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案件執行涉及哪些法律

經濟案件執行涉及哪些法律

發布時間:2025-02-11 14:11:02

❶ 經濟案件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呢

經濟案件的強制執行期限,根據法律規定有明確規定。申請強制執行需在特定期限內進行,超過期限則喪失了申請執行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的規定,個人之間的經濟案件強制執行期限為一年;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之間的經濟案件強制執行期限為六個月。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天開始計算。若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則從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後一天開始計算。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能執行,申請執行人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審查後,要求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或者決定本院執行,也可以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總的來說,經濟案件的強制執行期限為一年(個人間)或六個月(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天開始計算。若超過上述期限未能執行,執行人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以確保權益得到及時保護。

❷ 民事經濟案件如何執行

法律分析: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經濟案件一般分為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

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因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矛盾而引起的爭議。它包括平等主體之間涉及經濟內容的糾紛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人與行政機關之間因行政管理所發生的涉及經濟內容的糾紛。

經濟糾紛案件的主要類型包括:

(一)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二)經濟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三)經濟權屬糾紛案件;

(四)企業破產案件;

(五)交通運輸經濟糾紛案件。

以上這些案件就會被歸到民事一類。

而經濟犯罪是指在商品經濟的運行領域中,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法規規定,嚴重侵犯國家經濟管理制度,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依照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比如合同詐騙罪,這是一個刑法規定的罪名,也就是說,法院在審理合同詐騙時,就會把它歸入到刑事案件一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❸ 公安機關辦理經濟案件的程序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經濟案件程序規定有哪些方面
辦理經濟案件的程序規定有三個主要方面組成:
第一部分總則:介紹了辦理經濟案件應該堅持和嚴格依照執行的一些條款;
第二部分管轄,介紹了經濟案件不同的對象所對應的政府機構管轄所屬;
第三部分立案、撤案,介紹了經濟案件立案的一些具體情況,包括是否有管轄權等規定,以及符合撤案條件的一些准則。
總則中闡述:
經濟案件程序的規定要符合嚴格,規范,公證,文明執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原則。堅持懲罰犯罪同時要保障人權,實體公證同時要保障程序公證,保證各個方面平等和平衡的同時不能濫用職權。還要堅持各個市場主體地位的平等,加強各個所有制經濟產權的合法權益的保護。
嚴格依照法定程序記性辦案,對於限制人身,財產權利的強制措施一定到准確實施。選擇正確的辦案時間,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各機構各部門,互相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保證法律有效准確的執行。收集證據要採取正確手段,不得採取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等方法和方式。
管轄:
經濟犯罪案件由公安機關管轄,由犯案嫌疑人居住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符合規定。犯案地,從犯案的開始到結束所經歷的所有地點都包括在內。幾個公安機關都有管轄許可權的案件,由最先受理的機關管轄。也可以協商出指定機關管轄。公安機關辦理跨區域性_眾型案件時,要堅持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的辦案原則。
立案、撤案:
符合有犯罪事實。涉嫌犯罪數額,情節符合經濟犯罪案件的立案標准,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屬於該公安機關管轄的案件就可以立案。
撤案:
(1)公安機關立案後的經濟案件必須符合法定條件才可以予以撤案處理。
(2)如果案件情節輕微,沒有造成重大損失,雙方通過調解達成諒解的,可以予以撤案處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程序,加強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保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治經濟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查證犯罪與挽回損失並重,嚴格區分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的界限,不得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第三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平等保護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堅持各類市場主體的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與合法利益的保護。
第四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規范使用調查性偵查措施,准確適用限制人身、財產權利的強制性措施。
第五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既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又注意辦案方法,慎重選擇辦案時機和方式,注重保障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
第六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七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證據裁判要求和標准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沒有確實、充分的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第八條經濟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包括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都屬於犯罪行為發生地。犯罪結果發生地,包括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
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後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是住院就醫的除外。
單位涉嫌經濟犯罪的,由犯罪地或者所在地公安機關管轄。所在地是指單位登記的住所地。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與登記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其所在地。
法律、司法解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對有關經濟犯罪案件的管轄作出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九條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經濟犯罪的,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單位所在地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行為實施地或者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也可以由犯罪行為實施地或者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第十條上級公安機關必要時可以立案偵查或者組織、指揮、參與偵查下級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
對重大、疑難、復雜或者跨區域性經濟犯罪案件,需要由上級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下級公安機關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第十一條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對管轄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應當協商管轄;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
主要利用通訊工具、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施的經濟犯罪案件,由最初發現、受理的公安機關或者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第十二條公安機關辦理跨區域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統一指揮協調、統一辦案要求的原則。
對跨區域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犯罪地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並由一個地方公安機關為主偵查,其他公安機關應當積極協助。必要時,可以並案偵查。
第十三條上級公安機關指定下級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經濟犯罪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偵查該案件的公安機關提請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需要移送審查起訴的,由偵查該案件的公安機關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經濟犯罪案件,認為需要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指定審判管轄的,應當協商同級人民法院辦理指定管轄有關事宜。
對跨區域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公安機關指定管轄的,應當事先向同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報和協商。

閱讀全文

與經濟案件執行涉及哪些法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1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5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7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38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0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0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08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5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0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0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6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7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5
事業單位差補工資多少 瀏覽:426
為什麼越窮越感到幸福指數越高 瀏覽:915
什麼是工作場所經濟學 瀏覽:526
常州婚姻登記處怎麼走 瀏覽:517
婚姻變故後怎麼繼續 瀏覽:270
興奮的讀故事書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08
怎麼找電視婚姻調解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