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經濟發展的優缺點
優點:起步早發展快,充分吸收科技技術發展經濟。
缺點:受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影響大,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存在缺點。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1)英國的經濟體系如何擴展閱讀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立的原因: 資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維護資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會主義是由無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著無產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的利益與無產階級的利益顯然是存在對立的。
Ⅱ 英國經濟的發展史
1. 英國經濟體系在全球排名第六,是國家富裕、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高的典範。
2.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英國政府通過減少國有資產和控制社會福利計劃的擴展,推動了經濟改革。
3. 英國的農業產業以集中和機械化為特點,僅需1%的勞動力就能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求。
4. 英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煤炭、天然氣和石油,能源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為10%,在工業國家中處於較高水平。
5. 服務業在英國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金融、航運、保險及商業服務,這些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領導地位。
6. 倫敦是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英國在教育和學術研究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7. 英國是歐洲最大的武器、石油產品、電子產品和通訊設備的製造國,盡管工業在國內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8. 英國的教育體系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為國家帶來了可觀的外匯收入,並吸引了全球人才。
9. 英國的旅遊業十分重要,每年接待遊客數量超過2700萬人次,在全球旅遊目的地中排名第七。
10. 英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位居世界第八。
11. 英國是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在全球化指數中排名第四。
12. 倫敦與紐約並稱為全球兩大國際金融中心。
13. 英國經濟通常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經濟體系,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構成。
14. 英國自1973年起成為歐盟成員國。
15. 在1980年代,英國實現了多數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政府僅保留了少數工商企業的所有權。
16. 英國經濟正處於150多年來最長的增長期,通貨膨脹率、利率和失業率均保持在較低水平。
17. 英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在歐盟國家中排名第十二,收入不平等程度高於其他許多歐洲國家。
18. 英國經常賬戶赤字排名世界第三,盡管人均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但仍然落後於法國。
19. 英國在人類發展指數上位列第16位。
20. 欲深入了解英國經濟的詳細信息,可參考平安銀行官網發布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