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

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

發布時間:2022-01-31 02:11:41

① 如何理性看待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論文

今年以來,在經濟刺激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房地產市場提前結束調整而急劇升溫,出現了投資和價格回升、成交量大幅增加、資金來源充裕等新情況、新變化。從發展趨勢來看,盡管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整比較大,但宏觀經濟景氣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流動性充裕和消費結構升級等因素將使2010年房地產投資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房價明顯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下一階段,應按照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把鼓勵首次置業需求,保護二次改善需求和抑制投資投機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為下一階段制定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本方針。

一、2009年房地產市場急劇升溫

在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尤其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下,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表現遠好於預期,出現了投資加快、銷售增加、價格快速上漲和資金來源充裕等新情況。

■ 1.投資增長:逐季加快,回升勢頭好於預期

在市場回暖、銷售增加等因素的帶動下,今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逐季加快。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25050億元,同比增長17.7%,增幅分別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了7.8、13.6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投資17582億元,同比增長13.4%,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了6.3、10.2個百分點。測算表明,9月份當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達37%,高出8月份2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高於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此前業界預測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長在10%以內甚至出現負增長,目前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已經達到17.7%,全年增速預計在20%左右,遠遠好於預期。

2.銷售增加:三大需求集中釋放,市場銷售猛增

進入2009年,隨著市場的迅速升溫,房地產銷售大幅增加,出現了近年來所沒有過的"井噴式"行情。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84億平方米,同比增幅達44.8%,創自1998年房改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6.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23.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30.6%。商品房銷售總額達27532億元,同比增長73.4%,而去年同期是下降了15%。

■ 分地區來看,2008年市場調整幅度較大的地區銷售增長也更快。如隨著樓市的逐步回暖,北京、上海、浙江等熱點地區成交量持續回升。1-9月份,北京市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主要地區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幅都在50%以上。

3.價格上漲:同比漲幅由負轉正,環比連續7月上行

在成交量不斷放大的同時,房價也持續上漲,同比漲幅由負轉正,環比連續7個月正增長。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8%,漲幅比8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這是自年初以來,房屋銷售價格連續第3個月同比上漲;環比上漲0.7%,環比連續7個月正增長。

■ 分地區看,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的城市有57個,比6月份增加了26個,其中漲幅最大的5個城市是:深圳11.1%、溫州8.2%、金華7.7%、銀川6.1%、寧波4.9%;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3個,比上半年減少31個,其中降幅最大的5個城市是:石家莊下降3.7%、吉林下降3.3%、岳陽下降3%、唐山下降2.9%、徐州下降2.8%。盡管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有所放緩,但西寧、銀川、天津、南昌等二、三線城市房價卻在加速上漲,表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漲價潮正在由一線城市向省會城市、中小城市等二、三線城市蔓延。

表1.9月份房價漲幅較快的城市

■ 4.資金來源充裕:國內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增長明顯加快

受貨幣政策寬松、銷售量增加和直接融資增加三大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充裕,增長較快,有效緩解了開發商資金緊張的局面。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38991億元,同比增長3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5.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2個百分點。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國內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增長明顯加快,占資金來源的比重明顯提高。前三季度國內貸款增速達47.2%,同比加快了近40個百分點,占資金來源的比重達21%,同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個人按揭貸款增速達107.7%,去年同期則是下降14.9%,占資金來源比重為13.7%,同比提高了6.6個百分點。

■ 5.供給回升:施工面積增速止跌回升,新開工面積強力反彈

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7.7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施工面積增速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房屋新開工面積7.3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4%,降幅比1-8月縮小5.5個百分點。施工面積增速持續回升,新開工面積降幅收窄,表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量價齊升"和去庫存化進程的加快,開發商的市場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企業擴大投資的意願正在不斷增強。

6.國房景氣指數持續走高 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101.08,比8月份提高1.00點,比6月份提高4.5點,是今年以來連續第2個月保持在100以上。從分類指數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分類指數為100.01,比8月份提高2.26點;本年資金來源分類指數為107.75,比8月份提高1.93點;土地開發面積分類指數為93.93,比8月份提高0.68點;商品房空置面積分類指數為90.32,比8月份提高1.01點;房屋施工面積分類指數為99.06,比8月份提高4.11點。

■ 二、多種因素促進房地產市場逆勢上揚

1.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直接原因

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松緊對房地產運行有決定性影響。今年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住房消費,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作用下銀行信貸大幅增加,同時出台了降低了首付款比例、貸款利率優惠、減免交易環節稅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刺激了住房消費。供給方面,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開發商提供了充裕的資金,緩解了開發商資金緊張的局面;需求方面,數次下調存貸款利率,降低購房首付款比例,導致包括自住和投資投機在內的市場需求被同時放大。在供給彈性較小甚至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前期積壓的市場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從而引起了房價的大幅上漲。

