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一般經濟型酒店,大床房反而比標准間貴些
因為需求決定價格,去經濟型酒店入住的大部分顧客需要大床房。標准間需求少,為了吸引顧客自然會降價。
一般來說,市場價值或生產價格決定價格,價格決定供求;反過來,供求決定價格,並通過調節不同生產條件下的生產,影響市場價值的形成與決定。因而市場價值或生產價格、價格與市場供求關系形成一種辯證關系。
標准間配製標准
房內擺放兩個床,桌面上擺放住宿指南,應有中央空調、冰箱、台燈、落地燈、沙發椅、放置被子的廚具、客人放置衣服廚具,衛生間須有馬桶、大號浴池、淋浴噴頭、洗臉池、備有浴巾、毛巾、梳子、以及一次性的牙膏、牙刷等。這樣的房間稱為「標准間」,也叫「雙人獨衛標間」。
標准間(含衛生間):單人床2個或者大的雙人床1個,允許1-2人休息。加床另算。
(1)做經濟型酒店是租什麼樣的房擴展閱讀:
產品的有限性
經濟型酒店緊扣酒店的核心價值——住宿,以客房產品為靈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務,從而大幅度削減了成本。一般來說,經濟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Bed & Breakfast),一些有限服務酒店還提供簡單的餐飲、健身和會議設施。
產品和服務的優質性
與一般社會旅館不同的是,經濟型酒店非常強調客房設施的舒適性和服務的標准化,突出清潔衛生、舒適方便的特點。
價格適中
相對於高檔飯店動輒上千元的房價,經濟型酒店的價格一般在人民幣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車旅館甚至只有幾十至一百元左右。
市場定位明確
經濟型酒店的目標市場是一般商務人士、工薪階層、普通自費旅遊者和學生群體等。而高檔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務客人、高收入階層、公費旅客為主要目標市場。
連鎖經營方式
經濟型酒店一般採取連鎖經營方式。通過連鎖經營達到規模經濟,提高品牌價值。這也是經濟型酒店區別於其他星級酒店和社會旅館的一個明顯特徵。
㈡ 經濟型酒店的基本簡介
●經濟型酒店並不是廉價酒店。投資較少,運營成本低,是經濟型酒店的特徵之一,但不是本質,也不是絕對目的。經濟型酒店的本質是負擔小、回報快,這兩個要素使經濟型酒店的一般性規模和經營定位相對有了一個范圍。
●經濟型酒店的特點是少花錢快賺錢,但卻往往只能在經濟發達、人口流動快、密度高、交通方便、市政設施成熟的城市或地區生存。經濟落後的地區很難誕生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型酒店。
●經濟型酒店內部以客房為主要經營項目,餐飲、康樂、會議等配套設施很少或沒有,所以酒店四周300m半徑范圍之內應有滿足客人綜合需要又步行可及的餐館、酒吧、商店、郵政、娛樂、便利店等設施,交通站點也應較近。
●為經濟型酒店選址時,要特別注意當地已有的市政條件和通訊條件。 ●投資額度與投資目標必須取得合理的平衡。選址的同時需要對客源結構及其可靠性和持久性進行評估。
●投資額的確定基於對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兩個內容的精確了解,以及對投資回報可行性和周期的客觀計算。
●房間越多單位造價越低。
●設備的實用主義選擇。 ●經濟型酒店可大可小,但每層16-20間客房,總層數不超過10層的設定是比較理想的。恰當的總建築面積應該限制在6000-10000m2之內。當然,完全可以再小些。●也可以將經濟型酒店建在一個大的商業建築群體內,讓這組建築的其它功能區(如餐館、酒吧、劇場、商店等)自然而然地為酒店配套、服務。
●也可以將酒店首層的某個區域用來招商租售,比如安排快餐店、洗衣店、旅行社等,既補充了功能,又方便了客人。
●「B&B」(Bedand Breakfast),客房是經濟型酒店的最重要功能,應占酒店建築總面積的70-80%;其次是一個前廳(大堂)、一個餐廳(或自助餐廳),有時可能會有一個餅店、一個小商品亭、一個小酒吧等等。經濟型酒店並不希望客人在酒店公共區有長時間停留,大堂是精緻而實用的。酒店的運營、調度、監控、財務功能都設在前台區域。
●安全、衛生、方便是基本標准。
●社會化服務配套系統的支持和保障。
●僱工管理模式及應用。 ●經濟型酒店也有「風格」和「通俗」之分。風格型更具文化性,追求某種藝術效果和主題內涵,強調人性化環境,利於銷售。通俗型比較簡單、廉價,對位置要求極為苛刻,經營不易。
●經濟型酒店也分為「城市風格」、「度假風格」、「大陸風格」:不同的規律、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效果。
●風格的周期性:經久不衰的酒店風格大多是非「時髦」的,而比較通俗的
酒店則必須不斷用設計注入大量的文化血液以維持風格的生命。經濟型酒店的經濟指標(例表)例:一個120間客房的經濟型酒店:
1.建築面積:6,000m2;2.建築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結構;3.投資概算:1800萬元;4.酒店員工:20人;5.銷售收入:平均600萬元/年;6.運營成本:約180萬元說明:客房越多,則公攤面積越少,單位造價越低,運營成本相對也低。但經濟型酒店一般不宜超過200間客房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