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下而上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這一期為你解讀的是《自下而上》,這本書可能會重新構建你的世界觀,它是用「演化論」的視角去看周圍的一切事物的。一說演化論,你可能會說,我對生物學沒什麼興趣。但這個思想,可以說是能把現代智識分子和古人劃分開的一把尺子。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大部分都是在「創造論」的基礎上構建的。創造論是什麼意思呢?你看,在人類發展的幾千年文明中,政府為我們建立了經濟系統,設計了社會制度,各種企業設計了我們的各種日常用品。從經濟到宗教,從金字塔到大帆船,從計算機到智能手機,哪個都不是自己從土裡長出來的。我們的常識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靠聰明人的規劃和設計來運行的。這就是創造論。
但是這本書的作者不同意這個觀點。他通過多方面的論證提出,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這種自發的、沒有預定方向的逐漸演變,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最大力量。
作者的這個觀點適用范圍非常廣,無論是人類的制度,人類製造的各種物品,還是人類的習慣,在他看來都是漫無目的地演變出來的,根本沒有聰明人什麼事兒。不僅如此,作者還說,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思想都錯了,無論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和尼采這樣的哲學家,還是聖保羅、穆罕默德這樣的宗教領袖,他們都認為世界需要按照設計出來的規律運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這本書里,作者向各種各樣的創造論開火,向歷史上存在了幾千年的誤導開火,讓人們從對規劃和設計的痴迷中解放出來,去關注自發地演變。
自發地演變,是生物學上的一個規律,但作者說,這種規律在社會領域中也依然適用。他把人們先設計出來一套方案,然後再去推廣實施的過程,叫做「自上而下的設計」,而把從混亂中逐漸涌現出秩序的這個過程,叫做「自下而上的演變」。這種逐步演化的觀點,就是這本書叫《自下而上》的原因。作者甚至斷言,所有好的東西都是自下而上逐步演化出來的,而不是自上而下設計出來的。
這樣一本書,可以稱得上是規模龐大、野心勃勃了。那麼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呢?他是馬特·里德利,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博士,也是一位高產的科學作家。曾經很受歡迎的《理性樂觀派》一書,也是他的作品。《理性樂觀派》可以算是這本《自下而上》的前傳,在那本書里,作者主要討論的是自由貿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各種好處,而自發產生的自由貿易,也是這本《自下而上》的主題之一。
好了,既然作者在這本書里提出的觀點是「萬事萬物來自演變」,那麼,他是怎麼論證這個觀點的呢?我圍繞著這個觀點,歸納出了一個社會觀、一個價值觀和一個科技觀。
一個社會觀,我們來看人類文化的演變。作者認為,我們的道德、語言,都是演變的結果,而不是教育的結果,甚至連宗教文化都是自行演變出來的。
一個價值觀,我們來看人類組織體系的演變。自發地演化出來的組織體系,往往比設計出來的好。政府,甚至是人類的經濟體系,就都是逐步演變出來的。
一個科技觀,我們來說說人類的技術地演變。好東西沒有設計,那些我們熟知的發明家和企業首席執行官們,只是在合適的時間點出現在合適的位置上而已,就算沒有他們,技術一樣會自己演變發展。
第一部分
好了,我們來看看第一個重點,一個社會觀。作者認為,人類文化的演變,道德、語言和宗教,都是演變的結果。
這個觀點聽起來有點不大對勁。就拿道德來說,道德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按照常識來看,道德不是從小在家庭和學校里培養出來的嗎?如果沒有人告訴我們教育我們,我們怎麼知道什麼行為是道德,什麼不是呢?
