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歷史上哪個國家經濟最繁榮

歷史上哪個國家經濟最繁榮

發布時間:2025-03-28 09:48:31

① 歷史上最有錢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宋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繁榮、藝術最先進、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時期。 宋朝是中國最輝煌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

 北宋有位大臣在吐槽世俗奢靡之時,說今天的農民和卒子其實都穿絲鞋。 難怪有西方學者說,當時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比不上東京汴梁的城門守望者。 士兵!

② 在古代 中國是世界上最發達 最強大的國家嗎

在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發達和強大的國家之一。以下是幾個朝代的簡要概述,展示了中國在歷史上的輝煌:
一、秦朝
- 時間:前221年—前207年
- 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
-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人的祖先追溯到黃帝的後裔,秦穆公時期開始崛起,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加強了國家機器和軍事力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新篇章。
二、漢朝
- 時間: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 面積:約609萬平方公里
- 漢朝與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東至朝鮮,南至越南,西至中亞,北至蒙古草原。漢朝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和科技都達到了高度發展,人口峰值達到六千萬,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三、唐朝
- 時間: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 面積:約1237萬平方公里
- 唐朝在其鼎盛時期,疆域東至朝鮮,南至越南北部,西至中亞,北至貝加爾湖。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強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對外貿易發達,人口達到八千萬,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
四、明朝
- 時間: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 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里(永樂年間)
- 明朝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漢地以及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經濟、文化、科技繼續發展,國力強盛。明朝中後期,中國開始與歐洲進行直接接觸,開啟了近代化的進程。
這些朝代在不同的時期,無論是在經濟、文化、科技還是軍事上,都曾達到當時世界的領先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和強大的國家之一。

③ 在歷史上的唐和宋到底哪個最繁華

唐朝主要是軍事, 外交表面上比宋強 ; 但就經濟, 生產力水平上講宋朝比唐朝強尤其是經濟上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富有的時代 。 宋代整體上科技也比唐代強 。 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 所以個人認為宋朝要比唐朝強。
下面是我找到的關於唐宋差距的資料: 唐代漢民族的發展並不像外表上顯示得那樣強大,相反地,宋代漢民族的發達,其健全的程度卻超出一般人想像。」————日本近代史學泰斗和田清先生。
