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發布時間:2022-01-30 13:26:16

⑴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既然是宏觀,就應該站在能夠俯看全局的角度,而分析全局情況。
也正是如此,只有很少的人才具有做出此項回答的資格。
而這個平台上的絕大多數普通網友,只能是看到或是知曉本人所在的本地區、本單位的一些情況,缺乏權威性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

⑵ 怎樣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

問題重述: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經濟運行形勢?
問題解答: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上半年經濟增長11.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漲幅呈現上升勢頭。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和看待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判斷宏觀經濟形勢,不僅要看經濟增長速度,還要看就業、通貨膨脹、國際收支。要全面地看,不能片面地看,防止出現以偏概全
這一輪經濟增長,從2002年底開始,進入上升通道,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持續保持了10%或略高於10%的增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沒有出現大的起伏。今年一季度增長11.1%,二季度增長11.9%,經濟增幅基本在1個百分點的區間內波動。二季度經濟增速加快,主要是因為世界經濟比預期要好,近期IMF已將今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從4.7%調高到5%。加之部分企業對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調整的提前反應,搶在7月1日前突擊出口,使二季度貿易順差增加較多。下半年隨著異常因素的消除或減弱,出口增速歸於正常,從年度看,增長有望回復到正常水平。
近五年,是中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波動較小的時期。其間,我們克服了「非典」的沖擊,消除了國際市場原油和部分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不利影響,戰勝了各種自然災害。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民經濟上了一個大的台階,經濟總量從2002年的12萬億元躍升到20萬億元以上,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應該說,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成就是來之不易的。
保持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四年多來,國際市場原油及資源性產品價格暴漲,原油價格從2003年海灣戰爭前的25美元/桶左右,躍升至70美元/桶以上,平均價格水平超過了60美元/桶。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都程度不同地上漲。影響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年均上漲4.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年均上漲7.6%,而居民消費價格年均只上漲2.1%;核心CPI基本穩定在1%以下。2004年CPI的短期上漲,今年5、6月份CPI的上漲都與農畜產品的價格波動有關。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化對我國傳導性影響,加上去年肉價偏低,導致生豬存欄、出欄下降。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後的核心價格指數僅上漲0.9%。因此,價格的短期波動主要是結構性的,而且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在回落。總起來看,總供給、總需求關系並沒有發生突變。回顧1973年和1982年兩次石油危機對當時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形成的沖擊,對比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說明我們的宏觀調控是卓有成效的。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宏觀調控必須高度重視的目標之一,在一個13億人口規模的大國尤為重要。2003年至2006年,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大量的就業空間,四年內城鎮新增就業近4000萬人。今年以來,我國在面臨就業高峰壓力比較大的形勢下,就業人數仍不斷增加,就業形勢繼續向好。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29萬人,已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7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7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6%;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4%。6月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就業增加,為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打下了穩固的基矗
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對於宏觀經濟穩定十分重要。從2005年開始,我國貿易順差明顯增加,並呈繼續發展的態勢。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對此,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擴大匯率彈性,兩年來人民幣相對於美元升值8.6%左右。同時,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開征出口稅,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促進進口。全面清理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政策,放寬居民、企業用匯管制,鼓勵企業「走出去」等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我們既要看到貿易順差持續增加是我國國際競爭力提高的綜合表現,對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產能利用率,增加勞動力就業,增強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也要看到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對改善國際貿易環境,減少貿易摩擦等方面的不利影響。當前我國貿易順差增加是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必然結果,是我國比較優勢的客觀反映,也與我國當前的發展階段有關。從歷史看,一些大國在經濟起飛階段往往都經歷過較長時期的貿易順差。美國在1874至1970年的97年裡,有93年是順差。德國在1952年至2005年連續54年保持貿易順差,日本從1981年以來連續25年順差。需要特別重視的是,要充分吸取國際經驗和教訓,綜合考慮我國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就業壓力比較大等基本國情,在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等關系中,求得協調和平衡。
總之,2003年至今的宏觀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增長速度較快、物價基本平穩、就業增加較多的良好態勢,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矛盾,有的已經有效緩解,有的正在採取措施,形勢是好的。
二、判斷經濟形勢特別是經濟增長速度,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條件和基礎上,要看到多年來特別是過去四年來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帶來的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不能靜止地看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消費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明顯加快了工業化進程。過去四年來,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40.5%上升到43.1%,採掘業、能源原材料工業、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以及輕紡工業相互促進,快速發展,投資大幅度增加,僅製造業投資就有9萬億元左右,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工業製成品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求,還形成了大量出口能力。與之相適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明顯加強。四年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增加2.6億千瓦;鐵路營業里程增加0.5萬公里,而且隨著提速,總體運能增加;公路里程增加169.2萬公里,特別是高速公路增加2萬公里,綜合運輸體系的協同效應明顯增強。煤電油運緊張狀況明顯緩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基本消除,使經濟發展的潛在能力不斷釋放。
