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和主要分布區
中國農業地理
agrogeography of China
中國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性。為了因地制宜地實行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必須充分認識各地區自然、經濟條件的特點,掌握農業生產地域分異的客觀規律。
農業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 中國農業自然條件的主要特點是:
①光熱條件優越,地帶性差異顯著。中國國土共跨有8個溫度帶,各地帶溫度條件不同,宜種農作物種類及熟制差別很大。但除高寒氣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區溫度條件均較優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各種喜溫作物。水稻、棉花的種植北界為世界最北。暖溫帶及以南地區農作物均可復種(見中國的氣候、中國土地資源)。
②水資源豐富而地區分布極為不均,特別是水土資源不平衡,給農業帶來重大影響。東南部的濕潤、半濕潤地區和西北部的半乾旱、乾旱地區約各占國土面積的一半。東南部地區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極有利於植物生長。全國 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東南部地區。西北部地區降水不足,農業必須依靠灌溉。這就限制了農林業的發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為天然的牧業地區。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河川徑流量佔全國82.4%,而耕地僅佔全國38%;北方黃淮海流域耕地佔全國37%,而河川徑流量僅佔全國6.6%。
③山地顯著多於平地。山地佔全國土地總面積 2/3,平地只佔1/3。山地自然條件的多樣性,要求因地制宜地,採取多種利用方式,方可發揮其生產潛力。特別是中國東南部的亞熱帶和熱帶的丘陵山地,全部位於多雨濕潤地區,為世界所罕見,有發展林特產等多種經濟的潛力(見江南丘陵、東南沿海丘陵)。
④易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尤大。旱澇威脅交替出現。冬季寒潮降溫可影響到海南島。春秋低溫也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此外,外雹、乾熱風及沿海地區的台風等,對部分地區的農業也有重大影響(見中國的寒潮、中國的台風、中國的乾熱風、中國的冰雹)。
⑤ 各地區農業自然條件配合不甚協調, 各有利弊。東北地區平原面積大,土壤肥力高,氣候不甚乾旱,但氣溫較低,生長期短,易受寒害。華北地區平原廣闊,夏暖冬寒,水資源不足而變率大,旱澇鹼面積較大。南方地區溫度條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長發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較少,降水變率大,易受洪澇威脅。西北地區土地面積廣,太陽輻射強,光能資源豐富,夏季溫度高,但嚴重乾旱缺水,沙漠、戈壁和鹽鹼地分布很廣。青藏地區地勢高,太陽輻射強度為全國之冠,但氣候寒冷,生長期短。
社會經濟條件
由於各地區在農墾歷史先後、民族生活習慣、人口密度、工業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時期國民經濟需要等社會經濟條件方面的差別,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條件下會出現不同的農業特點。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農墾歷史已超過3000年,而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區則不過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幾十年,兩地農業生產集約程度差別顯著。藏、蒙古、哈薩克、塔吉克等族是長期從事畜牧業的民族,而漢、維吾爾、回族等則長期習慣以農為主。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區,基本上也就是牧區和農區的所在地。朝鮮族擅長種植水稻,東北地區的水稻分布區過去往往就是朝鮮族分布區。人口密度影響農業勞動力的保證程度和農產品的需要程度,從而影響土地利用集約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國大面積復種指數最高的地區,並不在地處熱帶、人口較稀、灌溉不發達的海南島和西雙版納,而卻在人口稠密、灌溉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全國糧食單產最高的地區,往往即為人口最稠密地區。這同勞力充裕、精耕細作有關。但糧食商品率的高低,則不僅同糧食單產有關,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積、當地糧食自給需要量的大小有關。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也最高。至於一些不便長途運輸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園藝、奶牛飼養等的分布,則和加工工業、交通條件、城市分布發生直接聯系。
土地的農業利用與改善
據粗略估算,中國土地資源中,約有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於農林牧漁生產。