2.通脹預期是間接誘因

基於對世界各國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的擔憂,加上國內外經濟觸底回升勢頭好於預期,投資者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尤其是高收入階層對其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斷增大,在經濟不景氣、金融市場發展緩慢、投資渠道有限的情況下,置業買房成為我國高收入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首選。如果說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需求還是以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為主的話,那麼進入二季度以來,投資和投機型需求則成為市場需求主體和房價上漲的主力軍。進入三季度,隨著貨幣政策的動態微調(如收緊二套房貸),投資投機需求有所抑制,引起了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成交量的再度萎縮,出現"價升量滯"的局面。

3.消費結構升級是重要基礎

國際經驗表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國家消費結構中基礎性生存性消費如食品、衣著類在消費支出中所佔比重下降,發展性享受性消費如居住、醫療、教育、交通等在消費支出中比重上升(即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2008年我國人均GDP達到3266.8美元,今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3500美元,根據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規律,目前和未來若干年,住房和汽車等將始終是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軍。今年以來房市升溫,除了投資投機需求集中釋放而外,也是與我國居民結構持續升級,對住房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分不開的。

三、我國房地產市場再次調整的可能性

無論是從行業發展周期來看,還是從價格水平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未來調整的空間和可能性依然存在,甚至還比較大。

1.從行業發展周期來看,我國上一輪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是不充分的

在宏觀經濟景氣循環的四個階段(蕭條、復甦、繁榮和衰退),經濟增長和物價之間依次有"低增長、低物價"、"高增長、低物價"、"高增長、高物價"、"低增長、高物價"四種組合。實際上,房地產行業也有著類似的循環規律:(1)一般而言,房地產市場的調整總是以成交量的下降為先兆,但此時房價依然堅挺,出現所謂"量跌價升"階段;(2)接著價格和成交量會雙雙下降,即"量價齊跌"階段;(3)隨著價格的下跌,有效需求不斷增加,成交量開始回升,進入"量升價低"階段;(4)最後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成交量的持續增加,投機需求不斷活躍,進而演化為"量價齊升"階段。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階段所需時間主要取決於房地產自身發展所處的階段和外部環境的變化。

根據行業發展周期,可以把2000年以來我國房地產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0-2002年):"量升價低"階段。表2數據顯示,這一階段全國房價漲幅較小,三年間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年均漲幅為2.0%。由於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累積的大量真實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再加上價格漲幅較小,導致該階段市場成交量大幅增加(年均增幅20%以上)。

表2.2000-2009年全國房屋銷售價格

指數、房屋銷售量變化情況

■ 第二階段(2003-2007年):"量價齊升"階段。從2003年開始,受經濟景氣周期上升、籌辦北京奧運等多種因素影響,全國房屋銷售持續增加(年均增幅24%左右);與此同時,全國房價也步入快速上升通道,5年期間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年均漲幅超過了7%。

第三階段(2008年):"量跌價升"階段。隨著市場不斷活躍和投機活動的增加,全國房價繼續增長,但不斷攀升的高房價將大部分自住改善性購房者擠出市場,加上2008年上半年國家宏觀調控的抑制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該階段市場成交量急劇萎縮。2008年全國房屋成交量下降近兩成,為1998年房改以來的首年下降。

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和國際經驗,房地產市場調整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我國從2008年開始的房市調整持續還不到1年,如果以房價環比負增長為調整標志,上輪調整僅持續了7個月時間(2008年8月到2009年2月)。進入2009年,受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影響,房地產市場提前結束調整。可見,上一輪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2.房價偏高,調整空間較大

衡量房價高低的方法很多,這里我們通過絕對價格法、房價收入比和價格租金比三種方法來衡量我國房價總水平的高低。

(1)房價收入比總體偏高

當住房用來滿足自住性需求時,支撐房價高低的主要是居民的實際購買能力,通常用"房價收入比"來表示。聯合國人居中心在對50多個國家的首都城市進行調查後認為,一套住房的合理價格應在居民年收入的2至3倍,當超過6倍時,大多數人就會無力購買,市場就會出現問題。根據測算,2007年我國房價收入比已高達7.8:1,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收入均突破了10:1,北京核心區更是達到22:1的高位,明顯高於東京、倫敦和溫哥華等國際性大城市。

