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堰市歷史簡介
來源於十堰鎮。相傳古時此地原名張家莊,後改名陳家街,清代中葉,人們在陳家街東側的百二河攔河築壩,沿河先後築起頭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
在花果園犟河上攔河修起了頭堰、二堰、三堰、岳竹堰,兩處共有十個堰;自此築起十個堰以後,十堰便成為行政區劃的一個專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十堰只是一個荒涼小鎮,因明朝築十堰引溪水灌溉田地得名。1963年開始的三線建設政策,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第二汽車製造廠(東風汽車公司)等工程和企業的陸續上馬,
推動了當地工業大躍進式的發展,正是基於這種政策才催生了一座新的城市的誕生,十堰一躍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汽車城。
今十堰市城區原為鄖縣的一部分,是隨中國二汽落戶此地發展起來的新型工業城市。1967年劃鄖縣的十堰、黃龍兩區和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1969年成立縣級十堰市,1973年將十堰市升為地級市。
1949年設兩鄖專區,屬陝南行署區領導。兩鄖專署駐鄖陽縣,轄鄖陽、均縣、房縣、竹山、竹溪、鄖西等6縣;
1950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鄖陽縣改為鄖縣,鄖陽專署駐鄖縣;
1952年撤銷鄖陽專區,原鄖陽專區所屬各縣並入襄陽專區;
1965年復設鄖陽專區,專署駐鄖縣;襄陽專區所屬鄖縣、均縣(駐丹江鎮)、房縣、竹山、竹溪、鄖西6縣劃入鄖陽專區;
1969年設立十堰市,屬鄖陽專署領導;鄖陽專區轄1市、6縣;
1970年鄖陽專區改稱鄖陽地區,行署駐十堰市,轄十堰市及鄖縣、房縣、竹溪、均縣(駐丹江鎮)、竹山、鄖西等6縣;
1973年十堰市改由省直轄,鄖陽地區轄6縣;
1994年9月29日,原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地、市合並為新的十堰市至今,代管原省轄縣級市:丹江口市;
2014年12月17日,鄖縣改為鄖陽區,十堰現轄房縣、竹溪、竹山、鄖西、丹江口市、張灣區、茅箭區、鄖陽區。
(1)曾經的汽車城和經濟特區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十堰位於湖北與河南、陝西和重慶四省市交界處,南與重慶市巫溪縣、湖北神農架林區接壤,東南和湖北保康縣、谷城縣和老河口市為鄰,東北與河南省鄧州市、淅川縣交界,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縣毗鄰,西和陝西鎮安、旬陽、白河、平利和鎮坪縣相鄰。
大巴山東段逶迤於南,秦嶺余脈屏障其北,漢水自西向東穿越全境,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87米。境內的最大河流為漢水,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流經鄖西、鄖縣、丹江口兩縣一市;境內50公里以上的有堵河、滔河、馬欄河、神定河等30餘條。
有丹江口水電站,位於丹江口市境內,連接三省五縣市,總水域面積745平方公里。
⑵ 你知道哪些城市經濟發達但是存在感低
廣西第二大城市,西部少有的人口正增長的城市。雖然GDP只有3000億,但是這里物價幾十年平穩。三線強市,珠江經濟帶龍頭城市,西南工業重鎮,工業支撐起了廣西半壁江山,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生產企業整車生產線的城市。西南交通樞紐,桂中商鋪。兩面針,柳工機械,五菱,寶駿,螺螄粉,暢銷海內外。同時,柳州也是工業城市中環境數一數二的。以市中心為中心方圓100公里范圍內,聚集了廣西80%的4A級旅遊景區和自然森林公園,市內更有天然大盆景的美譽。作為上世紀就是新中國工業的脊樑的柳州市,30年前污染極其嚴重(全新自行車放在露天,一個星期就能銹跡斑斑,只因酸雨),但是20就開始了環境治理,超前的環保意識,使得一條穿過工業城中心而過的柳江水質早已達到飲用水標准,城中綠樹成蔭,道路干凈,春天滿城紫荊花全部盛開,全城變成了粉紅色。現在,輕軌已經在建,要不了多久,就能實現市中心一小時生活圈。
⑶ 中國十大繁華城市排名
中國大陸最繁華的十大城市
1:香港
香港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 香港素以優良治安、自由經濟、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聞名於世,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2 :台北
以台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結而成台北都會區,是台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其作為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台北是台灣的核心城市,全島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均總部設在這里。
3 :上海
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世界上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2014年上海GDP總量居中國城市第一,亞洲第二。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地。上海與江蘇、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4: 高雄
高雄市,是中國台灣的「直轄市」。位於台灣本島西南部,由原高雄直轄市與台灣省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合並而來。市中心位於東經120°19'32",北緯22°37'29"。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以及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台南市、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屏東縣等縣市相鄰。
5 :北京
北京(Beijing),簡稱京,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6: 廣州
廣州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有「千年商都」之稱。
7 : 深圳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8 : 天津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9: 蘇州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0: 重慶
重慶擁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萬州保稅物流中心、過境72小時內免簽,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等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