實際上,一直到十八世紀,所有人還都這么認為。有道德的人告訴人們該怎麼生活,每個人都生活在道德的光輝之下,才能過上高尚的生活,這是個很普遍的觀點。
不過作者卻說,道德不是被教出來的,人類社會是逐漸地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和行為規范。他在論證的時候,舉出了一位牛人來做例子。他說,亞當·斯密早就發現了道德起源的真相。
亞當·斯密這個人,我們可能對他的《國富論》更有印象一些。不過早在《國富論》出現之前十幾年,他還寫了一本書,叫《道德情操論》。在《道德情操論》里,亞當·斯密就已經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了結論,認為道德和教導沒什麼關系。亞當·斯密認為,人們生活在社會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互利互惠的觀念,而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他觀察到,小孩子是沒有道德觀念的。孩子們在生活中和別人打交道,看到別人怎麼做,自己也會調整自己的做法,然後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行為規范,這就是道德。在道德形成的過程中,並沒有誰來規定什麼才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人們只是在彼此磨合的時候,逐漸發現了別人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然後根據這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而那些道德家們,則是歸納整理了人們的行為規范,記錄下來,然後再拿來教育人們。
那也就是說,人們並沒有從零開始去創造一套道德系統。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漸磨合出來的規則,是自下而上生長出來的東西,然後又被自上而下地宣傳開,才成了人們都遵守的道德規范。作者說,人們的目的只是想在此時此刻,跟自己正打交道的人一起獲得心心相通的愉悅感。雖然沒有人負責,但是這套系統是有秩序的。
既然道德是這樣演化而來的,那麼顯然,道德也會不斷變化。作者舉了個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在一百年前的西方社會,如果有誰娶了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其他人對這事兒是沒什麼反應的,但是如果有誰是同性戀,那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這是一個道德標准。但是放到現在,人們會覺得,娶了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這是戀童啊,絕對不行,而同性戀變得是能被接受的了,這也是一個道德標准,你說哪個對呢?這就沒有對錯,只是人們逐漸接納了新的觀念,慢慢地轉變了道德觀念而已。
不僅道德是這樣,作者認為,人類的語言也遵循著相同的演化方式。你可能會想,語言應該是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這怎麼也是演化來的?作者說,雖然我們在學校里學習語言,但是語言其實和道德類似,只是有人總結了那些約定俗成的用法,然後再把它們教給學生而已。語言先是自下而上演化出來,然後自上而下地傳遞下去,我們在學校里學習的語言,只是這個過程的後半部分而已。這個觀點,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也很贊同,他在他的著作《語言本能》中還更進一步地提出,語言是人類長期演化而來的一種本能,每個孩子都可以迅速掌握自己母語的規則,而且一門新的語言往往只需要一兩代人的使用,就可以成型。
在我們真實生活中,也可以發現語言演化的過程,網路語言就是個好例子。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網路語言,用過去的眼光來看顯然是不規范的,但是人們也逐漸在生活中開始使用這些語言,其中一些甚至還加入了詞典,成了標準的用法。
英文當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方說我們開玩笑把「好久不見」說成 long time no see,這本來只是玩笑而已,但是現在這句話已經在英語國家被廣泛接受,成了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了。這反映的就是語言自下而上的演變過程。人們先是創造了新的詞句或者是語言的新用法,嘗試開始使用它們,然後其中一些用法慢慢消亡了,另一些則慢慢被人們廣泛接受,最終就變成了大眾認可的用法。
甚至宗教文化的演變也是一樣。宗教是怎麼產生的?是人們在面對自然環境不知所措的時候,就用想像力創造了各種神明。作者說,關於這些神明的傳說故事也在口口相傳中逐漸演變和定型,而且像是市場中的商品一樣彼此競爭。最終哪個宗教獲得的信徒最多,哪個宗教就占據了市場,就成功了。
作者在這里舉了個例子。在公元1世紀的羅馬,每個城市都有幾十種教派和秘密宗教相互競爭。在宗教彼此競爭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信徒,每種教派都在不斷調整。比如神明們身上的人性越來越少,神性則越來越強,宗教宣講的內容也開始由古代傳說變成了道德標准,爭取和其他宗教的競爭中盡量生存下來,傳播開去。作者說,這些宗教就像是許許多多的獨立咖啡館,最終會被幾家更強大的咖啡連鎖店取代。最終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就像是適應性最好的生物最終活下來發展壯大了一樣。
