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重大風險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重大風險

發布時間:2022-01-31 07:05:23

『壹』 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風險挑戰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世界銀行測度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狀況的指標有三個:人均GDP、壽命和受教育情況,其中GD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GDP原來是測度經濟發展水平的很好的指標,但目前中國的GDP並不是一個好的指標,因為它失去了民生意義。目前中國GDP核算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表現為「挖坑經濟」,無關社會凈財富的增加。凱恩斯在1936年所寫的《通論》中曾經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挖坑」理論:雇兩百人挖坑,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這叫創造就業機會。雇兩百人挖坑時,需要發兩百個鐵鍬;當他發鐵鍬時,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工了,生產鋼鐵的企業也生產了;當他發鐵鍬時還得給工人發工資,這時食品消費也都有了。等他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時,還得發兩百把鐵鍬,還得發工資。凱恩斯的理論是宏觀經濟學的肇始,這只「看得見的手」使西方國家從經濟低谷中走了出來,走向繁榮。

『貳』 當今中國面臨的四大機遇、三大挑戰是什麼

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有四大機遇:

1.和平轉型的國際體系,有利於中國漸進式地成為世界主要大國。

2.在全球事務中各方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

3.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和影響上升,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戰略依託。

4.中國和諧世界的理念已經形成,使世界各國對「中國威脅」的看法和擔憂有所減弱,對中國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強。

面臨的三大挑戰:

1.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成為全球經濟衰退,中國外部發展壞境空前嚴峻。

2.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周邊亂象叢生,中國外部安全壞境風險和隱患增多。

3.意識形態因素對國際關系的影響上升,中國外部輿論環境仍存在較大壓力和挑戰。

拓展資料:

要准確把握國際形勢變化的規律,既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又看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切實做好工作。

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並且常做常新的課題。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

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從林林總總的表象中發現本質,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

『叄』 2012我國經濟面臨哪些國際和國內風險和挑戰

中國經濟面臨八大機遇與挑戰: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

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並蘊含著難得的機遇。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那麼,在我國經濟與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哪些影響,又會蘊含哪些機遇呢?

第一個層面,海外投資。一方面,危機發生後,海外資本市場出現暴跌,對我國較多海外投資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的風險也不可忽視,一些項目可能面臨著資產價格縮水、投資收益下降、投資回收期延長等一系列風險。

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海外許多股市大幅縮水,資產價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歷史低位;一些公司為了渡過目前的難關,賤賣公司資產或控股權;一些國家大幅降低了外資進入門檻。這些都為我國相關企業、機構創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潛在機會。國際金融危機延續時間越長,破壞程度越大、經濟恢復越慢,我國海外投資的潛在機會就會越多。

第二個層面,進出口貿易。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的目標地也主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因此這次危機對我國進出口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將會帶來沖擊,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著資金回收困難、訂單減少的風險。我國一般性貿易出口收入、貿易順差、外匯收入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可能都會發生重要變化。

就我國進口而言,一些國家基於生產自救可能會出台一些有利於產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關稅、降低出口價格、放鬆技術封鎖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銅、鐵礦石等價格大幅調整降低了我國進口相關商品的成本,這些都有利於相關商品的進口。我國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擴大技術類、資源類、短缺類、價格優勢類商品的進口。

第三個層面,金融證券保險業。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聯動、匯率波動及其對金融機構經營的影響;金融環境的變化對銀行貸款業務可能產生重要影響;海外金融機構的風險可能傳導到其設置在我國的分支機構上來。對我國證券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股價波動及其對證券機構經營、業績和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影響;股價波動對市場融資功能的影響及其對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的影響。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波動對保險業經營及業績的影響;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業投資收益的影響。

就影響程度而言,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對外有所開放但尚不充分,這就決定了此次危機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相對有限。一方面,在國際金融、證券市場沒有穩定之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單邊行情。另一方面,影響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未來走勢的主要因素仍是國內的市場環境和運行機制。今後我國仍會堅持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發展路徑,但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會進一步加強。

第四個層面,房地產業。這次危機從源頭上看是房地產市場危機。因此,由房地產市場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業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我國幾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可能面臨一些海外投資客拋售房產、抽離資金的情況;其次,基於美國這次房地產市場危機的深刻教訓,我國未來會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控制房地產虛假需求的擴大和價格的暴漲暴跌,以避免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引發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第五個層面,旅遊業。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受危機影響較深的國家,基於發展本國經濟、增加就業的需要,可能會出台促進本國旅遊業發展的舉措,以吸引更多境外遊客。因此,我國居民出國旅遊可能會更加便利,國內旅遊業面臨著旅遊人數分流的潛在壓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影響,海外入境的人數可能會明顯減少,這對涉外旅遊會產生較大影響。