① 耕地。全國耕地約 0.9567億公頃,墾殖指數為9.97%,耕地分布極為不均,90%以上分布於大興安嶺經長城至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線以東地區。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墾殖指數可達50~60%,四川盆地40%,東北平原20~30%,長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區一般約10~20%。西部地區耕地少,主要集中於山麓平原的小塊沃洲,廣大高原山區耕地很少。 宜農荒地資源估計共0.3535億公頃,其中質量較好的僅0.1億公頃左右,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及新疆等地區,其餘多為質量較差、開墾需要投資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屬於宜牧或宜林地,處置不當易引起農林牧業之間的矛盾。
從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間耕地生產水平差別很大。東北、內蒙古、甘新、青藏及黃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區,約佔全國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實行輪歇撂荒,復種指數低於100%。華北地區大部實行二年三熟,復種指數為120~150%。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一年二熟至三熟,復種指數為180~250%。有些地區人口較稀、勞力不足,水利灌溉保證程度不高,雖位於生長期很長的亞熱帶或熱帶,復種指數並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熟地。因此,無論南方和北方,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潛力都較大。但也有一些地區,人多地少,有機肥不足,片面強調提高復種指數,勢必導致土壤肥力減退,或出現次生潛育化,實際是掠奪地力,這一情況亟需改善。
在中國水田較旱地、冰澆地較無灌溉地,單位面積產量往往高出50%,乃至200%以上。因之,興修水利,解除旱澇威脅,是提高耕地生產力、實際穩產高產的關鍵。20世紀50年代以來,灌溉面積已從 0.153億公頃發展到1990年的0.474億公頃,約佔全部耕地的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強。旱澇保收面積約佔耕地 1/6。全部旱地中,還有70%無灌溉設施(其中一般無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約佔19%)。水田面積佔耕地26.67%,約有90%分布於淮河泰嶺以南地區,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無水利設施或水利保證程度不高。
現有耕地中,約有1/3以上為各種低產耕地,其中約50%是易於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約20%是澇窪、鹽鹼地,約23%是風沙、乾旱耕地,約7%為低產水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隨著國家基本建設、城鄉居民點、交通、水利等的發展,佔用耕地現象相當嚴重。平均每年佔用耕地約83.3萬公頃,多年累計達0.31億公頃,而同期墾荒擴大耕地面積約0.32多億公頃,二者大致相抵,全國耕地總面積略略超過20世紀50年代初期水平。
② 草地。宜牧草地佔國土面積1/3以上。草場面積雖廣,但類型很多,產草量和質量差別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場為中國主要放牧業基地。但長期以來,利用多而建設少,全國人工草場和改良草場面積僅占可利用天然草場面積的1.5%,絕大部分還是靠天養畜,草場產草量的年際和季節變化直接影響牧業生產,使牧區牲畜長期處於「夏飽、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狀態。由於多年來牲畜頭數增加遠遠超過草場載畜能力,大部分牧場出現超載過牧,局部地區草場兼受濫墾、濫樵和濫挖葯材的破壞,造成草場退化、沙化,估計北部、西部牧區退化草場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23%,平均產草量下降30~50%,且質量變壞,可食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雜草增多。因此,必須大力改善對天然草場的利用和加強草原建設。中國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產草量高而質量較差,粗纖維含量多,草場又大多分布零散,坡陡土薄,利用不當易引起強烈的水土流失(見中國草場資源)。
③林地。中國森林面積1246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2.98%,與世界平均數22%比差距很大。地區分布極為不均。東北地區的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地一帶為全國最大林區,次為西南地區的川西、藏東南、滇西北等山區。內蒙古東部,東北3省及長江以南各省區,森林覆蓋率在25~30%以上,廣大農區和牧區少林甚至無林。華北平原地區覆蓋率不及10%,西北地區不及1%。林地面積中,用材林佔73.2%,次為經濟林、防護林、薪炭林、竹林等。現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區,普遍存在重采輕造、超采過伐、更新跟不上採伐的現象,森林資源日益減少;交通不便的邊遠林區,得不到開發利用,成過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損失多;森林火災也較嚴重。人工造林則一般質量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積小。除已有林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種宜林荒山荒地,約占國土面積15.8%(見中國森林資源)。
