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寧海縣經濟條件怎麼樣
2003年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首次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位列第82位。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90美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1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18.5%;在二產增加值中,工業增加值50.5億元,建築業增加值8.1億元,分別增長16.2%和35.1%;第三產業增加值27.5億元,增長22.2%。三次產業比例結構由2002年的15.8:57.6:26.6調整為14.0:58.5:27.5。
2003年實現財政收入13.0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其中,中央級財政收入7.44億元,增長27.0%,地方級財政收入5.6億元,增長42.6%。全年財政支出8.3億元,比上年增長23.6%。
寧海農業資源豐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魚蝦蟹貝藻之豐,譽稱浙東魚米之鄉,是國家級及省級糧食、茶葉、柑桔、蛋鴨、水產等農副產品生產 基地。目前已形成茶葉、竹筍、柑桔枇杷、蝦蟹、貝類、魚類、土雞、山羊、高山蔬菜等十大主導產品,萬畝(頭)以上的農產品基地有20個,浙江東海岸10萬畝綠色農產品基地列入市級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海水養殖面積23.36萬畝,海水產品產值11.29億元,位居全省海水養殖第一大縣;柑桔產量5.4萬噸,花卉苗木8000畝,茶葉產量2219噸,其中名優茶85餘噸;高山蔬菜種植規模達到5600畝;寧海土雞飼養規模500萬羽。已有農產品注冊商標97個,獲國家級和省級博覽會金獎產品8個。望府茶、望海茶、寧海白枇杷、寧海土雞、長街蟶子、"怡綠"牌臍橙、"怡野"牌羊尾筍等產品分別獲得國家和省市名牌或優質農品稱號。大佳何對蝦、青蟹、泥蚶、西店牡蠣、長街泥螺以及大黃魚、鱸魚等水產品名聞暇爾,並出口國外。27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9億元。200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35億元,農業總產值20.5億元,糧經比例由2002年的1:2.3變為1:3.35。
工業經濟是寧海的主導經濟和強縣經濟。200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0.5億元,比2002年增長16.2%,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125.9億元,外貿自營出口總額達3.8億元。工業11項經濟效益考核指標綜合得分為192.38分。100家實力工程企業完成產值76.3億元,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0家,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6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形成了機械電子、模具製造、家用電器、塑料橡膠和金屬製品、五金閥門、文體用品、紡織服裝、食品、化工、汽車配件十大類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格局,一批企業和一批產品脫穎而出,飲譽國內外市場,擁有雙林集團、天明電子、金海化工、豹王電池、志清閥門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一休牌童裝、愛妻牌壓力鍋、大梁山牌啤酒、西林牌液壓搬運車等省級以上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3年第三產業達27.5億,佔GTP為27.5%。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 億元。商品房交易達4.1億元。旅遊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2002年始,把5月19日定為中國徐霞客開游節。全面完成縣域旅遊資源普查,溫泉景區、天河生態風景區、野鶴湫景區、「十里紅妝」藝術館對外營業。2003年接待國內外遊客98.2萬人次,旅遊收入4.5億 元。金融保險機構齊全,2003年底,各項存款余額66.8億元,貸款余額72.4億元,各項財產保險承保額86.9億元。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全縣公路總里程達1170公里,公路密度62公里/百平方米。825個行政村通公路,全縣擁有各種機動車輛44566輛。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23.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3.5萬戶,全縣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分別為40.7部/百人和40.4部/百人。互聯網注冊用戶1.6萬戶。