唐朝大部分是亂世,用宋朝人的話說:「凡唐之世治如此其少,亂日如彼其多。其治安之久者,不過數十年。」以明朝人的話說:「唐自高宗以後,非弒械起於宮闈,則叛臣訌於肘腋,自開元二十餘年粗安而外,皆亂日也。」 宋朝大部分是治世,用元朝人的話說:「自景德以來,四方無事,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辟。」用明朝人的話說:「宋之富盛,過今(明)遠矣。」 唐宋差距有多大?是亂世與治世的差距 唐朝人口最盛時有五千多萬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時突破一億。即使是南宋時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萬。所以宋人宣稱:「生民以來,能濟登茲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2的差距。唐朝最盛之時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竟發展到52座。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7與52的差距。
唐朝的城市在夜裡寧靜漆黑,宋朝的城市在黑夜喧鬧燦爛。宋朝已出現了最早的夜市。宋城在黑夜裡是的光明之城。宋朝的城市是晝夜不息的商業涌動的城市。始終堅持著「城郭之人日夜經營不息,流通財貨,以售百物,以養鄉村」。所以宋朝的商業洪流、經濟的繁榮進步增長即使在黑夜也不曾停息中斷。唐宋差距有多大?是每天12小時與24小時的差距,是昏黑寧靜與光明喧鬧的差距。
唐朝從貞觀到天寶用了100多年的時間使墾田面積的增加了二百多萬頃。宋朝從開寶到天禧用了40多年使墾田面積的增加了二百多萬頃。從農業耕地面積發展效率上說宋朝是唐朝的2. 5倍。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與5的差距。
唐朝耕地面積最高約為620萬頃,宋朝耕地面積最高約為524萬頃。唐尺比宋尺小,唐代一畝約合今0.783畝,宋代一畝約合今0.974畝。換算成今畝算唐朝耕地面積為485萬多頃,宋朝耕地面積為511萬多頃。唐朝、宋朝都有隱田現象,而宋朝更嚴重。唐朝耕地面積最高估算摺合市畝為6億畝,宋朝耕地面積最高估算摺合市畝為8億畝。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6與8的差距。
唐朝平均每畝約1.5石,宋朝平均每畝約為2石。宋朝平均每畝比唐朝提高30%。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5與2的差距。唐朝耕地一年一種,最高畝產2石。宋朝耕地一年兩種,有的地方甚至是三種、四種。最高畝產達6至7石。唐朝因耗糧之故而屢有禁釀之法,而宋朝正相反,宋政府鼓勵釀酒。這正說明宋朝農業的強盛與發達。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與7的差距。
唐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顯著效果的有九十一項,宋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顯著效果的至少有四百九十六項。宋朝對領土的開發利用程度遠大於唐朝。用宋人的話說:「昔人足跡所未嘗者,今皆為膏腴之壤。」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91與496的差距。
唐朝是小農經濟社會,宋朝是商品經濟社會。唐朝以「農業立國」,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農稅是國家稅收的根本。宋朝以「工商惠國」,是以商業為主的商業經濟,商稅是國家稅收的根本。所以宋人說:「州郡財計,除民租之外,全賴商稅。」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小農經濟社會與商品經濟的差距。
唐政府絹帛收入最高額為740萬匹,宋政府細絹收入則高達2445萬匹。這只是稅收,如果按產量算差距更大,而且唐朝的絹帛在質量也和宋朝相距甚遠。「唐絹粗而厚,宋絹細而薄。」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740與2445的差距。是粗厚與精細的差距。