第六個層面,勞動就業。此次危機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放緩,新增就業機會可能相對減少。因此,未來一定時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二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失業金融從業人員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面臨著引進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機遇,國內金融業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的態勢。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人才競爭對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個層面,經濟增長。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會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基礎、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明顯不同。同時,我國經濟仍是投資推動型經濟,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網、城市基礎實施、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仍有巨大的投資空間。一旦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GDP增速下降較多時,我國投資型經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八個層面,經濟地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恢復經濟的復雜程度、困難程度會比我國大得多。因此,在未來幾年增速趨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差距將會縮小,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將會上升。具體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價可能會考慮「中國企業談判因素」,而不是過去那種我國「需求什麼」國際市場「炒什麼」、「漲什麼」的格局。

『肆』 中國當前發展風險投資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應如何改善

中國面臨的能源危機 我國的可再生能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是重要的戰略替代能源,對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開發和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電能、生物質能、地熱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1我國的能源危機與環境危機凸顯 1.1中國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危機 我國是一個能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擁有豐富的化石能源資源。2006年,煤炭保有資源量為10345億噸,探明剩餘可采儲量約佔全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但是中國的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較低,煤炭和水力資源人均擁有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能源資源賦存不均衡,開發難度較大,已探明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儲量嚴重不足。再加上能源利用技術落後,利用低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下,我國能源的消耗速度比其他國家更快,能源枯竭的威脅可能來得更早、更嚴重。因而,日益增長的對外能源需求造成的能源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尋找解決能源危機的突圍之路。 1.2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引發嚴重的環境危機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65%左右為煤炭,大量使用煤炭,使 66%的中國城市大氣中顆粒物含量以及22%的城市空氣二氧化硫含量超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長期以來這種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單一的能源消費模式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續增長,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給環境造成了越來越沉重的壓力。面對當前化石能源消耗帶來的嚴重環境危機,調整能源結構已迫在眉睫。 2發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決中國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 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續利用的能源,如水能(小水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不存在資源枯竭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力推可再生能源,中國更應該把握住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時代走向,爭取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緩解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機與環境壓力。 2.1中國可再生能源具備良好的資源基礎 我國可再生能源品種齊全,數量多,資源基礎雄厚。我國小型水電(指≤5萬千瓦的水能資源)的可開發量為1.2億千瓦,目前僅開發了不到 1/4;全國陸地每年接收的太陽輻射能相當於24000億噸標准煤,如果按陸地面積的1%、平均轉換效率按20%計,一年可提供的能量達48億噸標准煤,相當於2006年全國一次能源消費量(24.6億噸標准煤)的兩倍;我國10m高度層的風能總儲量為32億千瓦,實際可開發為2.53億千瓦,加上近海(1~15米水深)風力資源,可裝機容量達10 億千瓦;生物質能資源也十分豐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每年約有3.0億噸標准煤,薪柴資源為1.3 億噸標准煤,加上城市有機垃圾等,資源總量近7億噸標准煤。通過品種改良和擴大種植,生物能的資源量可以在此水平上再翻一番。此外,還有地熱能和海洋能等,可供大規模長期開發利用。總之,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具有大規模開發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潛力,可以為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能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為。 2.2中國可再生能源具備良好的市場基礎 我國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全面小康建設的推進,必將對能源供應提出新的要求。同時,我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61%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能源利用率處於較低水平,每年要消耗6億多標准煤的能量,其中一半的能源靠作物秸稈和砍伐樹木獲得,這使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荒漠化程度加劇。作為農村能源供應的重要補充,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為農村提供氣體燃料、提供生活熱水、為偏遠地區農戶解決無電問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直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農村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重要途徑。所以,客觀上的迫切需求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3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現狀與面臨的挑戰 3.1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已經取得顯著進展。2007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居世界首位。2007年我國小水電利用總量佔世界一半,水電勘測、設計、施工、安裝和設備製造均達到國際水平,已形成完備的產業體系;2007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100萬千瓦,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量為5200萬平方米,約佔全球使用量的40%。據測算,使用1平方米的太陽能熱水器每年可節約120千克標准煤。太陽能利用得到快速發展,在能源供應中佔10.32%,居第二位;目前全國已建成並網風力發電裝機容量57萬千瓦,2007年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90萬千瓦,比2006年增加了330萬千瓦2007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年開發利用總量摺合2.2億噸標准煤,佔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的8.5%。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能材料來源廣泛,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相當規模,農村年產沼氣102億立方米,相當於1600萬噸煤;沼氣工程實現了標准化生產,沼氣技術服務體系已比較完善;另外我們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上取得很大突破,相當一批技術已發展到商業化初始階段。 3.2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 3.2.1政策障礙 國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導向對可再生能源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相關政策體系還不完整,經濟激勵力度較弱,政策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差,還沒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立法比較晚,法律體系不健全,僅出台了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此外,各地方缺乏相應的法律政策,不能很好地貫徹中央的政策,形成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良好的政策環境。 3.2.2資金障礙 我國可再生能源在2007年已達到12億美元,僅次於德國,居世界第二。但我國的新能源發展並沒有納入政府各級財政撥款渠道;與金融機構和發展中國家政府的金融政策和法規聯系不到位,使本來很值得信賴的項目與商業應用也缺乏信貸和風險投資。 3.2.3技術障礙 技術開發能力與產業體系薄弱,關鍵技術掌握得少。除水電、太陽能熱利用、沼氣外,其它可再生能源技術水平較低,缺乏自主技術研發能力,設備製造能力弱,技術和設備生產主要依賴進口,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同時,可再生能源的資源評價、技術標准、產品檢測和認證等體系不完善,人才培養不能滿足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沒有形成支撐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技術服務體系。 3.2.4市場障礙 由於可再生能源開發難度大,開發市場化起步晚,所以商品化程度低,產業化薄弱。市場經驗不足阻礙著可再生能源工業有效地提供產品和服務,存在普遍的產品質量問題和服務問題,市場法規不足和缺少工業標準的風險抑制著需求增長。長期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連續穩定的市場需求。雖然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力度逐步加大,但由於缺乏強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保障政策,沒有形成穩定的市場需求,可再生能源發展缺少持續的市場拉動。市場障礙阻礙著可再生能源產業鏈條的形成和發展。 4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突圍之路 4.1將可再生能源戰略納入國家能源戰略 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升傳遞著「綠色經濟」正在興起的信息,2012年《京都議定書》到期後,新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將進一步促進綠色經濟的全面發展。如何面對「後京都議定書時代」,可再生能源成了我們勢在必行的發展之路。 可再生能源是我國能源優先發展的領域。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對增加能源供給、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是解決能源供需矛盾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達到15%的發展目標。由科技部主持的《中國後續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對到本世紀中期我國能源需求進行了預測。從預測結果看,若採用生態驅動方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結構的主角之一,達到30%以上。因此,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戰略目標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供給能力,滿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要求,改善能源結構,實現能源多樣化,建立可持續的、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 4.2切實加強法律保障 各級政府應切實加強政策扶持力度,盡快建立規范的保障制度,實行政府問責制。應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盡快建立可再生能源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出台《可再生能源促進法》、《循環經濟法》等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法律法規。為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規范可再生能源市場、優化能源結構、維護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法律保障,這也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必然要求。 4.3建立多渠道的開發機制 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當今國際一大熱點,要抓住當前大好時機,將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建立和形成以國內製造為主的裝備能力。一是各級政府要從財政上支持新能源的開發,積極吸引和引導社會、企業、個人投資可再生能源,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二是要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加強與國際組織和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提倡雙邊、多邊合作研究及合作生產。加強人與技術信息交流。採取切實措施,為吸引國際機構和社會團體、企業家和個人來華投資、獨資或合資開辦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體創造條件。 4.4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場 一是在中央、地方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礎上,鼓勵企業打破限制,實行橫向聯合,積極引進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擴大銷路。二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開辦新能源技術服務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技術產品的安裝、調試、維修保障服務,同時政府應為這些公司的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培訓,提高其技術業務水平,逐步培育起持續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三是加強建立可再生能源技術產品的評價指標體系,產品的檢測和質量認證體系,建立國家級質量監測系統,建立健全市場保障機制,同時形成支撐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技術服務體系。激勵新能源消費,完善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市場環境,逐漸培育起持續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場。

