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國別層面的經濟危機有哪些

國別層面的經濟危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12-21 16:01:16

❶ 資本主義國家國別史 英 法 美 日 俄 意 德 西班牙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史

一、工場手工業時期(16-19世紀初)

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封建自然經濟走向瓦解,資本主義制度在一些國家內開始確

立。

經濟上:

(1)14-15世紀,歐洲生產技術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形成直接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貨幣

地租的出現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中發展起來。

(2)新航路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商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價格革命」促進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成長。

政治上:

在荷、英、法、美等國,新的階級力量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要求當權發展資本主義,這樣,這些國家先後爆發革命或戰爭,這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充分,還未對封建自然經濟形成優勢,反映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上,就是革命過程的曲折與反復,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較少。

思想上:在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出現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矛頭指向封建社會,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出現了啟蒙思想,在反動教權主義的同時,還批判專制主義,啟蒙運動不僅解放了思想,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為資產階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設想。

二、蒸汽機時代(19世紀初-70年代)

基本特徵:

在工業革命推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許多國家和亞洲的日本確立,資本主義世界

體系初步形成。資本主義經濟戰勝封建自然經濟。確立了世界經濟的統治地位。

經濟上:

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工業開始從手工工場階段向大機器生產過渡,1840

年前後機器製造業的建立,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19世紀初期工業革命已在世界范圍內展開。19世紀中期,法、美完成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以後,俄、日也開始了工業革命。

政治上:

(1)歐洲封建君主們在聯合打敗拿破崙後,瘋狂進行反攻打算,殘酷鎮壓各種革命活動,歐洲大陸一片

黑暗。隨著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內擴展,為工業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的確良848年革命摧毀了維也納會議確立的反動秩序,並為新的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到來打下了基礎。

(2)19世紀60、70年代,隨著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和工業資產階級的壯大,它們希望進一步清除

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促進資本主義更快發展。因此,歐美各國分別通過不同的方式為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障礙,亞洲的日本也經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至此,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

思想上:

(1)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亞當斯密的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理論,因為適合了工業資本主義

發展的需要,逐漸流行起來。自由主義取代重商主義成為主要的經濟思想。

(2)工業革命的深入,也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制度的各種弊端暴露,工人運動興起,馬克思、恩格斯在吸

取了人類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革命實踐,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鎮壓工人運動:

資產階級在繼續反封建的同時,其階級的反動性日益增長。

殖民擴張:

對原料和市場的強烈需求,促使資本主義國家更加積極地對外擴張。其中,英國和俄國表現最為突出。擴

張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克里米亞戰爭是這一矛盾的突出表現。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一方面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沖擊了這些落後地區的社會體制。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三、電氣化時代(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這一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擴展和深化的過程。具體分為兩個階段。

1.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階段特徵: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世界歷史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形成,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壟斷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內政外交產生巨大影響,對內壟斷組織干涉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對外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加緊侵略擴張。

經濟上:

(1)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壟斷組織。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手段,以壟斷為生產組織形式,從此成為一種經濟模式。

(2)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美國和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們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壟斷經濟發達,再加上其它有利的條件,經濟發展步伐最快,超過英國和法國。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設備落後,資本大量輸出,過早地偏離發展工業經濟為主的道路,走向資本輸出為主的道路,因而經濟發展緩下來,日本通過對內大力發展工商業,扶植壟斷經濟,對外竭力進行侵略擴張,使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強國。俄國在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之後,資本主義經濟雖然有較大的發展,但由於封建殘余勢力的束縛,仍遠遠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政治上:

(1)壟斷資產階級越來越多地干涉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

(2)由於國情不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出現了兩種類型:

第一類是走政治民主道路國家,以英、美、法三國為典型;第二類是走專制主義道路的國家,以俄、日、德三國為典型,這是帝國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現。

思想上:

政治、經濟領域里的巨大變化,反映在思想領域,原來支配資產階級思想界的自由主義思潮日漸衰微:社會主義思潮中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分裂,在雙方的斗爭中,馬克思主義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並在斗爭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列寧主義。

殖民擴張上: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乃到壟斷的形成,資本輸出和瓜分世界成為這一時期帝國主義的共同要求。20世紀初,整個世界被帝國主義在經濟上、領土上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也最終形成了)。這表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在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斗爭中,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加劇,最終導致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2.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45)

基本特徵:

一戰後初期,歐洲各國普遍出現經濟衰退、政局動盪的現象。到了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相對和平發展的局面,各國經濟開始復甦、繁榮。但好景不長,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出現,使各國開始面臨更嚴重的政治危機,紛紛尋找出路,原有的國際體系開始崩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經濟上:

(1)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戰爭破壞嚴重,英、法經濟凋敝、衰退,德、意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但美、日兩國從一戰中受益拓寬了海外市場,由戰前的債務國變為債權國,實力大增,國際經濟力量結構發生變化。英國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鎊的地位發生動搖,美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2)在美國「金元「幫助下,西歐經濟在戰後迅速恢復。資本主義國家在1924年後,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和短暫的經濟繁榮時期。(3)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為了克服危機,美、英、法等國採取的方法是在維護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國家干預,其中尤以美國的羅斯福新政為典型。德、日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及相關的民用工業,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同時發動對外戰爭,轉嫁危機。

政治上:

(1)戰後初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革命運動一度高漲,到20年代中期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相對穩定的局面。

(2)經濟大危機後,英、美、法堅持走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道路;德、日則建立法西斯專政,形成了歐亞戰爭策源地。在法西斯侵略面前,英、美、法推行了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導致了二戰的爆發。

(3)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也損害了英、美等國的利益,它們對法西斯的態度由縱容到反擊,世界反法西斯聰明建立,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四、電子信息時代(1905- )

基本特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普遍經歷了「恢復-繁榮-滯脹-穩定發展」等四個時期,西歐和日本的崛起,動搖了美國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正式形成與發展,帝國主義推行霸權政策和新殖民政策,是二戰以來資本主義政治發展的主要表現。

經濟上:

(1)二戰結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國依靠美國的援助,迅速恢復生產。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使經濟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被稱為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其中,日本和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尤為突出。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並未解決,70至80年代,西方國家發生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陷入生產停滯和通貨膨脹交織的「滯脹」狀態。

(2)1944年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1947年在美國的倡導下又成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這既是戰後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開端,也成為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權地位確立的標志。60年代末,美國的經濟地位由於日本、歐共體的崛起而發生嚴重動搖。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喪失,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區域集團化和世界經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在迅速增強。

(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殖民體系全面崩潰之後,依然在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基礎上,利用科技和資本優勢,變相掠奪剝削第三世界國家,加強經濟的滲透和控制。

政治上:

(1)「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國家和政府的職能進一步加強,它的本質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發展,它為適應生產力而產生,又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它沒有也不可能根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2)「二戰」後初期,歐洲力量嚴重削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增強,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地位,西歐、日本惟美國馬首是瞻。70年代以來,美國霸主地位嚴重動搖,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

(3)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對抗,形成了「冷戰」局面。隨著蘇東劇變,冷戰局面結束,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一、英國: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18中期打敗法國,奪取法國許多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海上霸權地位(第一軍事強國,市場最廣)。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840年前後工業革命完成(標志是機器製造業),19世紀中期英國處於「世界工廠」地位(第一經濟大國),倫敦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以英國為中心世界政治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有廣闊殖民地(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壟斷程度比美、德要低,相對消極採用新科技,對外進行資本輸出,工業產值被美、德趕超為第三位,喪失了工業壟斷地位。同德國在殖民地問題矛盾尖銳(一戰前歐洲主要矛盾),同法、俄成為協約國,參加一戰,成為戰勝國,但也受到打擊,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帶著繼續擴張殖民地的野心參加巴黎和會並成為操縱者之一,奪取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聯合法、日打破美妄圖控制國聯來稱霸世界的野心,同法國控制國聯(依然是政治大國)。參加華盛頓會議同美打破日本獨佔中國局面。但根據《五國條約》美國造艦噸位同英國相同,獲得了與英相等的制海權,自18世紀以來海上霸權地位被打破。也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二戰前為維護既得利益,對法西斯侵略推行綏靖政策(首相為張伯倫),二戰中參加反法西斯戰爭(首相為丘吉爾),大事有敦刻爾克撤退,不列顛之戰,參加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戰役,諾曼底登陸,進攻德國,參加開羅、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四次國際會議。

二戰後由於戰爭打擊,殖民體系崩潰,雖然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由於綜合國力遠落於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唯美馬首是瞻,在經濟上依賴美國馬歇爾計劃,金融中心完全由倫敦轉到紐約,淪為一個二流資本主義國家,參加北約,50年代—7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參加歐共體。