唐朝最高年鑄幣量為唐玄宗時的32萬7千貫。宋朝最高年鑄幣量為宋神宗時銅幣506萬貫,鐵幣為 88萬貫。兩者相差的近20倍。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與500的差距。這還不包括宋朝政府發行流通的紙幣。而且宋朝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也進入商品流通領域。一個國家的貨幣流通量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與實力。銅錢是足值貨幣,它本身的價值就超過它的面值。如果一年相差10多倍,十年、百年相差多少倍?唐宋差距有多大?唐朝與宋朝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是足值貨幣總量千倍以上的差距。
唐朝首都有140多個行業,宋朝首都有440多個行業。宋神宗時開封就有六千四百多家大中型工商業者,有八、九千家小商小販。南宋時杭州城外都是「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鋪席駢盛,數日經行不盡。」宋朝的產業結構的多樣化、精細化與系統化遠遠超過唐朝城市。宋朝比唐朝多的每一新興行業創造的價值是難以估計的。每一個新興行業的出現,都說明宋朝的蓬勃發展。每一個新興行業創造的價值也是難以估計的強大。如宋朝新興產業私人印刷業,把書籍大量翻印買到遼國、高麗、日本等國。宋商人用知識科技給宋朝換來大批利潤。唐朝沒有私人印刷業,更談不到出口創匯了。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40與440的差距。是0與300的差距。
唐朝的南方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是落後的蠻夷之地,所以在唐代文人筆下的南方竟是環境惡劣的「煙瘴之地」,乃「蠻夷之鄉」、「化外之國」。唐朝從始至終在南方長江流域沒有一座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而宋朝的南方長江流域杭州、蘇州、成都都是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唐宋差距有多大?是「南方地惡」、「江南瘴癘地」與「蘇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的差距。是落後、貧窮與繁榮、富強的差距。
唐朝的奴婢「律比畜產」,宋朝的奴婢是「僱傭良民」。唐朝的佃農、奴婢是奴,宋朝的佃農、奴婢是人。唐朝的農奴像狗一樣在市場和驢一起被買賣。「奴婢賤人,類同畜產」「買奴婢、馬牛馳騾驢等,依令並立市券。」他們沒有人的自由只是主子的私有財產。 「奴婢、部曲身系於主」、「奴婢既同資財,即合由主處分。」他們沒有翻身的一天,永遠是奴。而宋朝的佃農有人身的自由,「不願開墾者,即許退田別佃。」他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地主、商人、將軍、官員。唐宋差距有多大,是畜產與良民,奴與人的差距。
唐與宋更大的差距是人與人的差距,唐朝的印刷術只用於印製佛經而未用於印刷書籍傳播文化知識。所以唐朝文盲多,沒有多少讀書人。宋朝的印刷術廣泛用於傳播知識,推廣文化。所以宋時的中國人讀書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對少。宋人自豪的說:「宋三百年間,鋟板成市,板本布滿天下,而中秘所儲,莫不家藏而人有。無漢以前耳受之艱,無唐以前手抄之勤。讀書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唐朝是非學習型社會,宋朝是學習型社會。 「為父兄者,以其子與弟不文為咎;為母妻者,以其子與夫不學為辱。」「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宋時的中國人比唐時的中國人更有文化、更有教養、更有內涵、更有情趣。更幽雅、更浪漫、更幽默、更愛國。用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的話說:「13世紀的中國人似乎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13世紀的中國人也顯示了某種好奇心和擴大了視野,這又是前幾個世紀中看不到的。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會使唐代祖先感到驚異。由於其謙虛有禮,富有幽默感,以及其社交的生活趣味和交談藝術,他們成了中華文明所曾經產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養的人格類型。從他們的日常生活歷史中,我們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們能自然而然的自我約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滿了歡樂與魅力。」