(2)價格租金比逐年提高,市場泡沫和風險不斷積聚

當房產作為投資需求時,決定房價的重要因素就是房屋租金,國際上通常用"價格租金比"來表示房價水平的高低。受數據可得性的限制,這里我們採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和租賃價格指數之比來表示房價與租金價格的相對變化。如果比值大於1,說明價格租金比較高,投機成分和市場泡沫增大;反之,如果比值小於1,則說明價格租金比較低,市場的投機成分和泡沫在減少。表3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租金比"持續大於1,2003年全國為1.03,2004-2008年一直在1.04以上,2009年前三季度也達到1.04。價格租金比持續高於1,說明近年來隨著房價的不斷上升,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投機和泡沫成分在不斷增大。

表3.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與租賃價格指數(上年=100)

■ 註:*為2009年第三季度數據

(3)從絕對水平來看,我國一線城市房價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

2008年,在美國芝加哥,一套面積2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新房銷售中間價為每套26.4萬美元,按此計算單價約9240元/平方米;日本東京市區一套面積80平方米的公寓樓再加停車位售價約為30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192萬元,每平方米約為2.4萬元。反觀國內,北京2009年四環以內70%以上樓盤售價達到2萬元/平方米。考慮到購買力平價、我國住房只有70年的土地使用權,再考慮到美國、日本的人均收入超過我國數十倍甚至幾十倍,像我國北京、上海和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實際上已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

因此,不論從行業發展周期還是從衡量房價的三大指標來看,當前我國房價總水平明顯偏高,調整的空間和可能都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說還比較大。

四、2010年房地產市場

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盡管我國房地產市場再次調整的可能性較大,但調整的具體時間和幅度主要取決於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走勢兩大因素。從政策因素來看,隨著經濟企穩回升態勢的確立、通貨膨脹壓力的不斷增大,貨幣政策操作將不斷收緊,這將引起房地產市場調整;但從宏觀經濟運行來看,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明年經濟形勢好於今年,這又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促進作用。總體判斷,盡管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調整的可能性,但2010年全國房市調整即房價和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可能不大。如果不出台新的調控政策,不排除明年房價又會延續價格非理性上漲。

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在15%左右

2010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將較快增長,房屋新開工面積負增長的情況將明顯改善。首先,今年以來房價上漲和銷售回升將推動開發投資增加。其次,國家降低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比例將降低行業融資門檻,增強開發商的投資能力。第三,房屋銷售的增加使房屋庫存大大減少,有限的庫存將鼓勵開發商加快投資。第四,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出台將對相關產業的投資起到刺激作用,必將帶動商業營業用房投資較快增長。再加上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不斷擴大,預計明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增長15%左右。

2.全國房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隨著貨幣政策趨緊,各地相繼收緊二套房貸款政策,投資和投機性需求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排除明年部分城市出現房價和成交量出現下降的可能。但總體上看,受宏觀經濟景氣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流動性總體寬松和消費結構升級等因素的支撐,明年房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3.全國房地產市場風險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

這里仍採用"房價收入比"來衡量實際房價的高低及其泡沫程度,我們測算了全國34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房價收入比。結果(見表4)顯示,

(1)絕大多數城市房價收入比偏高。在我國大陸35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中,房價收入比低於6.0:1的只有2個,高於6.0:1小於8:1的地區有12個,介於8:1和10:1的地區也有12個,高於10:1的有9個。

(2)房價收入比偏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城市。如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和大連、廈門、天津、杭州等沿海發達城市,房價收入比均超過了10:1,大多數中西部地區城市房價收入比普遍較低。

(3)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房價收入比也偏高,需引起關注。如西北地區的蘭州和西安,西南地區的成都、南寧和昆明,中部地區的南昌和太原等。

表4.全國各地房價收入比比較

■ 註:受數據可得性限制,本表測算採用2007年數據;收入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屋面積按每套90平方米計算

五、增加供給抑制需求

促進房市健康發展

盡管今年以來房市升溫對擴內需和保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也不利於行業發展和宏觀經濟金融穩定。因此,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控將以"穩"字優先,堅持增加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並舉,把鼓勵首次置業需求,保護二次改善需求和抑制投資投機需求作為制定下一階段房市政策的基本方針。

1.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對不同需求採取不同政策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消費不足和消費過度並存,消費不足是指廣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消費過度是指相當比例的高收入階層擁有多套住房,存在多佔、濫佔住房資源。因此,針對我國房價總體偏高和價格漲幅過快的情況,根據我國房地產市場消費不足和消費過度並存的現象,未來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應把增加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作為政策調控的重中之重,滿足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抑制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2.財政貨幣政策多管齊下,抑制不合理需求

嚴格執行按揭貸款首付比例政策,中止年初出台的包括利率七折優惠、降低首付款比例和減免交易環節稅等在內的房地產刺激政策。嚴格限制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隨著經濟回升和物價進一步升高(如達到3%),適時上調利率。進一步加大對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和限制。對非本地居民購房出台一定的政策限制。加快推出徵收物業稅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