所以你看,人類文化的產生,不管是道德、語言還是宗教,它們的產生都是必然,但是什麼標准才算是有道德,語言的最終形式是什麼樣的,哪些宗教能夠獲得大量信徒,這卻是未知的。這就像是地球上演化出的生命一樣,地球上演化出生命可以說是必然,但是最終演化出來的生物是什麼樣子,因為涉及到大量環境和生物體之間的交互,所以就沒辦法預測了。
第二部分
好了,說文化是慢慢演變出來的好像還容易理解,畢竟我們都有切身體會。但是要是要說人類的組織體系,比如政府、經濟體系也是自然演化出來的,這怎麼可能呢?就比如政府,它意味著管理、控制、計劃,規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秩序的代表。政府要做的工作,都是目標明確、方法清晰的,一點都不含糊,而演化則是亂糟糟的自發的行為,完全沒有秩序可言。政府和演化好像剛好是兩個極端嘛。這就到了我要說的第二個重點,關於演化論的一個價值觀,自發演化的東西比設計出來的東西更好。
要搞明白政府的演化路徑,我們就要把目光放到更長的歷史發展中去看看了。比方說,原始人顯然是沒有政府的,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在原始部落中,同樣有些規則需要每個人都遵守,而這些規則,就是政府的萌芽。
作者說,即使是在沒有外界強加法律的地方,法律也會自然形成。最早的政府就是這樣自發形成的,就像人群中自然而然會形成一些小圈子一樣。歷史上最早的政府職能很簡單,就是收稅,同時用暴力來維持統治,以及保護自己的民眾不受外人掠奪,這就是原始部落的狀態。作者認為,這時的政府和收保護費的黑手黨沒什麼區別,核心在於對暴力的壟斷。誰拳頭大,就聽誰的話。
顯然,民眾並不喜歡這樣的政府,政府對民眾施加的影響力也有限。不過,政府和民眾的關系也是會慢慢演變的。我們今天熟知的政府形態,差不多是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才開始出現的。當時是因為自由貿易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湊在一起和平示威,要伸張自己的權利。比如,1795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開會的路上就被人包圍起來,要求他實現穀物自由貿易,解除賣麵包的復雜規則。就這樣,民眾和政府之間的磨合變得越來越多,政府才逐漸轉變了形象,開始受到民眾的監督與約束,成了對民眾負責的機構。這個過程並不是由哪位政府領袖推動的,而是民眾和政府之間的力量對比逐漸變化的結果。在民眾和政府關系的慢慢演變之下,政府開始向福利、醫療、教育等等領域投資,開始更好地經營起國家來。今天世界上的各國政府會維持公平公正,這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才演化而來的。
所以作者認為,政府的進步,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在經濟更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這種需要也促使政府不斷演變。這並不是政府本身的計劃,政府的改變只是順應了經濟的變化而已。而且,即使是經濟本身,也是自我演化出來的。
我們所說的經濟,本質就是產品和服務的交換。人們為了追逐利益,自然會產生分工,當人們開始有了分工,交換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分工越細,交換越多,經濟也就越發達。而經濟越發達,就越要求更加細致的分工。比方說,羊毛大衣是各種勞動者的產物,從牧羊人、剪羊毛工人,一直到紡織工和裁縫,每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交換了產品,也取得了收益。因為人們分工更細致,也就更能提升生產力,會賺更多錢。
而且,人們的分工越是專業,消費就越多樣化。從早期的人們自給自足,變成了每個人生產的東西更專一,需要消費的東西也就更多。經濟的繁榮就是這么來的。
說到經濟繁榮的歷程,我為你推薦《小島經濟學》這本書。它用一個個故事講了資本是如何產生的、社會分工是怎麼來的,以及一個繁榮的經濟體系是怎麼構建的。聽完後你也會發現,經濟體系的繁榮,完全不需要規劃。人們會自發地尋找自己的供應商和消費者,自動調節自己的生產,而價格就反映了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這就是自由貿易。馬特·里德利說,貿易的核心特徵在於分散,在於每個人自己自由地做出決定。即使不是完全的自由貿易,也比集中規劃整個經濟體系更有效。
在這里,作者又一次引用了亞當·斯密的理論。作者說,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貿易能夠帶來繁榮。但當時,亞當·斯密的觀點還沒有實際的證據來證明。不過在《國富論》出版幾十年後,英國、歐洲和美國等地的經濟發展,就證明了自由貿易的價值。你看,演化這個思想,如果放在生物界,那就是達爾文的演化論,而如果放在經濟學上,那就是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它們兩個其實是一個道理。