唐與宋最大的差距是文明的差距、文明力量的差距。盛唐雖大,卻保持著「李唐承襲宇文泰『關中本位政策』,全國重心本在西北一隅,當唐代中國極盛之時,已不能不於東北方面采維持現狀之消極政略。」南宋雖小,卻奠定了「中國近八百年來的文化,是以南宋為領導的模式,以江浙一帶為重點。」唐把中國逐漸的變成蠻夷,宋把蠻夷逐漸的變成中國。唐朝還沒到一半就已經讓西域、河北、隴右、山東等等這些本是中國傳統文明固有的領土統統的蠻夷化。宋朝始終以強大的文明力量君臨天下,以經濟、文化、政治、科技、藝術、工藝等綜合國力,侵略著周遍蠻夷。遼國、女真、西夏、吐蕃、回鶻、大理、高麗、日本等等無不被宋朝文明所征服。蒙古人留給中國的廣大疆域就是被宋朝文明所征服的代價。
宋朝礦產業、制瓷業、紡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印刷業、軍工業、金融業、飲食業、種茶業、製糖業、釀酒業、建築業、制鹽業、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等無一不遠遠領先於唐朝。唐朝很多地方和宋朝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不止是相差一倍、幾倍,而是十幾倍,甚至是百倍、千倍。宋朝是一個革命的時代,是一個突飛猛進的時代,是一個大爆炸的時代。「鋼鐵革命」、「燃料革命」、「印刷革命」、「城市革命」、「農業革命」、「商業革命」、「金融革命」、「瓷器革命」等等,何為革命?革命是創新,革命是巨變,革命是質變。唐朝與宋朝的差距不只是量的差距而是質的差距。所以日本文史家內藤湖南認為:「唐代是中國中世紀的結束,宋代則是中國近代的開始。」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古代與近代的差距。
宋朝最遭人詬病的是軍事的羸弱,不僅未能像漢唐一樣在草原上大展雄風,而且連本屬於漢地的幽雲十六州都未收回,北宋時和契丹簽訂「澶淵之盟」,最後被金國所滅;南宋則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稱臣,後被蒙古所滅。所以,宋朝歷來被認為是積貧積弱的一個朝代,喪權辱國的一個朝代,因而也被人認為是令人感到屈辱的一個朝代。
從表面現象來看確實如此。但如果深入分析當時的實際情況,則會發現宋朝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維持三百二十年,已經是奇跡了,宋朝的軍隊並非是想像的那樣不堪一擊,至少其行為是情有可原的。
一、宋朝的立國在軍事上先天不足。宋朝立國時,北方的契丹已經先立國幾十年,它在後晉的石敬塘手裡搶去了幽雲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北大門洞開;同時產馬地在北宋建立之前即被西夏和遼國佔有,所以北宋一直少馬,難以和北方的少數民族騎兵對抗。所以宋朝的立國是相當捉襟見肘的。
二、宋朝碰到了多個空前強大的敵人。首先,從數量上來說,宋朝碰到的對手是最多的。(對手是指有較大實力能征服別的蠻族而且向中原王朝進攻的蠻族,如果中原王朝只需要少數的軍隊就能鎮壓,就算不上對手,如漢朝時候的羌族,宋朝時候的交趾;如果從不進攻中原王朝,如唐朝時的回紇,在唐朝衰微的時候也沒有進攻過唐朝,宋朝時候的大理國,也就算不上對手,)兩漢的對手就只有匈奴一個,唐朝的對手也就突厥,明朝時候的對手是蒙古和滿族,而宋朝時候的對手多達四個:契丹、黨項、女真、蒙古。
其次,從力量上看,宋朝碰到的對手都是空前強大的。理由如下:(1)、匈奴、突厥是處於文明前野蠻階段,而宋朝的對手契丹、黨項、女真、蒙古以及明末的滿族是處於正向文明階段進化的階段(這些蠻族的文明進化與唐朝的文明輸出及宋朝的文明興盛有很大關系,在後遼的時候,後遼甚至以宋朝的年號為自己的年號)。這產生了以下差別:1、經濟基礎不同。前者完全靠自然條件生存,自然條件惡劣的話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後者則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根本上解決了靠天吃飯的問題,其經濟基礎更加穩定而強大。正因為如此,除西漢的匈奴正處於上升階段以外,東漢的匈奴、唐朝的突厥都是因為自然條件惡劣正處於衰落階段被中原王朝滅掉的。2、國防條件不同。匈奴、突厥沒有國防觀念,因此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時長驅直入,而後者則已經有很強的國防觀念,並且修築了堅實的國防設施。3、野心不同。前者的野心就是到中原來搶劫,對土地沒有野心;而後者的野心大大增加,契丹已經知道了土地的重要性,因而對幽雲十六州非常看重,而女真、蒙古則一直想統一天下做皇帝。4、軍事領袖的強弱不同。前者沒有產生真正強有力的軍事領袖,而後者則產生了非常傑出的軍事家,如耶律阿寶機、完顏阿骨打、成吉思汗等。(2)、西漢的匈奴正處於上升階段的強盛時期,而東漢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則處於沒落階段的衰敗時期。而宋朝的對手契丹、黨項、女真、蒙古則都處於強盛時期,並且一夥強於一夥。