進入新世紀後的這幾年,是我國城市化進程最快的時期。過去四年,城鎮化率由40.5%上升到43.9%,城鎮人口新增7494萬人,年均增加1874萬人。城鎮人口和勞動力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有效擴大了社會需求,既包括城市教育、醫療、交通、通訊、食品等一般消費需求,也包括城市住房、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需求。這些需求都擴大了市場的容量。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進入二、三產業,從農村進入城市,也明顯增強了要素供給能力和供給水平,保證了要素成本沒有過快上升,提高了總供給能力和水平。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過去四年,一些深層次的體制矛盾逐步緩解。以國有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不斷健全,資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貸款下降,內控能力增強,銀行在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股權分置改革卸掉了困擾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包袱,直接融資能力明顯提高。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效逐步顯現,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控制力、支撐力、帶動力增強,盈利能力提高。與此同時,非公經濟快速發展,活力增強。微觀經濟基礎發生了顯著變化,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過去四年是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最快的時期,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9.8%。累計引進外資2374億美元。對外開放度明顯擴大,這一方面有效增加了總需求,也改變了需求結構;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總供給能力。在我國出口總額中,2006年,外資企業所佔比重達到58.2%;進口總額中,外資企業佔比達到59.7%。
過去五年,是近三十年來世界經濟快速增長持續時間最長的時期,這既有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也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從今年情況看,世界經濟增長比預期的要好,預計將達到5%。美國經濟增長有望在2.2%左右;歐元區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經濟增長將接近2.3%;日本經濟快於上年,全年經濟增長大約在2.3%左右;亞太、東歐、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大體接近上年的增速。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速提高的外部原因。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四年多的快速發展是總需求水平不斷提高、總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的結果;是不斷克服發展中的矛盾、消除發展瓶頸的結果;是中國經濟活力不斷增強、潛力不斷釋放的結果。
三、判斷經濟形勢,不能只看增速,還要看經濟效益、經濟結構和民生等方面的改善情況。要從綜合的視角看,不能孤立地看
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是近幾年宏觀調控的重點。今年以來的經濟結構和發展協調性都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積極變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初步改善,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提高。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投資增速高於消費增速的幅度收窄。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中西部地區生產和投資快於東部地區。上半年,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增長19.1%,比東部地區快1.0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增長19.7%,比東部地區快1.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城鎮投資增長35.6%,比東部地區快13.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城鎮投資增長30.2%,比東部地區快7.9個百分點,呈現出東部投資向中、西部轉移的態勢。輕重工業比例有所改善,部分「兩高一資」產品生產、投資和出口增速回落。上半年,重工業生產增長19.5%,輕工業增長16.4%,重工業生產增速快於輕工業3.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縮小0.9個百分點。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業生產同比增長20.1%,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此外,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繼續大幅增加。財政收入在連續三年保持20%左右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大幅增長,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了強大的財力支持。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26118億元,同比增長30.6%,比上年同期加快8.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3.9個百分點。企業實現利潤在連續五年保持20%以上的基礎上繼續大幅增長。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90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6億元,增長42.1%,同比加快16.6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經濟發展的成就。過去四年,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2%和6.2%,隨著就業增加,工資水平提高,今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快速增長。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2%,增幅高於上年同期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增速高於上年同期1.4個百分點,高於一季度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長態勢。此外,社會保障事業繼續得到加強,參加基本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人數繼續增加。
總之,盡管經濟運行中一些領域、某些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問題,但從全面的觀點、發展的眼光、綜合的視角看,當前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呈現出增長較快、質量效益提高、結構協調性增強、群眾實惠增多的良好發展態勢。這一成績的取得,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在過去四年多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出台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及時的、必要的、正確的,宏觀調控取得了積極成效。
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國際收支不平衡還比較突出,流動性過剩問題還比較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反彈的壓力;食品價格的上漲受畜產品生產周期及國際糧價影響,近期難以回落,價格上漲壓力還比較大;經濟增長對能源、資源的消耗較多,節能減排的壓力較大;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短期內還很難根本緩解。對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扎扎實實、不折不扣地貫徹好、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各項宏觀調控政策,使國民經濟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
發改委報告: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仍應穩中偏緊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再次呈現增長「偏快」的趨勢,宏觀經濟運行再次面臨由「偏快」向「全面過熱」轉化的風險。在一些舊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經濟運行中又出現通脹壓力有所加大、資產泡沫由房市向股市蔓延等新問題。在持續緊縮的宏觀背景下,新一輪經濟增長中,經濟運行出現反復性「偏快」的根本症結在於持續性流動性過剩和地方政府主導的新一輪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擴張,兩股強大力量的結合給宏觀調控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為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有效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未來一段時間,應採取穩中偏緊的貨幣政策,重點運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資及資產價格過快增長。同時,要把節能降耗作為下一步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在適當時機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改革,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及國民經濟既好又快發展。
——謝伏瞻: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問題補充:詳情可以參閱《2011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一書,該書由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編輯。
希望採納

