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哪裡移來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哪裡移來

發布時間:2022-01-28 20:27:06

⑴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經過了哪幾個階段

我國古代三次經濟重心南移:

1、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南遷。「永嘉南渡」,將先進技術也帶到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南北經濟開始接近平衡。

3、南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哪裡移來擴展閱讀

經濟南移政治因素

這表現為:

一是兩宋統治疆域大部分地區在南方,其中南宋時政治中心還移到南方,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繼續發展。

二是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三是兩宋時期,中原人民反對北方少數民族貴族掠奪的斗爭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戰禍;四是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採取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經濟因素

北方仍然戰亂較多,而南方社會秩序相對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使南方自然資源繼續得以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秩序發展,從而最終超過北方,全國經濟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⑵ 怎樣看待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起點和過程

歷史: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從戰國到兩漢,這里一直比南方發達,經濟重心在北方。從魏晉開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以後,南方逐漸超過了北方。宋都南遷後,南方成為中國經濟重心所在。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轉移的規律: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北方長期戰亂,破壞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則相對和平穩定;北方農民大批南遷給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統治者從維護自身統治出發,重視發展生產。
經濟重心南移的三個明顯特徵:北方人民南遷,帶去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掌握不同時期江南開發的狀況,江南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地理: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還可以從地理角度來認識:氣候影響,宋代以前糧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麥、粟為主,這類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是北方的溫帶大陸氣候。北宋時占城稻傳入,到南宋成為主要農作物,明朝時產量提高、面積擴大,水稻不適宜在溫帶大陸性氣候下種植,而適宜在江南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種植,這里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水資源豐富,水利工程開發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區為主,土層深厚,易於開墾和操作。茶樹、甘蔗、柑橘這些經濟作物更是適宜在江南種植。
北方水土流失嚴重,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業生產。這種情況主要是人為的燒毀森林、濫墾荒地造鹹的,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積減少。
交通運輸及對外貿易也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是當地所在的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關系發展的必然結果。
結合上述原因和聯系有關時事理解,在我國當前的西部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是辯證統一的道理,應走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途徑。

⑶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和完成分別是在哪個朝代

(2016·黃石)民族政權並立與經濟重心南移屬於遼、宋、夏、金時期的階段特徵。
(2012·黃岡)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經濟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人們普遍認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於兩宋時期。

⑷ 試述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及意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江南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路互補的經濟體系;隋唐時期南方發展趕上了北方;北宋江南經濟繼續發展;南宋江南地區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經濟重心南移帶動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使江南成為財賦之地,人才淵藪。

⑸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是怎樣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中國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因此,經濟重心南移只要表現為農業重心的南移,
1.魏晉南北朝,江南大規模開發,南北趨於平衡,為南移打下基礎,
2.唐代安史之亂,開始南移,
3.五代十國時期,繼續南移.
4.南宋,重心轉移到南方,
5.明清,南方經濟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原因:
1.南方自然條件好.
2.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北方農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去大量的勞動力,
4.南方的政權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5.政治中心南移的影響.

⑹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是什麼時候開始

從三國時代開始開發南方,但是不明顯,不能算重心開始南移。
第一次是永嘉之亂,西晉朝政腐敗給了「胡人」作亂的機會,於是大量的人開始向南方轉移,帶去了大量的人口和技術,使南方經濟開始追上北方,可算是第一次。
第二次比較明顯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人口南移。
第三次,南宋偏安南方,很多人不願意淪為「胡人」政權的子民,於是跟著南宋一起南移,這次南方的經濟完全超過北方,奠定了南方經濟重心南方的基礎。
明清鞏固這一成果。

⑺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於哪一時期

我國古代三次經濟重心南移:
1.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南遷。「永嘉南渡」,將先進技術也帶到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南北經濟開始接近平衡。
3.南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
(2016·黃石)民族政權並立與經濟重心南移屬於遼、宋、夏、金時期的階段特徵。
(2012·黃岡)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經濟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人們普遍認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於兩宋時期。

⑻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是怎樣由北方轉移到南方的其原因有哪些

1.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① 三國時,吳國開發江南,南方農業有所發展,但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

② 十六國時期,北方經濟破壞嚴重;東晉南朝時,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南方開始趕上北方,南北經濟發展趨於平衡。

③五代十國時,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南方經濟獲得較大發展。

④南宋時期,人民的抗金斗爭阻止了金軍南進,北方勞動人民紛紛南遷,使南方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突飛猛進的發展,「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區生產在全國所佔的重要地位,經濟重心已轉移到南方。

2. 古代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

(1)北方長期戰亂,破壞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則相對和平穩定;

(2)北方農民大批南遷給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3)南方統治者從維護自身統治出發,重視發展生產。

(4)南方具有優越的自然氣候、土壤地理等條件。

3.古代經濟重心轉移的規律和特徵

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⑼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南移的過程

