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明清時期我國國內市場的發展有哪些特點這一時期阻礙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有 哪些
1、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⑵明清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
總特點:封建經濟繼續向前發展,但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封建社會走向衰落.
具體特點:
①農業生產商品化趨勢加強,並形成農業專業生產區域.(農業生產結構發生變化)
②手工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③商業空前繁榮;
④對外貿易實行閉關政策.
2、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表現
⑴農業發展
①高產農作物新品種引入——玉米和甘薯
②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棉花
③農業生產商品化——生產區域化(棉花、煙草、花卉)
⑵手工業進步
①工具革新——「紗綢機」
②技術提高——雙色套印技術
③日益細密——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
④規模擴大——佛山冶鐵業
⑤新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⑶商業繁榮
①國內市場擴大 ②商品種類增多
③封建城市興旺(南京、北京、江浙) ④貨幣發達(白銀)
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發展狀況:萌芽狀態 發展緩慢——雖有壯大 卻無突破.
①明中後期:在江南一些地區的一些生產部門,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②清代: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分工細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
[阻礙的話]落後的政治制度咯.
㈡ 概括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明清經濟的特點如下:
農業:棉花推廣,高農產品引進,農產品商業化,形成專業生產區域。
手工業:工具革新(紗綢機的出現),技術提高(雙色印套技術),分工細密,規模大,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國內市場擴大,農產品種類增多,國際長途販運貿易發展,江浙地區出現了以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
(2)明清時期社會的經濟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聲有色的時代。明代經濟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上處於變革的重要時期,有諸多新現象、新特點,值得認真總結,深刻分析、取其精華,以資借鑒。
在明代270 多年中,經濟發展迅速,變化很快,內容豐富,種類龐雜。以明代經濟由單一經營向著農、工、商多種綜合經營過渡為主要線索,循其運行軌跡,稽其來龍去脈,以縱通為主,縱橫結合,力求多視角、多層面展示有明一代經濟發展風貌。
清代晚期,中國在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襲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資本主義產生並得到初步發展,長期以來閉關自守的中國經濟,從此進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軌道。
㈢ 明清之際的時代特徵以及政治文化經濟各自的特徵
明朝(1368年-1644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1616年-1912年),是由滿族人,在遠東建立的國家,它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常被合稱為「明清」。
明清是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時期,這一時期皇權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加劇,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緩慢發展,思想受嚴格控制。明清時期常被認為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清(清末)朝表現得尤為明顯。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
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
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業和商業發達,江南出現了密集的商業城市,並在全國出現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3)明清時期社會的經濟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明清經濟
農業:棉花推廣,高農產品引進,農產品商業化,形成專業生產區域。
手工業:工具革新(紗綢機的出現),技術提高(雙色印套技術),分工細密,規模大,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國內市場擴大,農產品種類增多,國際長途販運貿易發展,江浙地區出現了以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