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質量發展林下經濟,打造天府森林糧庫 ——四川這樣做
林下經濟,作為依託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的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其主要特徵包括復合經營、綠色、循環、可持續等。四川作為全國森林資源大省,正積極挖掘林地潛力,發揮森林優勢,主動在維護糧食安全中站好台、補好位,與耕地一道共同擔負起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國家使命。
林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採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依託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林下種植涉及林葯模式、林菌模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林草模式、林花模式等;林下養殖涉及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蜂模式、林漁模式、林特模式等;林下採集加工包括山野菜、野果、野生菌類等的採集和初加工;森林景觀利用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景觀功能和森林內多種資源,開展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經營活動。
四川地域廣闊,地形多樣,氣候類型豐富,降水量大,水資源充沛,植被類型多樣,物種豐富,森林資源總量大,但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四川可因地制宜發展林葯、林菌、林菜、林葯等林下種植,適度發展林畜、林禽等林下養殖;山區、丘陵則可適度發展林菌、林葯、林茶、林草等林下種植,規范發展林畜、林特、林蜂等林下養殖,適度發展山野菜、食用野生菌、竹筍等林下採集加工,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森林人家、林家樂等森林景觀利用。
四川自然地理環境優越,林業資源豐富,為差異化發展森林糧食提供了有利條件。全省林地面積佔全省面積的52.38%,人均佔有林地4畝,林地資源總量大。同時,四川已有林下產業發展基礎,包括油茶、核桃、竹筍等鄉土品種,以及200餘種林下種植、養殖、採集種類,已發展成為部分縣域特色產業。省委省政府發布多項支持文件,旨在打造全國森林糧庫建設示範省。
為了促進林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四川積極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支持等。這些政策旨在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
以內江市為例,通過與市農科院合作,強化科技支撐,成功打造了一批林下種養殖示範基地,涉及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採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多個領域,全面提高了林地產出效益和優質綠色森林食品供給能力。
建設「天府森林糧庫」是四川省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要戰略舉措。通過挖掘林地潛力、發揮森林優勢,四川正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旨在與耕地共同擔負起維護糧食安全的重任。未來,四川省將持續優化林下經濟政策環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② 林下經濟具體操作
發展林下經濟是一項需要系統性策略的工程,包括但不限於林草、林葯、林牧、林禽等多種形式,關鍵在於科學地選擇實施路徑。
首先,促進部門間的協作與規劃引領至關重要。單獨依賴林業部門的力量,林下經濟的推進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全面的規劃,發展之路就如同盲人摸象,無法找准方向。因此,應將林下經濟融入林業產業化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循環經濟、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等多個領域,形成整體聯動。
其次,創新經營模式,提升經濟效益是另一個關鍵點。一方面,可以大力發展林下種植,如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種植林果、林草、花卉等,如林花模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我們已經與台灣花卉產業有所合作,推廣耐陰觀賞花卉,前景廣闊。
另一方面,林下養殖也是大有可為,通過立體養殖方式,如林禽、林畜和林蜂等,充分利用林下空間。此外,森林旅遊潛力巨大,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林下資源,發展休閑旅遊、度假療養等產業,是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最後,拓寬資金來源,加大投入是實現林下經濟持續發展的保障。這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確保資金支持,以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和集群效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