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經濟學理論可以用在談戀愛上
大概兩周前回加拿大的航班上,我在機艙尾部跟一位空姐聊了很久。當空姐小妹雙眼向下一瞥,略微停頓之後問我「班組要在這里呆四天,不知道該干什麼去」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為自己嘆了口氣,然後告訴她某處景色不錯,祝她玩開心並回到了座位。
看到浮標沉下去了,我卻把魚竿放回地上,難道我是素食主義者?
並不是這樣,事實更加殘酷,我是學習經濟的人。
我這樣做是在犧牲流動性來換取更高的收益,因為穩定的戀愛關系需要付出自由的代價。為了一段短暫的艷遇,我需要很多補救措施來防止被女朋友發現,這樣做的?2000?本太高了,而我並不願意承擔分手的風險。很不幸,用經濟邏輯的理性來指導日常生活,就是會把人變得這樣不瀟灑。
如果在我用這樣慘痛的教訓告誡之後,題主還是想變成無聊的人,下面的一些經濟理論可以供你參考。
我相信這個題目下面,會有很多人提到「沉沒成本」,「機會成本」,「風險分散」等等可以廣泛使用在戀愛中的經濟原則。所以我想談談更加有操作性的理論。
經濟學中,有一個博弈叫做秘書問題,是由Merrill M. Flood在上世紀提出,光看名字就知道似乎可以用在擇偶中。首先,我們可以假設題主打算談 n次盪氣回腸的戀愛,你可以選擇隨時放棄或接受一段感情,但是一旦決定放棄就不能回頭再找前男友。那麼,怎麼樣才能選到最優秀的男友呢?
稍微想一下你就會知道,最好的辦法是先玩幾次,體驗一下男生的平均品質,再開始認真選擇,一旦出現比前面都優秀的男生就馬上留下。
假設作為樣品的男人是k個,則在k以內的男人就算是吳彥祖也要選擇放棄,然後從k+1開始,一旦出現比吳彥祖更帥的男人(比如我)就終止博弈。那麼,k的大小就至關重要了。既不能太小,讓人沒試出深淺;也不能太大造成選擇變少。則公式為
其中n是戀愛次數,i是遇到王子的時刻。
具體的演算在這里不贅述了,直接告訴你答案是
k=n/歐拉數e = n/2.71
比如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決定談30次戀愛,則前面的30/2.71=11次戀愛是練習賽, 前11個男友將註定成為你人生實驗的小白鼠。從第12個人開始,如果遇到比前面11個好的,就務必要抓住機會了。
看到經濟學家們殫精竭慮的為你拋棄屌絲男友找到了理論依據,你是不是覺得劈起腿來姿勢都自然了許多?然而你還是太年輕了,戀愛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男同胞也有對應的決定權。
對於男生,在以前的知乎答案中,我曾經提及在擇偶時對美貌,身材和性格內涵的取捨。你的同事和朋友或許會勸你找個漂亮的姑娘,實際上那是因為他們的閱歷不夠。如果你25歲結婚,則在40歲時和你老婆只在一起15年,此時她的外貌「紅利」幾乎已經不存在了。接下來到80歲,你們還要共度40年,這40年的幸福則完全取決於她是溫柔體貼,還是不斷在提醒你自己把最漂亮的時光給了你,你需要負責。
這里有一個佐證。有經濟學家喪心病狂的利用阿里巴巴的內衣產品購買記錄做了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胸越大的女生越會花錢。所以請珍惜身邊的平胸妹子,畢竟 平但是真。(這也可能是由於大胸妹子能嫁給有錢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