『伍』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那些重大風險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但長期的快速發展,積累和遺留的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發展方式粗放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發展是粗放的,缺少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續的。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經營方式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發展不協調,導致資源嚴重缺乏。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經濟增長中依靠資本和勞動投入增加的貢獻率佔72%,依靠科技進步等促使要素效率提高的貢獻率僅佔28%,而發達國家後者佔50%―70%。具體來看,其一,在經濟效益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痼疾;其二,在經濟結構方面,產業結構的失調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發展缺乏後勁,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等。
(2) 貧富差距過大。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分析,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表示收入差距相對合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系數達0.474,遠遠超過0.4的警戒線,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使社會財富過多地集中在少數高收入階層手中。同時,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也都在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如果不進行調節,就使人們的不公平感增加,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社會矛盾就突出,這也是上世紀許多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3) 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以9.8%的速度持續增長了30多年,2012首次「破8」,為7.8%,預計2013年約為7.7%,發展速度繼續放緩。過去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正進行宏觀調控,日趨減緩;內需乏力仍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頑疾。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支撐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也在改變,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消減和逆轉。目前,雖然國內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繁榮的背後有太多的泡沫。
(4) 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梯度發展」政策,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指導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GDP最高的廣東省為52 674億元,約是西部10省GDP的總和,是最低的西藏(606億元)的87倍,是中部江西(11 584億元)的4.5倍,北部吉林(10 531億元)的5倍。與此同時,中東部地區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5) 市場和資源環境有待改善。市場環境的好壞關乎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國食品、醫療事件頻發,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蘇丹紅、地溝油,形形色色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假冒偽劣、社會欺詐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社會誠信和社會道德水平依然不高。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嚴重污染市場環境,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阻礙內需的發展。此外,伴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現象嚴重,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高碳的能源結構使中國的發展處境極為不利,如果我國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陸』 經濟社會面臨的風險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那些重大風險
2021-01-10 20:48:47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但長期的快速發展,積累和遺留的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發展方式粗放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發展是粗放的,缺少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續的。