英國的興衰給我們的啟示:(1)必須重視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走科技興國戰略。(2)在國際事務中,不要企圖控制世界,盡可能避免戰爭,走和平發展道路。(3)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以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

美國:印第安人開發了北美。新航路開辟後,歐洲列強西、荷、英、法等到北美殖民掠奪,經過激烈爭奪英排擠荷、法,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隨著移民增加,經濟的發展,英語為通用語言,美利堅民族形成。英國殖民統治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北美民族獨立運動發展,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1775年萊剋星頓槍聲,打響北美獨立革命第一槍,大陸會議(機構)在費城(政治中心)召開,組織大陸軍,華盛頓為司令,1776年頒布《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為北美獨立革命的轉折點,1781年打敗英國,這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近代史上第一個獲得獨立的國家)1789年成立聯邦政府,通過了1789年憲法(進步性:以三權分立確立美政治體制,有利於避免獨裁的出現,總統與議員由選舉產生。局限性:印第安人與部分黑人沒有選舉權,有種族歧視)。

19世紀上半期推行「門羅主義」的外交政策,企圖控制整個美洲。利用歐洲反法聯盟同法作戰之機及對墨西哥戰爭等採取多種手段使美國領土擴張到太平洋沿岸地區,美國開始了西進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展),推動了美國迅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而黑人奴隸的存在阻礙了它的發展(是美內戰的根本原因,南北雙方矛盾的焦點為奴隸制度的存廢問題),最終引發了內戰(1861—1865年),林肯總統頒布《宅地法》以法律形式確立西進運動中獲得的土地權,推動西部的開發,提供廣闊的市場和原料;還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為美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解決自由勞動力),推動美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被稱為美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這時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運用,積極採用新科技,歐亞移民湧入,吸收資本、資源豐富,市場廣闊,遠離歐亞、戰爭沒有,1894年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壟斷程度最高,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推行「大棒」、「金元」外交政策,一戰初期實行「中立」政策,大發戰爭橫財,1917年為奪取世界霸權參加一戰,成為戰勝國。

一戰後參加巴黎和會,成為操縱者之一,企圖以強大的經濟實力來稱霸世界,提出設國聯,遭到英法抵制,企圖未能得逞,沒有參加國聯。後同日本在亞太地區矛盾尖銳,倡導召開華盛頓會議,通過了《五國條約》取得了同英相等制海權,開始成為海上強國,通過《九國公約》重新提出「門戶開放」打破日本獨霸中國局面,是華盛頓會議的最大受益者,加劇了美日矛盾。一戰後美由債務國為債權國,推行「金元外交」.出現了「柯立芝繁榮」。1929—1933年爆發經濟危機,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國家政府幹預經濟(宏觀調控,但不是實行國有制),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先河(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調整生產關系)。二戰前對法西斯侵略實行「不幹涉」的「中立」政策。二戰初期支持反法西斯戰爭, 羅斯福與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表示反對法西斯, 援助反法西斯國家。1941、12、7,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美捲入戰爭,二戰擴大到最大范圍。19美、中、蘇、英等在美召開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織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在中途島海戰中打敗日本,成為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且派軍赴歐、非作戰,1944年聯合英諾曼底登陸,加速德國法西斯滅亡。參加了開羅、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等會議。

二戰後初期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霸權地位;同蘇兩分天下的雅爾塔體系;世界金融中心為紐約,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制代替了以英磅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制,特點各國貨幣同美元掛鉤;1947年倡導成立關貿總協定,企圖控制世界市場;一度操縱聯合國;推行霸權政策(條件:軍事、經濟實力,表現:對蘇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冷戰政策: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成立北約。力圖控制資本主義國家:馬歇爾計劃、成立北約、分裂德國並扶植西德、獨占日本,妄圖控制「中間地帶」亞、非、拉地區:幫助蔣介石挑起內戰,後把第七艦隊開到台灣海峽,發動侵朝、侵越戰爭:即對亞洲實行熱戰)。

