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還有一個擺攤經濟你怎麼看,前景和局限性,從商戶和政府兩個層面談談
1、緩解就業壓力
疫情之後,我國出現了一大批破產倒閉的企業和工廠,不少人失去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失去收入對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創。而地攤經濟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不僅有了充足的存在依據,更存在積極的意義。
就拿成都市來舉例,政策推行到現在,根據成都市城管委公布的數據:截至5月底,成都市增加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2、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
攤位的經營費用低,並且不需要裝修費,不用雇員工,只要有手藝,有產品,大家都能做。我們國家的低收入者,沒有太多投資本錢,而擺地攤成本低,回本快,成為他們維持生計最好的選擇。
擺地攤甚至還能大大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因為地攤所賣物品的價格低,往往會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買的人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3、吸引人氣,匯集商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棟棟商業大樓拔地而起,商家想要把這些地方發展為商圈,但卻經常面臨人氣和商氣不足的問題,雖然很多商家也採取了各種招商引資的措施,但效果很一般。
而這些地方自從引入「地攤經濟」後,就吸引了大量人氣,而商業隨著人氣的匯集,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地攤經濟的走勢與未來
地攤經濟會成為一種正規化的地攤軍,正常攤位費,稅收,攤主證等其他費用。
地攤經濟未來會成為社會經濟的一部分,但總體佔比還是少數的,別看現在是全民地攤,過幾個月真正能活來的少之又少。
因為大量的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大部分人並不適合做生意,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
未來的地攤走向更像是一種職業一樣,平凡之平凡,普通之普通。
⑵ 地攤經濟是民生,從哪些角度寫
地攤經濟是城市裡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由於影響市容環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的優勢,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地攤經濟不是孤立因子,它連接著以就業為代表的大民生。這一杠桿用好了,可以發揮出撬動就業、保障民生的巨大能量,加快經濟社會復甦。尤其對一些無穩定工作、無專業技能的城市低收入群體來說,地攤經濟可以讓經營者獲得盈利,讓消費者獲得實惠和便利,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改善。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內部壓力較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成為必考題的當前,我們要充分創造條件,為地攤經濟發展營造寬松良好的氛圍。
(2)全民擺攤如何看經濟效益擴展閱讀
地攤經濟或可出現的問題
1、污染環境
臟亂差現象,噪音污染。
2、堵塞交通
堵塞相關交通道路,甚至行人走路都沒有地方。
3、損害正規店鋪的利益
消費者可能會在滿足了廉價的產品需求之後而打消了更多的消費需求,正規店鋪如果在質量、服務、店鋪氛圍上沒有競爭力,會受到地攤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損害。
⑶ 地攤經濟對激發經濟活力的傳導路徑
地攤經濟重歸視線並迅速火爆,再次承擔激發城市活力和便民生活服務的責任。
地攤經濟的再度火熱展現燎原之勢,將進一步推動復商復市,激發市場活力,對經濟恢復、社會就業、商家經營、大眾消費等各方面都會起到刺激和促進作用,帶來巨大的社會效應、民生效應、經濟效應,乃至產業效應,更能提振市場信心,加速社會經濟回歸常態。
首先,政策支持加碼,社會民生效益顯現。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的就業市場面臨近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而地攤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穩就業和保民生的重要手段,各地推出的促進地攤經濟政策實施效果明顯。正如總理說,地攤經濟是人間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生機。可見地攤經濟的重歸和火爆所帶來相應的社會及民生效應明顯,也能帶來長期效應。
其次,商家積極參與,創造更多經濟價值。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小商、小店、小販的沖擊和影響更為明顯,隨著復商復市政策推進,發展地攤經濟是給餐飲等大眾消費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允許街邊擺攤,延長營業時間,對於商家來說是積極利好政策,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增加營業收入,調動商家的積極性。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地攤經濟同樣能帶動相關行業和產業的發展。
第三,引導刺激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盡管市場沒有等來「報復性消費」,但卻迎來了「恢復性消費」,地攤經濟回歸作為一種重要消費形態,吸引人們走出家門增加消費,增添生活樂趣。
⑷ 如何客觀地看待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確實能增加很多就業機會,可是真正能通過這種方式賺到錢的人並不多。
因為疫情影響,曾經因影響城市環境而被取締的地攤又開始被提倡,刮過了一陣“全民擺攤”的風。這種方式確實增加了很多就業機會,給一部分人提高了收入,可是真正通過這種方式賺錢的人並不算太多。
地攤經濟或許是幫助企業去庫存的好方式,或許是幫助老百姓增加收入的好方式,可是一切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如果你想投身其中,最好還是再慎重考慮一下,擺攤賺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