3.完善供給結構,進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

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但從保障性住房佔住房總供給的比重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來看,我國保障性住房供應依然不足,建設步伐依然緩慢。未來幾年,國家應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市場有效供給,達到平抑房價、滿足需求和促進房地產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對國有大型企業進入房地產市場,爭當"地王",助推地價和房價進行政策限制。

4.引導銀行業因地制宜、有保有壓地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

堅持因地制宜、有保有壓,引導商業銀行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市場需求、房價水平、建造成本、居民收入和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實行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擴大對房價比較合理、泡沫和風險比較小的地區的信貸投放。

② 如何看待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 論文

21世紀初期我國財政形勢與政策選擇綜述

21世紀初期,我國財政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如何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穩固、規范、高效、健康的財政體系和財政運行機制,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此將理論界有關這一問題的觀點綜述如下。
一、21世紀初期我國財政形勢展望

21世紀初期我國財政收支測算應包括「九五」最後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規劃期間。

有的學者認為,我們對2000年的財政收入預測暫不考慮費稅改革的體制因素,對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減持平處理, 經濟增長方面按7%考慮,物價方面按3%考慮,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按此測算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將達到11890億元,比1999年預算增長10%, 絕對額增加1000多億元。關於2000年財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國財政支出佔gdp的比例14.0%測算,2000年全國財政支出將達到13350 億元, 比1999年預算增長10.1%,絕對額增加1200多億元。2000年支出與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減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財政赤字為1660億元,比1999年擴大157億元。

「十五」時期的預算。收入測算應從幾個因素來考慮和處理。

(1)費改稅。盡管「十五」期間費改稅將使財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決不了國家可支配財力增加的問題,因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確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變。費改稅的意義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國家可支配財力的數量,而是治「亂」,是規范政府分配行為的制度建設,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

(2)宏觀調控所需的財政政策取向。 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等因素導致的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運用上不可能成為增稅的時機。

(3 )財政體制。1994年新財稅體制運行幾年來,通過不斷的磨合與完善,一個穩定的財政收入增長機制已初步形成,機制本身保證了「九五」時期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4)經濟增長。 據當前一些機構的研究報告及世界銀行發展報告,我們按照7 %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國家計委物價預測中的3%的價格方案考慮,「十五」的gdp現價增長速度為10%。幾項因素中,我們認為直接影響「十五」期間國家可支配財力的數量主要是經濟增長,因此收入測算中以經濟增長作為主要參數。據此,2005年全國財政收入將達到19150億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財力1400 多億元。支出的考慮主要從需要與可能兩個方面來分析。「十五」期間是否需要繼續擴張支出規模,主要取決於中期經濟形勢的發展,關鍵在於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動趨向和近兩年來採取的擴張政策刺激國內需求的效果。從經濟周期的調控運行來看,財政政策從擴張到收縮都應有過渡,需要保持相應的連貫性,不可也不應該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勢如何發展,財政支出的壓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會保障補助(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補助、貧困人口生活補助等等)的增加,擴大內需政府增加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後續資金壓力,以及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各種社會成本等,都需要財政增加支出。

另有學者認為,21世紀初期我國財政將面臨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1.「九五」時期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持續提高,2000 年估計能夠繼續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時期財政收入的增長很重要的在於一些臨時性、政策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十五」時期將很難繼續發揮作用。「十五」時期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將主要依賴稅收與經濟的協調增長。

2.當前我國財政收入與經濟協調增長的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長期以來影響我國財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從預算內財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經濟的宏觀稅負(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從整個政府分配活動看,把預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動賴以維持的資金來源考慮在內,經濟維持整個政府運轉的負擔估計佔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從全口徑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經濟的稅負並不算低。「十五」面臨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減少經濟中不規范的政府分配活動的同時,採取措施增加財政收入,必然將加重整個經濟的負擔水平;如果僅僅把預算外、制度外轉化為預算內進行管理,又不得不維持這部分資金原有的支出格局,並不能增加財政可直接支配的財力,從而也就不能有效緩解財政當前的收入困難。

4.1998年和1999年,我國已經連續兩年實行增加國債發行、擴張政府需求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從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繼續實行相對擴張的財政政策仍然難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認為,我國經濟需要比較長的結構調整時間。根據世界銀行有關專家的分析,在這個期間里,如果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這個速度顯然是我國社會現狀所難以接受的。因此,財政政策面臨著技術擴張的壓力。

5.造成財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財政基礎薄弱,財政可調控財力嚴重短缺。初步測算,考慮物價因素,如保證法定支出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十五」時期僅支農、科教文衛支出、價格補償等因素即可佔去財政每年新增財力的50%左右。如果考慮到近年來大量下崗職工的生活保障問題、糧食收購等資金需要,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的可調控財力極為有限,「十五」時期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作為宏觀調控主體的中央財政無疑將要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