五十年代中期後直到八十年代同蘇爭霸,第一階段既緊張又緩和,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說明優勢在美國方面(當時蘇領導人為赫魯曉夫),六七十年代蘇攻(如1979年出兵阿富汗直到1989年撤兵:力圖影響海灣地區、印度洋沿岸)美守(由於越南戰爭、經濟危機,要求裁軍,從越南撤軍,改善同中國關系: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當時蘇領導人為勃烈日涅夫)。八十年代美里根總統重新強硬政策:里根主義、「星球大戰」計劃,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實行全面收縮政策(從東歐、阿富汗撤兵)。在六七十年代,隨西歐、日本經濟實力的增長,同美展開激烈競爭,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資本主義霸權地位動搖;美、西歐、日本三足鼎立。

80年代以後,通過實行一些措施,逐漸扭轉經濟頹勢。1982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此後經濟開始持續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顯著降低。90年代經過改革,美國經濟增長加快,呈現繁榮景象。此間,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的主導產業。

進入九十年代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由兩極向多極化發展,目前是「一超多強」,是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啟示:重視科技,走科技興國戰略;一個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取決於經濟實力,所以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次大戰初期都未捲入,大發戰爭橫財,本土未受到戰爭損失,所以要在和平中發展。

日本:

日本首先遭到美國的入侵。幕府統治危機,出現了以中下級武士為代表的改革派領導了武裝倒幕運動,取得了勝利(經驗:為改革掃除了障礙)。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擺脫了民族,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也是亞洲強國。19世紀八十年代出現工業革命高潮,在政府的扶植下,日本產生壟斷組織向帝國主義過渡(帶軍事封建性)。

對外侵略:對朝鮮戰爭,對中國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巨額賠款,加速日本經濟的發展。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打敗俄國、佔領朝鮮和中國東北),參加一戰,期間獨霸中國,一戰後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成為列強之一。華盛頓會議上通過《五國海軍軍備條約》日本邁入海上強國之列,《九國公約》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0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日本軍國主義者(軍部)得到重用,法西斯勢力抬頭。發動了對中國的「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1936年廣田弘毅上台,二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了。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全面的侵華戰爭爆發了。1936年與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40年與德意結成軍事侵略同盟。日本在東亞的擴張損害了美英等在華利益,宣布對日禁運,日本企圖奪取東南亞,於是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中途島海戰是西洋戰場的轉折點。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進行社會改革,廢除生產關系中封建落後因素,利用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國防費用小,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引進先進科學技術,重視教育,接受美國大批訂貨,60年代末日本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80年代以後,日本加大了發展高科技產業,推動經濟穩定增長。1987年,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日本憑借經濟實力,力圖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它對這一地區的援助、投資、貿易等都占據重要的地位。

啟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採用高新科技,善於學習外來先進文化,重視教育,必須走和平發展道路。

法國:

新航路的開辟後,「商業革命」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發展,進行宗教改革(胡格諾教),路易十四改革(重商主義政策)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積極進行海外殖民活動,與英國爭奪殖民霸權斗爭中失敗,次於英國。但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較高。法國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主權強大,專制,等級制度,宗教專制,關卡林立)波旁王朝專制統治阻礙法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啟蒙運動的發展(矛頭直接向封建主義,提出自由、平等、人權、法制),為法國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法國大革命:標志――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頒布《人權宣言》,體現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的進步性。遭到英、俄、普、奧反法聯盟的干涉。1792年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雅各賓派上台,把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不利於工業革命的推廣,實行恐怖政策。1799年拿破崙上台,1804年建立法蘭法第一帝國,頒布《民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立法規范。拿破崙帝國的軍事行活動同反法聯盟的斗爭,具有衛國戰爭、鞏固革命成果性質,後期體現侵略性,同時又具有傳播法國大革命的精神的進步性。1814年反法聯盟打敗法國,波旁王朝復辟。

19世紀初期,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工業產值僅次於英國,但諸多因素不利經濟發展。

1870年普法戰爭戰敗,1871年工人起義建立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性質)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由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同英俄結成「三國協約」參加一戰,是戰勝國,但是損失慘重,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是巴黎和會的操縱者之一,主張全面遏制德國,與英一起操縱國聯。對法西斯的侵略同英國推行綏靖政策,1940年被德國打敗。二戰後,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靠美國的經濟援助經濟恢復。參加北約,參加歐共體,歐聯盟。

德國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德國的統一問題提上日程,由普魯士來完成,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相繼打敗丹麥、奧地利、法國,1871年完成統一,推動德國工業革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由於積極採用科技,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一戰前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結成三國同盟,參加一戰,是戰敗國。

