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努力把握新機遇有哪些方面可以努力
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中國的經濟改革面臨新的挑戰。概括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量依然可觀,但穩定經濟增長任務繁重。 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從經濟總量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從發展速度看,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 經濟新常態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能夠有效保障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而財力的增加能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從我國的發展實際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也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大國紅利」。 但客觀講,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挑戰亦十分明顯,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施策,使經濟增長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更為多元,但核心動力源正在培育中。 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從城鎮化角度看,我國正在經歷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過程,城鎮化伴隨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將推動消費持續增長,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2013年我國的名義城鎮化率僅為53.73%,戶籍城鎮化率則低得多,僅為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工業化角度看,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除東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業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區工業化的發展還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 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創新挑戰和技術瓶頸依然存在,離依靠「技術紅利」創造經濟增長核心動力源還有較遠的距離。 三是發展前景更加穩定,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 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的統計公報顯示,這一比例攀升至48.2%,這是非常好的經濟結構優化跡象。在支撐我國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內需結構中投資佔比相對較高,但2010年消費率和投資率達到各佔50%之後,消費率出現較快增長趨勢,在經濟結構中佔比再次超過投資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逐步得到體現。 由於地理條件、發展基礎、歷史文化等因素,我國區域經濟結構中,東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區域結構亦在逐步得到優化,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發展紅利」。 但同時應看到,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顯得較為落後,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些因素在制約著中國經濟質量的整體提高。 四是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但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新一屆政府將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目的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以來,國家先後取消和下放了共700餘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涉及到將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等一系列具體舉措。2014年前3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60%以上。 這些舉措既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當前地方一些職能部門過度干預企業經營管理,吃拿卡要、「紅頂中介」、尋租腐敗等現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也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挑戰之一。
B. 新常態 怎麼看 新機遇 怎麼搶 新作為 怎麼干
適應新常態,發掘新理念、新智慧、新方法。
1.保持定力,不唯速度——冷靜。
2.保持定力,遵循規律——客觀。
3.保持定力,著眼長遠——理性。
4.保持定力,定向調控——責任。
5.保持定力,結構調整——創新。
新常態當創新思維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的任務、環境、條件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都發生了變化,既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很難解決新問題,因而應當創新思維。
形成適應新常態的創新思維,需要正確理解新常態,也就是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需要解決的關鍵或瓶頸問題。一般說來,後發展國家的追趕型經濟發展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常會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其原因在於產業空間大,可以模仿式發展,資源環境壓力不大,有充裕而便宜的勞動力,GDP的基數小。在我國,還應特別強調改革開放對生產力的解放。進入第二階段,快速發展的條件不復存在,產業空間相對飽和,模仿式發展的效應迅速遞減,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提高,經濟規模增大,經濟增長速度勢必慢下來。但這不是退步,而是一種進步,是進入一個穩健的增長期。這個時期的關鍵任務是通過鼓勵創新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追求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重點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第三階段,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且基本穩定。其原因在於經濟規模增大,而且產業精細,新層次的比較優勢主要靠人力資本和科學技術,而不是靠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應的大體是第二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新探尋新的增長點。
經濟進入新常態,進入以創新為核心的穩健增長期,而創新和穩健增長是需要條件的。從追趕成功國家的實踐來看,大都是從一開始就通過市場機制激勵企業家和民眾創新創業,以此推動宏觀經濟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一書中寫道:「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它涉及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構思,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可以說,追趕型國家實現創新驅動和穩健增長所需的條件,就是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我國既有的追趕過程是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不利於創新的「唯GDP」慣性,仍有一些體制、政策不利於實現增長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因此,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立健全有利於創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如此,才能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面臨的新問題。
創新思維,必須圍繞新常態的重點任務,從市場經濟的要求出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每天作出的選擇和決策,其中都有下意識、不自覺的習慣使然成分。長期發展實踐形成的思維慣性,使我們即使面對新常態下的新問題,依然很難拋開原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例如,只要經濟增速放緩,就習慣於實施刺激政策,結果保護了落後產能,延誤了創新。又如,一些地方面對新常態的發展思路依然是鋪攤子、上項目。一些人嘴上說的是新常態,但思維方式、行事方式還是老一套。其中最為根深蒂固的,還是過分相信和依賴行政力量。這種習慣影響之深,有時會使人們認識不到它是一種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舊習慣。
新常態下,模仿式發展的邊際效用遞減,怎樣尋找新的增長點?關鍵是靠大眾創新。新常態下,政府工作的重點是為企業、民眾提供公平而充分的競爭環境和空間,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是直接選擇產業和項目。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會議強調「政策要寬,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這里講的實際就是新常態下的思維方式創新。應切實按照這樣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那種認為我國過去發展靠的是勞動力紅利的說法是不全面的。如果說勞動力便宜就可以帶來紅利,那麼,比我國勞動力便宜的國家有很多,為什麼它們沒有取得我國這樣的發展成績?對我國發展更為准確的闡釋是,改革開放解放了人這一最具革命性的生產力,激發了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從這個角度看,新常態下尋找新的增長點,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人的創新創業活力。
C. 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應該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完成我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1、處理好國際關系:
要協調好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之間關系,共享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體系,不應輕率地引發貿易摩擦。
2、要推動內需:
要在廣闊內需基礎上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國企業要利用廣闊的內需市場,構建以我為主的全球價值鏈,以更加主動積極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
3、要轉變產業結構:
將全球價值鏈升級和國內產業結構轉變結合起來,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必須加強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抓住國內產業結構轉型的機遇,通過服務業,特別是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推動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轉移。
4、要提升技術實力:
要通過技術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設等,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中國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線」兩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進退取捨:
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之所以出現減速現象,與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逆轉密切相關。因此,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環境下,中國要韜光養晦,在修煉好內功的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為抓住下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