④內陸水域。全國內陸水域約有0.266億余公頃,占國土面積2.8%,是發展淡水水產的主要場所。其中江河0.126億公頃,湖泊0.08億公頃,池塘水庫0.066億公頃。約有92%分布於愛輝―蘭州―騰沖一線的東南部,自然條件極有利於淡水水產業。 但多年來重捕撈、 輕養殖,人工養殖面積占可養面積的比例,池塘佔73%,湖泊僅佔25%。加以不合理的圍墾,使湖泊池塘面積大為縮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設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魚類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依中國農業用地的利用現狀,宜牧地、宜林地遠較宜農地(耕地及可墾荒地)廣闊得多。但長期以來,中國農業上往往只重視對耕地的利用與改善;反之,對於廣闊的宜牧地、宜林地和內陸水域,卻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設少,或進行掠奪式的濫牧、濫伐、濫捕,或者任其荒蕪,或進行毀林開荒、毀草原開荒、圍墾水面,從而破壞林牧漁業的資源基礎。發展中國農業,必須著眼於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因地制宜地進行全面合理利用,從而發掘巨大的土地生產潛力。
農業生產結構
1990年全國農業總產值7662.09億元,其中種植業占 58.49%,林業佔4.31%,畜牧業佔25.63%,副業佔6.21%,漁業佔5.36%,除西藏牧業比重大於種植業,青海、內蒙古牧業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區種植業均占絕對優勢。這是長期歷史過程所形成的,同中國人口多、糧食需要量特別大有關,也是多年來忽視多種經營發展的結果。
這種結構的主要缺點是:
①農業生產結構的單一性與自然資源的多樣性很不適應,自然資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
②經濟效益低,農業費用高,純收入比例小。
③以大田作物為主的農業經濟,經不起天災(尤其水旱災害)的考驗,具有較大的脆弱性。1978年以後,農業結構得到初步調整,農村經濟正轉向多部門綜合經營,農村社會總產值已由1978年的2037.54億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19.21億元;農業總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已由1978年的68.6%下降為46.1%,而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 商業和飲食業總產值則由 1978年的31.4%,上升到53.9%,全國農村單一的農業結構正在發生根本變化。
農業生產布局 可分為下列5方面:
①糧食生產布局。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成分(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全國各縣市糧食作物各有其組合特徵:第一,在淮河秦嶺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稻穀占糧食總產量70%乃至90%以上,平原地區有較多的雙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為主,但佔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區域,尤其是西南地區,玉米、甘薯比重也較大。第二,淮河秦嶺以北,六盤山以東、長城以南,以冬小麥、玉米為主,次為高粱、甘薯、大豆、穀子等。第三,東北地區以玉米、大豆、春小麥、高粱、穀子為主,20世紀60年代以後,玉米擴大很快,而大豆、高粱、穀子等則縮減很多。第四,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地帶,糧食作物種類多而雜,以春小麥、玉米、穀子、莜麥、馬鈴薯、糜子、高粱、大豆等為主。第五,西北灌溉沃洲農業地區以春小麥為主,次為穀子、糜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麥和玉米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區以青稞、春小麥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發展迅速,1990年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3.9倍。其中,1953~1990年平均增長2.7%,而1981~1990年則平均增長3.4%,但年際很不穩定,豐歉年起伏很大,1990年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平均每公頃為3.93噸,各地產量水平相差很大,提高單產和平衡增產還有很大潛力。
1990年全國人均糧食社會佔有量為393.1千克,糧食商品率為36.6%。為保證國家商品糧的需要,提高糧食商品率應在普遍提高各地區糧食產量的同時,有重點地選建若乾片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