所以,匈奴、突厥是純粹的游牧民族,其力量在於彪悍的體魄,強健高大的戰馬和快速的反映機制,其目標在於搶劫,所以相當與一群強悍的有武裝的強盜;而契丹、黨項、女真、蒙古則不僅保持了游牧民族的強悍和快速,而且有比較穩定的經濟基礎、堅實的國防設施以及善於運用兵法的軍事領袖,其目標在於土地甚至統治全國,所以他們已經超越了前者而成為一個強大的有極大野心的掠奪型的武裝國家。所以宋朝遇到的敵人強大而可怕。
有對比才有鑒別,我們首先分析漢唐明在對匈奴和突厥時的表現,然後再對比宋朝對外時的表現。
匈奴是中原王朝碰到的第一個勁敵,強盛的時間比較久,到漢朝的時候也正處於上升階段,曾經和趙國有過戰爭,互有勝負,秦朝時候蒙恬率大軍北卻匈奴,漢朝開國時曾有「白登之圍」,後通過和親暫時解決了問題,在呂後時匈奴曾致信侮辱呂後,到文景之時一直保持和親,並賜玉帛。漢朝一開始也是對匈奴採取一種妥協退讓態度。漢武帝時期依靠文景之治積累起來的經濟基礎對匈奴展開反擊,通過三次大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是令很多人感到自豪的事情。但深入實際,就會發現漢武帝時期也只有在衛青、霍去病這兩位天才的將領時期才能打勝仗,而當這兩位天才將領去世以後,漢朝就敗多勝少了,李陵、李廣利甚至還投降了匈奴,匈奴在漢武帝末期又開始囂張起來了。可見,漢武帝傾舉國之力,也未能消滅匈奴,卻弄得天下空虛,戶口減半,民怨沸騰,差一點天下大亂。
東漢擊敗匈奴和唐朝擊敗突厥都是在他們正處於衰落期,並且當時遭受大天災,所以擊敗他們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並且唐朝在開國時曾向突厥稱臣。
明朝在明成祖時曾大敗蒙古,史稱「疆域遠邁漢唐」。但深入分析就會知道,明朝時候的蒙古早已雄風不再,因為他們已經經過幾十年的中原生活,被徹底腐化掉了,同時內部紛爭不已,所以並不強大。而「土木之變」則純粹是皇帝荒唐、宦官誤國的結果,而並不是蒙古有多麼了不起的強大。
而到宋朝立國時,面對的敵人已經遠非匈奴、突厥、明朝時的蒙古可比。如果說,匈奴、突厥、明朝時的蒙古是一些強悍的強盜的話,而宋朝面對的敵人就是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且處在上升時期的武裝國家。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宋朝像漢唐擊敗匈奴、突厥一樣擊敗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已經是不現實的問題了。後人對這一點反倒糊塗,而當時的政治家對這一點則是心知肚明的。宋太宗時期曾兩次發動對遼國的戰爭,都遭到臣下的反對,趙普和李肪甚至在宋軍節節勝利的時候上書反對北伐,批評宋太宗是「樂禍求功」。而宋太宗在經過兩次較量之後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採取了防禦的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宋朝立國的先天不足,宋朝也只能採取防禦為主的策略,它已經不具備那種以進攻立國的條件了。即使這個時候仍然是唐太宗在位,恐怕也只能如此了,況且唐太宗時曾率大軍進攻高麗也大敗而歸,他對高麗也無可奈何。
平心而論,宋朝的防禦政策還是相當成功的。至少不是很多人所說的那樣--一觸即潰。當然,這么說並不是說宋朝的軍制沒有弱點,因為宋朝的國策是防禦型的,所以進攻能力不強,但防禦能力還是很強的。
我們再來分析宋朝的歷次戰役,可以發現也有輝煌的時候,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強敵,但仍拚死抵抗,雖然失敗,但屢敗屢戰,極其悲壯,可歌可泣,而決不是像後人想像的那樣不堪一擊,懦弱怯戰。
宋太祖時期宋遼有過一些小規模的戰役,宋軍基本上取得了勝利;太宗時期曾對遼發動過兩次大規模戰役,旨在奪回幽雲十六州,都先勝後敗,但遼國侵入宋境也馬上失敗,後人認為當時如果是宋太祖在位的話,肯定會取得勝利,這種說法有道理,因為畢竟宋太宗不是軍事天才,但也不能樂觀地認為宋太祖能把遼國滅了,宋遼之間基本上實力平衡,要徹底打破這種平衡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後人相當看好的漢武帝、唐太宗在位的話,也肯定是無可奈何的,因為戰爭是靠實力說話,而不是一相情願的;其後的「澶淵之盟」,與宋真宗的厭戰有關,如果當時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很可能可以大敗遼國,甚至乘機奪回幽雲十六州,但從結果來說,也是可以的,畢竟保持了宋遼百餘年的和平,賜點財物給它也無關緊要,並且在外貿中都賺了回來的。