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是今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什麼時候召開
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議程
包括:
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四次高官會議
時間:11月5日--11月6日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
時間:11月7日--11月8日
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
時間:11月9日--11月10日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時間:11月10日--11月11日
⑵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合作會議,簡稱( )(APEC)。
亞太經貿合作組織 簡稱亞太經合組織(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⑶ APEC會議在哪裡召開過
中國舉辦2001年APEC年會的意義 中國作為這次會議的主辦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機會,從APEC的健康 發展和中國自身利益出發,提出會議的主題和議題,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推進APEC的進程,促進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向亞太展示中國,也讓中國更了解亞太,把中國對外經濟合作推上一個更高的水平。 利用東道國的便利,讓與APEC開放領域相關的國內各部門、行業充分了解情況,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戰略和政策。 上海作為中國瀕臨太平洋的國際港口都市,是中國的經濟、貿易、金融中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具有各方面良好的條件,代表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水平。中國政府選擇上海舉辦2001年APEC年會,可以更好地對外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形象和經濟發展水平,便於開展中外經濟技術合作,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上海更可以利用此次機會,對外展示和宣傳自己,進一步提高城市水準, 改善投資環境;抓住會議帶來的可觀商機,推動對外經濟合作,讓經濟界、企業界從中獲益,使上海的經濟發展跨上一個新台階。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滿意請樓主多用幾秒鍾採納我的答案,這將是鼓勵我們更好的為其他網友解答的動力。 如果還有疑問,可以追問。
⑷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什麼時候在懷柔召開
11月5日召開,其中領導人峰會於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懷柔雁棲湖舉行
⑸ 金磚會議與上合組織哪個會議比較高
兩者是不同類型的國際會議機制,很難比較。
金磚會議是金磚五國的首腦的一個合作協商會議,主要議題是經濟合作。
上合組織是中亞地區各相關國家的安全協調合作機構,以地區安全和反恐為主要議題,近來逐步將影響力擴展到南亞和中東,有演變為亞洲安全和反恐組織的趨勢。
從影響力上,金磚會議只有五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參加,缺乏發達國家(G7)和其他經濟較弱的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影響力有限。上合組織參與的國家更多,金磚五國中的中俄印都在其中。重要的是,上合組織成員國有相互派部隊到對方國內參加軍事演訓的機制,並且成員國有派遣本國的軍事力量作為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的軍事打擊力量,也就是說,金磚會議只是一個合作協商組織,而上合組織,卻是有自己獨自軍事打擊力量,可以發動聯合軍事行動的組織。
讓他國部門進入本國演訓,是需要國家最高領導層做出決策,各強力部門配合才能實現。而金磚會議涉及的經濟議題,只用行政首腦、經濟部門和企業參與即可,從細的層級上看,要低於國家安全。
⑹ 中亞地區與世界的經濟關系和油氣安全戰略
一、中亞國家與世界的經濟聯系
在原蘇聯時期,中亞國家的對外經濟合作基本上是與其他共和國,特別是俄羅斯進行的。獨立後,盡管中亞五國提出了同時面向西方和東方,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加強經濟獨立的目標,但實際上俄羅斯仍是多數中亞國家主要的經濟夥伴和經濟一體化的首選國家。目前中亞國家的對外經濟合作,主要包括參與獨聯體國家和臨近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加入國際經濟循環,發展與西方國家以及其他有經濟前景的國家的經濟關系。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出現世界經濟一體化加強的趨勢。中亞五國獨立後的首要任務之一是使本國經濟與世界接軌,為本國經濟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近幾年來,世界經濟發生很大變化,一方面,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多邊貿易體系取得重大突破,中亞國家加入國際貿易的機會增多;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缺少資金的中亞國家可以比較容易得到國外資金;國際分工和跨國公司空前發展,全球約有四萬多家跨國公司,為中亞國家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創造了條件。但中亞五國作為新獨立的國家,經濟體系尚未成型,如何把本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與國際經濟貿易結合起來,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另一方面,金融動盪易造成更大范圍的沖擊,中亞國家缺少資金,但又急於發展經濟,其金融體制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國外經濟危機的影響;國際壟斷大幅度擴展會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亞國家所面臨的這些新的國際經濟格局,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的發展模式和思維方式,這需要中亞國家在新的國際分工中尋找自己的有利位置。
面對新的形勢,中亞五國克服各種困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積極調整和改革國內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採取靈活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外資,擴大與其他國家、國際組織經濟合作的領域和規模。但中亞五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為提高自己的經濟實力,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積極採取以下措施:
1)立足於引進市場經濟,採取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政策措施。
2)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和措施。中亞五國的產業結構非常不合理,調整工農業生產的結構是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
3)加快科技進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政策措施,中亞各國政府都努力鼓勵企業提高生產工藝和增加科技含量較高的製成品投資和出口。
4)強調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重要性,即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政策措施。中亞五國積極促進和參加地區內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擺脫傳統上對俄羅斯的依賴。
中亞五國制訂的經濟戰略,都是立足於擺脫危機,引進市場機制,提高產值,借鑒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成功經驗,大力引進和利用外資。
中亞五國對參加世界上主要的經濟貿易組織表現出莫大的興趣,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爭取盡可能多的對外貿易機會。首先中亞五國希望盡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是他們也考慮到了本國的經濟利益,在加入的進程中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烏茲別克和哈薩克雖希望盡早加入世貿組織,但也不希望本國經濟受到破壞。而吉爾吉斯斯坦則在接受世界貿易組織的條件上沒有更多的考慮。加入世貿組織不能使沒有完全擺脫經濟危機的中亞國家馬上獲得巨大的貿易利潤,他們還是把俄羅斯作為它的主要貿易夥伴,與俄羅斯組成的關稅聯盟以及同俄羅斯的經貿關系仍會起主要作用。
二、中亞國家的油氣安全戰略
中亞五國工業十分落後,製成品和深加工產品的出口份額少,缺乏發展本國經濟所必需的資金,而目前唯一可以為本國帶來外匯收入的就是本地豐富的油氣資源。
中亞國家不僅把開發資源作為發展經濟的支柱,而且認為資源甚至可以成為維護獨立與安全的可靠基礎,是與大國發展關系的重要保障。中亞五國在原料和能源生產和出口方面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組成一個個資金雄厚的國際財團。
中亞的石油資源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到2000年開發中亞石油和其他資源的外國投資協議金額達數百億美元,到1999年初,實際投入已超過50億美元(孫壯志,2001)。
中亞地區蘊藏的資源被稱為「冷戰時代封存下來的寶貴財富」。中亞國家准備利用這筆「財富」富民強國,還要經受幾個方面的嚴峻考驗:一是資金和技術問題,最保守的估算也需要數十億、上百億美元的投資;二是外部干預問題,各種國外勢力在中亞爭奪戰略資源使中亞國家無法實施一種「最經濟的」方案,國際合作經常受到干擾;三是能否穩定國內經濟政治形勢問題,即保證已簽署的各項協議順利實施和給投資、合作者以必要的信心;四是周邊「熱點」能否消失的問題,阿富汗、外高加索、塔吉克等地至今仍危機四伏。獨立多年來,多數中亞國家的能源、原料生產逐年下滑,相應的設施、工藝越來越落後,處於艱難的維持狀態。
為了充分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在國際經貿和外交關系中處於有利的位置,中亞國家的油氣安全戰略主要有:
1.繼續加強與俄羅斯在能源運輸領域的合作
中亞五國和俄羅斯都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在原蘇聯時期,由於國民經濟過分專業化,結構畸形,經濟上對俄羅斯的依附性很強。蘇聯解體後,原中亞五國在經濟上對俄羅斯的傳統依附關系很難改變,特別是中亞五國的油氣出口管道大都需經過俄羅斯境內,油氣出口很容易受到俄羅斯的控制。為此,繼續改善和加強同俄羅斯的經濟關系,對於中亞五國的油氣出口是很有裨益的!
2.同時面向西方和東方,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加強經濟獨立
為了減少在能源運輸和經濟上對俄羅斯的過分依賴,中亞各國四面「出擊」,與周邊國家、歐美發達國家、國際金融組織簽訂了一系列協議,草擬、實施了各種方案,劃出一條條能源出口新線路。
3.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際資本投向本國的油氣產業,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
中亞的資源使世界許多有經濟實力和有地利之便的國家紛紛「擠入」該地區,中亞國家成為不同經濟集團的爭奪對象,這些地區性的經濟集團彼此間相互競爭、相互妥協,產生諸多矛盾。參與中亞資源競爭的國家主要是美國、歐洲國家、俄羅斯、中國,還有日本、土耳其、韓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中亞國家在「夾縫」中面臨著壓力與選擇。只要中亞國家發揮資源優勢,處理好同這些國家的外交關系,參加周邊的經濟圈,就可以利用大批的國際資本,加大在油氣勘探開發上的投資,擴大產儲量和出口,從而帶動本國經濟向前發展。
⑺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工地怎麼放假
詳見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做好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會期階段施工現場揚塵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建發〔2014〕378號)
會議期間(11月3日-11月11日)
二、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石材切割、渣土運輸、噴塗粉刷等作業,其中,五環路以內和懷柔區進一步停止所有建築工地混凝土振搗及攪拌、結構澆築作業。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相關單位做好停工准備,工程應在有利於安全的部位停工,並在停工期間按要求做好軌道交通工程、暗挖工程、基坑工程及周邊環境的監測和巡視工作,確保建設工程及周邊環境的安全。
三、因停工造成工期延長、經濟損失的,建設單位應當給予合理補償並適當延長合同工期。
⑻ 亞信峰會為什麼日本,韓國等
一、亞信會議概述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會議)是一個有關安全問題的多邊論壇,其宗旨是在部分亞洲國家之間討論加強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
亞信會議是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於1992年10月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截至2014年5月20日第四屆亞信峰會,目前有24個成員國:
中國、阿富汗、亞塞拜然、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羅斯、塔吉克、土耳其、烏茲別克、泰國、韓國、約旦、阿聯酋、越南、伊拉克、巴林和柬埔寨。
13個觀察員(國家或國際組織):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卡達、烏克蘭、美國、突厥語國家議會大會、聯合國、歐安組織和阿拉伯國家聯盟。
我們可以觀察到日本只是觀察員國。既然是一個亞洲的安全問題多邊論壇,日本為什麼不作為正式成員國參加呢?這個話題可以換個角度:
二、中國為什麼在乎亞信峰會? 或者說中國對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的願景是什麼?