②經濟作物布局。經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長,1990年達14.4%,主要為棉花(占經濟作物面積26%)和油料作物(占經濟作物面積50.90%,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5大油料),其次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煙葉(烤煙為主)、麻類(黃紅麻為主)、葯材等。此外還包括未計入農作物播種面積的茶、桑、水果、橡膠等木本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雖遠小於糧食,但產值和商品率均高,在滿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農民收入、提供輕工業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佔有重要地位。大多數經濟作物各有一定較集中的分布區。20世紀50年代初期,多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大,產量穩定增長。50年代後期起,經濟作物面積縮減,種植分散,管理粗放,產量降低,商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給。自70年代末期以來,由於糾正了忽視經濟作物的現象,經濟作物面積又有所擴大, 大多數經濟作物如棉花、 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煙、茶葉、蠶繭、水果等的產量均已創歷史最高水平(見中國經濟作物地理)。
③畜牧業生產布局。1949年以來,全國畜牧業有很大發展,至1990年大牲畜達13021萬頭;豬36240.8萬頭;羊21002.1萬只;大小牲畜總計達到70264.9萬頭(只),為1949年的3.39倍。但畜牧業仍然是農業經濟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第一,畜牧業產值比重低,人均畜產品很少。1990年畜牧業僅占農業總產值的25.63%,人均年產肉量22.1千克,年產蛋量6.95千克,接近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年產奶量只有3.64千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第二,牲畜頭數多而產品率很低。1990年豬出欄率只有87.84%,牛的出欄率更低。第三,牲畜增長很不穩定,廣大牧區基本上「靠天養畜」,抗災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過5%。
為加速畜牧業發展,農區要擴大飼料作物種植和發展飼料工業,提高生豬的出欄率和出肉率,改善畜禽結構,提高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半農半牧區要逐步過渡到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牧區要大力加強草場的管理和建設,改善畜群結構,加速畜群周轉。在城市郊區和工礦區要建立和發展現代化畜牧業, 增加肉、 奶、蛋、禽產品供應。同時,應根據不同地區條件,逐步建設一批不同類型的現代化的穩定、優質、高產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見中國畜牧業地理)。
④林業布局。1949年以來,歷年累計造林保存面積0.28億公頃,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0.326億公頃。木材年產量由50年代初期的500多萬立方米增加到 5000餘萬立方米,提高9倍多。林產品產值增長17倍。但木材和林產品均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業仍是中國農業經濟中十分薄弱的部門,在造林、育林、護林和木材生產方面,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逐步加以解決(見中國森林資源)。
進一步發展林業生產,要把整個林業納入以營林為基礎的軌道,要重點建設好東北、西南兩大林區;加強廣大農區的綠化造林;充分發揮南方亞熱帶和熱帶丘陵山地的林業生產潛力;建設以木本油料為主的經濟林和林特產品生產基地;在黃土高原和北方乾旱地區大力發展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林。
⑤水產業布局。 1990年全國水產總量 1237萬噸為1949年產量的 26.5倍, 但人均水產品佔有量僅10.8千克。海洋水產佔57.7%,以捕撈產量為主(佔77.28%),養殖產量較小,(22.72%)。淡水水產中,養殖產量佔84.92%,捕撈產量佔15.08%。長江及淮河流域擁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網,淡水水產產量佔全國60%以上,次為珠江流域。進一步發展水產生產,主要在於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產資源,發展人工養殖和資源增殖,重點建設一批海水和淡水養殖基地(見中國水產資源)。
農業區劃概述
中國可綜合地劃分為以下10大農業區:
① 東北農林區。包括遼、吉、黑3省及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地區。農墾歷史短,可墾荒地廣,森林資源豐富,是中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木材供應基地,也是重點開荒擴耕地區。大豆、甜菜、亞麻、溫帶水果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發展本區的農業生產,必須戰勝自然災害特別是低溫寒害的威脅,改變粗放種植習慣,大力提高單產。同時合理開墾荒地,建設高產穩產的商品糧基地;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采育並重,建設永續採伐基地。
②內蒙古及長城沿線牧農林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以東地區及從遼寧至寧夏的長城沿線地區。草原遼闊,農牧兼營,在全國牧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發展本區生產,需要因地制宜地逐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堅持以牧為主,牧農林結合;合理利用和建設草原,逐步擺脫靠天養畜狀態;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繼續退化、沙化;穩定農區耕地,著力提高單產,逐步實行糧草輪作;營造防風固沙林。