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經營方式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發展不協調,導致資源嚴重缺乏。

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經濟增長中依靠資本和勞動投入增加的貢獻率佔72%,依靠科技進步等促使要素效率提高的貢獻率僅佔28%,而發達國家後者佔50%―70%。

具體來看,其一,在經濟效益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痼疾;其二,在經濟結構方面,產業結構的失調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發展缺乏後勁,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等。

(2)貧富差距過大。

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分析,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表示收入差距相對合理。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系數達0.474,遠遠超過0.4的警戒線,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

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使社會財富過多地集中在少數高收入階層手中。

同時,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也都在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這些問題如果不進行調節,就使人們的不公平感增加,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社會矛盾就突出,這也是上世紀許多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3)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

中國經濟以9.8%的速度持續增長了30多年,2012首次「破8」,為7.8%,預計2013年約為7.7%,發展速度繼續放緩。

過去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正進行宏觀調控,日趨減緩;內需乏力仍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頑疾。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支撐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也在改變,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消減和逆轉。

目前,雖然國內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繁榮的背後有太多的泡沫。

(4)區域發展不平衡。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梯度發展」政策,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

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指導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

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GDP最高的廣東省為52674億元,約是西部10省GDP的總和,是最低的西藏(606億元)的87倍,是中部江西(11584億元)的4.5倍,北部吉林(10531億元)的5倍。

與此同時,中東部地區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

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5)市場和資源環境有待改善。

市場環境的好壞關乎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穩定。

近年來,我國食品、醫療事件頻發,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蘇丹紅、地溝油,形形色色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假冒偽劣、社會欺詐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社會誠信和社會道德水平依然不高。

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嚴重污染市場環境,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阻礙內需的發展。

此外,伴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現象嚴重,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高碳的能源結構使中國的發展處境極為不利,如果我國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柒』 我國發展處於重大風險交織期主要包括什麼風險

我國發展處於重大風險交織期。主要包括債務、房地產、實體經濟、社會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

「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說。



(7)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重大風險擴展閱讀:

應對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

「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說。





『捌』 論文中國經濟發展還存在哪些風險

在過去30多年裡,中國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奇跡,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接近10%,是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國家。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入世」帶來的全球化紅利得到充分發揮,中國躍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中國製造遍布全球。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中國經濟也積累了諸多問題和隱患,並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愈發凸顯,集中體現在:政府主導投資造成行業產能過剩、投資效益低下;全球化紅利逐步釋放,出口導向型經濟難以為繼;人口紅利逐步衰減,老齡化加大社會壓力;房地產泡沫化,經濟存在硬著陸風險;貨幣供應過剩,中長期通脹壓力較大。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將由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由重工業拉動轉向服務業拉動,由政府主導投資轉向私人主導投資。同時,通過改善勞動者報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進消費升級,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不再高速但更加穩健,石油消費增速隨之放緩;大消費時代帶來乘用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支撐汽油需求剛性持續增加;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佔比提升,柴油需求受到抑制;房地產降溫,下游化工品需求增速下降;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拉動成品油需求的新亮點。

一、中國經濟面臨六大中長期風險

1.風險一:政府主導投資造成產能過剩、投資效益低下

與歐美發達國家靠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不同,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自2003年起,我國的資本形成率已經連續9年維持在40%以上,2011年高達49%,分別為美國、日本、韓國的4倍、2.3倍、1.8倍。投資具有乘數效應,刺激經濟增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成就了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同時也造成了產能過剩、持續性不足、投資效率低下、借貸風險上升等問題。

過度投資加劇產能過剩。產能過剩主要在鋼鐵、水泥、石化等支柱性行業,這些行業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挑戰。投資的快速增長是造成我國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2001-2011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速達23%,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8.1個百分點。政府主導投資是造成產能過剩的體制性原因,以GDP增長為考核指標促使地方政府投資熱情高漲,導致各地過度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先後出台了4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大規模高鐵建設計劃,拉動了鋼鐵、有色、石化、風電、水泥等行業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加劇了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過度投資導致投資效率低下。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投資的快速增長,我國產能利用率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從1991年的84%下降到2011年的63%。「十一五」期間,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1萬億元,每平方千米投資在3.3億元以上;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達1.9萬億元,每平方千米投資超過1.6億元。政府主導投資不能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容易造成投資效率低下、重復建設和利用率低等問題。目前我國大城市已經面臨投資飽和的尷尬,未來依靠大規模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