在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進行嚴懲。在道威斯計劃下迅速成為歐洲經濟大國,《洛迦諾公約》的簽訂成為政治大國。由於經濟危機的打擊,納粹黨的欺騙煽動,法西斯希特勒上台推行對外侵略,對內鎮壓、屠殺猶太人的政策。挑起二戰,為戰敗國。

二戰後,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紐綸堡審判,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1948年分裂為東、西德。西德參加北約,在美國的援助下經濟恢復。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義;實行非軍事化;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進行宏觀管理,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注意發展科技教育;尤其重要是聯邦德國人民普遍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辛勤勞動。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創造了「經濟奇跡」,50年代經濟發展進入繁榮時期,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第一。參加歐共體,1990年東西德和平統一,參加歐聯盟,在國際舞台發揮越來越重大作用。

啟示:必須重視科技,不斷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重視教育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必須勤勞,走和平發展道路。

蘇聯

1922年蘇聯成立後,制定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逐漸恢復,在此基礎上,開始推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1928年起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發展,到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936年蘇聯新憲法通過,標志著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由於二戰經濟發展一度中斷,但在戰爭中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僅次於美國,而且為戰勝法西斯作出巨大貢獻,控制了東歐許多國家和地區。二戰後初期,成為惟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力量,確立了同美國兩分天下的雅爾塔體系,建立了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形成了美蘇兩極格局。1949年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美國的核壟斷。赫魯曉夫上台後憑借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調整起對外政策,同美爭霸,企

❷ 用歷史的和現實的事實說明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集中體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第三次科技革命蓬興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生活加強干預,加上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取消了金本位制而代之以紙幣,以及普遍地推行凱恩斯的通貨膨脹政策等原因,戰後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和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呈現出相當復雜的景象。

一、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概況

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以生產資料佔有制為基礎,社會再生產各環節之間存在著尖銳矛盾的經濟形態。因此,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即經過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西方學者稱之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周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迄今,資本主義世界大致經歷了四個再生產周期。
(一)第一個再生產周期發生在二戰爭結束後至50年代中期。戰後,資本主義各國的經濟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恢復或調整,重新走上了正常的周期發展道路。隨著再生產過程中矛盾的積累,1948-1952年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這一次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在不同的國家爆發的時間有較大的差異即危機的非同期性,造成再生產周期發展進程的不一致,一直持續到50年代中期,才為1955-1957年的資本主義的世界性周期高漲所代替。
(二)第二個再生產周期發生在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中期。資本主義國家經過50年代中期的經濟高漲之後,於1957-1958年又爆發了戰後第二次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的同期性表現得比較明顯,但危機的規模和深刻程度都遠遠超過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資產階級國家藉助凱恩斯主義,推行系列「反危機措施」,如降低銀行的帖現率和存款准備金比率,增加通貨量,擴大政府開支(特別是軍事開支)等來刺激信貸的擴大和生產的上升。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危機之後的蕭條和復甦,進入再生產周期的高漲階段。
(三)第三個再生產周期發生在60年代中後期至70年代中期。隨著60年代前半期資本主義世界統一的經濟高漲之後,在6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先後爆發了戰後第三次經濟危機。這一次經濟危機,也具有顯著的非同期性,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發展進程再度呈現復雜的情況。
(四)第四個再生產周期從7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延續到9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6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的 「繁榮」 期後於1973-1975年爆發了一場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由於中東戰爭爆發所引起的。
70年代經濟危機與戰前的經濟危機表現有所不同。戰前的經濟危機,是生產無限擴大,勞動人民支付能力相對縮小,造成生產結構社會供求關系嚴重失衡,表現為生產過剩,而是生產不足,商品奇缺,物價上漲,工人失業劇增。這一次經濟危機之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處於低增長、高物價、高失業並存的困境中。西方學者把這種經濟現象稱之為「滯脹」,即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這種情況改變了過去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一般規律。這次危機過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還沒有出現復甦,更沒有走向新的繁榮的情況下又爆發了8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這是戰後最嚴重、最深刻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使「滯脹」病根進一步加深。使西方發達國家長時間處於「滯脹」時期。
面對經濟滯脹的嚴重局面,西方發達國家從70年代末、80年代以來,以貨幣學派和供應學派論為基礎,制定了經濟「復興計劃」,宏觀經濟的運行機制進行了重大調整,主要措施是實行國有企業私有化,推行緊縮的財政策和貨幣政策,放鬆對微觀經濟的管制等。這些調節經濟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最突出的是通貨膨脹有所下降。其次是刺激了經濟回升。80年代後期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又面臨著新的困境,經濟回升乏力,並沒有完全擺脫「滯脹」的病根。進入90年代以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經過復甦進入穩定增長時期,尤其美國的所謂「新經濟」運行模式(即高增長、低失業、低通賬、低財政赤字的運行方式)只能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說它消除了周期性和危機,使美國經濟走入「永久繁榮」的結論,是不正確的。