③黃淮海農業區。包括長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東的黃淮海平原及山東丘陵地區,是中國小麥、高粱、穀子等旱糧的主產區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煙等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發展本區農業的關鍵在於綜合治理旱澇鹼,實現水利化,改良低產土壤,大大發掘增產潛力,實現穩產高產;因地制宜地建設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商品生產基地;改變農業結構過分單一狀況,大力發展畜牧業及林果漁業生產。
④黃土高原農牧林區。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長城以南及秦嶺以北地區,是重要的旱雜糧產區,但水土流失極其嚴重,是全國突出的低產、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的關鍵在於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結合起來,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設穩產高產的農業生產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種草造林,盡快擴大草地林地比重,實行農牧林副綜合發展;以流域為單位開展綜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長江中下游農林養殖區。包括淮可―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東的廣大地區。是全國稻穀、棉花、油茶籽、麻類、茶葉、蠶絲、木本油料、生豬、淡水水產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產區,農業經營較集約,復種指數和糧棉單產均為各大區最高。發展農業的關鍵在於加強水利建設,戰勝洪澇漬害及伏旱威脅,改進耕作制度,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發展亞熱帶經濟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產養殖業。
⑥西南農林區。位於秦嶺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線以北,宜昌―漵浦一線以西,川西高原以東,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區及陝南、湘鄂西部,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和油菜籽、烤煙、甘蔗、生豬及經濟林、用材林生產基地。但大部地區農業生產水平不高,增產潛力很大。發展農業的關鍵在於大力發展丘陵區水利事業,改造低產田,提高單產;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山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建設用材林和經濟林基地,發展多種經濟。
⑦ 華南農林熱作區。 位於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一線以南,包括閩南、兩廣大部、滇南及台灣省。農業經營較集約,大部糧食單產較高,是全國主要的蔗糖、熱帶亞熱帶水果產區,也是橡膠、椰子、劍麻、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唯一產區。發展本區農業的關鍵是要發揮本區的自然優勢, 建設以橡膠為主的熱作基地,蔗糖基地和熱帶水果、經濟林、用材林生產基地;大興水利,戰勝洪澇旱漬,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糧食自給水平。
⑧甘新農牧林區。位於包頭―鹽池―天祝一線以西,祁連山―阿爾金山以北。農業基本上完全依靠灌溉,農區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場進行季節性游牧,甜菜、 瓜果、 長絨棉及畜牧業生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發展本區農業的關鍵在於合理開發和合理利用區內有限水源,改良鹽鹼地;調整季節牧場,加強草原建設,實行農牧結合;造林種草,防風固沙。
⑨青藏高原牧林農區。是國內最大的牧區,大牲畜和綿羊頭數均為全國各區之冠,人均牲畜頭數也為各區最多,南部和東南部擁有全國第二大林區,農業主要限於東部和南部的河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樹種均帶有高寒地區特點。地廣人稀,農牧業經營較粗放,生產水平一般較低。進一步發展本區生產,必須加速建設鞏固的草料生產基地,擺脫靠天養畜狀態;提高牲畜質量,調整畜群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加速林業生產建設;提高作物單產,建設區內的糧食基地。
⑩海洋水產區。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以東太平洋西部5大海域,各海域魚、蝦、貝、藻品種繁多,資源豐富。發展海洋水產生產,要根據海洋水產資源增殖及變動規律,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調整或減輕沿岸和近海捕撈強度,保護和增殖海洋水產資源,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和建設海水養殖基地,積極發展外海及遠洋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