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建設市場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

建設市場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

發布時間:2025-01-23 09:33:23

Ⅰ 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78年中國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舉,是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經驗的總結,也是思想不斷解放取得的理論成果。它突破了把市場經濟視為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基本特徵的傳統觀念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模式。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鮮明地指出應當堅決按照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由此,中國人民開始了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偉大征程。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我國實行的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

從1984年到1988年,我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加速發展的飛躍時期,展現了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改革和發展相互促進的局面。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明確宣布: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這標志著黨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和飛躍,標志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制訂了繼續深化改革的總體藍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此進入了全局性整體推進的新階段。

至此,歷經15年,我國市場取向改革的目標及其框架在理論上、認識上已基本完成。這以後的10年間,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經濟增長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連續邁上新台階。

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場深刻的變革在古老的東方大國激盪。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部署。十六屆三中全會承前啟後,明確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任務、指導思想和原則,把新世紀新階段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又進一步向前推進。

閱讀全文

與建設市場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愛情如此美麗 瀏覽:125
如何應對婚姻風波 瀏覽:412
華夏幸福環京有哪些產業新城 瀏覽:544
美女問喝豆漿是什麼意思 瀏覽:971
屬兔的人婚姻屬相是什麼好 瀏覽:790
二胡獨奏有多少個悲傷的故事 瀏覽:904
無經濟補償如何申請仲裁 瀏覽:593
縣級疾控事業編一般考什麼 瀏覽:968
宏觀經濟學和博弈論哪個大 瀏覽:500
婚姻法探視權如何實行 瀏覽:524
健康熱身運動有哪些 瀏覽:506
匯祥幸福里的小區怎麼樣 瀏覽:317
兔和屬鼠婚姻打多少份 瀏覽:238
健康步數怎麼取消 瀏覽:462
老公事業順利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359
差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何發放 瀏覽:648
只有母親沒有父親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138
什麼病結婚屬於無效婚姻 瀏覽:421
幸福樹的莖和葉有什麼特點 瀏覽:264
婚姻想法不統一怎麼辦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