⑶ 如何理性看待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約在6.9%,從物價走勢看處於比東亞危機和次貸危機之後更為嚴峻的通貨緊縮中,其間還有股市異常動盪,以及外圍局勢不穩的困擾。前瞻2016年,中國經濟可能出現怎樣的趨勢?我們的猜測如下:1.經濟下行壓力可能略有緩解。在2015年9~10月份,CPI和PPI之間的差異達到7.2個百分點以上,這顯示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加深的不景氣狀況。目前,令CPI下行的因素在於農產品價格和食品價格,令CPI回升的因素在於基數效應和服務業用工成本的推升。令PPI下行的因素在於美元指數的持續走強,令PPI有所改善的因素在於基數效應。綜合權衡,從2015年11月份開始,中國CPI和PPI之間的差異可能溫和縮小。從物價的搭配看,可能暗示2016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略有緩解。同時,在2015年餘下的兩個月時間內,央行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也會減弱。2.投資增速將跌破10%。2014年和2015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20%和17%,預期2016年中國投資增速可能跌破10%。支持投資的三大因素中,工業投資有好轉的可能性很弱,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僅在0~3%之間,關鍵因素在於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2015年基建投資規模可能在13.5萬億元,即便要維持12%的基建投資增速,也意味著2016年基建投資規模要維持在15萬億元以上,這極具挑戰。即便財政政策將赤字率放鬆到3%甚至3.5%,也難以支撐基建投資持續膨脹,更何況財政發力的主要方式可能是供給側政策的減稅,而非基建。3.實體經濟利潤率會有輕微改善。2016年,從工業投資、增加值和利潤總額這些總量指標看,要觀察到中國實體經濟的改善是比較困難的。但也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的稅後凈利潤率會有所改善,這個凈利潤率在2014和2015年分別在5.5%和5.2%,到2016年工業企業利潤率也許會輕微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原因有二:一是市場利率保持在穩定低位,改善了企業財務成本,並且企業債務成本的重置定價可能持續3年以上;二是PPI也許存在改善的可能。因此對2016年實體經濟的狀況可能會出現判斷分歧,關注總量指標者傾向於認為實體經濟仍在惡化,關注邊際指標者也許會認為出現改善的跡象。4.中國銀行業利潤增速將進入零時代。這並不令人奇怪,利率市場化接近完成,影子銀行重新萎縮,實體貸款需求不振,中間業務收入渠道枯竭,這些都迫使中國銀行業從2016年開始進入利潤零增長時代。2015年銀行業可能出現約3%的賬面利潤增速,之後2~3年中銀行業的大致格局是,整體利潤零增速,業績分化加劇,不良資產雙升,資本補充困難,行業並購重組提速,銀行控股漸成主流。如果說產能過剩行業大多屬於政府幹預下在次貸危機後三年擴張過快的行業,那麼符合政府幹預和急劇擴張的銀行,主要是中小城商行。5.人民幣匯率日趨靈活。目前看來,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可能性很大,2016年也許是人民幣國際化逐漸加速發力的一年,央行的可能姿態是減少匯市干預,擴大匯率波幅,引導人民幣匯率走上均衡可持續的水平。因此2016年即便美元保持強勢,人民幣匯率的最大特點也並非貶值,而是波動區間的靈活擴大,市場自我調節能力持續增強。如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最終圍繞6.35上下波幅達到4%左右,也並不令人意外。6.消費增速可能提升至11%甚至更高。導致消費持續較強的因素有二:一是涉房。存量住宅和商品住宅交易活躍,目前中國房地產已不太具備對鋼材水泥等投資端的拉動能力,但仍具備對家居家電等消費端的拉動能力,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可能同比分別增長8%和15%,創造超越2013年的歷史峰值,明年地產情況和今年持平的概率較大;二是涉車,尤其是成品油銷售金額的改善。「啃老」現象的普遍化,使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和就業困難並未直接沖擊消費。2016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能上升至60%,而工業的貢獻率則持續縮減。7.A股市場加速常態化。回顧2013年以來的中國A股市場,融資功能時斷時續,監管力度或松或緊,市場熱度忽冷忽熱,始終不是一個具有融資、重組和投資者保護的常態化、多層次市場。經歷了2015年7~8月間異常動盪之後,A股市場正從救市後的非常態加速向新常態回歸。IPO的重啟、注冊制的落地、新三板的分層、股指期貨交易的常態化都指日可待,甚至戰略新興板、國際板也並不遙遠。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後,2016年回歸常態的A股如果被納入到MSCI指數也並不會令人驚訝。迄今為止,權益資本在中國居民的財富配置中不足5%,而該比率在美國為20%。此外,非居民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佔比不足3%。2016年中國股市加速常態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不可避免。8.低利率終於姍姍來遲。中國從2011年開始就呈現出增長持續放緩,但利率水平卻和增長放緩背道而馳,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影子銀行系統的不斷膨脹,加杠桿加風險的影子銀行提高的名義利率水平充實了銀行盈利,但目前影子銀行在中國已重新萎縮,銀行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額中的佔比重新回到決定性地位;二是利率市場化不可避免地推高利率,縮小利差和迫使中國經濟承受去杠桿壓力,目前利率市場化已近尾聲。因此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利率水平呈現和經濟增長放緩逐步一致的狀態。如果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強勁復甦,那麼低利率也將持續。影響未來中國利率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國內物價的總體走勢,二是央行持續寬松的意願和手段,三是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變動。總體而言,至少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中國利率水平將平穩,政府和企業債務重置致使債券供應端壓力沉重,信用債打破剛兌的陰影不散。9.中國外貿將受煎熬。中國外貿增長在上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的前10年年均增速分別高達15%和20%,但這種高增長已逐漸遠去,因素有三個:一是全球化在倒退,而不是加速。新興國家無法再依賴外需型增長,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已從一度高達GDP的5%~10%萎縮到目前的只略高於2%。二是區域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抬頭,美國推行的TPP/TTIP都偏離了WTO框架,巴黎恐怖襲擊也會迫使歐洲更為右傾和保守,中國也許會盡力推動和相關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但難以扭轉大局。三是人民幣匯率和出口退稅等不太可能再用以刺激貿易,中國外貿的增長將越來越依賴中國ODI(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2016年中國外貿仍將和全球貿易一同處於煎熬狀態。10.中國金融改革將呈現新格局。這種新格局具有兩種特點,一是金融改革快於實體經濟轉型的節奏,二是金融對外開放和國際化快於對內開放和市場化。「十三五」規劃給出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清晰框架,監管框架的變革、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成為硬通貨都是「十三五」期間金融變革的應有之果。但實體經濟要實現去產能化、戰略轉移和實現新興產業的崛起仍然艱難。同時,以亞投行、「一帶一路」戰略和人民幣國際化為核心的金融開放布局,比國內金融改革市場化、私有化的阻力可能小一些。總體上看,從2016年開始,金融變革新格局可能逐漸清晰。日美等國的歷史均顯示,一個國家主動引導儲蓄和產能的海外布局,是錢、產業和就業都向外走的過程,將對本國資產價格帶來長期抑制。