答:⑴過程:①東漢三國、魏晉時期以來,北方人民的南遷,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②了唐朝後期,中國經濟中心開始逐漸南移;③到了南宋,全國的經濟中心最終完成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轉移。 ⑵原因:①北方數遭戰亂,經濟和環境破壞嚴重,而南方相對和平,有利於經濟的開發。 ②北方民眾的南遷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南方人民共同勞動開發。 ③南方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④中原傳統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進了這一進程(如東晉建都南京和南宋建都杭州)。 ⑤隋朝大運河的開鑿,貫通了南北水路,這也促進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

⑽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經過了哪幾個階段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的地區,人口集中,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最早經濟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亂後,北方因為藩鎮割據、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備受影響,生產遭到破壞,而南方又相對安定,北方人口開始大量向南遷移,並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自此,經濟重心開始向南轉移!
(一)發展歷程
1.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南方得到重點開發。
2.東晉和南朝時期,南方得到大規模開發,南朝末年開始趕上北方。
3.隋唐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南北幾無差距。
4.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進一步大發展。
5.南宋至元朝時期,南方經濟突出發展,完全超過了北方。
6.明清時期,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經濟重心南移的重大發展時期

1.從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至南朝末年為止的時期。此期,由於北方自東漢末年以來戰亂及少數民族內遷,北方經濟衰退。而江南相對穩定的環境,使北方人民為逃避戰火紛紛南遷,為南方農業生產增加了大批勞動力,特別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他們同南方的漢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數民族人民共同興修水利,開墾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術有所提高,小麥開始推廣,牛耕得到普及。長江中下游經濟迅速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到南朝末年,南方經濟開始趕上北方。

2.從「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北方再次經歷了長期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直到後周世宗時才得到恢復和發展,而南方相對穩定,各國統治者為了保存和增強自己的實力,都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同時,許多中原人民流遷江南,增加了當地的勞動力。所以,南方社會經濟又獲得較大的發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為轉折點的南宋時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爭阻止了金軍南進,北方勞動人民的紛紛南遷,使南方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農作技術最發達的江浙地區,水田增加,水稻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區生產在全國所佔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種植推廣、棉紡織技術的提高、造船技術的進步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這都說明南方經濟已經超過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動搖的經濟重心地位。至於元朝開通漕運和海運,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也首先產生於江南地區,進一步說明了這種不可動搖的經濟重心地位。

(三)經濟重心南移的特徵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特徵: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

(四)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
②北方農民大批南移,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並補充了江南的勞動力;
③江南統治者為發展實力,比較重視發展經濟;
④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了江南;
⑤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五)經濟重心南移的規律:

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地理: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還可以從地理角度來認識:氣候影響,宋代以前糧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麥、粟為主,這類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是北方的溫帶大陸氣候。北宋時占城稻傳入,到南宋時成為主要農作物,明朝時產量提高、面積擴大。水稻不適宜在溫帶大陸性氣候下種植,而適宜在江南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種植,這里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水資源豐富,水利工程開發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區為主,土層深厚,易於開墾和操作。茶樹、甘蔗、柑橘這些經濟作物更是適宜在江南種植。

北方水土流失嚴重,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業生產。這種情況主要是人為的燒毀森林、濫墾荒地造成的,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積減少。

交通運輸及對外貿易也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是當地所在的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關系發展的必然結果。

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現象的啟示:政局的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於經濟建設中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結合上述原因和聯系有關時事理解,在我國當前的西部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是辯證統一的道理,應走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當前的西部大開發,不是經濟重心西移,而是縮小東西部地區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舉措,體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閱讀全文

與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哪裡移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史太太的史是哪個歷史故事 瀏覽:99
怎麼講故事才能讓小寶寶睡覺 瀏覽:189
有哪些好的婚姻家庭心理分析專家 瀏覽:592
事業單位考錄的招考簡章是什麼 瀏覽:746
亞洲第一美女克拉拉什麼臉型 瀏覽:322
美女和總裁吻戲叫什麼名字 瀏覽:421
如何經營婚姻讓他無止境的付出 瀏覽:223
上海事業單位工資能拿到多少 瀏覽:555
婚姻是場賭怎麼處理 瀏覽:877
屬相鼠和牛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508
9表示什麼愛情含義 瀏覽:943
美女你在哪裡把電話號碼發給我 瀏覽:523
西部航空經濟艙怎麼選代號倉 瀏覽:514
湖北健康綠碼怎麼弄 瀏覽:334
粵康碼上面那個健康證明是什麼 瀏覽:709
延吉市經濟總量多少 瀏覽:879
哭泣天使故事講的是什麼 瀏覽:423
沒有好的事業怎麼說 瀏覽:152
衡陽市區內哪裡可以辦健康證 瀏覽:546
鄉鎮事業編一般多少進面試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