2.風險二: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與東亞許多國家一樣,我國採取了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加入WTO後,藉助廉價勞動力和低端製造業優勢,我國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在GDP中的佔比不斷攀升,在金融危機前,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佔GDP比重一度高達66%。從出口總量來看,2011年,我國出口總額為3.6萬億美元,佔全球近11%份額,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嚴重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使我國經濟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我國出口停滯,國內經濟增速降至7.8%;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我國出口增速降至-13.8%,經濟增速也隨之下降。

我國出口產品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在全球產業鏈中定位低端。出口產品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服裝、紡織、鞋類、傢具和箱包等商品均排在製成品出口金額的前十位。盡管我國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極低。據統計,在全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美國佔37%、歐洲27%、日本18%、韓國4%,中國只有3%。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我國製造業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在價值鏈中處於低端,也就是只在利潤最低端的組裝和製造環節佔有一席之地。

未來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金融危機後,隨著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歸、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更年輕國家的崛起,使中國面臨外需環境惡化和部分製造業優勢消失的雙重壓力,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方式將難以為繼,由外向型經濟回歸大陸型經濟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3.風險三:人口紅利即將過去,未富先老,社會養老壓力巨大,成為嚴重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過去30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快速增長,有效生產者與有效消費者之比從1上升到1.3。人口紅利提振了中國經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帶來的成本優勢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國和第一大出口國。據瑞銀集團測算,在過去30年,我國人均GDP年均9%的實際增速中,人口紅利因素貢獻了約0.8個百分點①。

「人口紅利」之後是「人口債務」。據聯合國預測,中國總人口將在2030前後達到14億峰值,隨後開始下降。其間,人口結構也將發生顯著變化,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齡人口比重上升,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16.2%,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4.7%,人口紅利將逐步消失。從勞動供給來看,目前我國仍然處於勞動年齡人口最豐富的時期,但如果保持現有的人口政策不變,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速度的減緩,勞動年齡人口將在2015年前後停止增長②。雖然我國城鄉二元化結構將一定程度上緩沖勞動力不足問題,但由於農村可轉移的富餘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城鎮化帶來的勞動力供給有限,預計我國勞動力數量不足的問題會很快顯現。

人民未富先老,社會養老壓力巨大。預計我國將在2025-2030年進入「老齡社會」。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老齡化往往是與經濟發展同步,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一般在5000~10000美元,而中國將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即所謂的未富先老。隨著老齡人口持續增加,我國養老金制度面臨嚴峻挑戰。首先,人口結構變化導致受益人數量增長較快,養老金需求不斷增加,同時繳納人數量增長相對緩慢,導致養老金壓力不斷增長。其次,農村老齡化問題壓力較大。我國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農村,而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健全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還處在試點階段,未來農村老齡人口養老將成為社會難題。此外,我國養老金賬戶存在較大缺口。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統計,截至2010年中國養老金系統中的個人賬戶本應有資產19596億元人民幣,但實際只有2039億元人民幣,缺口1.7萬億元人民幣以上。

4.風險四:隨著人口紅利消退,房地產泡沫面臨破裂風險

新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住房需求的不斷增加,推動了房地產建設熱潮,刺激了房地產投資的快速增長。最近幾年房地產建設活動佔GDP的比重持續上升,從2009年開始,房地產建設活動佔GDP比重已經連續三年超過12%,2011年該比重上升至12.4%。同時房價大幅上漲,引發了人們對房地產泡沫的普遍擔憂。盡管受諸多因素影響,但供需關系始終是決定房地產價格最核心的因素。人口結構影響住房需求,進而影響房地產價格。從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經驗來看,房地產價格和勞動力拐點密切相關,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上升將拉動房地產價格上漲,反之亦然。如果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於2015年左右停止增長,將大大改變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結構,人口紅利的消失將導致房地產價格下滑,未來我國房地產泡沫面臨破裂風險。房地產泡沫破滅往往會引發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例如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90年代日本房地產崩盤,以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而言,由於房地產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緊密相連,若房地產業出現問題,哪怕是局部地區出現崩盤情況,都將對經濟造成致命的影響。

5.風險五:地方債務風險巨大,銀行業存在系統性風險,經濟有硬著陸可能

我國政府債務水平在金磚國家中偏高。我國政府債務包括中央政府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其中中央政府債務佔比約為62%,地方政府債務佔比約為38%③。截至2010年,我國中央及地方兩級政府全部債務總和佔GDP的比重約為68%,略高於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低於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但是在新興經濟體中,我國政府債務水平偏高,比印度高20個百分點,比俄羅斯高40多個百分點。