⑷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論文

社會就處在一個很良性的狀態:一方面,現期經濟增長了,收入水平提高了,這是流量方面;另一方面,過去創造出來的財富也在增值,兩種收入加在一起,這就是小康社會的財富形成方式。經濟增長的目標,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生活得舒適。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加班加點,非常辛苦;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了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有空就去做事賺錢。我們也要休息,要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要讓今天的收入保障今天的生活,讓過去買的那些資產通過增值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已經從貧困、落後、封閉的國家,邁向正在現代化的小康國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三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世界矚目中國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對中國的崛起心懷嫉妒。中國的崛起的確正在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所以有人會有些不舒服。但是我想,誰也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

盛唐時期,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當時中國的GDP比今天美國的GDP在全球所佔的比重還要大得多,約佔全球GDP的40%以上。時隔一千年,中國終於又迎來新的強盛時期。這完全得益於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走的正確道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經濟大國,但成為經濟大國還不是我們的目標。我認為,中國一定會成為一個經濟上強大的國家,甚至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強大的國家。我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智慧。在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過程中,我們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時期,我們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矛盾,有些矛盾是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沒有遇到的。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我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把握大局,審時度勢,不斷調整政策,化解矛盾,所以我們的經濟社會仍然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中國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期

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非常快速。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8%,CPI(消費物價指數)上漲控制在4.8%。這是非常穩健的,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會超過這個指標,這是可以理解的。從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們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在10.4%,比去年11.4%有所滑落。CPI上半年上漲了7.9%。物價上漲從總體上看正在得到遏制,經濟仍然在高速狀態下運行。

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要成為現代化國家,一定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工業化過程。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沒有工業化,就不會有現代化。沒有現代製造業、現代核心裝備企業,怎麼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強國?我們一定要推進工業化,補工業化這一課。我國是從一個農業社會,或者說農業經濟佔主導的社會走過來的。總體上看,我們的工業化水平還是落後的。工業化水平落後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社會秩序、現代倫理等,都是欠缺的。所以,工業化是一個綜合指標,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而且能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進步是我們的根本目標。現在我們仍處於工業化的中期,或者說中後期,這一時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經濟高速增長。日本、韓國的現代化過程,經歷了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沒有這十年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日本和韓國。中國也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而且中國的經濟體量要比它們當年大得多。從2000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起飛階段,我們經濟的高速增長將維持到2020年。到那時,中國將超過日本,和美國的經濟規模應該不相上下。我們大概在2012年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將再用8年的時間從經濟總規模上接近美國的水平。當然,也有個別美國經濟學家認為,到202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這比較樂觀。所以,我們的經濟仍會持續增長,在持續增長過程中,我們要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提升經濟結構和產業競爭力。

二、中國宏觀經濟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到今年底,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一般說來,特別是對於一個經濟體量很大的國家來說,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需要升級,產業結構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就業、中小企業發展等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必須正視的問題。這就如同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經濟大發展時,給當時很多國有企業帶來沖擊一樣,由於方向正確、政策適當,我們非常幸運地渡過了難關。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中小企業該怎麼辦?政策如何在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尋找平衡?

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兩個方面,就是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中國的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應該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地方,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地方。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這給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挑戰。

由於我們處在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期,所以面臨的問題很多,也很復雜。但其中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與控制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使經濟進入滯脹。我認為,當通貨膨脹超過7%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控制通脹作為經濟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但是,控制通脹不能過度損害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維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仍然是我們頭等重要的事情。千萬不要認為中國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一個發達國家,發展可以歇一歇了,可以考慮其他問題了。

要充分認識到中國今年的通貨膨脹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通貨膨脹是不同的。今年的通貨膨脹有兩個重要特徵:第一,它是輸入型通貨膨脹,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特別是石油價格的上漲對物價全面上漲產生了重要影響。石油價格是能源價格的標桿,石油是資源之王,其價格攀升當然會傳遞到中國。中國是一個開放國家,我們對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國50%的石油依靠進口。最近石油價格從每桶147美元下跌到120美元左右。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使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大幅度波動的時期,風險急劇加大。雖然現在石油價格出現下跌,但是高油價仍是基本趨勢,而且這種高油價是同美元有關系的。我們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比如說緊縮人民幣、緊縮流動性,是難以讓石油價格跌下來的。教科書上說通過緊縮流通中的貨幣,可以減少對商品的需求,從而使價格回落。教科書還說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幣現象,說到底是貨幣發多了,引起價格的上漲。但就石油價格上漲而言,不是人民幣發多了,而是美元發多了。所以全球經濟動盪,美國負有重大責任,特別是在衍生品金融市場。為什麼中國要崛起?中國的崛起將改變全球的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現在全球都用美元做結算貨幣、儲備貨幣,所以美國就不斷發貨幣。如果二十年後,人民幣成為可以與美元相互替代的國際性儲備貨幣,這對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全球經濟體系都有重要作用。