後人之所以認為「澶淵之盟」是一個恥辱,是因為漢唐雖然也與蠻族簽定過城下之盟,但最後都報了仇的,洗刷了恥辱的。但後人沒有認識到的是,與一群實力不能與中原王朝相提並論的蠻夷簽定城下之盟當然是恥辱,但與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簽定城下之盟則應該是很正常的了,就像今天和美國簽定一個協議,只要協議的內容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就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什麼恥辱。其後與西夏有過多年的戰爭,互有勝負。宋遼、宋夏戰爭體現了宋朝的進攻能力不行,但防禦能力是很強大的,因為西夏也並不能真正侵入到宋境。
靖康恥給中原王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其後的宋金戰爭剛開始宋朝方面很狼狽,但後來慢慢轉入了反攻,後面宋朝甚至略占上風,但趙構葬送了這一大好的反攻時機,保持了宋金之間的平衡。這里雖然確實恥辱,但也應該注意到,此時經歷了元佑更化、紹聖新政、宋徽宗亂政等折騰,宋朝正處於衰落的時候,一個朝代衰落的時候碰到比契丹更兇狠的敵人,滅亡也是自然的事情,而後面南宋能夠重建,轉入反攻,實現中興,也是個奇跡。可以設想,如果漢朝元帝或者成帝時期碰上女真一樣強大的敵人,可能連半壁江山都保不住,而唐朝即使在極盛時期遭遇安史之亂之後也就再也振作不起來了,而如果安史之亂以後再遇到女真一樣強大的敵人,中國也可能早就滅亡了。所以,一個朝代衰落的時候遇到如此強大的敵人而能立足,雖然屈辱但仍值得肯定。況且宋金戰爭中各路軍民拚死抵抗,很少有投降的,更沒有所謂望風而降,其中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史所罕見。
應該說,宋朝確實很不幸運,在遭遇了契丹、黨項、女真之後,女真也已經腐朽的時候,卻遇到了更難對付的敵人--蒙古。蒙古的崛起確實是個值得研究的奇跡。不幸運的還不止這些,還有宋朝這個時候又是衰落的時候,碰上宋度宗這個弱智皇帝。但即使如此,宋朝在這個征服了世界的敵人面前也有過驕人的表現--在宋理宗時期宋蒙戰爭中宋朝少有敗過,蒙古多次被宋軍擊退。而即使在後面襄樊之戰後,宋朝在失去了藩籬的情況下,也沒有出現過一潰千里的情況,各路宋軍節節抵抗,將帥以身殉國,表現了高度的民族氣節。蒙古滅亡金國只用了五年時間,但滅亡南宋卻用了四十五年,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蒙古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滅亡南宋。這種情況和明朝末年的滿清入關甚至抗日戰爭比起來,更可以看出宋朝時期那種高昂的民族精神。文天祥則是這種精神的最高代表。
所以,兩宋三百年雖然宋軍從未在草原上展示過他的雄風,甚至是一路的潰敗與退卻,但事出有因,並且宋軍節節抵抗、屢敗屢戰,其精神可歌可泣。如果漢朝或者唐朝像宋朝一樣碰上那麼多的那麼強的敵人,結果還未必能像宋朝一樣壯觀。一個明顯的例證則是明朝,明朝初年也號稱輝煌,甚至「疆域遠邁漢唐」,但在既衰之蒙古手裡遭遇「土木之變」,再出一個滿清就亡了國,並且亡國之時各路將帥望風而降,全然沒有一點民族氣節。如果說宋亡給歷史留下了悲壯的一葉,那麼明亡給歷史留下了恥辱的一葉。

④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各是什麼時候

一.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各是什麼時候?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並不固定,而是隨著歷史時期和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
1. 經濟繁榮期(1890-1929年):這一時期,美國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強國。技術創新和工業生產的大規模擴張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繁榮。
2. 經濟蕭條期(1929-1933年):1929年,美國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即大蕭條。這場危機持續了四年之久,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失業率飆升,工業生產大幅下滑,金融體系陷入混亂。