6.在我國財政調控經濟手段缺乏的情況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最終體現為財政赤字和國債的增加,但財政赤字的擴大和國債規模的增加,也相應增大了財政的風險。很顯然,不論從財政赤字還是國債角度看,聯繫到我國脆弱的財政基礎,財政風險都不是一個讓人可以放心的問題。

還有學者認為:對「十五」時期我國國債規模的預測主要基於「九五」時期經濟運行情況,特別是與1999年國民經濟計劃指標緊密相關。「十五」時期各主要指標預測是:gdp計劃增長7%,各年分別為106480億元、117130億元、128840億元、141720億元和155900億元;中央財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變,利率以應到期國債實際利率計算,各年中央財政赤字分別為1810億元、1990億元、2190億元、2410億元和2650億元,合計將達11000億元,超過「九五」時期一倍左右。 根據「十五」時期的中央財政赤字和內債、外債的還本付息情況,各年國債發行額將為:4100億元、3800億元、3800億元、3500億元和3500億元, 累計近19000億元,比「九五」時期新增3800億元。依此計算,「十五」時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財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財政債務負擔率仍都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內。如果依此指標,我國「十五」期間仍存在一定的發債空間。

再有學者認為:21世紀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間,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將表現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勢。

1.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受到需求制約。我國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動的沖擊之外,主要原因在於最終消費率下降,以及消費需求不足對投放擴大的影響。從國際比較看,我國近幾年的最終消費率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明顯低於儲蓄率較高而消費率較低的亞洲國家,原因是我國的居民消費率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個百分點左右);但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率按人口比重計算卻不低於其它國家,問題在於農村消費水平太低,影響了整個居民的消費率。從現在到「十五」期間,我國國內需求結構失衡從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從這個角度看,我國消費需求的擴張基本上依賴於農村居民消費擴張期的到來。

2.經濟增長質量將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間,國有經濟的制度變革和戰略調整將較大幅度推進,這會帶動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上升,同時促進非國有經濟特別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較快發展,使競爭機制更趨於合理和有效,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的進程,加上市場需求相對不足的約束,將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起著較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經濟增長質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計「十五」期間增長方式轉變和增長質量提高最為明顯的領域將是消費品工業部門。

3.產業結構調整將邁出較大步伐。90年代以來我國的結構問題比較突出,一個是三次產業的結構偏差明顯加深,另一個是工業結構的升級非常緩慢。這兩個方面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在「十五」期間我們不能不花大力氣來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4.對外開放將進入一個重要的新時期。加入wto, 受到沖擊較大的產業將是農業、重製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很多第三產業部門,而大多數消費品工業則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對外競爭能力。即使中國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紀初期也必然要實行進一步開放的政策, 在關稅降低和外商投資條件方面都會邁出較大的步伐,國內企業將面臨更多的商品進口沖擊和國際大跨國公司進入的沖擊,面對更大的國際競爭壓力,同時也會有更多的國內企業去迎接新的國際挑戰,擴大對外出口和對外投資。因此,「十五」期間我國在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中既可以進一步利用擴大開放的有利條件,又需要加快增長方式的轉變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以盡快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③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

社會就處在一個很良性的狀態:一方面,現期經濟增長了,收入水平提高了,這是流量方面;另一方面,過去創造出來的財富也在增值,兩種收入加在一起,這就是小康社會的財富形成方式。經濟增長的目標,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生活得舒適。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加班加點,非常辛苦;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了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有空就去做事賺錢。我們也要休息,要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要讓今天的收入保障今天的生活,讓過去買的那些資產通過增值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已經從貧困、落後、封閉的國家,邁向正在現代化的小康國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三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世界矚目中國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對中國的崛起心懷嫉妒。中國的崛起的確正在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所以有人會有些不舒服。但是我想,誰也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

盛唐時期,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當時中國的GDP比今天美國的GDP在全球所佔的比重還要大得多,約佔全球GDP的40%以上。時隔一千年,中國終於又迎來新的強盛時期。這完全得益於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走的正確道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經濟大國,但成為經濟大國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認為,中國一定會成為一個經濟上強大的國家,甚至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強大的國家。我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智慧。在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過程中,我們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時期,我們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矛盾,有些矛盾是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沒有遇到的。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我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把握大局,審時度勢,不斷調整政策,化解矛盾,所以我們的經濟社會仍然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中國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期

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非常快速。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8%,CPI(消費物價指數)上漲控制在4.8%。這是非常穩健的,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會超過這個指標,這是可以理解的。從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們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在10.4%,比去年11.4%有所滑落。CPI上半年上漲了7.9%。物價上漲從總體上看正在得到遏制,經濟仍然在高速狀態下運行。