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截止2003底,該縣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340家,項目總投資6.7億美元,實際直接利用外資突破1.67億美元。全年全縣實現外貿出口交貨值69.2億元,自營進出口總額4.2億,其中,自營出口總額3.8億, 300餘個品種的產品 出口123個國家和地區,機電產品出口比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進口總額0.45億美元。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累計設立境外企業9家。2003輸出各類勞務派出62人次,勞務合作營業額237萬美元。
中國模具生產基地 寧海模具製造業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現有模具製作企500餘家,從業人員3萬餘人,制模技工達1萬餘人,模具產品大到汽車、小到電子配件均能加工。雙林集團、華東機電、模具一廠等模具專業製造企業技術先進,設備精良,擁有數控機床1000餘台、數控銑床(CNC)400餘台,普遍採用CAD、CAM、CAE等先進技術,產品不僅為國內知名企業一汽、二汽、大眾和長虹等配套,還出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文具行業是寧海工業經濟的優勢產業之一。目前,全縣共有文具生產企業230餘家,其中上規模企業24家,2003年全行業銷售達18億元。主要生產長尾票夾、卷筆刀、釘書機、膠水、文件夾、文件櫃等系列產品,品種多,規格全,深受外商和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全行業外向度達80%以上,產品遠銷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以得力集團、寧寧文具、松鶴文具、彬彬文具等企業為代表的寧海文具業,在國內同行業中乃至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
華東汽配中心 全縣汽配行業產值10餘億元,企業上百家,其中規模企業34家,產值5 億元。主要配套產品:汽車同步帶、密封件、汽車空調熱力膨脹閥、汽車燈具等。主要企業有寧波捷豹集團有限公司、建新橡塑公司,寧波市天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橡膠燃油管獲國家級新產品稱號。
B. 福建最窮的十大縣有哪些
福建最窮的十大縣如下:
10、寧德古田縣
GDP 168.8億元 人均 5.12萬元。
9、泉州安溪縣
GDP 515.3億元 人均 5.11萬元。
泉州要早日迎頭趕上,變雙子星為三子星,將閩南經濟帶繼續擴大。可以加強閩台合作,互利共贏(但估計很難……)二是福州要帶著莆田寧德一起玩,形成閩東經濟帶。最後和閩南經濟帶匯合,這樣還比較要前景可言。
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市):晉江市、石獅市、福清市、閩侯縣、南安市、惠安縣、龍海市、上杭縣、永安市、連江縣
經濟發展「十佳」縣(市):雲霄縣、詔安縣、建寧縣、長汀縣、南靖縣、永泰縣、武平縣、長泰縣、閩清縣、連城縣
C. 本溪市在哪那裡經濟條件怎麼樣
我是本溪的,從沈陽市到本溪市高速公路63公里,本溪為重工業城市,有兩大鋼鐵公司,一個是本鋼,一個是北鋼。如果你想在本溪做鋼鐵生意可以自己開一家鋼鐵加工廠(小廠),生產球團。本溪地勢為盆地,長白山余脈,遼東丘陵地區,沒有飛機場,市內有平頂山、望溪山。據《史記·匈奴列傳》載,戰國時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為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屬燕國遼東郡外徼,為高夷部族轄地。本溪地處遼東半島東南部,北界沈陽、撫順,南連丹東,西接遼陽,東與吉林通化毗鄰。 地理坐標為東經123°34』~125°46』,北緯為40°49』~4 1°35』。本溪歷史悠久, 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山城子廟後山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早在四、 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里。 本溪在我國夏、商時代就有建制,分別屬於青州、營州管轄, 戰國時代屬燕國遼東郡,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 清朝末設本溪縣,隸屬奉天府。