⑸ 如何理性看待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

當然簡單地從股市來分析中國經濟是非常不客觀的。經濟形式與當前的社會形態,政策抉擇,國際環境等各種因素密切相關。鬧得沸沸揚揚的6.28甕安事件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目光,這次事件不是簡單的打砸搶,它深刻地暴露了當前中國政治體制的弊病。而這些弊病又和經濟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麼當前中國經濟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呢,本人談談自己的一些鄙見。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整整30年了。從最初的計劃經濟發展到現在半開放的市場經濟。這30年的經濟革新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模式,所以任何一項變動都充滿了風險和挑戰。有人說中國社會現在的改革共識已經基本上破裂了,換句話說,中國的改革可以說是危機推動的改革,很多利益集團,特別是前期主導改革的群體不願意改了,以前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可現在前面不是河了,是一片汪洋大海,怎麼?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突破口了。經濟增長的空間有限,我們的內需需要擴大。我們作為世界工廠已經很多年了,如果我們的經濟不轉型,終究會變成拉美國家的翻版。這些都是擺在中國面前的很現實的問題。泡沫一詞來形容中國經濟再恰當不過。樓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貨膨脹,這些都是泡沫。為什麼會出現泡沫呢,是因為社會上的流動資金多了,這些流動資金匯集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會出現泡沫。大家都知道,市場經濟的社會資源會按照最優化的方式配置。出現泡沫的地方肯定是大家認為社會資源最優勢的地方。由於中國的經濟結構和政策影響,必然導致這些流動資金的配置現狀。愚以為政治體制改革目標可以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體地講就是規范地方政府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即職能。這是最主要最事關全局的一步,那麼這個又從哪裡著手呢?我覺得是規范新聞,提高新聞監督的作用。而這個規范首先為新聞立法,明確新聞媒體的報道範圍,規范新聞監管機構的職權范圍。這一點相當重要,他使真正推動改革的動力釋放出來,以最低成本危險系數最小的方式釋放出來。以此來促使那些應改而不想改的利益集團作出讓步,使應該改的群體朝社會希望的方向去改。那麼以這個為開頭,始終注意規范地方政府在社會經濟中的職能,不要讓它越位,錯位,缺位。這個動力一釋放出來,我想四五年內中國不說會完全轉型,至少可以走上轉型的正軌。在這個時候說中國可以維持二十年的高增長,我看是相當可能的。而且這樣一來社會的矛盾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化解,使社會問題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問題。從而重新拾起中國社會的穩定在經濟發展中所起巨大作用的優勢。

⑹ 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政府的宏觀政策調整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有針對性地出台了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穩定出口等多項政策,一攬子計劃已經對遏制經濟快速下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09年3季度GDP增速從1季度的6.1%及2季度的7.9%進一步加速至8.9%,全年GDP增速保8已無太多懸念。

回顧2009年經濟形勢可以發現,在外需疲弱不振、消費作用仍有限的情況下,擴大投資成為我國刺激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投資的高增長成為我國抵禦金融危機保增長的主要動力。統計數據顯示: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主導的投資貢獻了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率7.7%之中的7.3個百分點。

而推動投資迅猛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於擴張性的信貸政策和財政政策。從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國家已先後下達了四批共3800億中央投資,配合地方政府投資和大量信貸資金投放(2009年1-11月我國新增信貸投放9.21萬億,超過2007年和2008年的新增信貸投放之和),有力地帶動了地方投資和國有企業投資,拉動了經濟增長。

綜合而言,2009年經濟的企穩回升,政策刺激性的反彈起到主要作用,其持續性成為一大問題。那麼,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狀況會如何?總體而言,我們認為2010年中國GDP增幅會高於2009年,估計為9-9.5%,但增長後勁不足,呈現「倒V」型的走勢。至於經濟政策方面,此前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強調「明年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明年的經濟政策定下基調。但是我們認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節奏需要調整,以避免明年經濟過熱及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

一、投資回落,但仍處於較高的水平

在國際經濟環境有所好轉和國內現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仍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在基數效應、政策刺激力度有所調整,以及中央可能遏制地方政府投資膨脹勢頭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2010年投資增速出現回落,但由於中長期投資項目的慣性等因素,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在27%左右,仍處在較高水平,考慮價格因素,實際投資增速有所放緩。

1. 政府刺激投資的政策將繼續推動投資增長

2010年,相關投資政策的貫徹落實將使相關項目投資顯著增加,促進投資增長。首先,4萬億投資計劃中,2010年還有將近6000億元的中央政府財政投資,將帶動另一輪的全社會投資。其次,鋼鐵、石化、輕工、裝備製造和汽車等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新能源發展規劃等先後出台和實施,將對相關產業投資起到刺激作用。再次,2009年5月27日,國務院下發的《關於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下調了城市軌道交通、煤炭、機場、港口等部分行業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等政策效應會在2010年持續顯現。

2. 中長期貸款的資金將繼續支撐項目投資

2009年是投資大幅增長的一年,而大量項目投資的款項依賴於政府財政和銀行信貸,由於目前項目貸款主要為中長期,2009年1-11月,我國中長期貸款佔比已高達54.7%。為確保經濟刺激計劃中重大投資項目的資金供給,我們預計2010年信貸結構將出現重大變化:即短期貸款(尤其是票據貼現融資)增長速度將會放緩,同時中長期貸款將繼續保持擴張,全年信貸總量增長雖會趨緩,但仍保持高位。在信貸資金的支持下,投資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

3. 社會投資會有所復甦,但仍不穩定

2009年,在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非國有經濟投資加快表明企業投資信心在恢復,非國有經濟投資者投資信心恢復突出表現在房地產投資上,2009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投資增長速度平均每月加快1.6個百分點。但民間投資仍有待觀察。首先,明年出口雖然會出現反彈,但力度不大,我們估計有5-10%的增幅,這不足以支持大量企業進行新一輪大的投資;其次,2009 年1-11 月,雖然銷售面積增長了53%,但開發投資僅為17.8%,投資觀望的情緒依然嚴重。

二、外需改善,但貢獻力度有限

2010年中國外需將輕微改善,2010全年的出口貿易額增長5%-10%,進口增長10%左右。外貿對GDP的影響也將由負轉正,預計出口將帶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分月度數據看,考慮到季節性和基數的因素,2010年各月的進出口增長率將表現出先高後低的狀況,但波動相對較小。總體而言,外貿形勢的持續回暖有賴於全球經濟恢復和調整的步伐,2010年的外貿總額難以達到2008年的水平,外貿仍將處在低水平復甦的狀態。

