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經濟學原理說明貿易產生的原因
經濟學十大原理: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舉例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例子,錢的數量是肯定的,而目標是要買家裡人晚餐所需要的食材。你不可能不從各個方面考慮,例如價格、家裡人的口味、數量(夠不夠吃)、營養等等,而需要做的,就是在考慮的范圍內選取(你所認為的)的食材,盡可能的把自己得益最大化,讓家人吃到一頓夠吃的、好吃的、葷素全有的大餐。你不可能只買肉,而不買菜,也不可能只買菜。人這一輩子都在不停地選擇,選擇那所大學、那個專業、那個男人(女人)做老公(老婆)、那種工作等等,在這當中,你有得必有失,選擇此,失去彼。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例子,我們上學的成本。成本的付出是為了收益,而我們上學的收益是:我們能有一技之長,然後有很大的可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得到很高的工資,讓我們能在社會上生活得很好。而上學的成本是:我們花費了父母大量的金錢、四年工作所能積累的金錢、經驗、人脈以及各種歷練。在收益和成本之間,因為上學的收益大於它所花費的成本,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人選擇上學。3,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例子,如果雞肉價格上漲,那麼人們可能會去買鴨肉,相應的,人們回去養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