民國28年(1939 年)設本溪湖市,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本溪市。本溪市管轄兩縣四區。即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和平山區、明山區、溪湖區、南芬區。全市總面積834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40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155.6萬人 (96年統計)其中城市人口95萬人。本溪是多民族聚居區,共有漢、滿、回、朝鮮、蒙古等20多個民族,其中滿族人口42萬人。本溪是我國的工業重地,素有「煤鐵之城」、「工業糧倉」之譽。改革開放以來,本溪的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形成了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輕工等門類齊全的工業互聯體系。 本溪境內峰聳翠,重巒迭嶂, 山地約占總面積的80%。太子河縱貫全市,自東北流向西南。流經市區長達13公里。俯瞰本溪市區,工廠林立, 樓群在高崗低叢間鱗次櫛比,街道與山嶺之中縱交錯,山中有城, 城中有山,構成了「山城本溪」的獨特景觀。本溪地區物產資源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其中已發現的礦藏達100餘種。名類植物計80個科,6200多 種,野生動物1500餘種,森林覆蓋率 62%。 人參栽培面積居全省之冠。此外,還盛產鹿茸、天麻、黃芪、細辛、五味子等260多種中葯材和山楂、黑木耳,彌猴桃、蕨菜、鳳尾磨等山菜野果。本溪物華天寶,水秀山青,游覽勝地舉不勝舉,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長的充水溶洞,洞內鍾乳石光怪陸離,維妙維肖,姿態萬千,乘船游覽其中有置身險峻三峽、秀美灕江之感。東北地區道教興始之地九頂鐵剎山氣勢巍峨,峰聳嶺翠,疊嶂重巒,山腳與遼寧省第二大水庫觀音閣水庫相依相連,景色迷人,情趣盎然。燕東名山關門山素有「塞北小黃山」美譽,尤其是十月的楓葉滿山紅遍,令人留連忘返。五女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句麗民族曾建都於此,山峰酷似玲瓏翠屏,四周陡生懸崖峭壁,每臨絕頂,遙望渾江水庫,煙波浩渺,雲天山水渾然一體,奇絕畫卷盡收眼底。轄兩個縣,本溪滿族自治縣和桓仁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有本溪水洞、關門山公園等。桓仁有五女山等名勝。http://www.bx.gov.cn/tourism/這個網址有本溪滿族自治縣地圖。本溪滿族自治縣具體位置為本溪滿族自治縣地處遼東山區太子河上游,其地理位置在東經123°34'53〃—124°45'42〃,北緯40°48'50〃—41°33'50〃之間,東與桓仁、寬甸相通,南與鳳城為鄰,西與本溪、遼陽毗連,北與撫順、新賓接壤,轄區面積3344.5平方公里。境內山脈縱橫,河流縈繞,風景秀麗。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於本溪市。位於本溪市的東端。東與吉林省的集安縣、通化縣相連,南與寬甸滿族自治縣交界,西與本溪滿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毗鄰。地處東經124°43′至125°47′,北緯40°255至41°34′之間。全縣下轄10個鎮,8個鄉。面積約35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1萬人。有漢、滿、蒙、回、朝鮮等民族。本縣地處長白山山脈老嶺支脈,群山綿亘,峻嶺起伏。整個地勢由四周向中部傾斜。主要山峰花脖子山位於桓仁與寬甸交界處,是遼寧境內屋脊,海拔1336米。老禿頂子山位於境內西部,是省內第二高山,海拔1325米,全縣有三座山峰超過1300米。有數十座山峰海拔超過800米。渾江是主要河流,全長150公里,由北向南注入鴨綠江。富爾江、六河、大雅河為渾江的主要支流。水資源極其豐富。本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受山地氣候影響,冬寒夏爽,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6.2℃。一月平均氣溫-14.2℃,最低氣溫-35.7℃;七月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7.2℃。年平均降水量895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140天左右。農業以糧為主。山間谷地為農作物耕作區,有玉米、水稻、大豆、高梁等品種。全縣有林地面積420多萬畝,盛產並松、油松、落葉松、冷杉、紫杉、雲杉、楸等。其紫杉、刺楸比較珍貴。有山參、人參、鹿茸、黨參、細辛等中草葯。蕨菜、剌嫩芽、大葉芹山野菜大量出口。山裡紅、山楂、山核桃等山野果很有地方特色。野生動物品種多,有多處被辟為保護區。木耳、蘑菇等菌類培植已形成基地。