1. 世界經濟的復甦有利於我國出口的反彈

據IMF的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向好,其11月1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收縮1.1%後,2010年將增長3.1%。報告預計美國、歐元區、英國和日本2010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1.5%、0.3%、0.9%和1.7%。但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仍在,復甦的過程可能是緩慢的,可能面臨刺激政策作用效果邊際遞減以及高失業率的威脅。並且,經濟危機的爆發改變了主要發達國家居民的消費習慣,調整失衡的全球經濟模式和體系需要時間。因此,盡管明年我國的出口會出現一定的增長,但與過去的高速增長仍有一定的距離。在全球經濟沒有新的發展動力之前,我國出口的增長仍是低水平恢復性的增長,2010年的出口總額很難回到2008年的高峰水平。

2. 貿易政策調整、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等因素將影響出口的改善幅度

貿易政策的調整方面,我國針對出口增速放緩而採取的出口退稅率調高政策,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很小,我們認為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只是減輕了企業的稅負,但並不能從根本上增加產品的需求。在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不斷增加,將進一步加大中國出口恢復的阻力。如美國的輪胎特保案基本上使中國的輪胎難以進入美國市場、歐盟繼續對中國的皮鞋徵收反傾銷稅。

人民幣匯率方面,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我國的匯率基本實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制度。由於美元的持續走軟貶值,人民幣兌其它主要貨幣(如歐元)則出現貶值的情形,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高度抗議,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劇。但我們認為,政府對於人民幣的升值將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升值的時間和力度取決於外貿復甦的狀況。考慮到目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我國出口的現狀,2010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仍維持穩定的可能性比較大,升值在下半年的可能性較大,但升值的幅度不會很大,預計不會超過5%。

三、消費持續增長,貢獻不斷加大

受消費信心回升、消費刺激政策的持續、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絕對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響,2010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將超過2009年,我們預計2010年社會品零售總額增速約為17%-18%,但由於物價漲幅的提高,消費實際增長將會略低於2009年,實際增速約為13%-16%。

1. 城市化進程為國內消費提供持續動力

我國當前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對消費增長的帶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據測算,當前一個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大體相當於三個農民的消費;城市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有100~120萬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由於城市人口的消費是農村的2.7~3倍,約拉動最終消費增長1.6個百分點。今後幾年中國城市化將會進一步加快,將帶動周邊農村消費品市場的發展。此外,農民進城打工將進一步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地區轉移,這將促進部份農村居民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轉變,推動其消費增長和消費結構變化。

2. 收入絕對水平上升、消費刺激政策持續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

2010年,消費刺激政策將持續,如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等等,並且,2010年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將繼續深化。在初次分配上,明年政府將縮小壟斷行業與其他行業就業人員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二次分配上,有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完善個稅制度等。同時,2009年城鎮和農村居民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均高於2008年;國民經濟逐步回暖,消費信心逐步增強;以及資本市場回暖,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等因素也有利於促進消費。

四、貨幣政策方向不變,但力度可能減弱

2010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已經在年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得到明確,但根據對2010年我國經濟增長形勢的預測,我們預計2010年的貨幣政策將「名松實緊」逐步漸進的退出,在調控效果上逐步回歸中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政策的收緊,2010年貨幣政策仍然相當寬松。

具體而言,我們預計:1. 市場的流動性依然十分充裕,2010年我國的M2 增速為18%-20%,M1的增速為17%左右。2. 銀行新增貸款的發放速度將會從今年異乎尋常的高位上有所減緩,從而使2010年我國新增銀行貸款將收縮至5-7萬億元;3. 中國人民銀行將在2010年上半年實施更積極的公開市場操作,同時可能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以防止信貸增長過快;4. 首次加息在明年年中前不會出現,下半年基準利率可能上調25個基點左右,但存款准備金率的提高可能先於加息。5. 通脹溫和可控,2010年我國CPI增速在3%左右,但資產價格上漲將成為調控重點。

五、財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較高水平

年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定調,明確了以保增長為目標的財政支出仍保持著重要地位,我們預計2010年財政支出壓力不會有明顯的緩解,財政支出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但可能將重點從促進投資轉移至擴大消費上。而財政收入方面,在2009年的低基數、宏觀經濟環境好轉的正面影響下,我們預計2010年財政收入增幅可能有所回升,但受減收政策因素持續至2010年、消費稅改革增量調整(成品油稅費改革和卷煙消費稅政策調整)效應的減弱、非稅收收入增幅趨穩的作用下,幅度不會太高。

總體來看,2010年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財政赤字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我們預計2010年財政赤字仍可能維持在9500億左右,佔GDP比重為2.4%左右。

⑺ 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論文)

你是站在什麼立場上的?

比如官員、學者、學生應試需要?