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已超過我國GDP的1/4。金融危機爆發後,為刺激經濟增長,我國各級政府紛紛出台巨額投資計劃,資金需求主要通過銀行貸款和地方融資平台等渠道提供,導致地方債務風險積聚。據審計署統計,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顯性負債規模達6.7萬億,隱性負債規模達4萬億,合計10.7萬億。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即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52.25%,加上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債務率為70.45%④。

地方債務對土地財政和銀行信貸依賴過大。首先,地方債務嚴重依賴土地財政,受房地產市場波動影響較大。2010年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余額為2.55萬億元,共涉及12個省級、307個市級和1131個縣級政府。同時,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近30%的比重。其次,中國地方債務對銀行信貸依賴過大,在地方債務中,銀行貸款為8.47萬億元,佔比79%,是地方債務的主要組成部分。

地方債務潛在風險巨大。一是個別地方政府債務負擔較重。截至2010年底,有78個市級和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分別占兩級政府總數的19.9%和3.56%。二是房地產調控使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下降。由於地方債務對土地財政依賴大,當遭遇緊縮性房地產調控時,房地產市場表現不佳,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下降,部分過分依賴土地財政的地區可能出現流動性緊張,甚至是償付危機。三是地方債務與銀行綁定,增大銀行業風險。如果地方政府債務出現不良貸款,將導致銀行總體的不良貸款余額上升。四是經濟減速影響地方債務償付能力。2011年以來,受經濟持續下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企業利潤下降、結構性減稅的影響,財政收入大幅減少,政府償債能力明顯下降。

6.風險六:貨幣泡沫巨大,我國中長期面臨通脹壓力

貨幣泡沫是房地產泡沫和一切資產泡沫的前提和基礎,世界上任何資產泡沫和通脹背後都有貨幣超發的影子。我國貨幣超發現象長期存在,從經濟運行的情況看,我國貨幣存量偏多。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貨幣大國,截至2011年底,M2餘額為85.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摺合美元13.18萬億元,是同期美國M2的1.36倍。從增速看,過去20年我國M2增速平均是21%%,而GDP是10.5%,M2增速是GDP增速的兩倍。

高存量貨幣導致了強烈的通脹預期,促使商品和資產價格上揚,2003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價格和資本品價格飛漲即是很好的例證。從長期來看,我國存在著較強的通脹壓力,一是由於高貨幣存量推高長期通脹水平;二是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步削弱,工資將螺旋上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這些都將帶來持久通貨膨脹的壓力;三是隨著能源價格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資源品價格面臨上漲壓力。

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之路

1.轉變之一: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消費」

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往往代表了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容易造成經濟的波動;消費驅動型增長則代表了成熟經濟國家的主要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發展更加穩固和持久。歐美發達國家消費佔GDP比重在70%左右,印度和巴西消費佔GDP比重也分別達到81%和79%,而我國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47%。目前,我國居民消費率和總體消費率分別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5和30個百分點。過去20年,我國居民消費對GDP貢獻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49%下降到2011年的35%,同期我國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則從35%上升到49%。投資貢獻較大、消費貢獻下降普遍被認為是中國經濟不平衡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使得中國經濟往往受外界影響波動劇烈。

擴大消費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稅制改革、金融改革不斷深化,以及房地產調控等,將有利於消費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上升,我國經濟結構將趨於改善,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內需驅動。

2.轉變之二:轉變重化工業的增長模式,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比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以鋼鐵、化工為代表的重化工業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模式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例如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2011年,我國GDP佔世界的10%,但是消耗的資源佔世界原煤的49%、原油的11%、粗鋼的45%、鐵礦石的35%。從國際經驗看,上世紀完成工業化的主要經濟體中,工業化進程平均耗時15~20年,其中日本耗時20年,韓國耗時18年,中國台灣耗時15年,屆時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約為1/3。相比之下,我國工業化已經歷時27年,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達44%。重化工業之路過頭使得我國經濟比例失衡,服務業被擠壓。倘若繼續推進重化工業的增長方式,不僅環境與資源無法承受,也將加劇產能過剩,生產效率難以提高。

服務業發達程度是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服務業比重普遍偏高,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美國為75%、日本為68%、韓國為55%、法國為72%。長期以來我國服務業發展滯後於整體經濟,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偏低。截至2011年底,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與發達國家服務業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與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末期的中國台灣、80年代初的韓國具有類似性。根據國際經驗,隨著工業化進程進入尾聲,未來我國服務業發展將步入加速期,隨著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未來我國服務業比重將持續提升。