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要成為現代化國家,一定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工業化過程。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沒有工業化,就不會有現代化。沒有現代製造業、現代核心裝備企業,怎麼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強國?我們一定要推進工業化,補工業化這一課。我國是從一個農業社會,或者說農業經濟佔主導的社會走過來的。總體上看,我們的工業化水平還是落後的。工業化水平落後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社會秩序、現代倫理等,都是欠缺的。所以,工業化是一個綜合指標,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而且能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進步是我們的根本目標。現在我們仍處於工業化的中期,或者說中後期,這一時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經濟高速增長。日本、韓國的現代化過程,經歷了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沒有這十年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日本和韓國。中國也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而且中國的經濟體量要比它們當年大得多。從2000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起飛階段,我們經濟的高速增長將維持到2020年。到那時,中國將超過日本,和美國的經濟規模應該不相上下。我們大概在2012年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將再用8年的時間從經濟總規模上接近美國的水平。當然,也有個別美國經濟學家認為,到202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這比較樂觀。所以,我們的經濟仍會持續增長,在持續增長過程中,我們要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提升經濟結構和產業競爭力。

二、中國宏觀經濟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到今年底,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一般說來,特別是對於一個經濟體量很大的國家來說,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需要升級,產業結構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就業、中小企業發展等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必須正視的問題。這就如同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經濟大發展時,給當時很多國有企業帶來沖擊一樣,由於方向正確、政策適當,我們非常幸運地渡過了難關。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中小企業該怎麼辦?政策如何在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尋找平衡?

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兩個方面,就是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中國的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應該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地方,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地方。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這給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挑戰。

由於我們處在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期,所以面臨的問題很多,也很復雜。但其中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與控制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使經濟進入滯脹。我認為,當通貨膨脹超過7%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控制通脹作為經濟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但是,控制通脹不能過度損害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維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仍然是我們頭等重要的事情。千萬不要認為中國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一個發達國家,發展可以歇一歇了,可以考慮其他問題了。

要充分認識到中國今年的通貨膨脹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通貨膨脹是不同的。今年的通貨膨脹有兩個重要特徵:第一,它是輸入型通貨膨脹,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特別是石油價格的上漲對物價全面上漲產生了重要影響。石油價格是能源價格的標桿,石油是資源之王,其價格攀升當然會傳遞到中國。中國是一個開放國家,我們對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國50%的石油依靠進口。最近石油價格從每桶147美元下跌到120美元左右。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使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大幅度波動的時期,風險急劇加大。雖然現在石油價格出現下跌,但是高油價仍是基本趨勢,而且這種高油價是同美元有關系的。我們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比如說緊縮人民幣、緊縮流動性,是難以讓石油價格跌下來的。教科書上說通過緊縮流通中的貨幣,可以減少對商品的需求,從而使價格回落。教科書還說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幣現象,說到底是貨幣發多了,引起價格的上漲。但就石油價格上漲而言,不是人民幣發多了,而是美元發多了。所以全球經濟動盪,美國負有重大責任,特別是在衍生品金融市場。為什麼中國要崛起?中國的崛起將改變全球的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現在全球都用美元做結算貨幣、儲備貨幣,所以美國就不斷發貨幣。如果二十年後,人民幣成為可以與美元相互替代的國際性儲備貨幣,這對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全球經濟體系都有重要作用。

④ 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參考文獻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全球經濟依存性不斷上升。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有七個特點。

(一)世界經濟迅速增長,美國、歐元區國家、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得以繼續維持較高增速,發展中國家經濟呈相互帶動、梯次發展的態勢。
(二)隨著金融創新,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和推廣,金融一體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業呈「爆炸式增長」。
(三)國際資本市場和勞動市場流動性增強,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形成全球市場。
(四)新興市場經濟體日益具體,加快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五)南北國家有關發展模式的交融與交叉增多,經濟領域多邊協調漸成趨勢,新興大國加速崛起,經濟力量加速「多極化」。
(六)各種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安排發展迅速,國際貿易、跨國投資重趨活躍,自貿區談判方興未艾,通過自貿協定等形式,新興力量與傳統大國結成經濟聯盟成為時尚。
(七)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能源格局調整步伐加快,對能源等戰略資源的爭奪成為影響國際經濟關系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⑤ 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百度文庫