⑻ 怎樣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一個由計劃經濟國家逐步向市場經濟國家轉軌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市場經濟體制還遠遠沒有建立起來,轉型期需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用物價指數等經濟指標這套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成熟市場經濟理論來衡量和評價中國經濟的宏觀形勢,並以此為依據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判斷,雖然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卻很容易產生誤導和偏差。這也是國內學術界和理論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國嘗試運用貨幣政策和貨幣手段來干預宏觀經濟發展態勢,屢屢收效甚微和近乎失靈,最終都不得不以來行政手段解決問題,其原因就在於完全市場化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學理論,由於中國的具體國情不同,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前提條件和假設條件不一樣,照本宣科的結果,不僅說明和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將問題更加復雜化,陷入迷茫和爭論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對於這一點的感性認識,在國際油價近年來處於高價位運行,並不斷創出新高的時候,對中國經濟宏觀形勢的影響就看得十分明顯。
中國如果完全放開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運用經濟學理論和模型,很容易得出將使中國的物價指數上漲2至3個百分點的結論,現實的反應也會很快體現出來,那麼自然就是一種通貨膨脹的態勢,遠遠不是如今有許多經濟學家所擔心的通縮陰影。所以說,中國的物價指數並非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情況,加上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區域狀況的嚴重不均衡,統計數字的誤差就將放大到失真的程度。
中國無論是在客觀上還是主觀上,都不存在經濟發展拐點和通縮的問題。城鄉的巨大差別,以及中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國高速發展的勢頭難以扭轉。即使一時的有可能出現的通縮情形,也是由於社會基礎公共消費品(水、電、油等)的政府管制所掩蓋下出現的問題,並非投資下降所導致。中國在宏觀經濟領域出現一些所謂的?論,雖難以理喻但卻不難理解。由於社會基礎公共消費品的政府嚴格管制,使得這些特殊商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以及相關管理部門的市場化程度很低,企業和相關部門的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十分緩慢,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無法通過市場機制產生作用,依然是計劃經濟模式下的管理方式,所以才會出現非供求關系真實狀況反映下的「油荒」,煤電油運的瓶頸。
政府和經濟學家們的分析十分謹密與客觀,從局部和細節問題的解決上,方法和措施也是十分到位,但對於宏觀經濟態勢的把握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原因就在於改革的全局觀在現實中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缺少經驗和深刻理解,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未來發展缺少底氣和科學的指導。加息和人民幣升值,只不過是一種局部和細節的經濟關系調整,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社會的均衡發展,需要的是統籌兼顧。油價的上漲,消費者自然不會滿意,但煉油企業虧損四百多億難道就是合理的嗎?方方面面都不滿意,實質上就是中國社會的社會生產關系沒有完全理順的現實反映,還沒有完全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宏觀調控看到和抓住這一點,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結。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不加快,力度不加大,行政管理宏觀經濟的方式和現狀就無法改變,市場經濟體制就很難建立。經濟學家們一方面不希望政府過多地干預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又擔心市場經濟發展的失控,需要依賴政府的管制。就經濟說經濟,割裂了經濟與政治的辨證關系,以及相互作用和影響。
分析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不能簡簡單單地就事論事,依賴某個經濟指標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政治因素,地域環境,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與走向,中國的社會結構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同作用。
中國的奮斗目標和理想是民族崛起和實現強國夢,那麼在宏觀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客觀實踐過程中,完全西化就是十分不足取的,一定要採取「揚棄」的態度。世界的發展,向全球化和不斷的加深加大社會分工的方向演變,中國一方面要在世界大分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位置,同時,國內的分工和細化也要同步進行。要同時發揮宏觀與微觀兩個積極性,解放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切束縛。充分發揮市場手段和計劃手段的各自優越性,保障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健康。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也不能割裂開來進行。