二、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和危機的新特點

(一)世界資本主義統一的再生產周期運動規律仍然起作用,但再生產周期縮短,危機次數頻繁,沖擊力減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沒有消除資本主義再生產各個環節之間存在的尖銳矛盾。因此,整個社會再生產仍然處於無政府狀態,壟斷資本的運動仍然伴隨著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經濟運行秩序不斷被危機打斷,形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運動。隨著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的相互經濟聯系比戰前更加密切,這就使世界資本主義統一的再生產周期運動得到加強。因此,戰後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以歷了四個再生產周期,期間爆發過五次大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和數次國別性能經濟危機。
戰後經濟危機持續的時間都比戰前短,二戰前每次危機持續時間平均為20個月,二戰後是11個月左右,而且,危機所造成的破壞力大大下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很少有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產值下降一半那樣的大起大落。由於西方發達國家採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經濟危機爆發後所造成的生產大幅度下降現象有所緩和。據統計,戰後經濟危機期間,下降幅度不超過15%,而在戰前,的歷次經濟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幅度一般都20%以上,有些國家竟高達40%以上。可見,戰後經濟危機的沖擊力明顯減弱。同時經濟危機間隔的時間也延長了,戰前每個月經濟周期的時間長度為50個月,戰後則延長為75個月,而且每個周期中經濟增長的時間也延長了。自6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有兩個增長期超過100個月,1961年1月至1969年10月,美國經濟增長了106個月。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已經保持了長達114個月的持續增長。戰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雖然縮短了,但爆發危機的次數更加頻繁。以美國為例,二戰後,從1945年到1979年的34年中就發生了6次經濟危機,平均約6年爆發一次。
(二)危機階段,普遍存在物價上漲現象,同時「滯脹」貫穿於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之中。過去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後,由於生產過剩, 商品滯銷, 物價總是急劇下跌。戰後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948-1952年)來臨時, 物價曾一度下跌,但幅度不大。可是,從50年代末、特別是60年代起,西方發達國家都普遍推行凱恩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世界性通貨膨脹越深越烈。從1971年起,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美元的地位雨飄搖,資本主義世界的貨幣金融危機日益深化,它與經濟機交織並發,推波助瀾,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走進「滯脹」的死胡同。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滯脹」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它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資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產物,也是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奉行凱恩斯主義,採取種種「反危機」措施的惡果。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抑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使得危機不能充分展開,生產不斷擴大與市場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並不能象過去那樣暫時地得到解決,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積累起來,使嚴重的經濟危機成為不可避免。即使由於國家的調節走出危機,嚴重的生產過剩並未解決。尤其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造成固定資本的投資不振,鉗制住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必然使生產不能不長期處於蕭條停滯狀態。在凱恩斯主義財政金融政策的干預下,為了醫治「滯」,國家日益增大財政開支,造成國家預算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巨大。彌補財政赤字的主要辦法是印刷鈔票和發行公債,其結果是大大增加貨幣供應量,通膨脹由此產生。為了刺激生產所採取的降低利率,擴大信貸等措施又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為了醫治「脹」國家又不得不採取緊縮措施,如壓低政府支出,減少貨幣發行量,提高利率、縮小信貸等,這又將使投資疲弱,市場萎縮,其結果是加重了經濟停滯。這樣,一方面在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生產的長期停滯。另一方面在貨幣信用領域出現了經常的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兩個過程相互重迭,相互交織,相互結合,形成了停滯與膨脹並存的局面。
由於「滯脹」現象貫穿 於社會資要再生產的全過程中, 因此,「滯脹」並不僅僅出現在再生產周期中的某一階段,而是在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存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整個周期中,投資疲弱,市場相對狹小,失業大量存在,造成經濟停滯不前。「滯脹」惡性循環與再生產周期運動相伴隨,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運動的一大奇觀。這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特殊產物,也是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深刻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三)結構性經濟危機更加突出,它與周期性危機以及互相交織在一起。隨著戰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西方國家對本國經濟中長期經濟計劃的實施,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本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從而引發了結構性的危機如原料危機、傳統工業危機、結構性失業、政府結構性財政赤字以及石油危機、世界性通貨膨脹、國際債務危機、貿易收支失衡等世界性結構危機。