3.轉變之三:改善勞動者報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提高居民收入,擴大消費規模,促進消費升級。1979-201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9%,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3%,經濟與居民收入增速相差2.6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消費佔GDP的比重與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密切相關,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穩步增加,將有利於促進消費擴大和升級。在人均GDP達到6000~7000美元時,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都出現了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按照平均匯率折算,我國人均GDP已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有望在2015年超過7000美元,屆時我國將進入消費升級期。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提高居民消費率。社會保障制度對個人儲蓄存在著「擠出效應」,長期以來,我國較低的社會福利支出導致居民傾向於增加儲蓄、減少消費。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未來隨著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將進入「快車道」。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將在不同程度上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居民所面對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相應降低,有利於居民減少預防性儲蓄,提高全社會的消費傾向。

4.轉變之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調節貧富差距,促進消費增長

稅收體製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在促進經濟增長、撫平經濟波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按照優化稅制結構、公平稅收負擔、規范分配關系、完善稅權配置的原則,健全稅制體系。黨的十八大再次明確提出:要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

財稅改革主要體現在降低稅負和優化結構兩個方面。在降低稅負方面,我國稅種法定稅率偏高,例如目前我國實行的「生產型」增值稅,基本稅率為17%,如果換算成國外可比口徑,即換算成「消費型」的增值稅,則稅率高達23%,高於西方國家的水平(大多在20%以下)⑤。此外,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為45%,而英國是40%,日本是37%,美國、印度、俄羅斯分別為35%、34%、13%。從整體上降低居民稅負,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減少政府部門對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擠壓,進而提高居民消費。

從稅收結構看,我國的稅制結構依然是以流轉稅為主體,而所得稅的主體地位還比較薄弱。我國稅收總量中流轉稅收入佔62%,所得稅收入佔26%。相比之下,國外主要發達國家所得稅占稅收收入的比重平均在50%左右,流轉稅比重往往不到40%。優化稅收結構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提升消費水平。例如,增值稅、營業稅等間接稅具有累退性,這部分稅負主要在中低收入人群,降低此類稅率可以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同時應增加資本利得稅、遺產稅、房產稅等財產性稅收,這部分稅負主要在資本所有者和高收入人群,增加此類稅收有利於調節貧富差距。

5.轉變之五:改變由政府投資為主導的模式,大力發展民營企業

政府支出增加容易引起私人消費和私人投資的降低。長期以來,我國投資由政府主導,特別是1995年以來,我國個體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低於國有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導致個體經濟占總投資比重由1990年的22%下降到2010年的3%。政府主導投資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由於缺乏監管,容易造成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二是無法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資源難以得到優化配置,造成投資效率低下;三是政府主導投資限制了私人投資的發展。

作為新生力量,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與日俱增,尤其是在解決就業方面。據統計,私營企業佔中國法人企業的60%以上,解決了社會新增非農就業人員份額的80%以上;擁有全國66%的專利、74%的技術創新以及82%的新產品開發等等。但是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民營企業生存狀態並不樂觀,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和扶持。近年來,國家先後出台多項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例如2009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向微小型企業提高稅負優惠,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2010年出台的《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等;2012年國家出台《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的18條政策措施》,提出加強民企境外投資的規劃指導,做好境外投資投向引導,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健全境外投資法規制度等。黨的十八大也提出要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發展。

三、中國經濟發展對國內石油市場的影響

1.隨著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國內石油消費增速將隨之放緩

經濟發展是石油需求增加的源動力。過去30年,我國石油消費增速呈現與經濟增長同步的特點,兩者相關系數高達90%,且石油需求彈性系數呈上升趨勢,顯示經濟增長對石油需求的拉動作用更趨明顯。例如,1980-199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21%,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2.75%,石油需求彈性系數為0.3;1990-200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85%,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6.27%,石油需求彈性系數上升至0.6.3;2000-201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10.3%,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7.18%,石油需求彈性系數為0.69。

未來我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難以維持過去20年9%~11%的平均水平。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預計2010-2020年GDP增速將降至7%~8%,2020-2030年將降至5%~6%。隨著經濟潛在增速下滑,未來包括石油在內的能源需求增速也將隨之放緩。經過模型測算,當季度GDP下降1個百分點,季度石油消費將下降2.75個百分點,季度成品油消費下降3.3個百分點。分油品看,柴油需求與宏觀經濟走勢關聯更為密切,當國內GDP下降1個百分點,柴油消費下降4.8個百分點。汽油消費需求剛性,受宏觀經濟走勢影響相對較小,當國內GDP下降1個百分點,汽油消費下降約0.15個百分點。綜合考慮經濟發展、能耗下降、產業升級、主要用油行業發展以及替代能源的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總量將達到5.87億噸,比2011年增加1.2億噸,年均增速將從最近10年的7%大幅下降至2.3%,石油需求彈性系數降至0.35;預計2030年石油需求總量達到6.98億噸,年均增速進一步降至1.7%,石油需求彈性系數降至0.31。