如果你需要該文檔的話,那麼你 把鏈接 告訴 大家,然大家來 幫助你下載

⑥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論文參考文獻

NDF向來被視為即期匯率的先行指標。人民幣NDF市場始於1996年6月,在新加坡開始交易。從長期看,人民幣NDF的變化會對人民幣匯率變化產生正向影響。人民幣NDF價格的形成特點決定了其升貼水點數能反映交易雙方對人民幣的預期升貶值幅度。數據表明,NDF的波動與各個時期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是基本一致的。2008年底,受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NDF市場首次出現了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的貶值預期,最低貶值預期達到2%~3%,這種貶值預期一直持續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從2009年4月份開始,在美元貶值預期下,NDF市場人民幣匯率預期重拾升值態勢,表明人民幣再次面臨著升值壓力
同步指標的變動時間一般與經濟情況基本一致,可以顯示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並確定或否定先行指標預示的經濟發展趨勢。這些指標的轉折點大致與國民經濟周期的轉變同時發生,表示國民經濟正在發生的情況。
我國常採用如下指標作為一致同步指標:工業總產值、全民工業總產值、預算內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社會商品零售額、國內商品純購進、國內商品純銷售、海關進口額、廣義貨幣M2等。這些指標多為常規性指標。傳統觀點認為,常規性指標不能表明經濟運行趨勢,其實並不盡然。這些經濟金融指標的同比或環比都體現出一些趨勢性的東西。比如,2009年初以來,M1同比增速的上行速度遠快於M2同比增速的上行速度,M1與M2之間的剪刀差連續回落,從1月份的12.1個百分點縮減至6月份的3.67個百分點。這是經濟活動趨於活躍的反映,充裕的資金面對經濟持續回暖也構成了進一步的支撐。

⑦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論文

要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分析,既要有中國也要有世界。並且根據經濟危機的某些特徵作一定評價,看到未來經濟發展前景。(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有必要從各個角度闡述因果關系。

⑧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論文

今年以來,經濟形勢讓很多人越來越看不懂了。
年初,主流的意見是宣傳金融危機的嚴重甚至恐怖。百年未遇的大危機;什麼時候見底不知道,至少要有三年准備;等等。
半年過去了,中國宣布經濟企穩回升;美國宣布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世界上幾乎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就這樣開始撥雲見日了嗎?百年未遇的危機,就這樣輕易被化解了嗎?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7.1%,其中6月份已經達到7.9%。今年保證增長8%的目標,在業內幾乎沒有懸念;上半年,CPI下降1.2%,而同期資產價值在上升,最近上證指數超過了3000點,大城市房價開始上升,銷售量同比增長37%。這種現象令很多經濟學家也很困惑,為什麼居民消費價格和資產價格背道而馳呢?
最近,有幸聽了一次報告。報告人曹遠征,1954年6月生,現任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執行總裁、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南加洲大學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成員之一,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經濟專家,自1990年以來,擔任多個經濟轉型國家的經濟顧問。對一些問題,還是有很大釋惑解疑作用。將主要觀點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是這次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比較上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這次影響的范圍和深度確實更大。因為,今天全球化的程度遠遠高於當年。但是,慘烈的程度似乎好的多。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主要矛盾是產能難於發揮,而不是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後的製造能力不足。所以,這次沒有看到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嚴重現象。即使失業率增加已經成為全球的普遍現象,最多也是日子過的緊一點罷了,基本上還都過的去。我理解,百年未遇主要指影響程度,而不是慘烈程度。

⑨ 如何全面認識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形勢與政策論文

正確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把握幾個方面:
一、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
一個時期以來,除了大環境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結束了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階段性轉換,增長速度持續下行,增長速度呈階梯式回落之勢。經濟增長速度階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壓力加大,相當多的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部分地區經濟下滑嚴重,一些省份財政收入急降、失業問題突出,股市大幅動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升高。從統計數據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三大需求同時收縮;二是工業生產繼續回落;三是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區困難凸顯。
二、在經濟下行中有亮點
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確實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當前,但也不乏亮點。一是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第三產業增長增速較快;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上升,目前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達到60%,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在加速調整,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強化;三是新市場主體繼續快速增加。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盡管有些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但又不斷有企業新生,實際上企業生生死死是市場經濟競爭規律發揮作用的體現;四是能源消耗進一步下降。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內容,是經濟運行效益提高的重要體現;五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增長經濟增速,說明城鄉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對穩定。
三、「三期疊加」下尋找和把握經濟發展機會
我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困難。所謂換擋,就是從高擋換到中高擋,減速成為必然;結構調整,意味著產能過剩行業收縮;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著刺激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生作用,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運用受到掣肘。「三期疊加」矛盾交織,對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形成制約。還有,當前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官不為」。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相關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規矩守紀律要求越來越嚴的大背景下,的確出現一些官員怕犯錯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縮手縮腳,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情況。近年來對GDP增長指標考核力度減弱,部分區域和縣域取消GDP考核,也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客觀影響。同時,還要看到,經濟下行往往會慣性發生作用。
但分析經濟形勢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難就找不到政策著力點,只看困難看不到亮點則容易喪失信心。對經濟形勢有利條件是,近年來陸續出台的穩增長政策的效應會逐步顯現;國家批準的重大工程項目會陸續展開投資並產生相應的經濟帶動作用;經濟運行中的新趨勢新亮點會得到強化;基期年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意味著新的經濟年度增長基數相對低。只要決策者能審時度勢,仍然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措施得當,同時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擴大「改革紅利」,把有利條件變成實際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