即將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正在被中國政府當作2014年中國的「東道主外交」最重要的象徵之一來宣傳,從而使亞信峰會獲得了與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同等的地位。由於缺乏一個涵蓋全亞洲的安全機制,所以人們希望亞信能夠成為一個模板。此外,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亞信與反恐議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既包括其基本概念,也包括參與的成員。
1992年在聯合國大會上,建立亞信的倡議由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所提出。當時,世界局勢正經歷著巨變。在這一背景下,世界正在討論建立新的國際秩序的可能性。
10年後的2002年,亞信舉行了其第一次成員國領導人會議。這次會議舉行的前一年發生了9-11恐怖襲擊。因此,反恐成為亞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一議題貫穿了此後的多次會議。2014年的亞信峰會也與這一議題不可分離。亞信使中國的西部鄰國匯聚一堂,討論反恐合作。這對中國來說的實際意義是明顯的。
亞信目前已擁有24個成員國,涵蓋中亞、中東、西亞、南亞、東亞和東南亞等各次區域。俄羅斯和埃及都擁有部分亞洲領土,因而也是成員國。此外,亞信還有13個觀察員國和組織。
亞信是一個注重安全局勢的機制,中俄兩國是其雙重核心。中國西部的安全部分取決於西亞和中亞的安全局勢。同樣,俄羅斯的領土安全也取決於中亞和西亞的努力。
中國對西部地區安全的需要與日俱增。中國正在逐步實施「新絲綢之路」、「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西征」戰略。隨著這些計劃的形成,西邊的國家將成為中國今後的一個重要焦點。對北京來說,「向西看」已經成為一項確立的政策。亞信峰會使中國不僅在反恐方面,而且在經濟合作方面,都獲得了促進地區交流的機會。
在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看來,亞洲的安全受外部力量影響嚴重。亞洲能否組建覆蓋大多數國家的多邊安全體系的問題,可能會決定亞洲未來發展的方向。亞信如能應對這一挑戰,許多國家會樂於看到。
值得指出的是,亞信目前僅是一個機制而已,就像上合組織的前身「上海五國」機制一樣。亞信尚未變成一個集團或組織。因此,其決議和政策僅僅是象徵性的。亞信今後能否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組織還有待觀察。
亞信是一個注重安全局勢的機制,中俄兩國是其雙重核心。正因為如此,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國,以什麼身份參與,說到底,還是要美國點頭的,況且在新加坡還有一個美國主導的香格里拉亞洲安全峰會,那才是美國真正要全力打造的亞洲安全峰會!畢竟亞信峰會是中俄兩國的舞台。
⑼ 亞太經合組織(APEC)總部在哪兒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大陸譯為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是促進亞太地區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首要論壇,始設於1989年,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Member Economy)。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的英文縮寫為「APEC」,中文簡稱有亞太經合、亞太經合會、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是經濟合作的論壇平台(forum),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的承諾與成員的自願,亦強調開放對話及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其他經由條約確立的政府間組織(organization)。「APEC」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均是亞太經合的注冊商標。
1992年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泰國曼谷召開,確定將亞太經合秘書處設於新加坡,並確立亞太經合運作基金的預算規則。
1993年1月,亞太經合秘書處在新加坡成立,負責該組織的日常事務性工作
⑽ 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時隔十三年再一次在中國哪裡
北京
APEC會議是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發起的會議,繼2001年上海舉辦後時隔13年再一次在中國舉辦,於2014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