經濟的這種自下而上的演化模式,也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經濟系統就像生態系統一樣,是優勝劣汰的。如果說經濟系統像生態系統,那企業就像是生活在其中的生物。隨著新技術和新企業的涌現,那些沒有競爭力的舊企業和舊的技術必將會被淘汰。那些能夠適應環境的、有著合理創新的企業會生存下來,而那些無法適應的企業則會消亡。這個過程也有很大的隨機性,或者說也像生物優勝劣汰一樣。作者總結說,經濟演變是突變和選擇的過程,就像生物演變一樣。
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這部分的內容。那些我們原本以為是設計出來的組織系統,比如政府和經濟體系,其實都是自下而上演化出來的。雖然作者也在書里強調,對於政府,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它是自上而下的調控,但現在已經有演變的力量在醞釀了。一個執行動作,不管是推進伊拉克的和平,還是上演一出音樂劇,總是要允許大量的低成本試錯,和不斷的調整,最終才能成功。而這種情況,恰恰和生物基因進行微小突變的進化一樣。
第三部分
好了,講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雖然你說了這么多東西都是自發生長出來的,但是肯定有一件東西不可能是這么出現的,那就是由人類一個個發明出來的技術。你看,我們從小就知道那麼多做出了傑出貢獻的偉人,說他們是人類文明之光,他給我們帶來了改變世界的發明,歷史就是他們推動的。比方說愛迪生帶來了電燈,貝爾帶來了電話,摩托羅拉公司的馬丁·庫帕帶來了手機,喬布斯帶來了 iPhone 等等。
如果你這樣想,那我再為你介紹第三個重點,一個科技觀。作者認為,發明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我們所記住的這些發明家,只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地點而已。
比如說,作者就認為,如果沒有愛迪生,我們依然會有電燈用——這不是胡說,因為歷史上最少有二十多個人,分別、獨立地發明了電燈,有的人發明時間甚至比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間還要早。比如說有個叫斯萬的英國人,他展示白熾燈泡的時間就比愛迪生早,兩個人後來為了解決爭議,還成立了個合資公司。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人類的技術其實都是在前人的技術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雖然有些發明看起來可能不那麼明顯。還是拿電燈來說,它就是一系列前人技術的結合。我們得知道材料在發熱時會發光、要知道有些材料的電阻比較高,通電時就會發熱,還要知道材料在發熱時會比較容易氧化而壞掉。有了這些基礎知識,就有了設計電燈的基本思路,那就是,找到一種電阻比較高的材料來做燈絲,把它通電,再把燈泡抽成真空,讓燈絲不會被氧化,燈泡就能長時間發光了。
作者認為,幾乎所有的發明和發現,都不是天才之作。時間和技術積累到了某個特定時期,新的技術必然會出現。而我們記得的那些名字,只是因為他們有很好的積累,同時又有一點點運氣而已。
能證明這個觀點的不只是電燈,還有大量的證據。在凱文·凱利的《科技想要什麼》一書中,他列舉了一些技術發明和它們的發明者。比方說,差不多在同一時期,發明了皮下注射針頭的有3個人,發明了疫苗的有4個,發明了電報的有5個,發明了電氣鐵路的有6個……只要時機合適,之前的技術儲備足夠,那麼新的發明自然就會出現。這就像是在人類的早期歷史上,許多不同地方的人們都曾經獨立發明過輪子一樣。
所以作者說,創新是自然產生的現象。技術創新是逐漸演變出來的,和其他的演變一樣,沒有特定的方向,也無法阻擋,只有在經過一番優勝劣汰之後,才能選拔出最合適的技術,並且發展壯大。而某種技術一旦成為主流,又會不斷地自我改進。技術像是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生物,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隨著技術進步,那些受到歡迎的技術會繼續累積,發展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
把技術和生物放在一起比較,還不只是作者這么說過。在《技術的本質》這本書里也談到了類似的觀點。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認為,技術有一種特別的特性,就是它會自己發展,甚至像是生物一樣適應環境,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改變自身,直到被更新的技術取代。
再舉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計算機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就是越發展越快的典型。你可能聽說過計算機領域的摩爾定律,說計算機的性能基本上每一年半就能提高一倍。這個定律是在1965年提出來的,在之後的幾十年裡,計算機產業差不多都是按照這個速度在發展著。這個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因為每一年半,性能翻倍,就意味著每過十五年,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應該能提升一千倍。今天我們使用的計算機,比三十年前的計算機快了一百萬倍。這個發展速度,真是很驚人。
