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宿遷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優勢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宿遷市河西片、新城片南部,規劃范圍東起發展大道、古黃河、西至十一支渠,南到南環路以南1公里,北至規劃中的青海湖路,總面積19.08平方公里。開發區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黃河高漫灘,地面高程25.7-26.3米,西面為淮北平原地貌單元區,地面高程19.5-20.3米,兩種地貌交匯於古城磚瓦場北側,形成陡坎、斜坡。區內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南北向古黃河十一支渠、順堤河,東西向民便河,水域總面積85.18公頃。區內現狀用地主要為農田,建設用地僅佔20%,農田佔76%,水域佔4%。現狀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和開發商品住宅用地佔建設用地62%,而工業用地僅占建設用地3%。
江蘇省宿遷市是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市,地處江蘇省北部,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萬。宿遷位於新興的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區域,東臨中國八大港口之一連雲港,西接全國交通樞紐徐州市,是歷史悠久但又年輕的新興中心城市。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8年11月,是江蘇省第一家省級經濟開發區,也是與國內著名學府——東南大學合作共建的高科技工業園,201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宿遷水陸交通便捷發達,區位優勢逐步顯現。作為江蘇、安徽、山東三省之通衢、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發達。開安區位於宿遷新城區南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緊臨寧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區主幹道徐淮路,距市政府僅1.5公里,位於寧宿徐高速公路與京滬高速公路出口處,宿泗公路和在建的徐宿淮鹽一級公路貫穿全區,驅車30分鍾可至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京杭大運河繞區而過,構成了開發區全方位立體交通網路。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園區發展日新月異。規劃控制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區內已形成「十四縱十一橫」的道路網路,沿線的供電、供水、電信、廣電、排水、排污等配套設施已敷設到位,基本實現「八通一平」。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已見成效,生態型、園林式的開發區初具雛形。積極策應產業梯度結構轉移,充分發揮新沂河作為省定排污河道功能,已啟動了宿遷經濟開發區北區的規劃建設,構築以化工、紡織、醫葯、印染為主的特色園區。北區規劃面積約為31.5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9.9平方公里。
管理體制不斷創新,運行機制日益完善。宿遷經濟開發區在幹部人事管理、規劃建設環保管理、土地管理、財稅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實行封閉運行。實行「政企合一,特區模式,封閉運行,實體運作,自立自強」的運作模式,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和開發集團總公司三塊牌子、一套班子運作,除有專門規定以外,享有自主的審批權、用人權和管理權。開發區把招商引資作為開發區工作的生命線,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圍繞招商引資,努力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內部運行機制。堅持「一區多園,三級聯動」的總體思路,結合地方實際建設特色工業小區,盤活資源,完善功能,形成規模,互動並進,共同發展。統一招商平台,統一優惠政策,進一步擴大了園區地域范圍,提高了園區承載力。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8年11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全市第一家省級經濟開發區,201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宿遷經濟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先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開發區行政管轄面積80平方公里,社會人口15萬,經過14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宿遷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塊,榮獲「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稱號。
② 宿遷市主城區包括哪些
宿遷市主城區包括宿豫區、宿城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湖濱新區等區域。
宿遷市是江蘇省的一個重要城市,其主城區是指經濟較為發達,人口較為集中的區域。其中,宿豫區和宿城區是宿遷市的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區域擁有完善的交通網路和豐富的資源,是宿遷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此外,宿遷市主城區還涵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湖濱新區等區域,這些區域在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宿遷市新的增長點。
宿豫區位於宿遷市的東部,是宿遷市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該區域擁有眾多的工業企業,涉及機械、電子、紡織等多個領域。同時,宿豫區還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成為宿遷市的一顆璀璨明珠。
宿城區位於宿遷市的中心地帶,是宿遷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區域擁有眾多的商業中心和大型購物中心,是宿遷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此外,宿城區還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湖濱新區是宿遷市的新興發展區域,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和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這些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為宿遷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綜上所述,宿遷市主城區包括宿豫區、宿城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湖濱新區等區域,這些區域共同構成了宿遷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宿遷市發展的核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