3. 經濟繁榮期(1945-196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技術創新和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推動了經濟的繁榮。
4. 經濟蕭條期(1970年代):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歷了經濟滯脹,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同時上升,經濟增長放緩。這一時期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5. 經濟繁榮期(1980年代-1990年代):里根政府實行的新保守主義經濟政策和柯林頓政府的新民主黨政策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信息技術革命和全球化也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6. 經濟蕭條期(2000年代):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隨後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911恐怖襲擊、伊拉克戰爭、次貸危機等,導致美國經濟在2000年代中期陷入衰退。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它們反映了美國經濟的波動和調整。同時,這些時期的長度和影響程度也會因歷史學家和研究者的觀點而有所不同。

⑤ 中國哪個朝代最富有,最強大

中國最富有、最強大的朝代:
1、宋朝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雖然宋朝的軍隊戰鬥力不強,但是宋朝的經濟是非常發達的,按照史料記載推算,宋朝的GDP平均佔全世界的65%,其中北宋時佔80%,南宋時佔50%。
2、唐朝
唐朝是一個非常興盛的王朝,大唐盛世在歷史上也是鼎鼎有名,唐朝一年的GDP產值在全球范圍要超過一半。同時唐朝非常的開放,鼓勵經商,因此特別有錢。
3、隋朝
隋朝這個王朝雖然比較短,但是隋朝時期的疆土面積還是非常可觀的,它也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因此在中國最有的朝代中也有它一席之地。
4、清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清朝初期和中期非常強大,可以說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王朝盛世,因此百姓安康富裕。清朝後期的經濟大幅度衰退,由於侵略戰爭以及大量白銀用於賠款並流向國外,所以造成整個國力迅速跌落,從康熙乾隆嘉慶的35%跌至10%。
5、明朝
明朝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意義重大的,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統一的王朝。明朝的科技和經濟都十分發達,明朝的萬曆時期佔世界GDP的80%,整個明朝的GDP是45%,尤其是明朝初期開海運,全世界的財富都在向明朝匯集,因此十分富有。可是明朝末期發生災荒和戰爭使其從80%迅速下滑至一半,在明朝中後期部分江南地區已經恢復至宋朝水平。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哪個國家經濟最繁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山市健康證明在哪裡辦 瀏覽:877
如何屏蔽婚姻任務提示 瀏覽:736
美女起舞背景怎麼拍 瀏覽:765
美女畫多少錢一幅 瀏覽:608
為什麼有人有錢會背叛婚姻 瀏覽:621
美女用的車是什麼牌子 瀏覽:409
市民健康服務中心有哪些工作 瀏覽:328
婚姻中的伴侶意味什麼 瀏覽:179
赤峰哪個大學美女多 瀏覽:673
你為愛情付出過什麼代價最後呢 瀏覽:98
豐縣幸福家園多少戶 瀏覽:359
1949年國內經濟是什麼意思 瀏覽:954
巴黎的故事主題曲叫什麼名字 瀏覽:17
人間中毒說的什麼故事 瀏覽:383
什麼故事是兒童的 瀏覽:804
美女吸煙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88
愛情里裝糊塗要怎麼裝什麼意思 瀏覽:13
不要讓愛情隨風飄盪是什麼歌 瀏覽:835
為什麼愛情里沒有絕對的公平 瀏覽:754
滿意的愛情有什麼特徵呢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