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莆田的特產是什麼
分類: 地區 >> 福建 >> 莆田市
解析:
四大名果:興化桂元
莆田市位於東海之濱、台灣海峽西岸,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極宜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傳統的四大名果,歷來馳名海內外,尤以龍眼為佳,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
莆田龍眼因其栽培地域獨特,孕育了眾多品種和優良品質。全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由於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有利於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為主)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元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並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
莆田龍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為特點,「水南1號」、「友誼 106」這兩個品種,已達國家一級龍眼標准,為國內領先;「松風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睞。主栽品種「烏龍嶺」、「油潭本」、「水南1號」、「松風本」、「 立冬本」等品種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這些指標都明顯優於其他產區。
四大名果:枇杷
莆田枇杷品種達100多種,主要有「解放鍾」、「長紅3號 」、「莆選1號」、「早鍾6號」、「白梨」等,單果重為全國最大(解放鍾最大單果重172克,為世界之冠),栽培
技術最先進,主產區常太鎮號稱「中國枇杷第一鄉」。全市現有面積1.1萬公頃,投產面積0.5萬公頃,年產量3萬噸以上。銷往全國 各大中城市。「解放鍾」枇杷選自福建省莆田市
城廂區英龍街綉衣里的「大鍾」實生變異味,1949年莆田解放那年發現而得名。其最大單果重可達172克,曾在1954年西德舉行的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故被譽為「枇杷王」。「解放鍾」枇杷樹勢強,枝條粗壯,抗逆性強,結果習性好,產量高,果實倒卵形或長倒卵形(梨形),果皮橙紅色、易剝離、中等厚、耐貯運;平均單果重70-80g。根據福建省農科院測定,果肉厚0.93cm,可食率71.46%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1.1-12%,含酸量0.51%,維生素65.72mg/100g果肉,莆田當地成熟期5月上、中旬。
四大名果:荔枝
莆田荔枝始於唐代,北宋蔡襄《荔枝譜》稱興化荔最為奇特。 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補功效。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時,曾題下「荔城無處不荔枝」的詩句,盛贊莆田荔枝。優良品種有「陳紫」、「宋家香」、「狀元紅」等。
四大名果:蜜柚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屬食膳雙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為貢品,果實品質優良,氣味芬香,肉嫩汁醇,甜
酸適度,口感好,風味獨特,原國家主席 *** 品嘗後稱它是「無籽蜜 柚」。
興化米粉:
北宋以來,一直為興化之著名特產。系用特等大米精製而成。現主要生產有興化細米粉、銀絲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條米粉等系列產品。興化米粉,條細如絲,潔白如銀,質佳味美,且耐儲藏,便於攜帶,富於韌性,煮、炒、炸皆可,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家用、饋贈咸宜,是饋贈親友和宴請佳賓之珍品,暢銷國內外。