當代資本主義結構性危機、與高科技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組織、體判和運行的影響有關,但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本身。正如列寧指出「技術的加速發展、又使國民經濟部門不適應的因素、混亂和危機的因素日益增加。」當工資本主義結構性危機的產生,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市場經濟規律的抑製作用也有關系,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普遍發展的結果。
結構性危機具有不同於周期性危機的特點:①周期性危機持續的時間較短,通常是一年左右,最長也不過兩三年,結構性危機持續時間比較長,往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長。②周期性危機是生產過剩造成的,而結構性危機不一定表現為生產過剩,也可表現為生產不足,物價不一定下跌,也可能是上漲。③周期性危機通常是從生產領域波及流通領域,並形成全面的經濟危機,而結構性危機可能只發生在某一個或某幾個領域和部門。④周期性危機在各國基本上表現相同,只是深刻程度和時間長短等會有差別,而結構性危機在各國的表現和影響並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
戰後,結構性危機和周期性危機,往往同時並存,互相交織。70年代迄今發生的三次周期性危機都有這種情況,它使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更加深刻。 特別由於「滯脹」 現象與再生產周期相伴隨,因此,與「滯脹」現象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財政危機和貨幣信用危機便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一直用財政赤字增加社會總需求,以刺激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結果財政赤字幾乎連年不斷,赤字額越來越大。財政赤字帶來通貨膨脹。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採取緊縮銀根政策,使得信貸急劇縮減,利息率猛烈提高,銀行破產倒閉嚴股票價格猛跌,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大量外流,使國際金融市場陷於一片混亂。這種由「滯脹」所引發的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和信貸危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並與再生產的周期運動相伴隨,使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呈現更為復雜的情況。
(四)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再生產的周期變形。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再生產周期發展是比較平衡的。突出表現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的時期比較一致,並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國家中再生產周期各階段更迭的整個過程逐漸形成為國際的統一過程,即形成世界資本主義統一的再生產周期運動。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各國所處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同,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資本主義各國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過程存在差異。這種情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是因為戰後資本主義各國遭受戰爭破壞的程度大不相同,它們經濟恢復和增長的進程也很不一樣,結果,戰後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表現出高度的不平衡性,它影響到各國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以及各國經濟危機爆發的周期性。同時,由於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各國政府加強了再生產周期進程的調節和干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和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社會震盪,不象過去那樣很快就在其他國家引起連鎖反應。所以,從整個說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同期性與非同期性雖然交錯出現,但同期性的趨勢較戰前顯然有所削弱,更多的表現了非同期性的特點。這正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發展不平衡性加刷的表現。
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發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現在某些再生產周期運動中爆發經濟危機的時期的不一致性(即非同期性)。例如發生在60年代中後期的那場世界經濟危機,法國在1964年爆發,日本在1965年爆發,英國、西德都爆發在1966年,而這時美國仍處在從1961-1969年長達八年之久的經濟高漲階段,直到1969年10月美國才爆發經濟危機。 這種 不平衡性還表現在再生產周期各個階段持續的時間上的差異,有的階段持續時間較長,有的階段持續時間較短。一般來說,危機階段持續時間較短,停滯(蕭條)階段持續時間也較短,但在有的再生產周期中蕭條階段持續時間也較長,例如有的學者把1973-1975年嚴重經濟危機之後所經歷的較長時期的「滯脹」稱之為「特種蕭條的新形式」。有些階段的特徵不很明顯,界限比較模糊,不易區分。這表明戰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發生了變形。

