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淮南市哪裡最繁華最富裕現在的政府在哪個區
1. 淮南市最繁華的區域位於田家庵區,特別是商貿文化廣場周邊,那裡擁有家樂福、華聯、新百、新天地、商之都等知名零售商廈,以及龍襲此帆湖路地下商業街,構成了該市的購物娛樂中心。
2. 至於富裕程度,田家庵區由於其商業集中和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可能是全市最高的。而就整體財富而言,礦業集團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其財富水平在整個城市中占據領先地位。
3. 淮南市政府的辦公地點經歷了變遷。原先位於田家庵區洞山中路,後來遷至山南新區。山南新區原先屬於田家庵區的三和鄉,但隨著其設立新區管理委員會,該區域已經從田家庵區分離,形成了新的行政管理區。
『貳』 淮南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9月26日,淮南市有58個鎮、19個街道、13個鄉。
淮南市轄壽縣、鳳台縣2個縣,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5個市轄區以及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共8個縣級行政區,下設19個街道、58個鎮、13個鄉,共90個鄉級政區。
1、壽縣
轄壽春鎮、安豐塘鎮、安豐鎮、板橋鎮、保義鎮、茶庵鎮、大順鎮、豐庄鎮、澗溝鎮、劉崗鎮、三覺鎮、雙廟集鎮、雙橋鎮、瓦阜鎮、小甸鎮、炎劉鎮、堰口鎮、隱賢鎮、迎河鎮、眾興鎮、正陽關鎮、窯口鎮22個鎮;
和八公山鄉、張李鄉、陶店回族鄉3個鄉,共25個鄉級政區。
2、鳳台縣
轄城關鎮、鳳凰鎮、顧橋鎮、桂集鎮、新集鎮、岳張集鎮、朱馬店鎮、楊村鎮、丁集鎮、劉集鎮、大興鎮、尚塘鎮12個鎮,古店鄉、關店鄉、錢廟鄉、李沖回族鄉4個鄉,共計16個鄉級政區。
3、大通區
轄大通街道1個街道辦事處,上窯鎮、洛河鎮、九龍崗鎮3個鎮,孔店鄉1個鄉,共5個鄉級政區。
4、田家庵區
轄安成鎮、舜耕鎮、曹庵鎮、三和鎮4個鎮,史院鄉1個鄉,洞山街道、泉山街道、淮濱街道、新淮街道、公園街道、田東街道、國慶街道、龍泉街道、朝陽街道9個街道辦事處,共14個鄉級政區。
5、謝家集區
轄謝家集街道、蔡家崗街道、謝三村街道、立新街道、平山街道5個街道辦事處,望峰崗鎮、李郢孜鎮、唐山鎮、楊公鎮4個鎮,孫廟鄉、孤堆回族民族鄉2個鄉,共11個鄉級政區。
6、八公山區
轄土壩孜街道、新莊孜街道、畢家崗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山王鎮、八公山鎮2個鎮,共5個鄉級政區。
7、潘集區
轄田集街道1個街道辦事處,潘集鎮、蘆集鎮、泥河鎮、高皇鎮、平圩鎮、架河鎮、祁集鎮、夾溝鎮、賀疃鎮9個鎮,古溝回族鄉1個鄉,共11個鄉級政區。
8、毛集實驗區
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湖鎮3個鎮(毛集實驗區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的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不屬於行政區劃之列,在行政區劃上,毛集鎮、夏集鎮、焦崗湖鎮屬鳳台縣管轄)。
(2)淮南三和鄉經濟作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
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1977年1月,鳳台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准成立。
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2016年1月,壽縣正式劃歸淮南市。
『叄』 安徽省淮南市下屬幾個區
淮南市轄5區1縣、1個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47個鄉鎮、19個街道,19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03個村民委員會。其中,鳳台縣轄城關鎮、大山鎮、新集鎮、岳張集鎮、朱馬店鎮、顧橋鎮、劉集鄉、楊村鄉、桂集鄉、城北鄉、尚塘鄉、李沖回族鄉、關店鄉、古店鄉、丁集鄉、大興集鄉、錢廟鄉,共17個鄉鎮,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33個村民委員會。�
潘集區轄高皇鎮、蘆集鎮、平圩鎮、泥河鎮、潘集鎮、夾溝鄉、架河鄉、古溝回族鄉、賀疃鄉、祁集鄉、田集街道,共10個鄉鎮、1個街道,1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1個村民委員會。�
田家庵區轄舜耕鎮、安成鎮、曹庵鎮、史院鄉、三和鄉,公園街道、泉山街道、龍泉街道、洞山街道、朝陽街道、淮濱街道、國慶街道、新淮街道、田東街道,共5個鄉鎮、9個街道,7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2個村民委員會。�
謝家集區轄李郢孜鎮、望峰崗鎮、唐山鎮、楊公鎮、孫廟鄉、孤堆回族鄉,謝家集街道、蔡家崗街道、立新街道、謝三村街道、平山街道,共6個鄉鎮、5個街道,4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6個村民委員會。�
大通區轄九龍崗鎮、洛河鎮、上窯鎮、孔店鄉,大通街道,共4個鄉鎮、1個街道,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1個村民委員會。�
八公山區轄八公山鎮、山王鎮、土壩孜街道、新莊孜街道、畢家崗街道,共2個鎮、3個街道,2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個村民委員會。
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鄉,共3個鄉鎮,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8個村民委員會。
『肆』 淮是哪裡的簡稱
淮是安徽省淮南市的簡稱。
淮南,安徽省下轄地級市,簡稱「淮」,古名「州來」,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淮南市位於東經116°21′5″~117°12′30″,北緯31°54′8″~33°00′26″之間,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
淮南市最東端位於大通區孔店鄉王祠村以東、高塘湖中心線上,最西端位於鳳台縣尚塘鄉侯海孜以西與利辛縣接壤處,最南端位於壽縣三覺鎮馮樓村槐樹庄以南與六安市金安區接壤處,最北端位於鳳台縣與蒙城縣、利辛縣交會的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線上。
(4)淮南三和鄉經濟作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淮南市的建置沿革:
民國3年(1914年),淮南市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民國21年(1932年),市境隸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駐壽縣;民國27年(1938年)改屬第三區,專員先後駐立煌(今金寨)、六安;民國29年(1940年),第三區改為第二區。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市境分屬淮南礦區、壽縣、鳳台縣。1949年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
1977年1月,鳳台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准成立。今市轄田家庵、大通、謝家集、八公山、潘集區和鳳台縣以及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2016年1月,壽縣正式劃歸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