漆木碗:
莆田市選用優質木材和採取精湛工藝製作的碗、碟、盤、杯、缽、盂、花盆套等150多個花色品種的傳統木質漆器,造型雅緻玲瓏,色澤光滑明麗,既為日用品,又是工藝品。漆木碗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在漆藝上,有傳統的「紅退光」、「黑退光」,色亮如鏡,聚光照影;有「退光貼花」 、「漆內描圖」,摸之無痕,視之有景;有「生漆擦」、「透明擦」,木紋清晰,美於天然。漆木碗的品種已有「青石朱里碗」、「透明暗花鴛鴦碗」、「金珠蓋碗」等20餘種。漆木碗為陳設、旅遊和食具之佳品,不但造型雅,質地優良,色彩明麗,純朴美觀,而且具有無味、無毒、堅固耐用、不脫漆等特點。盛沸水不燙,裝酸鹼不蝕,是馳名中外的上乘食具。陳列於廳室,正看圓如一輪滿月,側視妙似半顆珍珠,是可供欣賞的工藝美術品。同時,漆木碗高不盈三寸,薄不過三分,旅途攜帶,十分輕便。
興化桂圓干
興化桂圓干是興化地產的龍眼加工焙製成的干品,馳名國內外。
桂圓干富於營養,具有養血安神、補心益脾等功效,是體虛貧血產後養身的滋補佳品,用優良品種「烏龍嶺」焙製成的桂圓干,尤為名貴。興化桂圓干按照龍眼品種規格大小不同,有「三元」、「四元」、「五元」、「中元」和「砂仔」之別。
蔗糖
莆仙自古就是著名的「甘蔗之鄉」。甘蔗種植的歷史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到明朝中葉,甘蔗種植和蔗糖生產有些發展,糖類產品已行銷江浙各地。但直到本世紀40年代,還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種植的甘蔗是老品種,產量和出糖率都很低,土作坊中生產的是板糖、紅砂糖和少量白糖。
50年代後,人民 *** 重視蔗糖生產,積極扶持和鼓勵農民種蔗。1983年建市以後,市 *** 採取得力措施,促使甘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產不斷提高,推動製糖工業發展。1983年,仙游縣龍華公社建華大隊榮獲「全國甘蔗生產先進單位」稱號。1985年,全市甘蔗種植面積達22.6萬畝,甘蔗總產量126萬噸,榨季生產食糖14.1萬噸,為歷史最好時期。被譽為福建「糖倉」之一。
冰糖
冰糖是蔗糖加上蛋白質原料配方,經蒸汽煮煉和靜止結晶而成。冰糖晶瑩透亮,香甜可口,具有潤喉清心,祛煩消渴的功效,是食用佳品。
古時,仙遊民間就用土灶、大鍋煮煉冰糖。產品遠銷江浙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光仙游就有30多家私人冰糖作坊,年總產100多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冰糖生產發展較快,1956年以來,人民 *** 注意發揮蔗鄉優勢,發展冰糖生產,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和設備改造,逐步提高產品質量。仙游食品廠生產的冰糖,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在省內同行業中都居首位。仙游出產的冰糖大量銷往上海、江西、浙江、安徽、山東、湖南、河北、江蘇等地。僅上海市的年銷量就達1000噸。
1972年以後,仙游冰糖生產又有新的突破。雙燈牌單晶體冰糖成為出口產品,銷往新加坡、葉門各國。
仙游綜合食品廠生產的「鯉城牌冰糖」及「鯉城牌單晶冰糖」,1985年榮獲部優產品稱號。1988年全市冰糖產量7411噸,其中出口219噸。1989年冰糖產量下降為2946噸。
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產,明代就有米粉外銷。產地以莆田縣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橋鄉樟林、洋埕等村次之,全市其他地方亦有零星的加工製作。米粉以上等黃尖米製作最好,製作須經過9道工序,過去用手工操作,現在多用半機械化進行製作。興化米粉的特點,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松晶瑩,煮炒易熟,湯干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是群眾喜愛的食品,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禮品。興化米粉的銷路很廣,除本省各地外,銷至廣東、江西等地,目前產地工人到外省設坊生產銷售,或被僱用代加工。1949年以後,遠銷至東南亞、美洲和歐洲等國家,深受海外僑胞的喜愛。近幾年,每年出口數量在800~1000噸之間。