三、對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基本認識

通過對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歷史考察及其基本特點的探討與分析,使我們對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客觀規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試從理論和實踐上,談兩點認識問題。
(一)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正確看待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運動。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所決定的。它與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相伴隨並貫穿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始終。但是資本主義經濟並非每時每刻都處在危機之中,只有在這些基本矛盾發展到特別尖銳激化的程度,以致造成生產的迅速擴大與勞動人民的購買力之間的激烈沖突,嚴重破壞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時,也就是說這些矛盾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和積累後,才會爆發經濟危機。危機的爆發人為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生產大幅度下降,強制地使資本主義生產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得到暫時的平衡,使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關系得到暫時的協調,使資本主義的矛盾暫時得到緩和,從而使再生產得以繼續進行,社會生產從危機中逐步擺脫出來,重新恢復和發展起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固有的各種矛盾又會發展和激化,就不可避免地又爆發另一次新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就是這樣從一次危機到另一次危機,形成周而復始的再生產的周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國家加強對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發展進程的干預和調節,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運動呈現出十分復雜的情況,在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西方資產階級散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消失論,把歷史上出現的經濟危機說成是偶發事件,並熬盡腦汁,開了不少「靈丹妙葯」,妄圖「防止」和「克服」經濟危機。但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客觀規律是不可抗拒的。那些「反危機」的「靈丹妙葯」只能起到某種「應急」的作用,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暫時緩和再生產過程中某些矛盾,減輕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甚至可以推遲危機的爆發,但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遏止經濟危機。因為這些政策措施都是以保持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前提的,它們根本沒有也不可能去觸動壟斷資本統治的經濟基礎,沒有也不可能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病根。進入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陷入「滯脹」惡性循環的困境,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深刻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進入9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未走出經濟低速增長的低谷。因此,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理論並沒有過時,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客觀規律仍然在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實踐中起作用,只不過其運動方式、次序、情景和具體表現形式有所變化而已,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仍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發展下去。
(二)必須認真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探索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運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是生動的、活潑的、創造性的、發展的科學,它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我們必須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情況、新變化,深入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運動的規律。從目前來看,以下幾種新情況、新問題是值得我們關注和認真研究的:
1.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的不規則性。過去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運動是按照危機--蕭條--復甦--高漲這四個階段有規則地運行。而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運動發生了變形,如上所說的周期發展進程的不平衡性,經濟危機爆發的同期性與非同期性並存,某些階段持續時間的差異性以及界限模糊、不易區分,使再生產周期運動呈現出不規規運行的狀態。
2.「滯脹」作為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既可以把它看作是停滯蕭條的新形式,又是經濟危機深刻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它不是存在於再生產周期的某一階段,而是貫串於周期的各個階段之中,而且在「滯脹」中還有經濟的低增長。「滯脹」的基本特徵不同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這就帶來了當代資本主義周期運動的極端復雜性。
3.經濟危機表現形式的多樣化。過去傳統的經濟危機主要表現為生產過剩,大量商品積壓,生產大幅度下降,失業人數劇增。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主要不是表現生產過剩,而是生產不足,商品奇缺,物價上漲,失業增多。不僅表現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還表現為「滯脹」現象,結構性危機突出,財政和貨幣信用危機頻頻發生並與周期性經濟危機交織在一起。60-70年代爆發多次的美元危機,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國際貨幣體系的瓦解。80年代一90年代金融風潮更是此起彼落,爆發多次國際性和地區性的金融危機都是這種經濟危機的重要表現。

❸ 美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金融危機的基本特徵
:金融領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以至於影響相關國家或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閱讀全文

與國別層面的經濟危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守墓人如何獲得高品質故事 瀏覽:572
商洛工業經濟怎麼樣 瀏覽:108
我的禮儀故事手抄報怎麼弄 瀏覽:583
老人怎麼看待別人的婚姻 瀏覽:400
畢業後如何步入婚姻 瀏覽:535
如何提高戀愛情商書籍 瀏覽:260
幸福林帶里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355
幸福工廠電話是多少 瀏覽:940
嗯繼續放拿什麼給你幸福 瀏覽:841
事業單位降級處分後怎麼算年限 瀏覽:720
不知道事業和愛情如何選擇 瀏覽:463
對愛情的理解希望以及如何爭取 瀏覽:161
如何挑選健康的寵物貓 瀏覽:10
有什麼能和人互動的鬼故事 瀏覽:63
餐飲行業健康證有什麼要求 瀏覽:986
事實婚姻什麼為結婚的法定條件 瀏覽:299
愛情使我卑微什麼意思 瀏覽:790
歌曲愛情堡壘添加什麼話題 瀏覽:570
心臟健康大多有哪些特徵 瀏覽:331
平原事業編有哪些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