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自己家財政真正情況,家長該不該告訴孩子
我更傾向於告訴孩子,即家長應該把自己家財政的真正情況告訴給孩子。
1、孩子不知道家庭的財政真正情況,可能會造成孩子對自己家庭條件的判斷偏差,最糟糕的是家裡沒錢,但孩子一直誤以為有錢,那孩子長期以來形成的消費觀就會在他知道事實真相時轟塌,對孩子的身心是有影響的。
家長告訴孩子家裡的真實財政情況,主要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有知情權,而不是讓孩子因為了解了財政情況而去分心分神,這里我們家長一定要明確的一點是,家裡的經濟狀況只跟我們做父母的有關,跟我們的能力有關,與孩子無關。
Ⅱ 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家長該如何跟孩子說明家裡的經濟狀況
如果孩子還只是上一年級,家長就沒有必要跟孩子講那些收入、支出之類的問題,因為孩子可能並不會理解這些是什麼東西。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讓孩子知道,錢是通過努力才能夠獲得的,有付出才會有獲得。很多父母會覺得苦惱,有些孩子花錢不知道節制,主要是因為孩子並不知道錢的重要性,就需要家長身體力行的讓孩子知道家庭的財政情況,在日常中也會慢慢收斂。
家長可以給孩子零用錢,不能夠吝嗇這一點小錢,否則會讓孩子過於看重金錢,不懂得使用金錢。如果發現了孩子濫用零用錢,可以適時的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也會慢慢的學會去分配金錢。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生活是需要不斷享受的,而不能僅僅靠金錢去衡量,要讓孩子知道錢並不是萬能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用錢解決不了的,才能夠讓孩子對金錢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Ⅲ 怎麼跟孩子談家裡的經濟情況做到哪幾點,成功培養孩子金錢觀
在與孩子談家中經濟狀況時,有一部分家長會隱瞞的,感覺孩子如果你覺得家庭條件好得話,會到院校顯擺,卻不知道,隱瞞的形式只能給孩子產生弊端。最先,這類隱瞞的形式會使孩子不明白使用價值,如同以前在網上爆出來一個事例,一個9歲的小男孩,砸壞了教室夾層玻璃,教師讓他賠付,可是他選了自盡。一塊玻璃能賣多少錢,然而對於不明白金錢意義的孩子而言,一塊玻璃居然讓他拿命來還款,這些都是由於孩子不明白使用價值造成的不幸。
次之,有的家庭本就不富有,但卻跟孩子說家庭條件好,這樣就會讓他培養「炫耀」的個性,最終吃苦耐勞還是父母。一樣有一些富裕的家庭,擔心孩子「炫耀」,就一直給他傳遞「家窮」的觀念,這就使得孩子越來越不自信,乃至尤其「節約」。這種隱瞞對孩子而言,除開弊端以外,並沒有一丁點的益處。
Ⅳ 父母應盡早與小孩討論關於金錢的話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認知
很少有中國父母喜歡教導小孩關於金錢的啟蒙和意識,因為大部分家長其實本身對這個世界金錢的本質並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眼前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的不遠,想的不深。中國父母可能更喜歡跟自己的小孩談論學習或者不要受他人欺負的內容,口頭禪就是「你現在只管把學習搞好,其他的事情不是你操心的,你不要管!」
但金錢是許許多多成年人努力終生都孜孜不倦追求的一個目標,可謂雖九死其猶未悔,但大部分人在這方面其實並不算成功。
很多富人會從小培養自己的小孩賺錢的意識與技能,雖然他們並不需要小孩真正的賺錢。
不管自身家庭的經濟狀況如何,經常與自己的小孩討論金錢方面的內容,對小孩形成一定的理財觀念與賺錢意識非常重要。
Diamond Wealth Advisors總裁兼兒童讀物拉里·邦妮(Larry The Bunny Saves Money)的作者吉姆·德蓋塔諾(Jim DeGaetano)曾表示:「研究表明,孩子們早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理解有關金錢的概念,當然,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我認為這和我們教孩子語言的方式是相似的,」他說。「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他們必須聽到它,看到它是如何使用的。說到錢,我的建議是對你的孩子開誠布公。」
首先,盡量將自己想要說的話題表述簡單,讓小孩可以理解,比如你可以跟他解釋父母工作是為了掙錢,賺了錢之後可以用這筆錢來買日常用品。如果你的帶小孩去超市刷支付寶或者微信,也可以向他解釋在線支付的便捷與隱患,預防一些熊孩子偷刷父母的支付寶去玩 游戲 或者打賞主播。」
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數學能力終究會讓他們開始思考良好的花錢習慣。這大概在孩子二年級或三年級時就開始了,那時家長就可以開始讓他們就金錢展開更深入的思考。
這些在孩子早期的對話並不是一定要小孩明確關於金錢的概念,但卻可以奠定一定的基礎,讓你小孩不至於有「越窮越光榮」的心理認知,讓他在談到金錢的時候感到非常自在,長大之後也不會害怕問一些讓人不舒服的問題。如果父母從小就讓自己的小孩遠離一切關於金錢的話題,那麼,這只能讓他們認為談論金錢是一項禁忌話題。