莆田黑豬
莆田黑豬是福建省地方良種之一,主要分布在常泰、黃石、笏石、靈川、梧塘、西天尾、蘆、涵江及城郊等鄉(鎮)。全縣飼養母豬4萬多頭,年產仔豬50多萬頭(據縣畜牧獸醫服務站提供,1988年有防疫仔豬33萬頭),輸出豬苗達20萬頭以上,暢銷省內各地,是福建省主要的母豬基地。
黑豬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料,生長快,出肉率高,肉質好,產仔多,母性強,抗熱、抗病力強等特點。成年公豬體重350市斤,母豬體重300市斤,經產母豬一般每窩產仔10~12頭,最高達15頭以上。利用長白豬或杜洛克豬作父本,黑豬作母本,雜交一代具有體型大,生長快,易育肥,出肉率高,瘦肉率高,肉質好等特點。所以,以莆田黑豬作母本,是福建省利用雜種優勢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母本種源。
莆田黑鴨
莆田黑鴨是福建省特有的蛋用黑鴨品種。據調查,靈川鄉是黑鴨的搖籃地,分布在莆田市沿海及南北兩洋平原地區(以城關中心的南北兩片平原之俗稱),現全市飼養數量達35萬只,年產鴨苗近1000萬只,遠銷到廣東、廣西、江西和湖南等省(區)。主要特點,體態輕盈,行走敏捷,耐鹽性,抗熱性較強,適應於硬質海灘放牧,產蛋性能好,母鴨年產蛋量270~290個,平均蛋重70克左右。利用白色公鴨與莆田母鴨雜交生產的半番鴨,是肉用鴨優良品種。
黑骨雞
黑骨雞也叫白絨雞、絨毛雞或絨毛烏骨雞。莆田縣飼養歷史已有700多年。全縣飼養數約6萬多隻,年產雞苗300萬只以上,其中運銷廣東、廣西和湖南等省(區)有250多萬只。烏骨雞經濟價值很高,具有營養滋補和葯用的功能,其所制烏雞白鳳丸和白鳳酒,在國內外市場上極受歡迎,是出口外銷的珍貴產品。
莆田鞋業
莆田的製鞋業,在明朝就較發達,其產品在閩南、福州等地頗有名聲。相傳明朝國師陳經邦告老返鄉後,曾應鞋店友人之邀書寫招牌,欣然潑墨命筆,蒼勁的「甲乙」兩字躍然匾上,情趣兼備,嚼之有味:「甲」字形似製鞋用具錐子,「乙」字與做鞋用的裁刀形同。至今手工皮鞋工人仍用此類工具。清朝光緒年間,縣城大路街有6家鞋店(前店後廠)。民國初期,大路街有鞋店20家,民國15年(1926年)以後,又增加15家,文獻路、勝利路開設3家皮鞋店;涵江鎮也有14家布鞋店和1家皮鞋店。
1958年9月,莆田城廂製鞋社、涵江製鞋社、涵江補鞋社等全部合並,轉為地方國營莆田製鞋廠;1960年9月,莆田製鞋廠和莆田皮革廠合並為地方國營莆田鞋革廠。當時的產品主要是布鞋,由縣百貨公司收購,供應全國各省市,以價廉物美而著稱。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產品由內銷走向國際市場。1987年,在國家的支持下,引進製鞋生產設備,由手工生產走向機械化生產。麻底爬山鞋榮獲1983年對外貿易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和1988年全國出口創匯優秀新產品獎、銀質獎。地方國營鞋革廠成為莆田縣製鞋工業基地,該廠採用「天女散花」法,派出技術人員,撥出設備,在17個鄉、鎮辦起57家衛星廠,幾千個作業點,從事鞋業生產人員多達20萬人,形成47個城鄉聯合的出口鞋業生產群體。1983年建市後被全國譽為「鞋城」,吸引著台、港、澳地區和美國商人投資辦鞋廠,至1989年底,地方國營,集體、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的鞋廠就有25個之多(未包括城廂區、涵江區),11個配套廠,建成注塑布鞋、包子鞋、運動鞋、布膠鞋、粘膠鞋5個生產基地百餘條生產線,年產量達3800萬雙,產品95%以上銷往國際市場。1989年,出口38萬雙,價值3.7億元,佔全省出口量55%,成為全國最大的「鞋城」。產品有七大類:注塑鞋,粘膠鞋,麻底鞋,手緔布鞋,PU革冷粘鞋,三路牌系列運動鞋,PV革皮面注塑鞋,品種多達5000多種,遠銷歐、亞、美等25個國家和港澳地區,名優產品,屢見不鮮。莆田鞋革廠1988年被省 *** 授予省級先進企業的稱號,1990年5月經國家輕工業部批准為國家二級企業,被國家輕工部評為全國輕工出口先進企業,榮獲全國同行業唯一的「金龍騰飛」金杯獎。1989年,三路牌和雷寶運動鞋、滑雪鞋、白鴿牌泡塑鞋和粘膠鞋五大類產品榮獲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粘膠女鞋獲得紡織部優質產品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