⑩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論文2010

《2010我國經濟形勢分析及展望》
2010年我國經濟在當前逐步企穩回升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預計GDP增長約為9.5%,工業增加值增長約為13.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約為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為20%,出口增長約為13.0%,進口增長約為15.5%,進出口總額增長約為14.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大約上漲2.5%。
2009年中國經濟走出下行軌道並順利實現「保八」增長目標,主要得益於國家一系列「保增長,調結構」的刺激經濟政策,無論是4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還是改善民生、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和促進城市消費的措施,為完成「保八」增長任務都有效地發揮了作用。這也表明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對中國經濟舉足輕重,其一方面說明了中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動力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一些制約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極其明顯,在2009年良好的基礎上,當前的經濟形勢保持較好的勢頭。加上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繼續推動投資增長的一系列措施,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費保持穩步提高,2010年的消費需求具有諸多增長因素。首先,隨著經濟回暖、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改善、農民工返城、農產品出售得以保障,城鄉居民收入在2009年穩步增長的基礎上有望繼續提高。其次,我國消費結構正處於升級加速時期,汽車、旅遊、文化及休閑娛樂等新型消費呈現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擴散之勢,雖然住房購置不納入消費核算,但房地產市場回暖將再一次帶動家庭裝潢、傢具、家電等消費升溫;第三,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和收入分配製度的深化改革大大增強了居民消費信心,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後,政府加強市場監管,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費氛圍,消費環境不斷改善。 此外,外貿出口逐步增長,全面恢復「道路坎坷」,長期以來,歐盟、美國和日本是我國三大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出口與其經濟狀況密切相關。2010年我國經濟正面臨結構調整,其中包括外貿結構調整,外貿扶持政策鼓勵擁有高附加值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出口,同時限制初級產品和原材料產品以及簡單的來料加工貿易商品出口。外貿結構調整短期內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出口。此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再度抬頭使得我國出口環境日趨艱難,而經濟發達國家在飽受金融危機痛苦之後,生活消費方式有了較大改變,如今各國居民儲蓄率都在上升。西方國家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國際市場消費需求減少,最終也將影響到我國外貿出口。因此2010年我國外貿出口雖會有較大增長,但若想重新回到經濟高速增長期的出口增速道路艱難坎坷。
我國當前經濟處於恢復性上升期,全年走勢平穩,GDP增長率呈前高後低態勢,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但是經濟增長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影響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眾多,經濟結構調整任務異常繁重。結合保持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政府在2010年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同時,應加大「促內需、調結構」的政策力度,堅定不移地實行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同時,應注意提高宏觀調控政策的協調性,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別是要繼續發揮政府對改善投資結構的引導作用,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實現增長動力由「政策刺激的內需增長」向「自主性內需增長」的轉變,則首先要打破投資領域內的體制制約,政府投資目標應立足於科技文化、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以及農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會公共領域。針對制約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落後產能和低效率的重復建設,要加快引入競爭機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業准入制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鐵路、航空、郵政、通信、電力、能源等壟斷行業,此外,還應著手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同時切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遏制壟斷行業的人為漲價,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順應「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持續推進「節能減排」等措施。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被拒絕的愛情是怎麼樣的 瀏覽:483
2021事業單位統考考什麼 瀏覽:236
幸福一家可以用哪個詞代替 瀏覽:934
哈弗經濟型標准型哪個更省油 瀏覽:488
如何查詢ip電池健康 瀏覽:110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664
廣西河池宜州什麼地方多美女 瀏覽:524
多少愛情輸在聊天記錄 瀏覽:448
哪些游戲可以看美女的 瀏覽:581
事業單位登記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瀏覽:51
儒家有哪些名人故事 瀏覽:955
什麼時候流行稱呼美女 瀏覽:743
考生健康檢測申請表在哪裡 瀏覽:722
美女的雞公是什麼樣的 瀏覽:38
怎麼自編故事100字 瀏覽:409
英雄繪本故事怎麼畫 瀏覽:67
我國第三季度經濟大約多少 瀏覽:167
如何促進就業健康發展 瀏覽:135
大山裡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424
洋務事業的興辦企業有哪些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