德蓋塔諾說:「許多家長不願意提起這一話題,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們不會理解,或者不想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心理負擔。」「我不是說你應該和你的一年級學生一起回顧你的個人凈資產報表,但為未來關於錢的對話應該從小事開始,比如談論錢從哪裡來,如何使用它。」
教育孩子們財務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確保他們能夠識別出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根本區別。可以輔助引導他們更多的思考一下零花錢的處理方式,給他們提供一個實用的方式,讓孩子們思考如何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消費、儲蓄、以期實現更大的價值等等。而不是像我們80後,90後這一輩,小時候拿到零花錢第一個想法就是存在存錢罐里,等需要用的時候再拿錘子把它敲碎,這樣幾乎毫無意義。
《he kids and Money guide books for children》一書的作者傑恩·珀爾(Jayne Pearl)建議道:「當孩子們得到『零花錢』的時候,是該和他們討論一下如何來滿足自己的一些基本的需求和必須的需求了。」
或者,如果父母不想只靠言語說教,也可以邀請您的孩子幫您購物,並提供明確的清單和預算。
「如果孩子在超市或網上購物時,想要一些不在清單上或比估計的貴的東西,家長可以說,『讓我們看看能不能以更低的價格找到清單上的其他東西,這樣我們的預算中就有錢支付了。』」。「然後父母就成了孩子的教練,而不是一直說不要買不要買得『吝嗇鬼』。孩子們練習如何權衡,並認識到無論一個人多麼富有,金錢都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諸如自身經濟能力、消費水準以及身上的錢到底能去做什麼。
珀爾曾說過,很多家長害怕孩子提出的關於錢的不可迴避的問題,比如:爸爸媽媽你們掙了多少錢?你們是「富人」還是「窮人」?
當然,家長與其迴避孩子的這些尖銳的問題,還不如不如把它們當作傳授價值觀和家庭財富經驗教訓的機會。
專家們普遍認為,告訴孩子足夠多的關於他們家庭經濟狀況的信息是好的,這樣他們會感到受到父母的重視。
總之,不管你的家庭在經濟上是否優渥,相信這些方法都是適用的。
雖然小孩還小,但非常有可能知道的比他們父母想像的要多,如果沒有父母提供關於家庭的最新信息,他們可能會以不幸的方式填補這段空白認知。
當然了,在和小孩談論金錢的時候,也需要灌輸「金錢並不一定使人快樂」的觀點,因為這個世界上過分地追求金錢的確不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馬雲就曾說過,他最快樂的時光不是一個月賺一二十億的時候,而是當老師一個月賺幾千元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自己是最自由的,身心最愉悅的時候。
同樣的道理,作為父母,也需要引導小孩去體驗一些「免費的」快樂。
美好的回憶不是一定是買了一套樂高玩具或者逛了一趟迪士尼,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騎個自行車,去公園裡面逛一逛,去博物館里參觀一下 歷史 文物,或者圖書館活動,音樂會和其他當地的一些藝術、文化或者 體育 活動。
雖然現在新冠肺炎鬧得有點厲害,經常帶小孩外出不是特別方便,但家長的主要想法應該是向小孩用行動展示,而不是僅僅是通過口頭說教:生命中許多美好的時候都是不需要通過金錢獲得的。
與孩子談論金錢的時候,就像與孩子談論其他的話題一樣,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記住並理解,一味單純的說教是毫無用處的,小孩不僅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還可能會抗拒與你的交流。
相反,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恐懼和擔憂。幫助小孩說出和識別圍繞金錢所產生的情緒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總之,從小注重培養孩子對於金錢的啟蒙與認知,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將會有莫大的助益。
Ⅳ 家裡經濟狀況有些差,家長該如何跟孩子說呢
引言: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如果說家裡面經營條件不是很好的話,咱們也可以正常的和孩子說,要是孩子知道金錢是怎麼賺來的,讓他們理解金錢,它只是一個數字,但是背後主要就是我們個人努力的成果,而且要告訴孩子我們家裡面每天都有哪些開銷,讓他有這樣的一個概念。
三、誠實的跟孩子談金錢的問題
同時要讓孩子知道這個錢是誰的孩子,現在沒有什麼工作能力,他也是未成年,他基本上是沒有錢的孩子,可以通過做家務來換取零花錢,但是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所謂的哭窮裝服都不要,還不如開誠布公的去談論金錢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