試題,一類是屬於匯編的試題。匯編的試題屬於匯編作品只要其對相關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不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亦受著作權法保護。該類作品屬於科學領域的范圍。
3.問:裁定與判決有何區別?
答:判決是指法院對民事案件依法定程序審理後對案件的實體問題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結論性判定。裁定是指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對有關訴訟程序的事項作出的判定。二者都是國家行使審判權,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結論性判定。二者的區別是:(1)判決解決的是案件的實體問題,是對當事人的實體爭議和請求所作出的結論;裁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主要是法院行使指揮、協調訴訟活動權能的體現;(2)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階段,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一般一個案件一個判決;(3)裁定可採用書面形式,也可採用口頭形式,判決只能採用書面形式;(4)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以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一審判決可以上訴。
4.問:我在學習第一章法律行為的時候,對無效的民事行為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理解不透,能否解釋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答:無效的民事行為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等在教材上有明確的表述,在此不重復了。現把兩者的發生情形歸納對比一下,供理解和參考。第一,兩者發生情形的相同點:(1)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一旦撤銷,與無效民事行為相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2)產生的法律後果相同。①恢復原狀;②賠償損失。即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但如果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③收歸國家或集體所有或返還第三人。這是針對雙方惡意串通實施的民事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應當採取的措施。第二,兩者發生情形的不同點:無效的民事行為: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形式不合法,以及部分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民事行為,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形下所為的民事行為(注意與合同法的區別)。可撤銷的民事行為:①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②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③注意〈合同法〉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為元效合同。
5.問:某甲與乙有限責任公司經協商後,決定設立一家合夥企業。合夥協議中規定:乙有限責任公司向合夥企業投資30萬元,甲負責經營管理,但不投資,乙有限貴任公司每茸從合夥企業取得60%的經營收益,虧損時,責任及其他一切鳳險均由甲承擔。甲為了經營方便決定成立以後使用丙有限責任公司的名義對外進行經營活動。請問如何判斷以上行為是否合法?
答:事例中存在以下違法行為:乙的主體資格不符合法律規定,即乙是非自然人;甲無繳付的實際出資,不具備合夥企業成立的前提條件;乙只收取收益,不承擔虧損,不符合合夥協議的法律特徵的要求,致使雙方在權利義務的承擔上顯然不公,是無效的合夥協議;該合夥企業不具備設立條件,不會被批准設立即使成立,以"有限公司"名義對外活動,也不符合合夥企業名稱的要求。
6.請問:"因債務人的破產案件受理而中止執行程序時,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的先訴抗辯權不得行使"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先訴抗辯權"?
答:教材第258頁,先訴抗辯權,即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清償債務前,對債務人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先訴抗辯權:(1)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如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2)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3)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的。
7.問: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作者應當儂照什麼確定合作企業提前終止的財產歸屬?
答:合作企業合作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都在簽訂的合同中確定。包括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利潤或者產品的分配、風險和虧損的分擔、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業解散時財產的歸屬等事項,都在合作各方簽訂的合同中確定。〈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規定:"合作企業期滿或者提前終止時,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對資產和債權、債務進行清算O中外合作者應當依照合作企業合同的約定確定合作企業財產的歸屬。"
摘自中國財經報
⑺ 2021注會會計教材多少字
2021注會會計教材有108.3萬字。
2021 年《會計》新教材也號稱「六大CPA名著之首」,根據統計共有750頁,108.3萬字。《會計》這科的整體變動其實不是很大,如果要說比例應該是在15%左右。
而且主要的教材變動上最多的體現就是調整了章節順序,不過這樣的調整相比往年會更加符合考生們的學習規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變動。
2021年注會會計教材
《會計》這科目也是可以使用舊教材的,只需要針對新增部分打補丁關注實質對考試有影響的變化即可,《財管》減少一章考生也可以沿用新教材。
CPA《財務成本管理 》2021年教材相比較2020年教材而言,大框架變動的是,刪除管理會計第二十一章節質量成本報告,教材由21章變為20章。2021年教材新增的、刪除內容都有,但是對考試影響不大。
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中,變化最大的應該就是經濟法,不管是從考試大綱分析判斷,還是從教材內容角度分解,結論都是變動較大。
⑻ 注會經濟法考試應該怎樣復習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教材總共是有12章,重點章節和非重點章節特別明顯,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票據法這是主觀題考核的重點,當然別的章節也不容忽視。肆大小編今天就教你30天能拿下注會經濟法的復習方法。
一、第一輪學習23天
CPA考試《經濟法》教材總共是有12章,重點章節和非重點章節特別明顯,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票據法這是主觀題考核的重點,當然別的章節也不容忽視。在學習之前你需要認真安排每章的備考時間,薛薛是這樣規劃的:五個大法(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票據法)每章用三天的時間來學習,三天拿下一章時間是足夠可以的,相信自己,這樣是需要15天;另外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以及合夥企業,每天一章,這樣要花費6天時間;再有就剩下物權法了,用兩天來學習這章。23天完成第一遍的學習,如何?這樣的時間的足夠你認真學習和及時復習前面的章節,當然每學完一章要及時做題,題海戰術,必須來,不要對自己心軟。還有制定了計劃就要認真完成哦。
二、2天時間強化難點
學完第一遍可能你還是不夠自信,是否是學後面忘記前面的,這都很正常。所以接下來的兩天,你需要回顧自己學習的東西,是那些重點在第一遍學習過程中忽視的,或者筆記中標的不懂的內容,在回頭看看課件,多聽聽老師對發條的分析,這樣記憶會容易很多。
三、5天時間模擬
最後五天模擬,如果一天一份模擬測試,那麼五份模擬題可以了,要注意,在電腦練哦,因為考試是需要我們在電腦上打字的。模擬題主要是檢測自己在學習中的漏洞,每做完一份題目要認真總結,把錯題拿出來反復做、反復看;對主觀題自己不能表達出來的發條要看看答案解析,多背多看多寫。我想這樣想不記住都難吧!
30天,一個月,完全可以,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只要你有毅力堅持下去,那麼結果就是一定會穩穩的通過的經濟法。
⑼ 注會考試的六個科目,共幾本書分別是什麼
共6本。
會計(最基礎最難的一本)審計。
審計(最難的一本)。
兩法:經濟法和稅法。
兩管: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六門專業課5年內全部通過後考兩門綜合。
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三)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⑽ 2014注會正版教材六本及2014中級會計師正版教材三本每本都是多少頁啊
問教材有多少頁這個問題。。。是怎麼個意思?怕買到盜版的?注會教材正版經濟法495頁,會計528頁,財務成本管理503頁。另外三門今年不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