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大簫條的表現
1. 經濟蕭條的定義:經濟蕭條是指經濟衰退持續超過三年,或者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的狀態。當經濟活動減緩,企業生產下降,利潤減少,虧損增加,失業率上升,企業信心降低,投資減少時,就可以稱之為經濟蕭條。
2. 經濟大蕭條的特點:在嚴重的經濟蕭條中,企業普遍破產,工人大量失業,除了企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利潤下滑、虧損增加,產出劇烈降低等典型特徵外,還會出現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的情況。
3. 個人和家庭的影響: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不僅中產階級持有的股票、房產和生產資料等資產大幅縮水,甚至負債經營的家庭可能陷入貧困,或成為所謂的「負翁」。
4. 經濟衰退、經濟蕭條、經濟危機的區別:需要注意這三個術語之間的區別。經濟衰退是經濟活動放緩的早期階段,經濟蕭條是經濟衰退的一種嚴重形式,而經濟危機則可能是由於經濟蕭條引發的一系列更廣泛的金融和社會問題。
❷ 當經濟處於蕭條階段時,明顯的特徵有( )。
【答案】:AB
當經濟處於蕭條階段時,明顯的特徵是需求嚴重不足,生產相對嚴重過剩,銷售量下降,企業盈利水平極低,出現大量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大。接下來則是經濟重新復甦,進入一個新的經濟周期,C選項說法錯誤。當經濟持續衰退至尾聲即蕭條時期,百業不振,投資者已遠離證券市場,每日成交稀少。但是,那些有眼光而且在不停搜集和分析有關經濟形勢並做出合理判斷的投資者已在默默吸納股票,股價已緩緩上升,D選項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