礦產有煤、菱鎂、滑石、石灰石、硅石、銅、鉛、鋅、鐵以及金屬鎳等。擁有鉛礦、鋼鐵廠、鐵選廠、石墨選廠、金屬鎂廠等企業,還有熱電、木材加工、釀灑、食品、針織、印刷等工業部門。由於水資源充分,全縣共有大小電站20座,年發電9000萬千瓦時。交通狀況近年有較大改善。國級干線鶴大線縱貫南北,省級干線公路木通線黃跨東西。省級干線公路鏵本線從西北進入境內與木通線相接,還有30餘條縣級公路及專用公路。境內水秀山美,風光宜人,有多處旅遊景點。富有傳奇色彩的五女山山勢險峻,陡峭職削;在萬壑深山中涌浪疊韻的渾江水庫煙雨蒼茫,碧波萬頃。老禿頂子山原始、朴真,人跡罕至。此外還有望天洞、冷熱洞、蓮花泡、將軍墓等。望天洞為東北最大的旱洞,位於雅河鄉彎彎村,洞內有一天然鍾乳石大溶洞,內另有積水潭、地下河、山澗泉等多處景觀。桓仁縣地圖http://www.9tour.cn/MapList/Map/MapShow_0_9375.shtml另外,本溪10月左右會有一年一度的楓葉節,那時可到關門山旅遊。本溪市氣候與遼寧省氣候相同,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平山區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17000。區人民政府駐解放北路50號。溪湖區面積32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117002。區人民政府駐民主路59號。明山區面積410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117021。區人民政府駐新明街道小堡社區。南芬區面積619平方千米,人口 9萬。郵政編碼117014。區人民政府駐中心路145號。本溪滿族自治縣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1171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小市鎮。桓仁滿族自治縣面積3547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1172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桓仁鎮中心街。本溪市地圖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1245228652&tn=imagedetail&word=本溪市地圖&in=1
D. 德清這個縣怎麼樣 - 知乎
德清縣在湖州地區經濟發展中排名第四,盡管人口少於長興縣,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僅次於吳興區,表現出較好的成績。德清縣在經濟發展上相對穩定,沒有像長興縣那樣出現突然爆發後持續低迷的情況。然而,德清縣在支柱產業方面相對欠缺,與臨杭地區的縣區存在顯著差距。雖然德清縣的民營經濟較為活躍,本土上市企業數量較多,但並未形成具有優勢的支柱產業。
在旅遊方面,德清縣擁有較好的資源。南非人推動了洋家樂民宿的發展,將其推向高端市場。新市古鎮雖不及烏鎮知名,但在周邊城鎮中表現較好。下渚湖的旅遊發展相對平庸。莫干山的裸心堡是德清縣旅遊發展的亮點,被譽為避暑勝地,但夏天確實炎熱。德清縣在地理信息產業方面具有發展潛力,有望成為其支柱產業。
在行政規劃上,德清縣曾將縣城從乾元鎮遷至武康鎮,後又將武康鎮並入,形成當前的德清縣。乾元鎮作為老縣城,面臨資源流失的問題,新市鎮作為經濟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卻未得到足夠的發展資源。德清縣目前計劃利用高鐵建設康乾新區,並將新市鎮作為副中心,但實際情況表明,新市鎮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從杭州地區的角度看,德清縣距離杭州最近,與杭州的聯系緊密,但綜合實力遠不如杭州附近的縣區。杭德城鐵項目的推進受到資金限制,成本最低的方案並未被採納。德清縣發展杭州方向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杭州的輻射能力有限,難以彌補德清縣在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與杭州縣區的差距。
武康縣作為德清縣最大的商業中心,受到杭州市場的強烈影響,服務業、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均落後於長興縣。盡管武康縣的城市品質較高,但城區面積較小。隨著輕軌的開通,德清縣的商業活動將進一步被杭州吸引。德清縣在高端商業和醫療領域難以與杭州競爭,但對於普通老百姓所需的中低端商業和醫療資源仍有待開發。
總之,德清縣在經濟、旅遊、行政規劃等方面展現了一定的發展潛力。盡管面臨與杭州縣區的差距,但德清縣在地理位置和資源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在杭州都市圈的輻射下,有望在承接兩市溢出資源方面取得優勢。德清縣在推動高端商業和醫療發展方面可能面臨局限,更應關注滿足普通老百姓需求的中低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