⑼ 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經濟形勢

經濟增速持續加快,物價上漲的壓力在增大。2003年以後,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出口的帶動和房地產拉動。現在出口這駕馬車的拉動力沒有以前那麼強,但是內需拉動中加入了汽車行業的動力,拉動作用可能進一步加強。預計今年投資增長依然會在25%左右,還是在高位。消費在汽車和房地產的帶動下會持續保持上升,但是相對比較穩定,同時國家今年肯定會有很多財政方面的資源投入,進一步刺激消費、刺激民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會加強,這些也會對消費有拉動。
房地產市場由於已經有了一輪較快的上升,同時最近政策持續打壓,可能會處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但是股市會不會在以後出現新的一輪漲勢,形成明顯的泡沫,目前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對物價影響比較大的兩個因素,一是食品價格,它影響CPI,比重是30%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CPI和PPI的影響雖然有一段滯後期,但是不會太長,如果國際大宗商品包括石油持續回升,會對CPI、PPI構成較大上漲壓力。有人說油價調整對物價沒有多大影響,從絕對的統計來看,可能直接的影響只有零點幾,但油價提升之後,對各行各業成本的提升帶來一系列漲價效應,這是不能忽視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現在開始就要注意防止走向偏熱,包括GDP、物價、資產價格等各方面,所以我說經濟升溫,要注意防止偏熱。
今年信貸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許多流到了製造業,也就是實體經濟當中。從現在開始,各家商業銀行對開發商貸款開始趨緊。
要防止經濟走向偏熱,各種政策都需要很好地搭配使用。在未來,貨幣政策恐怕還是數量型的工具擔當主角,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央票回購操作、調整存款准備金率、信貸等。現在來看,靈活度最大的還是公開市場操作。
如果美國不動,我們的加息會進一步推進資本流入,考慮到可能的壓力和副作用,也會謹慎使用。未來我覺得刺激加息的最主要因素還在於物價,如果CPI在3%以上持續好幾個月,同時資產價格又有明顯的泡沫,今年加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二季度末到三季度,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幅度不一定大,對實體經濟本身所產生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它會釋放一個明確和強烈的信號,就是需要收緊信貸。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餘光勝:後危機時代,企業要更關注長期應對之策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企業都是在一種相對溫和、平衡的態勢下發展的,由原來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慢慢走向今天競爭殘酷的買方市場,現在遭遇到這樣的嚴峻形勢,很多企業並沒有做很充分的思想准備,因此企業當前面臨的挑戰是實實在在的。
很多中小型企業,處在全球產業鏈縱向分布的下游,沒有一種掌控自我發展的能力,缺乏品牌,缺乏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能力,整個生產鏈條在發生波動,企業自身的命運就很難把握。
中國經濟如果一直在溫和環境中高速發展,可能導致泥沙俱下,一些素質不好的企業也可以在經濟高漲時獲得生存和發展,佔用了本來可以用於更好發展的資源,整個經濟體系裡就存在不健康成分。因此危機不一定是壞事。先知先覺企業本身有良好的戰略規劃、長遠的設想、自主發展能力,面臨如今的經濟形勢沒有大礙,可能收益減少,但生存能力不會降低,反而可能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後知後覺企業也可以在大勢不好時進行反思,亡羊補牢。通過危機,如果能將「不知不覺企業」淘汰出去,客觀上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面對危機,短期內企業可以進行四個方面的調整,包括調結構、壓成本、降投資、不盲動。除了這些短期考慮,要更關注長期應對之策。
從長期來看,後危機時代企業戰略主要考慮三點:
其一要有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調查浙江、江蘇大量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發現,相當多企業對未來發展缺乏憧憬和干勁,還有些企業習慣於將資金用於炒房、炒股票、炒期貨、炒藝術品。
其二要立足於產業審視戰略,圍繞目前的主業來做發展規劃。做多寬?也就是產業的橫向邊界究竟在哪裡;做多長?就是產業的縱向邊界在哪裡;做多遠?就是產業的空間邊界在哪裡。把這樣的問題想清楚了,整個企業發展戰略才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其三,將價值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這是最根本性的創新;價值創新,不是開發出某一種技術或者全新的產品,而是對顧客的價值有一個增加;規則創新,就是以一種新的游戲規則重新做一個產業。
對於中小企業,價值創新可能是最為根本的一個路徑,不需要很多資源的沉澱和投入,僅僅要求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做一些調整。
中國國際期貨研究中心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明楓:A股市場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歐洲目前還處在危機中,整個歐元總體的情況非常糟糕,歐元制度本身也出了問題,這樣貨幣匯率對比的情況下歐元會弱於美元,在全球匯率變化出現不確定情況下,美元可以成為避難所。
美元上漲應該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能需要有更多方面的配合,包括當前美國經濟的復甦,在今年二到三季度,美元的強勢將很明顯。資產價格變化是制約美元的因素之一,此外還有經濟增長和通脹,這幾個方面是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方面。
美國經濟的數據還算良好,目前經濟復甦在慢慢形成,這也刺激了投資者信心。從美股當前形態來看,確實還有進一步往上走的空間。
而A股市場和歐洲股市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A股市場在未來一年都會不太明朗。從過去兩三個月來看,基本上大盤股沒有明顯向好的趨勢。經濟過熱可能產生的加息預期非常強烈,政策如何退出是今年股市最大的不確定性。打壓房價、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對股市都會產生影響。
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點
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會利平:
製造業企業今年由於受到成本上升的影響,比如說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服務業或一些新興行業沒有特別明顯的感受。
新能源、環保以及符合中國未來發展方向、推動消費增長的醫療保健、教育、媒體等一些創新的模式,這些行業會長期受益。
未來的一到三年我還是比較樂觀的。從IPO發行的角度,比如創業板雖說剛開始時有泡沫,可能會有一些調整,但是發行速度、勢頭會繼續保持一段時間,中小企業增長動力非常強勁,中小板、創業板等在未來兩三年內,對PE投資者來講還是比較有機會的。
金地集團杭州公司總經理王南:
作家三毛說愛不能說,一說就錯,現在房地產市場和愛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捉摸不定,我個人希望這個行業能夠穩定健康發展,老百姓都能買得起房子。
鐵礦石談判空間小
連平:鐵礦石談判形勢比較嚴峻,我們對鐵礦石的需求一直在增長,短期內看不到需求平穩一些或說適當萎縮一些的狀態,談判的空間不大,可能經過艱苦的談判會有所改變,但打破現有的價格狀態很難。鋼鐵價格肯定是要上漲,未來的問題就是能不能通過漲價來消化掉國際市場鐵礦石漲價帶來的經營上的壓力,這是鋼鐵企業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餘光勝:
鐵礦石價格肯定會漲,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不可再生的東西的價格走勢歷來都有上漲的趨勢。之所以價格下不來,還涉及到利益博弈,鐵礦石基本上是賣方壟斷,我們是多方參與博弈,多方對一方,交易成本很高,價格下不來。

⑽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准確把握

筆者認為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二要是向社會公平。
當前發達國家的經濟主要依靠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拉動,這兩大產業都是低耗能低污染產業,加快經濟發展必須大力發展這兩大產業。
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一段時間我們總是抨擊資本主義,說起貧富差距大,現在別人正在改正,而我們卻在走其老路。實現社會公平,在筆者看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民先來要求很低,但政府不能這么想。農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農業的勞動主體是農民。最近幾年國家免了農業稅,每畝地補貼幾十元,但這遠遠不夠,幾十元還不能買帶化肥。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還很低,這導致勞動生產率低。農民以農業生產為職業,但卻在年老體衰時無退休金,只能依賴子女。而如今實行計劃生育,多是獨生最多兩個子女,這樣無疑加重了子女的負擔。而城市工薪階層不但有退休金還有各種福利,讓我們農民望塵莫及啊。

閱讀全文

與如何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有好的事業怎麼說 瀏覽:67
衡陽市區內哪裡可以辦健康證 瀏覽:543
鄉鎮事業編一般多少進面試 瀏覽:349
南部都市經濟開發區有哪些企業 瀏覽:358
你好我是美女英文怎麼說 瀏覽:994
怎麼撤銷經濟適用房 瀏覽:728
初級經濟師評職稱能加多少工資 瀏覽:317
單身女生該如何追求自己的愛情 瀏覽:837
被拒絕的愛情是怎麼樣的 瀏覽:483
2021事業單位統考考什麼 瀏覽:236
幸福一家可以用哪個詞代替 瀏覽:934
哈弗經濟型標准型哪個更省油 瀏覽:488
如何查詢ip電池健康 瀏覽:111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664
廣西河池宜州什麼地方多美女 瀏覽:524
多少愛情輸在聊天記錄 瀏覽:449
哪些游戲可以看美女的 瀏覽:583
事業單位登記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瀏覽:53
儒家有哪些名人故事 瀏覽:955
什麼時候流行稱呼美女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