計算機技術本身的發展,還促進了其他技術的發展。比方說,互聯網就是在計算機的基礎上,自下而上生長出來的。雖然互聯網最初的誕生,是來自美國軍方的一個設想,目的是為了軍隊在戰爭時不至於失去指揮中心。但是科研人員很快就發現了互聯網的用處,開始用互聯網來分享科研成果,尋求跨國家的合作,這種狀況持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時還只有少數人能連接互聯網,主要用途就是作為研究工具。但是隨著美國把互聯網私有化,互聯網突然蓬勃發展起來。只過了短短幾年,互聯網上商業信息的數量就超越了科研信息,各種各樣的互聯網網站和程序也都冒了出來。
作者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自下而上演化的好例子。互聯網的基礎是大量地位相同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構成了互聯網的各個節點。在這些節點中,數據自由流動,想法也自由流動,好的想法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在網民的集體努力下,最終改變了互聯網的面貌。今天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全球網民們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編制的維基網路,還是聚集了大批程序員和開源項目的 github,都表現了互聯網這種自發凝結的力量。
總結
好了,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本期音頻的主要內容。《自下而上》這本書中的內容,是比較反常識的。它認為,人類到目前所產生的各種組織結構、使用的各種規則體系,甚至是經濟和技術,都是自然而然演變而來的。既然是演化,也就不存在設計者,不存在高瞻遠矚或者戰略意識,只是像生物的演化一樣不斷地適應環境而改變自身而已。
我們圍繞著「演化論」為你總結了一個社會觀、一個價值觀和一個科技觀。一個社會觀是說,好東西沒有設計。人類自身的許多屬性,特別是那些我們以為是通過教育而獲得的東西,其實是自然演化而來的。無論是我們人類這個物種,還是我們文化,比如道德觀念、語言習慣,都是一步步自然發展而來。
一個價值觀是說,自發演化的東西比設計出來的東西更好。作者涉及到的內容就更廣泛一些了,他提出了許多論據,證明了人類的組織形式,無論是政府,還是經濟系統,都是演化的結果。這些組織形式一開始都是自然出現的,然後經過長時間的優勝劣汰,最終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最後,一個科技觀,我們看的是技術的演變。技術也有點像是生物一樣,會自己去適應環境,會逐漸改變自身。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發明家們只是順應了時勢,即使他們不存在,也會有其他人代替他們完成那些發明。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你的常識是不是也被顛覆了呢?我們過去往往認為,先設計、後執行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常態,但是很少有人像本書作者這樣,用生物學中的進化論思想來觀察人類社會中的種種現象。
作者甚至還下了一個這樣的斷言:好的東西往往是偶然的、計劃之外的、自下而上自然形成的,而壞的東西則經常是特意的、自上而下設計出來的。他覺得,雖然有些好事情是靠著人為計劃發生的,比方說人類的登月計劃等等。但是他認為這類成功的計劃不多,而失敗的例子更多。
在最後,我也說說我的觀點。作者提出自下而上的演化觀點,如果配合路徑依賴的概念來考慮,會更容易理解一些。路徑依賴是什麼意思呢?就比如你做一個決策,這個決策肯定受到了你以前做過的決策的影響。而我們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是在原有習慣和方法上做一些微小改變,再放在更大的環境中去測試它,經過多次迭代之後定型下來。這的確和生物的演化很像。
但是,作者的觀點可能也會有點偏頗。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作者提出的這套關於自發演變的說法,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足夠多的資源,需要夠大的環境和夠長的時間,才能等待好的事情慢慢浮現出來。這個過程會是很漫長的,而且很難在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小型的人類組織里發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企業、國家這類組織形式中,我們可能還是得主動設計出更好的方案,切實地執行,來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而不是等著看最終會自然形成些什麼。如果環境沒有那麼大,就不會有有效的優勝劣汰,演變也就難以出現。
在這期音頻里提到的《理性樂觀派》《語言本能》《小島經濟學》,還有《技術的本質》這幾本書,每天聽本書欄目也都已經上線了,期待你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