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滁州市對標馬鞍山市發展比較淺析
滁州與馬鞍山兩地相鄰南京,生活習俗和方言文化上有緊密聯系。滁州被譽為南京的北大門,而馬鞍山則被稱為南京的後花園。兩地都是長三角都市圈城市,近年來,兩地的發展位次發生了變化。本文將簡要分析兩地的發展情況,並對相關成績進行對比。
過去,安徽人普遍認為安徽區域經濟發展最好的三個城市是合肥、蕪湖、馬鞍山,其中馬鞍山以小地富民著稱。2020年,馬鞍山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1804元,高於合肥的48283元和蕪湖的44588元。滁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051元,約為馬鞍山的70%。馬鞍山市的城鄉收入倍差為2.04,低於滁州的2.29和全省的2.37,這表明馬鞍山人民的生活相對富足。
近年來,滁州經濟發展水平總體高於馬鞍山。從兩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滁州的GDP已達到3362.1億元,超過馬鞍山的2439.33億元。自2019年開始,滁州地區生產總值已反超馬鞍山,並一直保持至今,位居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第三位。
滁州工業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共有規上工業企業1870家,位居全省第二。馬鞍山的規上工業企業數為1134家。根據滁州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滁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750家,實體經濟實現擴量提質。
對比滁州與馬鞍山的全部規上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滁州的規上工業企業資產合計為3239.54億元,馬鞍山為3289.01億元。馬鞍山的規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價為1951.75億元,遠高於滁州的1583.41億元。這表明馬鞍山的規上工業企業大多以重資產為代表的重工業為主。
通過查看2020年兩市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可以看出,馬鞍山主要產出鐵礦石原礦、水泥、生鐵、鋼、成品鋼材、載貨汽車等,滁州主要產出白酒、紗、中成葯、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白色家用電器。馬鞍山以鋼鐵、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傳統產業為主,作為過去傳統的資源型工業城市,也迫切需要產業轉型升級。
滁州的工業以家電、輕化工為主,對生產性資源的依賴程度沒有馬鞍山嚴重,能耗使用情況也遠好於馬鞍山市。以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准煤)為例,滁州市2020年消耗838.19萬噸標准煤,而馬鞍山市對標煤的消耗量幾乎是滁州的2.5倍,達到2089.61萬噸標准煤。
在「十四五」時期,兩地均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納入主要指標中。滁州到2025年,該指標將從2020年的42%提升至48%,而馬鞍山將從34.6%提升至45%。馬鞍山在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和高質量發展上要做足文章才能迎頭趕上。
馬鞍山開放發展水平高於滁州。2021年,馬鞍山進出口總額達73.7億美元,滁州為60.2億美元。馬鞍山實際利用外資達29.4億美元,是滁州的1.72倍。
滁州縣域綜合實力強於馬鞍山。2020年,滁州下轄各縣(市)無論是整體平均地區生產總值,還是縣(市)中最低的地區生產總值均高於馬鞍山管轄縣。
兩市均面臨人口外流的困境。根據七普數據和兩地的統計年鑒,滁州與馬鞍山常住人口2020年較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減少。撇開自然因素,兩地新進人口數並不樂觀。兩地毗鄰江蘇省會南京,受交通便捷、城市綜合實力、生活方式、習俗、語言文化等因素影響,兩地居民往往也會前往南京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總的來說,滁州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勢態和縣域綜合實力等方面均優於馬鞍山。這與滁州近年來堅持工業強市戰略、扎實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斷推動製造業轉型發展等密切相關。
Ⅱ 安徽省第二大城市是哪個城市
最重要的是,最近的幾年當中,滁州市的經濟發展力度明顯的是要強於蕪湖的。並且在發展資源方面,安徽也是越發的青睞於滁州市。所以,這種形式如果繼續這樣長此以往的發展,那麼滁州市超越蕪湖成為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絕不會只是痴人說夢,而是一場只需要時間來驗證的必然結果。對於滁州與蕪湖這兩座城市,你對此有多少了解呢?你覺得這兩座城市哪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活力更加的旺盛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