2.大消費時代到來,乘用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支撐汽油需求持續增加

汽車和摩托車用油占汽油消費總量的95%左右,汽油消費與車輛保有量相關系數達到0.97,汽車保有量是影響汽油消費的首要因素。經驗表明,人均汽車保有量規模及增速與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人均GDP和千人汽車保有量顯著正相關。人均GDP越高的國家,汽車保有量也較高,例如美國千人汽車擁有量達到828輛,為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大國。我國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為60輛,不僅遠落後於發達經濟體,在新興經濟體中也處於較低水平。

未來隨著居民收入持續提高、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我國將逐步跨入大消費時代,汽車消費將快速增長。目前我國汽車總銷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千人汽車銷量等指標與日本上世紀60年代初期和韓國80年代中期相當,未來我國汽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84輛。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國內汽油消費也將呈持續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國內汽油需求將達到1.1億噸,2030年達到1.4億噸。

3.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佔比提升,柴油需求受到抑制

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工業一直是能源消費大戶,其能源消費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根據經驗,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比重提升,將帶動能源消費加速增長。近30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消費第一大國,石油和電力消費第二大國。與工業相比,服務業單位能源消耗較少。通過計量分析也發現,第二產業增長對石油需求增長的帶動遠大於第三產業。從美國經驗看,1970年以來,美國工業佔GDP比重從35%下降到20%,服務業佔GDP比重從61%上升到78%,同期石油消費增速由年均4%下降到年均1%。未來隨著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趨於下降,服務業比重將趨於提升。產業結構變化將影響我國石油需求變化,柴油與工業發展密切相關,未來柴油需求將逐步放緩,柴汽比或將有所降低。預計到2020年,柴油需求為2.3億噸,年均增速約5%,柴汽比進一步下降到1.99。

『玖』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形勢
(一)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為復雜
中國經濟發展處於國際經濟的大環境中,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外部環境更為復雜,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發展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由於國際領域的經濟發展處於逐步放緩的發展態勢,對中國經濟發展也產生諸多不確定因素[1]。根據國際多家專業機構對全球經濟發展形勢進行研究分析,確定全球經濟增速同比放緩,由於新興經濟增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發展仍將面臨貨幣貶值等壓力,中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持續增大。
(二)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領域面臨諸多風險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重視國際社會的諸多影響,由於國際社會的發展環境,需要面對多方面風險因素:其一,國際貿易體系改革風險,國際貿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而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貿易組織,在中美雙邊合作方面具有明顯的排他性,維護美國利益容易導致中美貿易沖突;其二,政治風險,國際社會層出不窮的政治事件是經濟發展需要注意的政治風險;其三,市場動盪風險,國際領域存在部分國家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石油等期貨價格波動大、金融市場不確定因素多等諸多問題。以上風險都是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領域需要面對的現實情況。
(三)經濟市場內部經營環境的變化
經濟市場環境是決定經濟量變化情況的關鍵,國家針對經濟發展結構的調整,導致生產製造性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民營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及發展壓力持續增大,部分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面臨倒閉風險,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動能持續減弱,還有部分強調產量而忽略產品質量的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2]。產品製造行業存在的缺乏創新意識、市場積極性不足等問題逐漸體現其對於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
二、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戰略
為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要堅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通過戰略的深入推進,能夠有效提升國內市場對於各種產品的現實需求,從而進一步體現市場需求對於產品經濟實現的拉動作用。
(二)重視高質量產品及產業發展
工業領域的產品生產應當重視產品質量的提升,經濟發展推動社會民眾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關鍵,工業產品生活需要重視產品創新、性能創新以及質量革新,通過產品質量發展改善工業生產的宏觀環境,提升產品在市場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利用質量發展促進生產經濟發展。
(三)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
工業體系、農業體系、服務業體系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科學創新也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重視經濟結構的優化,重視科學技術與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以及服務業發展的融合,利用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產能,通過經濟結構的優化,保證各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重大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級經濟師評職稱能加多少工資 瀏覽:317
單身女生該如何追求自己的愛情 瀏覽:837
被拒絕的愛情是怎麼樣的 瀏覽:483
2021事業單位統考考什麼 瀏覽:236
幸福一家可以用哪個詞代替 瀏覽:934
哈弗經濟型標准型哪個更省油 瀏覽:488
如何查詢ip電池健康 瀏覽:110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664
廣西河池宜州什麼地方多美女 瀏覽:524
多少愛情輸在聊天記錄 瀏覽:448
哪些游戲可以看美女的 瀏覽:581
事業單位登記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瀏覽:51
儒家有哪些名人故事 瀏覽:955
什麼時候流行稱呼美女 瀏覽:743
考生健康檢測申請表在哪裡 瀏覽:722
美女的雞公是什麼樣的 瀏覽:38
怎麼自編故事100字 瀏覽:409
英雄繪本故事怎麼畫 瀏覽:67
我國第三季度經濟大約多少 瀏覽:167
如何促進就業健康發展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